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统战”赢取主动 与南京谈判
在与张学良、杨虎城的“统战”工作取得进展的同时,与蒋介石之间的秘密谈判的渠道也在打通。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又导演了“华北自治运动”,国民党上层逐渐形成了中国必须抗日的共识。1936年春,日本政府提出所谓“广田三原则”,企图独吞中国。蒋介石对此态度明了:“我们拒绝日本的原则,就是战争;我们接受日本的要求,就是灭亡。中日战争既已无法避免,国民政府乃一面着手对苏交涉,一面亦着手中共问题的解决。”
曾在1935年底,蒋介石派心腹陈立夫(时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秘密赴苏联谈判,希望签订共同对日的军事同盟。又考虑直接去苏联谈判的时机尚未成熟,命令陈立夫回南京同苏联大使鲍拉莫洛夫交涉。1936年1月初,回国述职的驻苏联使馆武官邓文仪也奉蒋介石密令赶回莫斯科,找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王明,要求谈判。指定潘汉年为中间联系人。
现在,蒋介石也想办法寻找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陈立夫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的亲戚、铁道部次长曾养甫;曾养甫又找来他的下属谌小岑。经过几番周折,找到了北平以及上海地下党关系张子华,但均不能代表中共中央进行谈判。所以,国民党希望同中共中央直接取得联系。
于是,受蒋介石的秘密嘱托,宋子文、孔祥熙找到了和共产党有某些联系的宋庆龄,称国民党希望和共产党谈判。宋庆龄找来了以牧师身份活动的共产党人董健吾,将一份火漆印封的密信交给他,告诉他务必亲手交给陕北的中共领导人,这件事办成了将“益国匪浅”。为了董健吾方便,还给他带了一份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签发的“西北经济特派员”委任书,作为他的护身符,并与上海地下党张子华一起前往陕北。张学良从这件事中明白了南京的意图。
1936年2月27日,董健吾和张子华到达了瓦窑堡。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都在前线。博古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感到事情很重大,随之就将情况通报给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等人。3月4日,张闻天、毛泽东、彭德怀电告博古转董健吾,表示“弟等十分欢迎南京当局觉悟与明智的表示,为联合全国力量抗日救国,弟等愿与南京当局开始具体实际之谈判”,并提出了五条意见。一、停止一切内战,全国武装不分红白,一致抗日;二、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三、允许全国主力红军迅速集中河北,首先抵御日寇迈进;四、释放政治犯,允许人民政治自由;五、内政与经济上实行初步与必要的改革。
至此,国共两党中断八年的联系,终于接通了。
4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已经把国民党包括在内了。
6月,控制广东的陈济棠和控制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打出“北上抗日”的旗帜,把他们的队伍改称“抗日救国军”,出兵湖南,同南京政府相对立。7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二中全会,蒋介石在大会上说:“中央对外交所抱的最低限度,就是保持领土主权的完整……再明白些说,假如有人强迫我们欲订承认伪国等损害领土主权的时候,就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后牺牲的时候。”接着,南京政府外交部长张群在同日本驻华大使川樾的谈判中,拒绝了日本的要求。这是九一八事变以来南京政府第一次表现了强硬态度。
再说潘汉年,1936年2月底离开莫斯科,辗转前行,5月抵香港,7月作为共产党的联络人,先在香港会见国民党的代表张冲,然后到南京与国民党的代表曾养甫会晤。潘汉年要求同陈果夫会谈,曾养甫希望潘汉年回陕北听取中共中央对两党合作谈判的意见,也就是对“南京来信”的意见,然后再会见陈果夫。潘汉年即启程,不远千里于8月8日来到志丹,向中央汇报了这个消息,还汇报了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讨论中国问题的会议精神:放弃“抗日反蒋”口号,以南京为首要谈判对手。
所谓“南京来信”是指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后,致函中共中央提出新的国共谈判的四个条件。这封“南京来信”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军队统一编制,统一指挥,取消工农红军名义。(二)政权统一,取消苏维埃政府名义。(三)容纳各派,集中全国人才。(四)共产党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等政策。中心思想是:“先统一、后抗日”,要在国民党、南京政府和蒋介石的“集中统一”指挥与领导之下,实际解决军事、政治问题,然后进行抗日。
因此,对南京政府需要听取中共中央对两党合作谈判的意见,中共中央十分重视,8月10日,在红都志丹东山下的政治局会议室里,张闻天主持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讨论“南京来信”。最后确定了谈判的方针和条件,概括起来为:承认南京政府是一种民族运动的大的力量,我们愿意与南京谈判,可以承认统一指挥、统一编制,但一定要停止“剿共”,一定要实现真正的抗日。
张闻天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与蒋联合、与南京政府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通过“停止内战,民主自由”来“与蒋联合”。毛泽东在结论中指出:“抗日必须反蒋”的口号现在已不合适,要在统一战线下反对卖国贼。会议决定公开发表宣言。
接着毛泽东、张闻天起草以书信形式的“公开宣言”《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在尚未定稿的时候,中共中央在8月15日收到了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的电报,在政治上指示:“我们基本上赞同你们所采取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我们认为,把蒋介石和日寇等量齐观是不对的。这个方针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因为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在现阶段,一切都应服从抗日。此外,不能同时有效地进行既反对日寇又反对蒋介石的斗争。”“必须采取停止红军同蒋介石军队之间的军事行动,并同蒋介石军队协同抗日的方针”;“最好由中国共产党发表声明,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华民主共和国”;“争取同国民党及其军队达成协议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中共政治局会议决定的“和南京谈判”、“与蒋联合”的方针,同共产国际上述的“政治指示”精神、方向以至基本策略是一致的。所以,中共中央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质与性质认识更加明确了,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方针完全转变过来了,实现了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中共中央在积极开展抗日统一战线的过程中,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给各地国民党爱国将领和著名爱国人士写信,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尽快形成全国的抗日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