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礼俗 二、古代丧葬习俗

甲骨文的“死”字作“”,像一个人在残骨旁祭拜之形。显然,残骨代表死者。“葬”的甲骨文字形作“”,左边的构件是“爿”,即“床”的古文字形,表示读音;右边的构件是残骨,表示死者。这些字形都用残骨表示死者,可以看作古代抛尸于野习俗的旁证。那时候的人在同伴死后,也像动物一样将其遗体弃之路旁、沟壑,任其腐烂和被虫兽咬噬,其结果就是“白骨露于野”,只剩下一块块残骨。

据《中国民俗辞典》记载,蒙古族流行“荒葬”,即:“以牛马车载尸,疾驰荒野,不择路,候尸颠扑至地,即为尸安身之所。三日后,视之,如为鸟兽攫食,即以为生前无罪恶。否则子孙有戚容,以为天不见纳。”这种“荒葬”和西藏的“天葬”,都是古代先民弃尸习俗的遗迹。

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先民逐渐对同伴和亲人的遗体被虫兽咬噬感到不忍。于是,想办法把尸体掩藏起来,由此产生了葬尸的萌芽。


“葬”在《三体石经》中的字形作“”,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是示音构件“爿”,一个是表义构件“茻”,另一个构件表示死尸。小篆字形作“”,《说文解字》说解为:“藏也。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意思是说,“葬”的小篆字形像把死尸藏在柴草之中,“葬”的本义就是掩藏尸体。“葬”字的形体说明,远古时期,掩藏尸体的方法是用柴草将尸体包裹后,弃之原野。这在文献中有大量证明。《礼记·檀弓上》:“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说明华夏先民对于死者遗体的处理方式是,用柴草包裹尸体后,把它藏在原野,并不埋入地下。

“吊”的甲骨文字形作“”,像人身体上缠绕着用来弋射的矰(zēng)缴之形,表示人带着弓箭。本义就是追悼死者。你可能感到奇怪,追悼死者与人带弓箭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远古时期,人死后并不埋入地下,而是用柴薪盖着放在荒野里。因为怕禽兽来咬噬死者的遗体,于是亲友带着弓箭驱除禽兽,以保护尸体,以此来表示对死者的尊敬,也就是追悼死者。后来,“吊”字形体发生演变,小篆字形变作“”,甲骨文字形中的矰缴之形变得与“弓”形十分相似,于是《说文解字》把它说解为:“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驱禽。”即用“人持弓”的意象表示“吊”字的造字意图——驱赶禽兽,以避免亲人的遗体被禽兽咬噬。从“葬”“吊”两个字的古文字形体可以看出,远古时期,确有过用柴薪包裹尸体后,藏于原野的习俗。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先民们逐渐发现,藏尸于野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很难保证亲人的遗体不被禽兽咬噬。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先民们想出了一个更为稳妥的办法——埋尸地下的墓葬方式。

“墓”字出现得比较晚。甲骨文、金文中都没发现“墓”字,《汉语大字典》所列最早形体是小篆。《说文解字》把“墓”字说解为:“丘也。从土莫声。”其实,“莫”不仅标示“墓”的读音,也兼有表义功能。因为“莫”的字形构意是太阳落到草丛中看不见,而“墓”是尸体没入土中看不见,“墓”“莫”意义相通。显然,墓葬的形式是将尸体埋于地下。

“坟”字出现也比较晚,它的本义是高大的土坡、土堤。如《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屈原《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其中“坟”的意义都是高大的土坡、土堤。由于墓上的封堆土像土坡、土堤一样高高隆起,因此也称做“坟”,并成为“坟”的常用义。

根据文献记载,“墓”不同于“坟”。《礼记·檀弓》:“古也墓而不坟。”郑玄注:“土之高者曰坟。”也就是说,坟是墓上的封堆土;《方言》:“凡葬而无坟谓之墓”,也说明“墓”与“坟”最初是有严格区别的。根据文献记载,远古的墓是不筑坟头的,崔寔《政论》:“文武之兆,与地平齐”,说明当时不仅一般民众的墓没有坟头,连君王的墓也不起坟头。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王室墓群和陕西凤翔雍城发掘的春秋时的墓葬群,规模都非常宏大,却都没有筑坟的迹象。

春秋末期,坟丘开始出现,但还未普及,当时把筑坟头看作不符合古礼的行为。传说孔子考虑到自己是“东西南北之人也”,也就是经常周游列国,为了能辨识母亲墓穴的位置,孔子只好违背古礼与初愿,给母亲的墓地筑了个坟头,结果一夜被暴雨冲平。这说明,周礼提倡不筑坟头的墓葬方式。而周礼是因袭夏、商之礼的,由此可以推断,夏、商、西周的墓上是不筑坟的。


起坟头最初是为了辨识墓穴的位置,方便祭祀,后来变成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死者的爵位等级越高,排场也越大。除了筑坟之外,还要在旁边种树。于是坟的高低和所植树木种类成为显示尊卑等级的重要标志,并列入礼法,成为国家制度。郑玄说:“汉律曰: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汉时一丈合现在231厘米,四丈为9.24米,相当于现在三层楼那么高,确实相当壮观。以后各朝各代对不同品官和庶人的墓地坟高都有规定。至唐代以后,更为严格,违者要治以重罪。同时,由于儒家仁孝思想的影响,祖坟在人们心目中十分神圣庄严。人们把死后不能埋进祖坟看做是最严厉的惩罚,统治者也把它作为教化人心的一种手段。

由于坟墓大小成为死者地位的象征,有权势者为了炫耀自己的地位,坟越筑越高,于是又产生了专门用来称呼高大坟墓的“冢”字。“冢”是指墓上的土堆高得像小山似的坟墓。当然,地位最为尊贵的是皇帝,皇帝的坟墓无疑应是最高大的,因此,用本义为高大土山的“陵”字来专称皇帝的坟墓。“陵”字以左“阝”为部首,本义就是山陵,即高大的土山,用来指称帝王的坟墓,主要取其高大巍峨义。秦惠文王规定“民不得称陵”,“陵”从此成为帝王坟墓的专用词,也成为皇权至上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