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曹仲伯参加完“全省企业加强管理座谈会”后,回到了省政府大院。
省政府大院,位于临海市东北角。宽阔的院落内古树参天,一栋栋建筑错落有致地散落在林间。省长办公楼坐落在大院中央的松柏丛中,一栋琉璃瓦屋顶、金碧辉煌的三层小楼威严地肃立着。
曹仲伯推开办公室的门,坐在宽大的写字台前。写字台的台面上,按轻重缓急,整齐地摆放着一摞摞文件、电报、请示、内参资料、重要来信……作为一省之长,他每天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整日面对浩瀚的文山会海,运筹帷幄事关全局的大政方略,殚精竭虑地化解各种繁杂的矛盾,应对着各类突发事件。除此之外,还要小心翼翼地处理政界各种令人头痛的人际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的他,感到身心疲惫。特别是他那弱不禁风的心脏,发起威来更是肆无忌惮,折腾起来没完没了。
方大公书记和曹仲伯是老朋友,二人的从政经历十分相似。都担任过县市领导,又一起进入省级领导序列。方大公担任省委书记后,鼎力推荐曹仲伯出任省长。八年来,二人携手并肩,驾驶着北方省这艘沧桑巨轮,行进在惊涛骇浪之中。他们二人都感到很庆幸,能够在仕途中有如此可以信赖的知音,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方大公患绝症赴京治疗后,曹仲伯每次到北京开会,都抽时间去医院看望他。有时候,两人研究完工作后,曹仲伯也久久不愿离开病房。他总是希望能够在方大公身边多待一会儿,即使什么也不说,就那样默默地坐着。时间长了,陪护人员无不为他们俩的真挚感情所感动,赞叹他们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友谊。
方大公书记临逝世的一个多月前,曹仲伯去医院看望他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两个人交谈的话题,大多集中在接班人问题上。方大公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全身心地关注着接替他的省委书记人选问题。方大公身后,到底由谁来出任省委书记、主政北方省,同样是曹仲伯十分关注的问题。当然,最理想的继任人选是曹仲伯。由他来挂帅担任省委书记,是再理想不过的。他不仅具备优秀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卓越的领导才能,而且可以确保业已确立的大政方针一以贯之。可是,曹仲伯的不利因素是年龄和身体状况。对此,他们很坦诚地交换意见,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两位彼此了解、互相信任而又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的老朋友,在不断统一思想。就在这时,方大公得到消息,接任他省委书记职务的人选,已初步确定为二人。一位是曹仲伯,另一位是郭醒世。一位中央领导在来医院看望方大公时,曾经很认真地征求过他对这两位人选的意见。中组部考核组在赴北方省进行民主推荐时,曹仲伯和郭醒世获得的推荐票也比较集中。但是,方大公认为,郭醒世出任省委书记不合适,这个人政治胸怀有问题,思想政治素质偏低,人格层次也不高。虽然他在主持临海市工作中做了许多工作,有些工作也确实有声有色,表现出一定的决策能力和工作魄力,但存在着追求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问题。思维方式和指导思想也比较传统,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因此,方大公对郭醒世担任省委书记,表示明确的反对态度。对于曹仲伯出任省委书记,接任他的职务,方大公同样认为不理想。为了北方省的各项工作能够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从省委班子建设的长远发展战略考虑,方大公建议中央选派一位年富力强、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创新思维、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的优秀人物,担任北方省委书记。方大公也把他向中央的建议,开诚布公地告诉了曹仲伯。曹仲伯完全同意方大公的意见,并表示,他已经正式向中组部领导写了报告,陈述了和方大公同样的意见。这是政治责任,方大公和曹仲伯这两位一生以政治为职业的领导干部,都希望在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时,继任者在坚持政治信仰的同时,比他们更优秀。
中央派来钟兴邦后,曹仲伯从心里高兴。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协助钟兴邦尽快进入角色,担负起统领北方大业的重任。曹仲伯还计划近期抽出专门的时间,和钟兴邦深入交谈一次。他要全面介绍北方省的省情,以及方方面面的深层次情况。对一些重大问题,也希望能够尽快统一认识。
曹仲伯正在思考着,秘书严明走了进来。严明报告:钟兴邦书记来电话,问曹省长什么时候有时间,他想来商量几件事情。
“现在就有时间。你告诉兴邦书记,还是我到他那里去吧。”曹仲伯说。
严明为难地望着曹仲伯,说:“钟书记刚才特别强调说,如果你有时间,他要亲自到你办公室来。”
曹仲伯见状,只好请钟兴邦到他的办公室了。
钟兴邦来后,简单介绍了他刚才到望海区棚户区以及“难民部落”的情况。曹仲伯毫不隐瞒地说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全省的棚户区改造,中央领导非常重视,方大公书记赴京治病前,省委召开了几次常委会,进行了认真研究,并统一了思想认识,决定在三年之内,对全省各地9800万平方米棚户区进行改造。考虑到北方的实际情况,中央财政已经决定给予适当补助。郭醒世提出,要在临海市先试点,希望省里集中财力给予支持,取得经验后再在全省展开。可是,他的试点并不顺利,老百姓不但不领情,反而引起了强烈反弹,对立情绪很大。目前看,局势虽然表面上平静了下来,但是,隐藏着巨大的不安定因素,搞得不好,极容易引发更大的动荡,使局面无法控制。
“醒世同志工作很有魄力——有不少人这样认为。可是,他为什么没有把握好这件事情呢?这可是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啊!”钟兴邦问。
“兴邦,你新来乍到,对北方的情况有个熟悉的过程。醒世这个人,想干事,也能干事,但是,他的思想观念过于陈旧,头脑里计划经济的东西太多,重大问题决策时主观臆断,听不得不同意见。他偏听偏信,和一个什么大方房地产开发公司签了动迁合同,要搞什么提升城市档次工程,要在棚户区建大广场,建高档酒店,建豪宅。他的这些做法,简单听听,也没有什么不对之处。可是,他错就错在把老百姓的利益忘得一干二净了。老百姓的要求不高,就是想有个能遮风挡雨的窝。安居才能乐业嘛。老百姓是没有什么大能耐,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可是古训啊,谁敢违反?”
“曹省长,‘难民部落’问题已经很严重,很棘手了。”
“情况我了解一些,也和郭醒世同志交换过意见。可是,他这个人很要面子,固执己见,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都高明,不允许不同声音出现。我也很头痛,拿他没有办法。”
“找个时间,我和他谈谈。”
“应该谈谈,应该谈谈。但是,你不要抱太大期望。他之所以长期一意孤行,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你可能不知道。醒世的岳父王辽东是位老干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担任过北方省委第一书记。辽东书记在北方省威望很高,至今仍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我曾经担任过他的秘书。你想想看,他能够把我,把北方省其他领导放在眼里吗?据郭醒世讲,他通过他岳父,和北京高层的领导关系很特殊。人家是通天的大人物,谁能够奈何得了?再说,‘难民部落’改造问题,可能并不简单。据我了解,那个女开发商,叫什么朱思涵的,是从北京来的,挺有背景。这个女人能量很大,和郭醒世关系也不一般。当然,具体有什么幕后交易,暂时还不清楚。”
“曹省长,醒世同志是省委副书记、临海市委书记,可是,他为什么还兼任临海市的市长呢?这可是挺特殊的,全国少见。”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两年前,临海市的市长史迪生,在去非洲参加国家外经贸部组织的一次招商活动时,因飞机失事,因公殉职了。鉴于临海市在全省大局中的重要位置,中组部曾和省委商量,要尽快选配新的市长人选。新市长是从南方一个市调来的,先是代了半年市长,也许是水土不服,也许是临海的干部排外情绪严重,反正,年底市里开人代会时,代市长落选了,没有转正。省委后来和中组部沟通,决定从省内选派一位同志担任临海市市长。可是,不知为什么,人选一时难以产生。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当时余德是一位比较强势的人选,这位同志各方面情况都不错。当时余德同志仅担任省委秘书长,还不是省委常委。他本人也愿意到临海市担任市长,方大公书记和我都觉得他担任这个职务比较合适。可是,郭醒世百般阻挠,始终不同意接受。强扭的瓜不甜,硬把余德安排去了,不是不能办到,但是,硬把他们两个人撮合到一块,工作恐怕不好开展。于是,就放弃了。省里考虑到临海市的实际情况,决定让郭醒世暂时兼任一段时间市长,以利于工作。与此同时,准备重新物色市长人选。可是,方大公书记这一病,这件事就耽搁起来了。”
“曹省长,我个人认为,书记市长一人兼不合适,这个问题应该尽快解决。”
“对,有一个市长,起码可以起到制衡的作用。”
钟兴邦提出,方大公书记的追悼会,要开得隆重一些。根据省委办公厅制定的日程,明天上午省委召开方大公同志追悼会。
“我已经布置了,你就放心吧。一定要让全省上下都感觉到,你这位年轻的省委书记是有血有肉的,有情有义的。对方大公,对曾经为北方省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有功之臣,你是崇敬有加的。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是一次凝聚民心的机会。处在我们这个层次,真是处处都是政治!”曹仲伯说。
“曹省长,你看,我这新官的第一脚,就从棚户区改造踢开好不好?”钟兴邦征求曹仲伯的意见。
见钟兴邦很真诚,曹仲伯想了想,点头同意。
“我想,近期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棚户区改造问题。”钟兴邦又说。
“我同意。”曹仲伯回答。
“曹省长,据群众反映,‘难民部落’火灾事故,并没有那么简单。群众怀疑是有人故意纵火,以达到驱离坚守在现场群众的目的。”
“有这个可能,我也听说了。”
“我想展开秘密侦查工作,把火灾发生的原因搞个水落石出。”
“我当然同意。但是,兴邦,这项工作可是要保密的啊,否则,情况将更为复杂化,对你也不利。”
“我想让省公安厅直接立案侦破。”
“可以,千万不要打草惊蛇。”
“曹省长,考虑到工作的复杂性,如果可以,我想,我们是否可以请国家公安部协助侦查?”
“那样最好,有利于保密。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件刑事案件,可能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好,我马上向中纪委汇报,请中纪委协调国家公安部等部门组织力量,尽快展开秘密侦查。”
和曹仲伯商定了这几件事后,钟兴邦起身告辞。曹仲伯意味深长地说:“兴邦,开局很重要,我理解你的苦衷。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尽快放手干吧,老臣我尽忠报国,矢志不移,愿血洒疆场,鞠躬尽瘁。”
钟兴邦听了曹仲伯的话,心里一热。
回到省委,刚走进办公室,余德便敲门进来。钟兴邦请余德坐在沙发上,布置他近期召开省委常委会事宜。余德把钟兴邦提出的几点要求记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钟兴邦知道,余德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要汇报。
“兴邦书记,”余德说,“刚才,郭醒世打来电话,说他要来向你检讨。”
“是解释我们在‘难民部落’遭遇的事情吧?”钟兴邦问。
“是这样的。他要我向你汇报,请你安排时间和他见见面。他反复强调,今天‘难民部落’的事情,完全是一场误会。”
钟兴邦笑了笑,说:“是一场误会。”
“郭醒世还说,他要严肃处理现场公安执勤人员。”
“公安执勤人员是应该文明执法。可是,他们也是奉命行事。”
“那……我怎么回复他?”
“有时间,请他来,我正好想和他谈谈心。”
“你看,具体见面时间怎么安排?”
“今天下午我还有什么日程安排?”
“现在是3点55分,4点30分,全国政协调研组来北方调研民营经济发展,安排你与调研组的各位领导会见,然后宴请。晚饭后,7点整,参加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党支部会议。你的组织生活在综合一处党支部,以后在这个支部过组织生活。会议时间,我和支部书记,也是综合一处处长胡茜商量过了,控制在两个小时内。支部会议主要内容,是你和处里同志见见面,然后是学习讨论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钟兴邦觉得,自己作为省委书记,和省委副书记郭醒世谈谈心,不一定非要占用工作时间。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两个人轻轻松松坐下来喝喝茶、交换交换意见,效果可能更好。于是,他让余德通知郭醒世,晚上9点30分,请他到北方宾馆住处喝茶。
省委办公厅的职能主要为两大块,一块是政务,一块是事务。政务部分,主要由综合处承担。厅内设有综合一、二、三、四处,综合一处负责省委书记文字综合工作,专门为省委书记起草讲话文稿,起草省委重要文件,完成交办的其他政务。二、三、四处,分别为其他副书记服务。
综合一处处长胡茜31岁。胡茜是省委常委、副省长胡清泉的女儿。大学毕业后,胡茜留学英国,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在团省委工作,担任一个部的副部长。半年前,胡茜被选调到省委办公厅,担任综合一处的处长。
晚饭后的支部会,余德原想安排在省委常委会议室召开。因为省委常委会议室宽敞明亮,环境好一些。可是,胡茜不同意,理由是,省委书记也是普通党员,没有特殊的道理。既然是我们综合一处党支部的党员,就应该到我们处的办公室参加支部会议。
余德觉得这个有个性的小姑娘讲得有道理,便依了她。
晚上7点,钟兴邦手里拿着笔记本,在余德的引领下,来到综合一处办公室。综合一处共三间办公室,11名工作人员,全部都是中###员。11名党员集中到一间办公室,便显得有些拥挤。余德先给钟兴邦介绍处长兼支部书记胡茜。握手时,钟兴邦眼睛一亮,觉得这位女书记不仅人长得漂亮,气质也不错。打招呼时,胡茜很有分寸地称钟兴邦“兴邦同志”。钟兴邦觉得,胡茜的称呼很得体,在综合一处,他的身份就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嘛。所以,他笑着对胡茜说:“胡茜书记,党员钟兴邦向你报到。”钟兴邦的话,引来一阵笑声,屋内的气氛也活跃了起来。
在介绍完支部全体党员后,胡茜开始组织会议。先是由支部宣传委员带领大家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然后是大家发言。有的党员从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有的党员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在新阶段对于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有的党员结合北方省实际,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钟兴邦很满意。他觉得,综合一处的党员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理论修养也是有一定的水平。
大家的发言结束后,胡茜说:“现在,请党员钟兴邦同志发言。”
钟兴邦首先谈了他对大家发言的感受,对发言中的一些主要观点予以充分肯定。之后,他着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选择。在发言的最后,钟兴邦很有感触地说:“大家都知道,我在西北工作期间,担任省委副书记。那个时候,我就很羡慕我们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的同志们。综合一处是为省委书记服务的,是大笔杆子,精英荟萃。你们的头脑,和省委书记一起思想;你们的脉搏,和省委书记一起跳动。因而,你们这些同志可以称之为省委书记的外脑、思想库和智囊团。一句话,岗位重要,责任重大。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在一起共事了。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大家一定要认认真真,不要走过场。要充分认识到,作为我们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无疑是我们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必须坚持和实践的。大家要坚定信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勇于创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说实话,我很欣赏胡茜同志的原则性,她做得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支部普通党员的一员,我们之间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以后的工作中,大家也不要把我当外人,我们可以平等地交流思想,探讨问题。可以争论,也可以拍桌子,因为真理只有一个,而真理绝不是以职务高低来检验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大家也许不清楚,我钟兴邦出生在平民家庭,少年时代曾经是沿街乞讨的乞丐,吃百家饭长大的。是老百姓养育了我,今天又把我扶上了省委书记的岗位。因此,我始终诚惶诚恐,担心自己在履行职务中,伤害了老百姓的利益,没有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我也希望大家和我一样,珍惜党和人民给予我们的机会,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辜负所承担的使命!”
钟兴邦的讲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钟兴邦能够感觉出,胡茜的目光中,多了些许崇敬和感动。
但是,接下来回到住处,钟兴邦和郭醒世的谈话却进行得不大顺利。
钟兴邦自认为自己很善于做思想工作。不论有多大的分歧,不管认识上有多么不一致,面对面坐下来促膝谈心,平等地交换交换意见,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的。多年以来,钟兴邦就是这样做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不仅可以求得认识上的一致,而且可以加深同志间的互相了解,增进信任和友谊。尽管性格和工作作风不尽相同,通过不断地彼此接触,总会寻找到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最终达成某种默契的。
郭醒世的固执,让钟兴邦感觉到,这位一帆风顺跃居仕途高位的人,最为缺乏的是正常的党内民主生活熏陶。
在和钟兴邦见面后,为了使谈话氛围轻松些,钟兴邦特意打开了客厅的音乐。顿时,舒缓的莫扎特钢琴曲在客厅内弥漫。钟兴邦喜欢这位音乐基督的作品,他知道人世间存在丑陋,却依然用美好的音乐来诠释。
原本,钟兴邦对这次与郭醒世谈心寄予厚望。虽然,他知道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不会因为一两次交谈就一蹴而就,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是,一步步寻找共同点,往共识的方向迈进,总是可以办到的。因为,已经决定要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全省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问题,所以,现在能够和郭醒世取得一致意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相当急迫的。钟兴邦不希望在省委常委会上因观点不同,和郭醒世发生正面冲突和交锋。他认为,那是下策,对郭醒世和他都有百害而无一利。特别是,钟兴邦主政北方伊始,需要营造一定程度的和谐。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实现一个目标,这才是一位优秀执政者应该做的,也是卓越领导人物政治智慧的表现。
郭醒世的观点是,临海市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性城市,改革和发展困难重重,步履维艰。用传统的思维方式研究问题,无法找到出路;按常规动作操作,更难以突出重围。因此,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经营城市的理念。要经营城市,必须解决临海市城市建设欠账较多问题,另辟蹊径把破破烂烂的老城区,打造成一张靓丽的名片。他对中央和省委决定实施棚户区改造,举双手赞成和拥护,也在强力推进这项工作。但是,现实教育了他,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温情的工作方式只是一厢情愿,根本无法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住在棚户区的老百姓,都是小生产者,唯利是图,斤斤计较。他们眼里看到的,只是手掌心、脚尖那么大的地方,目光短浅。家里的坛坛罐罐,破砖烂瓦,都动不得。你政府要为他们建新房,他们欢迎,可是你拆他们的旧房,他们舍不得,要政府赔偿损失。并且,这些刁民们出尔反尔,得寸进尺,和政府搞对抗,一定要回迁到原住处。你今天也去现场了,那里的确是块风水宝地。按规划,我们要在那里建起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建设世界顶级商务区,该有多气派!兴邦书记,你会看到的,那里的明天将恢弘无比,光彩夺目!”
郭醒世说到这里,兴奋得满面红光。
“醒世,具体情况,我了解得还不够多。但是我想,为什么老百姓不买账,不领党和政府的情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思想觉悟低、自私自利吗?”钟兴邦问,“是不是我们的决策存在方向性问题,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所偏离?”
“兴邦书记,你的话我明白。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看老百姓同不同意,答不答应,拥不拥护。可是,在具体工作中,可不能由着老百姓的性子,让他们牵着鼻子走。我们是要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可是,我们代表的是老百姓的根本利益!”郭醒世有意强调“根本利益”四个字,意在说明老百姓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醒世,我们都从政为官多年,始终和老百姓打交道。我的体会,老百姓是十分通情达理的,也是能够理解党和政府意愿的,对我们的正确决策,也是会体谅和拥护的。还是那句话,党和政府的工作,和老百姓的愿望不可能不一致。”
钟兴邦的话,让郭醒世心里很不痛快。他觉得,这位书生省委书记是一个绣花枕头,只会夸夸其谈大道理,没有什么真本事。他同时发现,这种交谈没有实际意义。以钟兴邦这种意识和指导思想,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于是,他想礼貌地结束谈话,不想再浪费时间。
“兴邦书记,当然,我们在宣传教育群众方面,工作还做得不够,具体操作中,也存在简单粗暴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郭醒世说着,站了起来,“兴邦书记,时间不早了,我就不打扰你休息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聊。你放心,我作为省委副书记,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临海市作为省会,也一定会继续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会保一方平安的,请相信我!”
见郭醒世执意要走,钟兴邦也不便强留。他在送郭醒世到门口时,语重心长地说:“醒世,你有魄力,能干事,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但是,还是那句老话,群众利益无小事,千万马虎不得啊!‘难民部落’的事情,一定要妥善处理好,一定要让老百姓满意。这可是事关大局、影响深远的大事啊!”
郭醒世点了点头,苦笑了笑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