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采访手记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10亿农民的现实将永远是一部史剧中最宏大的叙事主体。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抓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对于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知,全国广大农村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了令人惊赞的创造力和极具亮色的魅力人物和经典范例。在精神文明的辉煌乐章中,它们虽然仅仅是一句乐音和一段和声,但仍不失瑰丽和隽永……陈兰香是广东博罗县人,按说博罗县也算是个富庶之地,但和周边东莞、深圳相比,就顿失风采。这一年,有人给陈兰香说了一门亲事,是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南岭人,一说是南岭人,陈兰香就不免脸热心跳,谁都知道那是个金窝银窝,富得直冒油。再看看男方,小伙子人品模样也还周正,就很快应允了这门亲事。
听说陈兰香要嫁给南岭人,村里的姑娘们羡慕极了。出嫁前,大姑娘小媳妇们围着陈兰香,给她说的大都是美容计划和瘦身工程,要不就像城里有钱人那样养个小宠物,在家闲得难受时打发时光。还有些嫂子们提前给兰香打预防针:男人有钱就学坏,你可千万要拴住男人的心,每天打扮得溜光水滑花枝招展的,让他舍不得往外跑,这就叫拴心留人……
带了一脑袋富贵准备的陈兰香来到了南岭村,哪知婚后接受的第一份工作竟是去修路!
脱去嫁娘衣,换上工作服,陈兰香站在烈日下难过得直哭。这是什么鬼地方呀,还金窝银窝哩,比博罗娘家还不如呢。在娘家虽然也干活,可都是风刮不着日晒不着,哪像南岭村这个鬼地方,偏偏让一个女人挑混凝土,抬大石,干男人都嫌累的活儿,这真是有些欺负人的味道。陈兰香心里委屈,想给自己男人说说,哪知男人说,进咱们小家的门容易,当个南岭村人难,这一关你必须过。陈兰香半信半疑,一打听,果然如此,嫁入和入赘的新南岭人,初来南岭,必须要干一段时间的重活脏活,经考试合格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南岭人。
南岭人是靠苦干实干致富的,劳动是南岭人秘不示人的传家宝。然而,自古以来,富而骄奢,富而丧志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百万巨富不过三代之说。南岭村全村仅176户人家786人,过去人称鸭屎围,是这一带有名的穷村。因为难以过活,曾发生过集体大逃港事件,南岭那时真成了难岭。改革开放以后,南岭人抓住机遇,三大生产齐发展,短短十几年,扶摇直上,1999年,村集体固定资产7.2亿元,人均90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1.4亿元,纯收入7200万元,人均9万元。南岭村从泥泞小村到人间天堂,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完成了由穷到富的巨变,成为深圳农村战线一颗闪亮的新星。
南岭村地处深圳这个改革前沿,在发生裂变后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深刻影响着作为城市外围的这一带农村,大部分农村就像季节控制的谷物一样,在预期的时段很快就显现出饱满的颜色。富足和富裕,暴富和豪富,一起走进人们的视野。因在这一带农村,富并不奇怪,贫穷却倒觉得稀奇。
问题是,不少农村穷苦时往往相安无事,而一旦变富,却问题多多。君不见,有人一掷千金挥金如土,有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有人金屋三妻四妾,有人横行乡里欺男霸女……诸如此类的丑行不一而足,原因是富贵惹的祸。
南岭村党支部书记张伟基目睹过众多浮舟被浪涛卷入海底的命运,一些原本很好的农民在富足之后突变了本色,很快就走向自己的反面。作为个体命运,他的突变导致了他本人的劫难,作为一个村庄或一个企业,就会因有这样的带头人而集体陷落,这比贫穷更悲惨。
提起贫穷,张伟基想起了南岭村的苦难1日事。那是他一生最为沉重而尴尬的时刻,村上几十口人一下子不见了,回到家里,连自己的妻子也不见踪影。身为村副书记的他遭受双重打击。他亲自开着拖拉机追到深圳河边,苦苦恳求大家留下来,这里边也包括自己的妻子林玉娣。他以丈夫的名义发誓,追回了自己的爱人,以一个党支部书记的名义发誓,追回了大家。当50多个南岭人跟在他身后回到村子时,张伟基的泪水洒湿了前胸。从那一刻起心里就有了一个永远的承诺,他要对得起身后的妻子,对得起这留下的50多个人,对得起南岭村几百口人!
他没有辜负南岭人的信任。
南岭村成了富甲一方的粤东名村。
也许有太多的切肤之痛,张伟基对南岭如何保持久远的幸福思考得比别人都多。
经过深思熟虑,张伟基做了两件事,这两件事经过日后的证明成为南岭人的美谈。
第一件事,成立了铺路队、林果队和清洁队。第二件事,办了一个展览馆。
铺路队大约有40人的编制,这在不到1000人的南岭村是个很不小的数目。铺路队的成员是流动的,不确定的,就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这一点很像部队的教导队或训练大队。铺路队的主要任务就是修路,将原来连接外界的路径不管大路小路全部硬化,并且修成具有现代化美感颇有南岭风格的马路,这是个既劳心智又苦体肤的差事,也是外人看来最卑微最低下的活儿,在深圳抑或周边发达地区的农民,通常这样的活儿都是由外地打工仔和打工妹干的,当地人绝不染指这种活计。然而,在张伟基设计的新灵魂工程中,这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臭苦力却成了一种新的精神训练的元素,并且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在铺路队干活儿犹如进修,不是南岭人就没有资格入门,这是一个待遇,也是一种皈依。劳动对于农民来说就像宗教,一个庄稼汉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生中得有多少万次叩问和礼拜,才能实现富足的理想。农民不仅从劳作中获取谷物和丰饶,其实也获取精神过程的愉快和满足。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成功。在一个哲人的心目中,一个成功的皇帝和一个成功的农民在精神层面的愉快过程是同样的,在质量上也几无差别。因此,张伟基认为,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永不忘本,永远保持对劳动的热情和亲密感情是防止农民丧志堕落的良方。
就这样,南岭村的铺路队是承载着防腐拒变的重任,训练着一期期的南岭人。炎炎夏日,他们顶烈日战蚊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数九寒天,他们冒着霜剑风刀,劈山斩崖修路造桥,硬是修起了50多万平方米的求水山公园,30多公里的环山水泥公路。在此期间,南岭人没有一次打退堂鼓的。
陈兰香也没有退缩。当她明了个中深义之后,作为南岭人的光荣和使命感很快开发出来,继而转化为持久的能量充塞在她的铺路过程中,最后,光荣毕业,像一股清澈透明的泉水汇人南岭浩淼无际的洪流中……
采访中,铺路队长张仕传说:我今年60多岁了,周围村子像我这样大岁数的人正是享清福的时候,要不就到企业里管管人,工资也不少挣,可是,作为一个老村民,我们有责任对年轻的后生进行传帮带。我这里把他们往好的方向引,我觉得这意义很大。党支部要求南岭人穷时有志气,富时没富毛病,我这个铺路队就是专挑毛病的队,我的责任就是把娇骄二字、懒惰、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等等毛病都挑出来,当垃圾轧到路基里去……
林玉娣是清洁队队长。委以她重任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丈夫张伟基。说清洁队是书面语,是官称。要是按老百姓的话就是扫大街的,或者是扫垃圾的。就是这个谁都不干的活儿,在张伟基的眼里成了香饽饽,好像比什么都重要。他笑嘻嘻地对林玉娣说,老婆子,全村的人我都掂量过了,清洁队队长的位置非你莫属,你人最爱干净,也有眼光,只要你干清洁队,咱村的干部家属都听你招呼。希望你们这一群村干部家属都到清洁队,也好给咱们村子美美容……
林玉娣这就来到了清洁队。
村干部家属们扛着铁锨拿着扫把也报了到。扫马路、运垃圾、冲公厕……
一晃15年过去了。
她们个个都成了美容师。美容师们大都是村干部家属,比如除林玉娣之外,还有副书记李宏庆、张必清等7位村委干部家属在队里工作,她们清洁着村庄,也清洁着自己,更清洁着亲人和子女。刚开始她们是不情愿的,有些幽怨和勉强。慢慢地,她们在清洁中品味出了许多常人无法体味到的心情。比如说,这南岭就像是一个人,一个渐渐长成的毛、头,小时候她是丑小鸭,谁也看不起眼的丑囡囡,但三两年工夫,她摇身一变,出落成一个眉目姣好的大姑娘了。只是这个姑娘模样还有点土,衣着还不入时,于是她们就一起凑上来打扮她。脱去脏兮兮的衣衫,换上时令新款的服装,用南岭透明的泉水洗净她的,将一头乌云般的秀发盘成美髻或者扎成长辫,然后再为她轻敷淡粉,描描眉,涂上口红,这时你退后一步端详,就会发现她竟是这样的光艳无比,惊若天人。因为她如此美丽,清洁者就会发现自己的价值,她就会捍卫自己的劳动成果。清洁队的成员们就是这样为村庄的美丽而战,不允许任何东西亵渎她。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来自村中上层的清洁者,南岭村人才少有别村那样的富贵病。
由于管好了妻子和孩子,也等于管好了自己。南岭村在集体资产由7万元累积到7亿元的过程中,村干部没有犯经济问题的,村民们也没有谁向集体财富伸手的。1992年,村里大搞厂房基建以扩大再生产,个别村民怀疑主管支委在运行中手脚不干净,提出来要查账。党支部没有替他辩护一句,只做了一个字的决定:查!这一查不打紧,反而查出了一个一身正气的好党员形象。原来承建这座楼的包工头工程质量不合规定标准,想打通关节蒙混过关,便在一天晚上带着两条高级香烟和15公斤重的鱿鱼来支委家通融。这位支委严词拒绝了包工头的贿赂,并按合同规定扣罚了包工头8000元钱,并表示再不让他承包建筑工程。
南岭村的林果队是村干部每周必去之地。当周遭农村不少人以劳动为耻的时候,他们则再一次规定,凡是村干部,每周不多于两次集体劳动。于是,那些葱郁茂盛的林地就成了他们清洁灵魂的地方。在这里,村干部们很容易找到过去的路径,找到一个农民简单朴素而优美的生活证据。他们原本就是自然形态下朴素群体中的一员,当他们再次返回时,就会在每个叶脉中找到自己印在上面的族谱,那就是勤劳、坚忍、简单、善良和永不堕落,每片叶子就是一个提醒,每一节枝桠就是一段呵护。只要常来这里劳作,你就会获得永久的祝福。不仅村干部如此,每个村民和村民的后代们也要到这里认亲,特别是中小学生,每年的寒假暑假,都必须来农田和果园参加义务劳动,体验耕作的辛苦。为了使村民自觉参加劳动,南岭把参加劳动纳入农村股份制的管理之中。村里在股份合作制章程里作出了明确规定:凡是有劳动能力而不参加劳动者,一律不得分红。由于年终分红数额多,谁也不愿舍去这份吸引力较大的红利。
在南岭,劳动力359个,人人有工作,没有一个闲人。
如果说,南岭村成立修路队、清洁队、林果队是劳其体肤练其意志清洁思想的话,而他们所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在精神层面上防微杜渐,时刻警惕骄奢懒惰思想的侵入。因此,村里办了一个永久性的致富思源展览。他们把过去村民用过的农具、生活用品都拿出来,办了若干个展厅,组织村民和中小学生定期参观,使之体会过去的贫穷落后及创业的艰难,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一个春天的上午,笔者随着深圳市文明办袁同志和南岭村副书记张育彪来到致富思源展览馆,在现代化灯具的照耀下,那些锄头、铁锨、竹器、木器、自行车、缝纫机就像缩水似的以不真实的梦幻感觉呈现在视野里。这些昨天还带着体温的东西,似乎在瞬间被凝固了,就像庞贝城下埋在灰烬中的那些男人女人记录着一场大规模的火山运动一样,深圳的变革使这些原本还要使用多年的东西戛然而止,但却给人无尽的联想。
这是一次伟大变革运动的记录。这是一次平凡村庄变迁的历史。这是一个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忘记的故事。
一个叫张桂发的村民说:不用劳动就能有钱,谁不喜欢?不用劳动就有好吃好喝,谁不高兴?可是有钱而不劳动,很快就得富贵病。身体生病不要紧,思想生病不得了,尤其是农民思想一放松,很快就会走下坡路,一传一大片,一个村很快就会滑进泥塘里,多少年翻不过身来……
有人说南岭村的致富思源展览馆是新忆苦思甜,南岭人说,有些东西是不能忘记的,有些东西是应该永远记取的。我们敢于对昨天的东西说不,说明我们的目光是向着未来。我们把一些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展示出来,在否定它的同时又张扬着它,告别它时又怀念它,这就是我们南岭人的理性精神,在这种思想智慧的光照下,就是说我们是新忆苦思甜也没什么不好……2000年2月,踏着南国的早春阳光,总书记一行来到了南岭村。昔日一个不起眼的黄泥小村,在经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巨变后,它显示的巨大能量让人惊羡。十多年来,南岭村倡导富而好劳、富而崇德、富而好学、富而思进等一系列精神工程,使全村没有一人违法犯罪,没有一例计划外生育,没有一个劳动力不劳动,没有一个功练习者,没有一名青少年不读书不学习,大家都以劳动致富为荣、读书学习为荣、遵纪守法为荣、服务社会为荣,村集体和村个人先后向贫困山区、灾区、希望工程和国防科技事业捐款达4000多万元。村党支部自1983年以来,年年是先进,年年有荣誉,曾被广东省委授予南粤农村十面红旗之一和模范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党总支书记张伟基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当选为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南岭村还被评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创建精神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江总书记来到这个鲜花盛开的村庄,以极大的兴趣听取了村党支部的汇报,并参观了南岭村致富思源展览馆。或许是小村庄给中国一个大启示,或许是一个小想法引发了一个大想法,或许是由一件事洞悉了很多事,就在这次南方视察中,江总书记向全国农村特别是富裕地区的农民发出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