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
《死屋手记》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品,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以冷静、客观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全书由回忆、随笔、特写、故事等独立成篇的章节组成,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各类苦役犯的可怕处境和精神状态,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一个忠厚、善良、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年轻人梅什金公爵(即小说中的“白痴”)从国外归来,由于命运的安排被卷进生活的漩涡。他被两个同样十分美丽、非常聪明、蔑视世俗成见的将军女儿阿格拉娅和从小父母双亡被人面兽心的地主收为外室的纳斯塔西娅所爱。由此引起一连串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冲突、斗争乃至凶杀。本书情节紧张、曲折,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特别是其中的心理描写,深刻剖析了人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该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将社会小说、悬疑小说、心理小说等多种类型的小说与教育小说融为一体的集大成者。本书主人公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浮躁世界中,面对变化不定,缺乏信仰和理想的社会,由于缺乏经验,万分迷惘,彷徨不定,历经曲折和磨难,多次遭遇到的考验和心灵的创痛。好在他一直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执着追求,并且后来受到了多方面良好的影响,经历探索“善”与“恶”的挣扎之后,终于醒悟过来,完成自己精神上的成长。
陀思妥耶夫斯基
《群魔》是俄罗斯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作品塑造了19世纪40年代的老一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70年代初社会激进青年的群像。以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具有社会良知、崇尚真善美,同时又怯懦胆小、庸碌无为;以彼得·韦尔霍文斯基为代表的社会激进分子,反对社会旧秩序、蔑视权贵,同时又阴险狡诈、狠毒无耻。而另一位主人公斯塔夫罗金是典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人物,他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卑鄙无耻,荒淫放荡,是一个极端的享乐主义者,其灵魂和肉体都远离基督,过着魔鬼般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带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时刻感受着体内的兽性与自身的罪孽。斯塔夫罗金有着强烈的罪感意识,可他又无力承担自己的罪孽,无力自我救赎,因此他只能通过消灭自己的肉身——自杀,来消除自己的罪孽。在《群魔》中,每个人物都是善与恶、高尚与无耻、奋进与堕落的奇妙混合,而这些原本对立的东西紧紧纠合在一起,相缠相绕,无法区分。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世界,是一个群魔乱舞的荒诞世界,然而在这充满恶的世界中,总有些许对善的感知,在每一个人身上,或明或暗地闪动着微末的亮光。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编著的《白夜》讲叙了一个以幻想度日的人和一个自幼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与房客私订终身的姑娘纳斯金卡四个夜晚心与心的交流。对爱的追求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由陌路成为知己甚至情人,但又是对爱的承诺和关照使他们又各归其位,前者仍活在幻想之中,后者则与心爱之人步入结婚殿堂;然而,瞬间的心与心的碰撞则成永恒。《白夜》是一部经典的中短篇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
《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篇小说集,精选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五部中篇小说代表作:《穷人》《白夜》《斯捷潘齐科沃村的居民》《地下室手记》《鳄鱼》。《地下室手记》是名年约40的退休公务员,他的内心充满了病态的自卑,但又常剖析自己。全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长篇独白,内容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的一段往事,以及他与一名妓女丽莎相识的经过。
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是伟大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弑父惨案为主线,塑造了老卡拉马佐夫与他的几个儿子的典型形象。在一个小城里父亲和长子米佳为争夺共同的情妇,再加上财产争执竟势不两立。老头的私生子斯梅尔佳科夫,因受了二儿子伊万“人可以为所欲为”的极端利已主义人生观影响,又因为自己受辱,利用父亲与长子不和杀了生父。长子米佳涉嫌入狱;次子伊凡内疚自责精神失常;斯梅尔佳科夫也因精神崩溃而自杀;只剩下纯洁善良对所有人都怀有爱心的小儿子阿廖沙。他不愿意孤身一人留在家乡,离家出走。卡拉马佐夫家庭终于不复存在。《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规模宏大、具有社会哲理内容的长篇小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毕生思想和文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通过描述旧俄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一家父子、兄弟之间因金钱和情欲引发的激烈冲突,深刻揭示了当时俄国在资本主义和金钱势力冲击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性表现,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作品中卡拉马佐夫一家道德沦丧、人欲横流的精神特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卡拉马佐夫性格”。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欧洲最具原创力的作家之一,与巴尔扎克、狄更斯一起被誉为“欧洲小说艺术高不可攀的大师”。其作品侧重心理分析和意识表露,通过对人世罪恶的深入探究,对人性的犀利、无情的解剖,使叙事艺术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体现了他作为俄国现实主义心理流派大师在艺术上的独创性,并被许多现代文学流派尊奉为宗师。
陀思妥耶夫斯基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浸透着泪的社会悲剧,一部酣畅淋漓地剖析一个罪犯内心世界的心理小说,一部举世公认的、震撼灵魂的世界文学名著。如书名所示,小说是以刑事犯罪为题材的,写的是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
费奥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对于我国广大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他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同为俄国文学卓越的代表作。他走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独具特色,在群星灿烂的十九世纪俄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占有着十分特殊的一席。我们经常看到读者读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不同的中文译本所产生的印象不同。中国读者需要不断完善的新的译本。这个本子力图将作品的本意准确地表达出来。我们崇尚过去一切译本的精华。对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视为我国翻译界的精华,应保存完好,并向它的译者表示敬意。
陀思妥耶夫斯基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于一八六一年在《时报》杂志第一——七期连载。因属于长篇连载性质,为了吸引读者,小说情节必须引人入胜,跌宕起伏,高潮迭起,而且在发展到最高潮时要突然中断,让人接着看下一期。所以当时称这一类小说为随笔式小说,以情节紧张曲折见长,类似于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断了十年的文学生涯之后,在这类文学体裁上所作的第一次尝试,即让小说带有强烈的戏剧性。以后,这种随笔式小说所使用的某些手法,成了他后期许多作品的固有形式,并发展成为不同于传统命运小说形式的小说戏剧形式。这种小说是对传统命运小说形式的突破,是新小说形式的开端。什么是小说戏剧形式呢?那就是选择人生的一个危机时刻,在紧凑的、高度浓缩的时间过程里,在旋涡般相继发生的戏剧性事件中,展开小说人物之间的心灵对话,展开对世界性问题,人类灵魂问题的辩论。小说戏剧形式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写人物对话的卓越技巧。有人把这种形式称之为对话小说或复调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几乎是由人物的各种对话组成。作者像写戏剧对话一样,在各种情况下把各种人物聚集在一起,对他们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谈、讨论,乃至辩论,说出各自的观点,并在对话中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又通过人物的长篇独白或对话对小说人物的自我意识、复杂的内心活动,以及他们情绪的转换和瞬息万变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和刻画。本书书名曾由南江同志改译为《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一九八○)。但是,考虑到原译书名《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已经约定俗成,并具有特定涵义,几乎成了被剥削与被压迫的同义语,而不专指书中内容,所以我想还是保留原译名为好。当否,敬请专家指正。本书在翻译过程中曾得到北京大学胡明霞女士不少帮助,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