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令人向往的长三角
1.江苏省
江苏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连安徽,北接山东,是中国古代吴越文化的发源地。城市化水平为53.2%,排在全国第八名。就综合竞争力而言,江苏省的13个城市中,有5个排在全国前50名,大部分城市的排名都集中在全国前100名。其中,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三个城市分别是苏州、无锡和南京。
(1)苏州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苏州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大城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在江苏省所有城市中,生活质量竞争力排在第一位(《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7》)。
经济:全国第九
在“2009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苏州位居全国第九,是唯一进入前10名的地级市。
苏州是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是江苏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和物流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下辖的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市、太仓市和张家港市等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其中昆山、张家港、常熟分别位居第一,第三位。
2009年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40.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0%,中国大陆排名第5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则达到了11.72万元,已经成为全国人均产出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经国务院最新的长三角区域规划,苏州的定位是强化与上海对接,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创新型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苏州正在打造长三角次级商务中心,即苏州的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该区域目前已经吸引了多家国内外的企业、金融机构入驻。
交通:首个获批轨道交通的地级市
苏州自古有京杭运河贯穿而过。现有京沪铁路以及312,204等多条国道经过苏州。苏州有光福机场,周边有无锡苏南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其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德国水平,是交通部授予的公路交通枢纽城市。
苏州为中国第一个获批轨道交通的地级市城市,目前获得国家批准正在建设的有地铁1号线和2号线,地铁1号线于2007年12月26日举行开工典礼,预计2012年6月通车。苏州地铁2号线于2009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6月通车。
旅游:园林甲天下
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将苏州赞誉为东方威尼斯。苏州古城被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称赞为“鬼斧神工”。
苏州以园林与水乡古镇名闻天下,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全市现有园林60多个,苏州现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3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现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60余处,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分别于1997年12月和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南京
南京市,战国时楚威王始置金陵邑、以为“王之地也”,简称“宁”,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经济:综合竞争力第三
南京的经济规模竞争力排在江苏省首位,综合竞争力位居第三,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苏州和无锡(《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7》)。南京的工业中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机械、生物制药、食品饮料、仪器仪表等产业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472.23亿元。
南京本地的知名企业有熊猫电子、扬子石化、金陵石化、跃进汽车、江南光电、苏宁环球、雨润、太平洋建设、苏宁电器、五星电器、宏图三胞。
交通:天然良港
南京地处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南京港作为天然良港已成为远东内河第一大港,城市发展也定位于江滨港口城市,目前已成为中国东部地区以电子、汽车、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
目前,京沪铁路、宁芜铁路(南京-芜湖)、宁启铁路、宁西铁路(南京-西安)以及宁合铁路(南京-合肥)交汇于南京,使南京成为连接华北、华东和华中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建设中的南京南站将成为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中转站。
南京第一条地铁于2005年9月3日正式运营,目前通车地铁里程为85公里。到2014年底,南京将拥有240公里的地铁线路,到2030年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将由17条地铁、轻轨线构成共计655公里的网络。
文化: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南京也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孙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
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3)无锡
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东与苏州接壤,西与常州交界,京杭运河从中穿过。无锡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号称“小上海”。
经济:江南经济重镇
无锡是江南经济重镇,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和10个重点旅游城市。2009年,无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992亿元,增长11.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1151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11885美元。至2009年底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有75家在无锡市投资兴办了144家外资企业。全年新批外资项目503个,协议注册外资41.02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连续两年超过30亿美元,达到32.03亿美元。
无锡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8月,被无锡市批准为市重点开放园区,规划面积为2.84平方公里。2006年5月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位于无锡市东南部,南临万顷太湖,北靠无锡市区,东依京杭大运河,西邻无锡大学城和旅游风景区,位居太湖新城建设核心区。
交通:立体交通网络
无锡重要的地理位置促使其成为了华东地区主要的交通枢纽,现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配套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
无锡现有无锡(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无锡机场)和江阴璜塘机场(璜塘机场)。无锡机场位于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距无锡市区14公里,距苏州市区23公里,沪宁高速公路和312国道近在旁侧,密集的高速路网使机场与苏南城市体,交通优势十分突出。
无锡依托长江、京杭大运河和太湖水系,具有7条主要航道,航道总里程1656公里,已开通营业航运线221条。无锡铁路站现为华东地区仅有的2个客货特等站之一(另一个为上海站),无锡南站为货运特等站,经沪宁线和新长线可与全国铁路连网直通。
无锡是沪宁线上的公路中枢,沪宁、沪宜高速公路通达上海市和南京市,京沪高速公路直达北京,宁杭高速公路直通杭州,沿江高速连接南京溧水和苏州太仓。312、104国道穿过无锡。
文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又是一座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城市。无锡地处太湖北端,是江南蒙蒙烟雨,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以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跻身于全国十大旅游观光城市之列。
无锡传统四大特产为:酱排骨、油面筋、惠山泥人、阳山水蜜桃。无锡最著名的神话无疑就是“阿福阿喜”。在惠山泥人中,人们最熟悉,也最受欢迎的便是惠山大阿福。
2008年12月25日,无锡获选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4)连云港
连云港古称郁洲、海州,民国时称连云市,建国后称新海连市,别称“港城”,是我国于1984年首批提出沿海开放的14座城市之一。
连云港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陇海铁路终点(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连云港市是新能源之都,正积极推进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新能源相关产业打造。同时也是中国的“水晶之都”和“药港”。
经济:优势港口经济
连云港下辖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东海、灌云、赣榆、灌南4县。港口作为一种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
连云港开发区的新医药产业以其“强、大、新”的独特优势领跑同行业。以西药、中成药为主体,医药包装材料和器械为辅翼的现代医药产业集聚而成的“中国药港”。目前,连云港开发区已形成了从风力发电机风轮叶片、风塔塔架到风力发电机组研发制造完整的风电装备产业链。2006年7月,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投资了10亿元,在连云港开发区内建设中复连众风力发电机叶片工业园。
田湾核电站是我国“九五”计划开工的重点核电建设工程之一。厂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厂区按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规划,并留有再建4台的余地,年发电量达140亿千瓦时。
2009年,连云港市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实现GDP94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较上年增长13.6%,增长幅度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增长高出1.2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13个市中位居第7位,较上年前移1个位次。其中市区人均GDP达到37229元,即首次突破5000美元达到5452美元。
交通: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0900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31公里),以中国、中亚、欧洲铁路为陆上桥梁,横贯亚洲、欧洲大陆,辐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92年12月1日正式开通以来,连云港港承担了整个陆桥90%以上的国际过境箱量。
“2008年全国港口排名”中,连云港位居第八位,仅次于大连港。目前,连云港已建设完成25万吨级矿石码头,2008年吞吐量已经过亿吨,30万吨级航道建设获国家批准,已经建成。根据规划,连云港港未来将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主体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
连云港是中国五大交通枢纽之一,公路对外交通已全部实现高速化,国家重点建设的同三、连霍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
文化:东海第一胜境
在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中,连云港市古迹较为丰富,历史久远。全市有风景区14个,风景点116处,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是全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和江苏3大旅游区之一。
连云港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黄海)、名水(东海温泉)、名竹(金镶玉竹)、名石(水晶)、名书(《西游记》、《镜花缘》等)、名“气”(连云港空气质量全国最好)、名井(亚洲第一井)于一地,构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旅游景观,造就了山、海、岛、港相得益彰,水秀山明浑然一体的宜人风光。
2.浙江省
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水陆交通便利,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浙江省的经济规模排在全国第四位,城市化水平为57.2%,排在全国第六名。
(1)杭州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也是长三角第二大经济城市,南翼经济、金融、物流、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纽,有“东南第一州”的美誉。2008年,杭州在《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比中名列第一。这是杭州自2004起,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经济:滨江天堂硅谷
近年来,杭州致力于打造“滨江天堂硅谷”,以信息和新型医药、环保、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杭州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已有12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软件企业”行列,15家企业进入国家重点软件企业行列,14家IT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安家落户,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打造“动漫之都”。
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098.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63471元,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74924元,分别增长8.4%和9.1%。
2009年,杭州是浙江省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也是经济规模、经济效率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城市。
交通:东南交通枢纽
2009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1.87亿吨,比上年下降2.5%;旅客运输量1.9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6%。至年末,萧山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120条,其中国际航线20条,港、澳、台航线8条;全年民航旅客进出港达到1004.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9%。道路建设快速发展。全年新增公路里程412.91千米,至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5112.4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03.28千米。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市内的水上公交系统,按站(码头)停靠,用于缓解陆上交通压力和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目前有三条公交线路,连接大运河、西溪、钱塘江等水系。
文化:世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的杭州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杭州市申报的“苏东坡传说”入选,列入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宁波
宁波,简称甬,是浙江省的副省级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浙江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宁波港是中国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则列全国第四。在中央及浙江省的文件中,宁波市分别被定义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浙江省经济中心。
经济:华东工业城市
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重化工业基地,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工业城市,也是浙江省经济中心。自从宁波开埠以来,工商业一直是宁波的一大名片。作为全国四大商帮之一的宁波帮享誉全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提出“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口号。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9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人均GDP为6999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079美元)。
港口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宁波舟山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2亿吨,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全球第三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达1092万标箱,增长16.0%,继续保持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排名进入前十位。
更可贵的是,在浙江省所有城市中,宁波是生活质量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城市,超过了杭州。
交通:东方大港
宁波是浙东交通枢纽,陆、海、空、水立体交通发展迅速,尤以“东方大港”之称的北仑港称誉国内外。栎社机场与全国各地主要城市之间和海外许多城市架设有空中桥梁。铁路、公路、水运以及市内交通四通八达。
作为国家大型港口的宁波港设备先进,运力充足,不但担负起宁波水路运输的重任,更成为浙江省乃至华东区域海运的重要集散地。高速公路建设是宁波交通运输中的另一亮点。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落成,宁波到上海的时间从原先的4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同时,随着甬台温高速公路(沈海高速,G15)、甬金高速公路(G1512)、甬舟高速公路(舟山跨海大桥,G9211)、宁波绕城高速公路(G1501)等多条高速公路的相继落成,宁波已成为浙东的公路交通枢纽。
2008年12月,宁波轨道交通方案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宁波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以主城区为核心,以跨三江(姚江、甬江、奉化江)、连三片(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沿三轴(商业轴、水轴、公建轴)为指导思想构成骨架,由6条线组成放射式线网,辐射范围覆盖全宁波市区和余慈地区,规划线网全长247.5km(主城区内全长177.4km)。
文化: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宁波是历史文化名城,以“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为口号。宁波历史悠久,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发祥地。唐代,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
宁波的藏书文化深厚,涌现过一大批藏书数万卷的藏书名楼。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
宁波还是著名的侨乡,有430多万宁波籍人士旅居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宁波帮”已成为联结宁波与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3)绍兴
绍兴地处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是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和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经济效率竞争力和生活质量竞争力,均位居全省第三位。
经济:“新温州模式”
绍兴是全国十强市,十强县双十强城市,也是全国著名的全球纺织城与世界纺织品贸易中心。
在20世纪80年代后,绍兴既温苏锡常地区之后成为长三角第三经济模式的发祥地。与温州采取个人家庭作坊单打独斗发展的方式和苏锡常地区集体经济发展方式相左,绍兴以内资民营股份制和国企转型股份制与外资私有制为主的新私有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低调发展,在2005年后国内生产总值在国内迅速上升,经济总量逼近浙江省私营经济发达的温州。模式因与浙江东南及浙西义乌地区发展的温州模式有较大区别,在美国专业经济评论杂志福布斯中“绍兴的奇迹”一文中,被称为新温州模式和绍兴模式。
2008年绍兴市生产总值达到了2222.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0%,经济总量位居长江三角洲地区第8位,继续保持全省第4位;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超5万元,达到50909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按2008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超7000美元,达到7330美元。
交通:著名水城
绍兴是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水城。其桥的数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桥。
杭甬高速贯穿绍兴县,越城区,上虞市与宁波方向,杭州、上海、南京方向连接。截至2005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为4397.5公里。铁路有杭甬铁路、浙赣铁路,拥有绍兴,上虞、诸暨3个客运站,柯桥,绍兴东,上虞等大中型货运站场。目前在修建的沪杭甬客运专线也将有绍兴客运站。
文化: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绍兴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星璀璨的“名士之乡”。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绍兴出名人,是陆游、蔡元培、秋瑾、鲁迅、周恩来、竺可桢、马寅初、范文澜等名人的故乡,毛泽东主席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绍兴市申报的“王羲之传说”入选,列入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温州
温州位于瓯江下游南岸,是浙江省下属的地级市,为沿海港口城市,简称瓯,别称鹿城。
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也是一座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迩闻名。
经济:商行天下
浙江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福建宁德福鼎市,西与丽水市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浙南经济、文化中心。以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率先发展民营经济而闻名,据测算,2008年温州民营经济比重达80.9%。
“温州模式”指的就是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曾经在全国红极一时,家喻户晓。
2009年温州市GDP突破2527亿元,浙江省内排第三(仅次于杭州,宁波),2009年温州GDP比上年增长8.5%,增幅与上年持平,2009年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60.72亿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21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增长7.1%。
交通:枢纽城市
温州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也是全国25个主枢纽港之一。温州港是全国最大的沿海集装箱码头之一。
温州高速公路有通往丽水、金华的金丽温高速公路,通往宁波、台州方向的甬台温高速公路(另有复线在建中),2010年2月3日完工的诸永高速公路,13日完工的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也让出行更加方便。瓯海大道是横贯城区东西走向最主要的快速交通之路,是串联鹿城、龙湾、瓯海三大城市中心区域及机场、铁路的门户之路,并成为温州最重要的迎宾大道之一。
温州有永强机场可以通往全国许多城市,并开通了至香港的定期航班。金温铁路是全国第一条全民捐款,自主修建自主管理的铁路。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也已于2009年9月底开通动车组,温州成为铁路枢纽城市。
文化:东南邹鲁
温州文化灿烂,史称“东南邹鲁”,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是使用多种语言的地区,各种语言之间差别甚大。以市区口音的吴语瓯江片温州话为主,其次有150万居民使用闽南语,主要来自三、四百年前大量的闽南移民,以苍南县为中心分布,被称为浙南闽语。另有甚少人使用吴语太湖片、赣语、闽北语、蛮话、金乡话、畲族话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温州话充满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
结语
当一个个政策接连出台时,因为它与现实还有很长的距离,人们对政策的兴奋点被降低了。但是,当长三角区域规划政策出台后,很多人却有不一样的感觉——因为很多相通相融的事情在这个区域很早就在做了,就像恋爱已经谈了很久,又给了一个订婚的说法。
到昆山买房,到杭州度周末,到苏州上班,在上海这个城市的人群里,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只不过,有了一个规划的出台,让人们的行动更加有了方向,有了政策的保障。早已行动的人不再忧虑;同时也需提醒没有行动的人,当“长三角”的机遇来时,不要错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