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江山启示 企业为什么要做大?
自古以来,每一个王朝都是靠对外发动战争来完成版图的扩展,着名的将军都是以士兵的鲜血完成丰功伟业。国家如此,企业也如此。
很多着名的企业,像德隆、华源等,都是在快速发展中,因为过于冒进而崩溃的,尽管前面有很多不幸的故事,但是追随者仍然前赴后继地奔来。
企业为什么要做大?企业是否可以不做大,不冒险,寻找平稳发展甚至安逸发展的模式呢?
答案是否定的,发展是企业的主旋律,持续稳定发展只是学者们一相情愿的故事。现实中有很多因素迫使企业快速做大,无法做到稳定发展。
企业想做大的外部因素有三点:
第一是产业经济规律决定的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盛转衰,是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周期。
每当出现一个新经济、新产业,资本追逐利润的特点,大家往往一拥而上,迅速投资进入。这时候会不断有小企业诞生,不断有企业扩大规模,数量增加和规模增加双重因素,导致产业的市场供应规模迅速扩大,很快就超过了市场需求扩大的速度,供不应求就转为供大于求。
这时候竞争加剧,企业要比拼各自的竞争优势,什么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渠道优势、产业链优势、政策优势等等。有时候环保都能变成优势,比如化工行业,你所在的城市重视环保,而我所在的城市环保要求低,这样我减少了治污成本,产品价格就比你有优势。
企业竞争的实质是综合竞争能力的较量,优胜劣汰的过程中,一大批企业关门、破产、转产,一大批企业被收购、兼并,剩下的佼佼者慢慢演变成为行业龙头最后发展成为行业寡头。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大存在风险,但是不做大风险更大。
产业发展初期,是比速度,很快是比规模,企业大本身就能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规模越大,就越来越能聚集资源,还可以形成行业门槛。
像汽车、钢铁、多晶硅等行业,随着行业的发展,投资门槛就越大,你一般的投资者想都不用想。
尽管我们说大企业有弊病,垄断、效率低、欺负消费者,各国也都出台反垄断法,来限制企业形成垄断。但是垄断也有优点:
一是规模经济,很多产业是规模越大越有竞争力,因为产业链完整、配套设施全、综合成本低。
二是资源配置,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大集团可以在全国、全球范围内规划产业格局,根据生产要素的差异情况来规划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全球化推动了大集团的发展,而大集团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全球化。
三是技术提高,一个小企业难以做前瞻性的技术研究,侧重搞短期技术开发或者应用技术研究,而大集团则可以把长期技术研究和短期技术研究结合起来。这也促使大集团更符合产业发展要求,不仅可以适应产业发展,而且可以引发产业革命,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发展,信息网络带来的扁平化管理,企业的规模经济变得更大。
因此,做大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第二是竞争策略决定的
企业竞争不仅有产品经营竞争,也有资本运营竞争。如果大家都是产品经营,那么你可以不追求快速发展,可一旦其他竞争者开始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同步运作,这时候如果不想快速做大,风险同样很大。
比如有两个企业差不多大,如果单纯产品经营,大家持续发展、持续竞争,相安无事,可如果其中一个企业突然上市了,它的资金一下子能超过你很多,它马上就能提供更高的工资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盟,同时又收购了几家规模与你差不了多少的企业。
这时候,你马上感到压力,你不仅吸引不了优秀的人才,反而现有的人才要流失。你的对手甚至可以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在你的重点市场进行低价销售,这样原有的平衡很快被打破,你的排名有可能马上跌到行业末位。如果银行感觉你的效益不行了,再对你收缩贷款,你不死也要蜕一层皮。
最可怕的是遇到产业整合者,一旦有强大的产业整合者要进入你的行业,它有可能迅速收购一大批企业,很快就形成比你大很多倍的规模,你的处境马上就危机四伏。
比如啤酒市场,华润一开始大规模收购,起初是亏损的,但是等到它成为全国性的产业霸主,马上打破了啤酒产业格局,一大批原先的区域龙头企业纷纷落马。这就是当初青岛啤酒也快速并购的原因,如果青啤不进行大规模收购,它同样也会消失。
现阶段,国内水泥行业、钢铁行业又开始进入大规模重组,快鱼吃慢鱼,有时候比大鱼吃小鱼的法则更灵。
因此,竞争策略是多样的,在产业发展中,经常有这样的快速发展压力,你想稳定发展,风险其实更大。
第三是利益诱惑决定的
追求财富是人性的基本欲望,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民营资本,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永恒的主题,而只有把企业这块蛋糕做大,才有财富增长的可能。因此,利益诱惑是一大动力。
追求成功是人性的价值欲望,你越成功,受到的鼓舞也越大,反过来刺激你要更加成功。
企业越大,你的无形行政级别就越高,你就会受到更高层面政府领导的鼓舞和支持。中国各级政府领导业绩是与GDP挂钩的,你越大,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也越大。大部分政策都是支持大企业的,你越大,申请政策的成本也越低,因为申请政策费用与项目数量、规模是不成正比的,你申请十个项目和申请一个项目,你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其实多不了多少,平均综合成本是下降的,大型企业还可以设立驻京办,你能获得政策支持的力度就更大。
企业越大,你能享受到的特权也越多,比如银行贷款。
通常给小企业贷款,银行担心出现风险,大企业你不贷款,银行主动送钱给你花。这里面一是放心,二是银行体制问题。
银行内部对贷款是有问责制度,小企业贷款出问题,下面的经办人员有压力,当然要慎重。大企业贷款数额往往超过一般支行的审批权限,都是需要省行、总行审批的。这样的贷款即使出问题,责任往往是不了了之的,即使追究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反正是上面大官审批的,经办人压力不大。所以大企业贷款,基层银行经常协助你跑贷款,又吃又喝又能收礼,又没有责任又能完成任务,出事还没有责任,为什么不帮忙贷款给你呢?
因此,大企业和小企业在贷款问题上,享受的待遇完全不一样。
企业大到一定规模,还可以免死,获得政府的优先救助权。因为大企业一有问题,已经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还涉及政治稳定、就业问题,你有几万名职工,哪怕就是民营企业,政府也不敢轻易让你倒闭,一定想办法让你活。
这种情况在国外也是,美国是自由经济,可金融危机出现不少大集团危机,政府照样要援助,就是破产也是法律破产、形式破产,生产继续进行。
因此,大企业享受的种种支持是小企业所向往的,在利益诱惑下,小企业希望快速做大。
企业想做大的内部因素也有三点:
第一是领导者的成功欲望决定的
企业家是有人性,作为人都希望获得同行的尊重,希望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名列前茅,这是企业家追求卓越的个人欲望决定的。
有时候成功也是一种的毒瘾,一个企业成功后,领导者不仅享受了名和利,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领导者心态往往有两极分化:一是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另一种是追求更大的成功,以更大的成功来更加证明自己,获得更大的喜悦。
大多数领导心态是处于两者之间,多数是侧重于后者,那就是希望发展,但也谨慎,害怕失去现有的地位。但是中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每年GDP增长都很多,不发展的结果就是落伍,所以就是维持现状也要发展。大家都在比,如果别人做得更大,你心理也不平衡。
企业越大,财富就越多,作为财富的拥有者,是花不掉这些钱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不极度挥霍、不过于奢侈,那么一个亿甚至几千万元就足够消费了。
民营企业,其实做到一定的规模,老板已经花不掉自己的财富,这时候为什么还想做大甚至快速做大呢?
其实就是要面子,追求一种感觉。有时候为了这种感觉,为了满足自己更大的欲望,不惜铤而走险,像德隆、格林柯尔都是这样完蛋的。
国有企业就更简单,企业出现损失那是国家损失,企业做大了就是自己的丰功伟绩,为什么不做大呢?
第二是企业内部员工的发展要求
虽然对老板、控制人来说,企业达到一定规模,钱已经不是目标,但是对于下面各级管理层来说,他们并没有达到财富的极限,他们还想证明自己的成功,他们也要名和利。
如果企业不发展或者发展慢,那么内部的管理、技术精英也会流失,毕竟升职加薪是员工奋斗的目标,而快速发展是这目标的保障。
如果企业不发展,那么一个萝卜一个坑,论资排辈,这样升职的机会就少,而一旦企业快速做大就不一样。
你收购一个企业,首先你要派几个人吧,这几个人一般原先都占据一定的核心岗位,一走就存在补缺。派出的人员级别越高,带动升职的人就越多,一个副总裁派出去,享受升官加薪的有好几十人。另外企业一扩大,总部需要管理的事情就多,就会产生很多的管理职能,本身又需要增加不少岗位。
快速发展的企业,对下面的管理者来说是最好的激励,大家为什么给你打工,不就是希望能升职加薪吗?提供升职加薪的机会越多,大家打工的激情就越高。因此,从管理层来说,出于自身利益,也希望企业做大。而企业如果发展不快,那么机会就少,内部没有活力,也容易灭亡的。
第三是舆论的影响
人是群体动物,在舆论的面前,人容易丧失自我,企业一成功各种舆论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向你扑来,你想跑都跑不掉。
假如你是一位企业家,企业做大了。
行业会议一开,同行欢聚一堂。前几年你的公司行业排名100位,连个常务理事都不是,只能坐在下面听人家介绍成绩;去年行业排名20位,你上了主席台,而且有希望搞个副会长;今年行业排名第三位,你不想发言都不行,协会会长强烈要求你发言,一定要传授成功经验,并暗示说:我要退下来了,我看你先干常务副会长过渡一下吧。
市政府开会,今年我市GDP增长X%,超过了全国GDP平均水平,各项综合指标均有大幅度上涨,形势喜人,尤其是某大企业,在某领导的带领下,狠抓机遇,销售收入增长X,利润增长X,为我市经济的腾飞做出极大的贡献,现在给予X公司X表彰,下面请某领导上台做重要讲话。
媒体也在琢磨,看你做大了,马上跟踪热点新闻,什么专访、报道、访谈等等,无法是想挖掘你这个热点给自己的刊物增添内容。大致内容都是以神话个人的才能、美化企业的贡献,对你企业、对你个人都是免费的正面宣传,为什么不接受采访呢?
你接受采访多了,在不断吹捧声中,你自己很快也飘飘然了,你手下那些参与这些事情的助手也感到脸上有光,大家都觉得自己确实伟大,为了不辜负这美名,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伟大,我看把喜马拉雅山炸开这个项目也是可行的。
企业大,就连下面员工的感觉也不一样。你是个小公司,名片上写总经理、副总都没有用,谁知道你是几个钱注册的公司呢?除非你是董事长,大家是看在你有钱的面子对你尊敬。如果是大集团,哪怕名片上没有职务,只要穿着得体,派头有一点,马上就说,X总请上坐,贵集团厉害,久闻大名。这是人之常情,企业越大,员工也跟着沾光,感觉好。
因此,舆论是无形的外在驱动,在舆论的左右下,你如果不奋斗,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
结论:企业发展动机有外部和内部两个因素,在中国处于经济快速阶段,中国的企业做大的动机更强烈,企业家都有产业称霸的情结,都在朝快速做大的方向努力。这就是中国很多企业一成功,就开始要赶英超美、早日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