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二三 在祖国大家庭里——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哈米提·艾合买提

何树林

哈米提·艾合买提老人今年82岁了。在他81岁那年,他以自己的行动,在祖国大家庭里树立起一位维吾尔族长者形象,受到了各族群众和全社会的广泛尊重。

快乐的哈米提老汉

哈米提老人的家很有一点城市里的村庄味道;坐落在临街高楼后面不足20米之遥,自成格局地组成了一座低矮的平房小院,很像现代化建设完工后还没有顾得上拆除的简易工房,但经主人的精心规划,反而让住公寓式套房的人感到羡慕;院子的空间不大,充其量不超过20平方米,北厢盖有两间储杂物的小屋,正对院门是朝西开的居室房门,进厅颇为宽敞明亮,地上铺着一色大方块地板砖,陈设简朴,直接通向两间正房住室,和一般达到小康水平的维吾尔人家里一样,住室墙上挂着壁毯,地面铺满地毯,就连床上、沙发上也全是铺着各色图案的毯子,整体上还保留着一点穹庐为室毡为墙的古风,并且给人一种一尘不染的舒适感受。

哈米提身体魁梧,虽然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但行动和语言比年纪时还敏捷,而且记忆力也相当好,当问及他年轻时做什么工作时,一下便引起老人的兴致,他自豪地说:“我1956年参加工作;别的人参加工作要半年以上才能转正,我,三个月就转正了——因为我是大学生,也有表现!”

这倒令人刮目相看了。哈米提老人在20世纪40年代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是乌鲁木齐一中民族班学生,后来转入当时还叫迪化的红楼——新疆学院学习,校长是包尔汗。

当时他参加工作的单位是乌鲁木齐红旗路百货商店;也许是因为学历的关系,市百货公司曾几次要调他去市百工作,可是商店总是在关键时候派他到外地去采购,人不在,当然谁也拿不走,就这样,老汉一直到退休都是和红旗路商店结下了不解之缘。

退休以后干什么?

“什么‘正’事都没干!”老汉一本正经地说:“可事情还多得很!我有24个孙子,11个重孙子……”

原来是这么一大家子人,光是家务事就够老汉忙活的了。虽然,儿孙们都各立门户自己过了,可是,爷爷的大本营里,下一代、下下一代住在家里的“常驻代表”是不断的,这个孙子在家里住到中学毕业了,下一个立马又接上了,哈米提和老伴尼牙孜汗就是这些莘莘学子的总后台而且乐此不疲。房子里的事情老伴料理到了,跑外的事情哈米提义不容辞;八十多岁了,老汉还能骑摩托车,跟现代化没有拉开什么距离,自然儿孙们的事,他也就俯首甘为孺子牛了。

上了年纪的人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生活中依然还能派上用场,这会使他产生一种我还有用的自豪感。作为一个大家庭的长者,哈米提老汉最快乐的事就是为后代做他永远做不完的事;直到2009年7月5日,老汉进一步发现,他不仅对自己的大家庭有做不完的事,而且,在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他也依然有着做不完的事。

不眠之夜

2009年7月5日是个星期天。

这一天是哈米提的侄儿结婚大喜日子。亲戚朋友多,排场也不小,在饭店包了两万来块钱的酒席,大红花,小汽车,来宾不断,新郎新娘喜气洋洋,吹吹打打,其乐融融。

哈米提是必须到场的长者,这天,他和老伴、孙子换上了节日盛装出席婚礼,亲戚朋友见面,对老人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问候;新人接受了老人的祝福,给他一家安排了体面的上席,大家闲聊着等候婚宴的开始。这时候,孙子附在他耳边说了句话:“爷爷,咱们家的天然气好像忘关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好在饭店离家不远,哈米提就对家人说:“我回去看看,你们在这等着。”

维吾尔族的婚礼习俗是在下午举行;当哈米提从婚礼现场出来时已经是当地时间下午7时左右,此时正是落日销金、暑气渐退,街上消夏人群渐多时分。走在路上,老人的心里也格外感到畅快;又一个晚辈成家了,看他们那幸福的样子,简直就像写在了脸上;年轻人啊,你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排排场场地结了良缘,和和美美地过上了好日子,真叫人从心里羡慕啊……

奇怪。街上的气氛怎么和往日不太一样了呢?哈米提忽然发现,往日在街边上摆小摊的不见了,傍晚出来消夏的人们不见了,人们几乎都是形色匆匆,街面上不时出现一些手持棍棒、刀子、马路彩砖的人在追打行人;哈米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便匆匆往自己家里赶去,才到大院门口,就听见住在临街楼上开着窗户的邻居喊他:“哈米提,快进来,外面闹事打人呢!”

哈米提急忙跨进大院,进了离大院门不远的自家小院,关好了煤气,便想到外面探听一下动静;待他打开自家院门,一下子便惊呆了;一群惊慌失措的群众正跑到他家门口寻觅着藏身的地方,肯定是外面出现了紧急的情况。哈米提此时已顾不上多想,急忙打开了院门招呼那些避祸的人们:“不要害怕,快到家里来!”一下子涌进来许多人:男的,女的,抱小孩、拄拐杖的……

哈米提把人们请到屋里,安抚了大家几句:“别害怕,咱们是一家人,我的家就是你们的家……把门关好,我去看看动静。”

哈米提来到大院门口,门卫徐革平正在关大门。哈米提赶紧上去帮忙;大门是铁栏杆焊的,两个大门扇可以上锁,可是上面供人进出的小门由于制造者的疏乎,却没有能上挂锁的地方,老徐一时间也不知所措。哈米提便急忙关照:“你守住,我回去找锁。”说完便匆匆赶回家里,把锁摩托车的钢锁打开来,回到大院门口将小门锁好。这样,他和老徐似乎都增加了一点安全感。不料,事情却没有像他俩想象的那么简单。

原来,那些逃进大院来临时避难的人,是在马路对面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门口遭到暴徒袭击后跑过来的群众;暴徒为什么会公然在大街之上,医院门口袭击无辜的群众?无辜群众哪里知道?有的人直到被打死甚至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还是让我们听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2009年7月6日的《关于“6·26”和“7·5”事件的电视讲话》来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吧……

“6月26日凌晨,广东省韶关市旭日国际有限公司(玩具厂)部分新疆籍务工人员与当地员工发生群体性斗殴事件,造成2人死亡,118人受伤。”事件起因“据广东省及自治区公安部门调查,6月25日晚23时许,一名在广东省韶关市旭日玩具厂实习的女工黄翠玲(18岁,广东河源人)误入新疆籍员工宿舍楼,被几名新疆籍员工挑逗戏弄,黄翠玲害怕尖叫,并打电话给其带队老师求援。此时正好该厂保安巡逻路过,见此情况上前询问,并准备将其中一名为首挑逗黄翠玲的新疆籍员工带回保安室了解情况,但遭到其他新疆籍员工的阻挠未果。黄翠玲回到宿舍后向其他员工诉说遭遇,引发非新疆籍部分员工到新疆籍员工宿舍理论。随后,围观聚集的双方员工越来越多,情绪也越来越激动,至6月26日凌晨二时许引发了斗殴事件”。

从努尔·白克力主席的电视讲话中,任何一位有点社会常识的人都可以判断出,这是一起因调戏妇女引发的一场突发的治安斗殴事件;尽管如此,也充分引起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和新疆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第一时间均作出重要指示,广东省及韶关市党政和公安机关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单位立即行动,严格依法对此事件进行处置、并妥善做好了善后处理工作;就连全国政协委员,旭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主席蔡志明先生也专程从香港赶到韶关市,与新疆方面的同志座谈表示:绝不能因“6·26”事件而影响新疆的劳务输出工作,尽快做好复工的各项准备,力争7月1日投入生产……

这些及时和公道的处理措施,在任何一个法制国家应该说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确确实实还存在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唯恐天下不乱,让我们再看一看努尔·白克力主席电视讲话的继续:“6·26事件发生后,境外‘三股势力’大肆炒作,借机对我攻击,煽动市民上街游行、示威,境内地敌对势力与其遥相呼应……7月5日,热比娅同国内通电话进行煽动,维吾尔在线国际等网站大肆煽动宣传、传播谣言。下午8时许,乌鲁木齐市发生了不法分子上街游行、集会示威事件,在个别地方发生了打砸抢烧行为……这一事件是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各族群众一定要擦亮眼睛,坚决不能干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纸里包不住火,真相终于大白。且不说境外“三股势力”在大洋彼岸为分裂自己的国家所制造的谣言是多么的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何等乏干,更不用说境内那些打砸抢烧的暴力分子又何尝把国家法制、社会秩序、道德放在眼里!在外力的煽动下,他们一时间疯狂到完全丧失理智和人性地步,制造了一起起令人发指的暴力和破坏事件。

虽然,哈米提老人当时还没听到努尔·白克力的讲话,但是人同此心,良知相通,使他在行动中像心有灵犀一样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当他和门口的保安徐革平关闭好大门后,自己便主动和老徐一起在大门内瞭望,这时有三位环卫女工惊慌失措地跑过来,哈米提便急忙给他们指路,要她们赶紧到社区办公室去避风头。

流窜的暴徒在群众无备的情况下愈发疯狂起来,他们在大街上追打无辜群众还不过瘾,来到30号大院门口见大门上锁,保安还在门里,就狂呼乱喊着:开门、开门!有的竟翻门闯了进来,目标马上对准了徐革平,棍棒砖头一齐朝徐革平袭来,顷刻间,徐革平便血流满面,暴徒们却毫无住手之意。

哈米提亲眼看到这残忍的一幕。他已经顾不得自己的安危,唯一的想法是不能让他们把老徐打死,他大声地呼喊着:“你们别打了!”同时冒着砖头棍雨一下将自己的老迈身躯扑到了老徐身上,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着自己的汉族兄弟……

“我本来想,他们是不会打我的。可是,我也同样挨了几棒子。”事后,老汉这样对记者说。

当时,若不是有人喊了一声:“警察来了。”真不可想象会发生怎样的后果。

据乌鲁木齐市官方7月6日12时30分第一次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乌鲁木齐“7·5”事件当时的死亡人数即达140人,被毁车辆260辆,其中190辆是公交车,50多辆民用车,受损门面房屋203间,过火面积达56850平方米;全市共有220处纵火点,有2栋楼房被烧毁;其后陆续增加的调查统计数字就不一一罗列了,这与在大洋彼岸隔岸观火的热比娅宣扬的“完全是和平的游行”相对照也足以揭穿境外遥控者的瞒天大谎和欲盖弥彰了。为了分裂中国,他们有什么假话说不出来、什么坏事做不出来呢!

然而,谎言毕竟不能掩盖血写的事实,那些被暴徒焚烧的满目疮夷的建筑、那些被火葬场登记火化受难者血淋淋的遗体毕竟是用三寸长舌舔不干净的。

暴徒们慌张的跑了以后,哈米提老人帮助徐革平擦拭着脸上、身上的血迹,老人抬眼望望马路对面的自治区人民医院新建的高层病房大楼,茫然地摇了摇头,医院虽然近在咫尺,可是谁能保证路上不出事?!他把徐革平扶进了门卫值班室,安顿好了,这才回家去看望躲在自己家里的群众。一进屋,便觉得屋里满满的全都是人,其中,有抱着小孩的妇女,有拄着拐杖到医院来看病的残疾人,有的显然是从农村进城来的。果然,他们有的住在大湾,有的住在很远的天津路,火车北站,北京路。在交通中断治安一时失控的情况下是没法回家了;难道能让他们再到街上去冒险吗?

“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哈米提老人事后平静地这样说。

不仅不能这样做,当时他还要安抚这些人:“外面很乱,你们要等没事了再出去。”

这是一位维吾尔族长者设身处境的考虑。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夏日的天长黑的晚,那些从远地出来办事或看病的人,有几个是吃饱了才坐到自己家来的呢?细心的主妇尼牙孜汗首先观察到这一点,到时候了,她和老汉对一下目光就不声不响地开始和面,不多时候,一锅香喷喷的汤饭(新疆人把揪面片称为汤饭或叫揪片子)就一碗一碗地端到每位“不速之客”面前。可是,这一餐饭尼牙孜汗足足做了满满两大锅。

到了街上安静下来的时候,哈米提经过察看,把聚在家里的18位群众中的两位从外地出差到乌鲁木齐的客人送回他们就近住的宾馆,其余的16人便全部都在哈米提家住下了。哈米提和尼牙孜汗为“客人”们安排好睡觉的地方,还不断地为他们端茶倒水,“客人”们渐渐安定下来,可是哈米提老汉却难以入睡,他还要不时地到外面察看情况,像哨兵一样保护着入睡者的安全。一个81岁的老人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几乎不眠之夜,直到第二天清晨,这些素昧平生的“客人”才陆续离开了这个难忘的风平浪静的港湾。

社会不会忘记

哈米提老人在“7·5”事件中仗义救人的事迹很快在社会上流传开来。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新疆日报,新疆都市报,乌鲁木齐晚报等多家媒体都为老人的感人事迹作出了报道。舆论普遍认为,哈米提老人在危难之中见义勇为是正义的胜利,是民族团结在非常时刻绽放的异彩,也是一种公民道德的体现;哈米提老人以各兄弟民族都是一家人的坚定信念,树起了一位维吾尔族长者的形象。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7月15日自治区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的那样:“81岁的维吾尔族老人哈米提·艾合买提的事迹很有代表性。老人经历过新旧两个社会,发自内心的感谢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了美好生活,格外珍惜各族人民的大团结。‘7·5’事件当晚,老人冒着生命危险救护了18名各族群众;歹徒们的暴行令老人十分愤怒,他强烈谴责这些人是野兽,根本没有人性,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号召大家与他们勇敢斗争,共同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的确来之不易。从20世纪50年代,要骑着毛驴上北京的库尔班·吐鲁木大叔,到兰新铁路贯通阿拉山口,南到名域喀什,戈壁沙滩与内地的距离已不再遥远;从高空王子阿迪力跨越三峡、黄河,维吾尔族子弟在中华大地尽情施展才华;从内地名校培养出来的女高音迪力拜尔唱红世界乐坛,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的福祉,即便是现在居住在美国的热比娅女士,当年在北京政协会议,不也向中央电视台记者伸出自己戴满钻戒的五指夸耀,称赞改革开放给她带来的富裕和美好生活吗!言犹在耳,不管她现在在大洋彼岸怎样说,她不会不明白,在中国这个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无论哪一个民族都有充分发展的平等机遇,当家做主的权利;那么,人们不禁要用哈米提老人的话问一问:“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图的啥吗?”

哈米提老人说:“不管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大家都是一家人,都应该好好过日子。”

哈米提老汉还不无惋惜地说了这么一件事:侄儿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也让暴徒们给搅掉了,因为来宾们都吓跑了,两万来块钱订的婚礼筵席也白坎儿浪费了吗!

团结是福,分裂是祸;和谐是福,动乱是祸。事实让许许多多的人擦亮了眼睛。

在“7·5”事件中,由哈米提老人保护在家中躲过一劫的两姐妹王玲和王敬二人在事件平息后,一直忘记不了在危难中挺身而出、像保护自己亲人一样保护过自己的老人,一想到那个不眠之夜便总是涌动起报恩的冲动,终于在社会秩序安定以后,姐俩便提着清油和大米共同来探望哈米提和瓦依提汗。一进门,事先准备好的无数感激的话语,竟全然噎到了心口上,两姐妹竟分别扑到两位老人怀里哭了起来。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它有一种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即便是处在坎坷危难时刻也不会退缩,总是有各民族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就像我们的国歌所唱的那样: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一点,是任何势力也动摇不了的;“三股势力”妄图分裂祖国无异于蚍蜉撼树!

在祖国大家庭里

铁木尔·达瓦买提同志在1991年关于《维吾尔人》、《匈奴简史》、《维吾尔古代文学》三本书问题讨论会上,对民族问题曾有过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令人至今难以忘怀。他说:“必须承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长期逐渐形成的史实,承认我国现今的56个民族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融合到其它民族之中或迁居他国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实体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贡献。不论她的人口多少、历史长短,都是其中光荣的一员。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这个大家庭里,各民族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是平等的,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主人。我们通常说的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指休养生息在古老土地上和曾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民族史的研究,必须尊重这个历史事实。总结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中各自所起的作用和作出的贡献,振奋民族精神,使每一个民族都为自己能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这种光荣和自豪,哈米提老汉一生多有体会:记得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时候他兴奋得睡不着觉,他感到脚下的土地似乎宽阔起来,他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大有作为。果然,就在他参加工作的红旗路商店,起初是每个股东有8元钱股本的合营商店,而在各民族股东的共同努力下,商店一天一天发展了规模,盖起了在边城数一数二的百货大楼,每个股东退还了15元本利,商店正式成为一个国营大百货公司,他在这个公司里成为一名能决定公司命运的采购人员。走过很多地方,交往过无数的人,见了面,都是和一家人一样,谈业务、报车皮、看货、打款,谁和谁分过民族?真要那样,工作还干不干了!事业还要不要了?

2009年9月,哈米提获得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赴北京参加表彰大会,他又是激动得睡不着觉。在维吾尔人里,他是继库尔班·吐鲁木之后第二位进京的平民长者,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一种新旧社会两重天的感受,促使他想了很多很多,旧社会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而现在,自己已经进入了耄耋之年,只不过是做了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国家就给予自己如此高的荣誉,能在北京参加“万方乐奏有于田”的盛会,这不是我哈米提个人的事,是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就是这样生活的。

哈米提·艾合买提临近退休那年,赶上了单位盖家属楼,他负责给工地跑材料,风里来雨里去挺辛苦的,按照不成文的规定,跑基建的分一套房子不会有人说什么,而且,凭着他40多年的老职工,他也确实上了分房的红榜。可是,就在这时候,单位刚巧分来了三位转业军人,他们从部队来到地方,没有房住。哈米提得知这一情况,便找到单位领导,说:“我虽然想住楼房,可我马上就要退休了,别让在职的同志为难,楼房还是让他们住吧。就这样,老汉主动放弃了这次分房机会,至今依然住在他那40多平方的小平房里。于是在这个有几百家住户的30号院子里,人们依然能够经常看到一个爱管事的老汉:有人不讲卫生随地小便,他会走上前去教训一番;卖水果的和扫街的闹矛盾,他会主动为之调解,有新邻居搬来,他会主动问问有没有什么困难,假如需要什么小工具,他会立马从自己家里拿来,甚至还动手帮人家干点修理活儿。这样,老汉就成了大院里不可或缺的人物。这一点最清楚的就数门卫徐革平了。

关于徐革平,还真的有曲折的故事。徐革平,53岁,有材料上写他是汉族,其实不是,他是东北满族镶黄旗人士,父亲是四野南下时的革命军人,革平三岁那年,父亲从广州转业到新疆工作,“7.5”那天,革平全身负了11处伤,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汉子是有家传武功的,第一批上来的四个暴徒并没有捞到什么便宜,只是徐革平不肯出手罢了。问他为什么,他说:“暴徒犯的是国法,不能让他们得一个斗殴的借口!”就这样他被哈米提救下来,自己身上则多处负伤。更为令人动容的是:“7.5”后半夜5点钟(也就是7月6日凌晨5时)当哈米提为保护在家里群众出来观望外面的动静时,老汉走到大门口,就见大门里面坐着一个人,到跟前一看,竟是徐革平!老汉生气地责问:“你伤成这样子,不要命了!”

徐革平回答说:“我怕后半夜再有坏人进来!”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两位少数民族,两位祖国西大门的守望者,他们的一举一动不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人心所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