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的书有吸引力,是因为往往出人意料,不落俗套,还契合了都市文化的特点,描写简单明快,往往一语中的,有许多人,特别是都市白领把她的许多书中的话奉为经典。此书以香港现代生活为背景,围绕王韵娜、左文思等人的情感纠葛展开了复杂的故事情节。
亦舒
亦舒的书有吸引力,是因为往往出人意料,不落俗套,还契合了都市文化的特点,描写简单明快,往往一语中的,有许多人,特别是都市白领把她的许多书中的话奉为经典。亲友们总是这样同杨太太说:你福气好,两个女儿都是医生,几生修到。杨太太只得唯唯诺诺:是是是。费事解释。怎么说呢?两个孩子都容貌秀丽,明敏过人,年龄只差十八个月。不约而同,十六岁已考入医科,实习完毕,执业时还似少女模样。可是,与一般母亲不同,杨太太对她们并没有太大期望,一直说做人只需健康快乐。其它伯母不以为然,当你的孩子毋须督促而九科甲加,你自然只好那样说。婚姻呢?家庭呢?杨太太不好意思说出来。连男朋友都没有。
亦舒
都公元二○三五年了,世情仍然沒有變化,人類仍然落後,女人的生活,仍然乏善足陳,母親們仍然嘮叨,孩子們仍然反叛,生命的意義猶待發掘。今日,跟一切日子一樣,奇悶無比。與配偶在一起已有十年,他不是不好,亦不是好,並不見得很愛我,也不見得完全不關心,據說亙古以來,男女只要在一起生活超過一段日子,大家便會面目模糊起來,變成這個樣子,科學略為進步,並不足以改良男女關係。昨日我們又大吵一場。孩子們各自躲在房內,反正有電腦作伴,不出來也罷。我胡亂吃些東西,捱至今日,待他出去了,才起床,原以為可以清靜一下子,誰知母親來了。我跟母親的關係並不密切,很多重要的話都不跟她說,免她擔驚受怕,她有點神經衰弱,又缺乏安全感,因是個孤兒,自幼缺乏精神寄託。我很愛她,有時覺得她比我天真純樸,她比我小。她是絕無僅有的古典派:不肯剪短頭髮、不肯吃牙膏餐、不肯用機械手臂做家務、反對胚胎在母體外孕育……甚麼都看不順眼,跟自己過不去。她穿著又貴又麻煩的天然衣料,胸上慣性地別著一隻鑽石扣針。
亦舒
亦舒,一个太聪明的女子。因为聪明,所以她宿命却也向上。故事情节紧凑简洁,表面上语言活泼幽默,犀利痛快,然而她的悲哀只藏在骨子里。即使是痛入骨髓的感情也仅点到即止,轻描淡写。全然是历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桑过后的平淡,波澜不起,生活依旧继续。读亦舒的感受就是一切自己把握,没有什么感情之事是严重到要放弃自己放弃生命的。不比琼瑶的大悲大喜,亦舒笔下的人物仿佛就在自己身边或许就是自己。生活中你自以为很看得重很难入放得下的人、事,在她的笔下,世事洞明,过后就烟消云散了。
亦舒
闹钟响了,我睁开眼睛,推推身边的涓生,起来吧,今日医院开会。涓生伸过手来,按停了闹钟。我披上睡袍,双脚在床边摸索,找拖鞋。子君。什么事?我转头问道。我有话说。下午再说吧,我去看看平儿起了床没有。我拉开房门。子君,我有话同你说。涓生有点急躁。
亦舒
下午七時,亞熱帶的夏季天空還未完全暗下來,這正是所有人歸隊回家的時候,麥承歡下了車一抬頭,只見整座屋燈光已亮起一半,那幢廉租屋看上去猶如掛滿珠寶纓絡的寶塔。她從來沒有第二個家,她在此出生、在此長大,一直沒有離開過。承歡與父母及一個弟弟同住,麥宅面積雖小,設備還算周全,最幸運之處是窗口面對南中國海,天氣好的時候,藍天碧海,一望無際。初搬進來,許多親友都訝異了,「廉租屋竟有此美景,真是政府的德政。」這政府的德政還不止如此,承歡自小學讀到大學,從來未付過一毛錢學費,全免,畢業後,名正言順考進政府機關做事,回饋社會。麥承歡的世界愉快、健康、樂觀,她沒有機會接觸到這個都會成長期的陰暗面,她只享受到它健全成熟的制度。她代表幸運的一代。今日與往日一樣,她從辦公室回家,剛好來得及吃母親煮的可口家庭菜。在電梯中她已碰到相熟的鄰居,像麥家一樣,他們也在此地住了好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