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伏尔加河畔的文学之旅——俄罗斯和前苏联文学 哥萨克作家肖洛霍夫和他的顿河世界

我作为一个作家,无论过去和现在都认为自己的天职在于,用我过去和将来的一切作品,向劳动的人民、建设的人民、英雄的人民表示敬意……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心灵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而斗争。如果我多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

——肖洛霍夫

有一个出身哥萨克的作家,他使得顿河赫然出现在文学的地图上,因为有了他才有了世界文学上辉映一代的顿河故事。苏联着名作家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就是顿河故事的作者,他贡献于人类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他的作品,他在自己的作品里展示自己的生活世界,他也在自己的作品里渗入他的爱憎和希望。作家生活中那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和他的深刻感受,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有力的表现。他是在俄国革命的暴风雨中诞生的,1905年,他来到这个世界,正是俄国的工人阶级第一次举行罢工起义的一年,在以后他的生活里,俄国以及整个世界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自己也身不由己地加入了这个历史的进程,经过了国内战争、农业合作化运动、卫国战争这些重大的历史阶段,他遇见了那么多的惊涛骇浪、艰难险阻,他体味过革命斗争胜利的欢乐,也对俄国人民和整个人类所经受的苦难忧心不已。

肖洛霍夫出生在顿河地区,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这里。肖洛霍夫的一生是和哺育他成长的顿河分不开的;每当提起顿河的时候,自然要想起它的歌者肖洛霍夫,而在谈到作家肖洛霍夫的时候,我们的眼前也会浮现静静的顿河。顿河的两岸居住着自由的哥萨克。哥萨克本是俄国内地的农奴,他们不堪沙皇的剥削和压迫,逃到了顿河流域落户。他们是性格粗犷、酷爱自由、崇尚正义的一群。顿河两岸流传着许多悲壮的英雄史诗、起义者的传说以及瑰丽的哥萨克民间歌曲。这种英雄主义的传奇色彩和异域的情调可以在这位哥萨克作家作品中找到。在他那些举世闻名的小说里,描绘了哥萨克在革命和战争中的激烈沸腾的斗争生活,他们“脱胎换骨”的苦难,以及他们最后走向新道路、建设新生活的历史进程。哥萨克的那块天地里的世世代代人的生活组成了一幅史诗般的、充满泥土气息的、生动绮丽的画卷。

《静静的顿河》是他创作中的一部史诗性的力作,从1925年开始,15年的艰辛笔耕终于完成了这部巨作。肖洛霍夫说他想在小说中“表现革命中的哥萨克”。小说开头有一首歌唱哥萨克血泪历史的古老民歌:“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来翻耕……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翻耕,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我们的父亲,静静的顿河上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的滚滚波涛是爹娘的眼泪。”

《静静的顿河》通过描写顿河边几个哥萨克家庭的悲欢离合,再现了20世纪初俄国社会动荡变革的历程,描绘了这场历史进程中人们的思想、感情、意识、风习等的震荡冲突。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哥萨克各个阶层的变化、广大哥萨克人在复杂的历史转折关头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卷入历史事件强大漩涡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麦列霍夫一家生活在帝俄时期顿河流域的鞑靼村里,他家的小儿子葛利高里爱上了邻居的妻子阿克西尼亚。阿克西尼亚一直受到丈夫的虐待,在斯捷潘服役期间与葛利高里有了私情。葛利高里的父亲匆匆安排他与村中一位姑娘结了婚。可是葛利高里并不爱她,公开与阿克西尼亚同居,终于成了村人间谈论的丑闻。羞愧的父亲痛打了儿子。儿子因此和阿克西尼亚离家出走给别人帮工。不久,葛利高里应征入伍。而父亲给儿子娶的那位姑娘发现丈夫对自己毫无感情,一度想要自尽。经麦列霍夫家劝慰才平静下来。可是葛利高里休假回家,发现阿克西尼亚和地主家当军官的少爷尤金偷情。葛利高里找到尤金打了一架,又痛打了阿克西尼亚一顿。然后他回到自己家中,请求妻子的原谅。俩人言归于好。

葛利高里休假结束,回到军队,他在军队中勇敢杀敌被授予十字勋章,成了村中第一个骑士。在部队中他遇到哥哥彼得罗和情敌斯捷潘。斯捷潘多次想害葛利高里,都没有得手。葛利高里不计旧怨,还在一次战斗中救了斯捷潘一命。这时政局动荡。布尔什维克在军队中鼓动革命,吸引了众多的士兵。不久,十月革命爆发,苏维埃政权建立。很快,国内战争爆发,哥萨克民族要求建立一个顿河流域自治政府,许多人加入了反革命武装,而更多的人则组织起来与白军作战。葛利高里也成为红军中的一名军官,但是他看到红军顿河领导人波得捷尔珂夫残害被俘的哥萨克军官并处死全部俘虏,深为不满,于是回到家乡。葛利高里回村后,传来红军要打来的消息。村民们都准备逃离,葛利高里却不愿意。听到红军烧杀抢掠的消息,恐慌的村民组织起来反抗。葛利高里拒绝了村民要他作头目的要求,他哥哥彼得罗成了头目。革命军受白军反扑溃败。葛葛利高里碰巧遇到被俘的原红军上级,他愤怒斥责他残杀白军战俘。

1918年时,顿河哥萨克地区成了革命与反革命争夺的战场。鞑靼村中有的投向白军,有的投向红军。葛利高里和彼得罗都已成为白军头目。心狠手辣的彼得罗,是一个彻底的反革命。不愿滥杀无辜的葛利高里无意参与什么主义之争,只想早日回到和平的生活。叛乱仍在继续。这时,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胳膊的尤金回到了家乡,他与一个女人结了婚。可是他的情妇阿克西尼却一直在等着他,尤金结婚之后便给了她一些钱让她走,这使阿克西尼亚倍受打击。而葛利高里厌倦了战争,他回到村中,红色政权接管了村子。他现在对阿克西尼亚已没有丝毫恋情了,而对娜塔利亚渐生好感。红军开始肃清敌对势力。葛利高里只得连夜逃走。

哥萨克人上层人物发动判乱,彼得罗很快成为指挥官。他在叛乱中对红军毫不留情,后来被红军俘虏打死。葛利高里在叛军中任师长。彼得罗之死改变了他,他开始变得残酷无情,杀人如麻。但他对老弱病残从不滥杀。他回家度假,这时葛利高里已对打仗和纵欲厌倦了,但他仍怀念着最初的情人阿克西尼亚。妻子娜塔利亚对他逐渐冷淡。他返回部队之前在顿河边遇上了阿克西尼亚,俩人旧情复发。不久大批红军赶来击退了叛军。红军又接管了鞑靼村。娜塔利亚因伤寒留在村中。身为师长的葛利高里却在战事之余接来了阿克西尼亚。俩人又恢复了往日的亲热。白军又打回来了,叛乱分子被编成一支正规军,葛利高里担任骑士中队长。白军开始屠杀那些曾帮过红军的人,鞑靼村陷人恐怖之中。在红军强大的攻势下,白军节节败退。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亚因阿克西尼亚患病而没能逃走。她后来自己返回了鞑靼村。葛利高里则加入了红军,参加了与波兰人的战斗。他再度回到家乡后,红军立刻派人来抓他,他又逃走了,并加入了新的白军。但是这支白军很快被击溃,葛利高里回到村中,在带阿克西尼亚出逃时,阿克西尼亚被一支追击而来的红军巡逻队打死。葛利高里扔掉了武器,回到了家中,守着他唯一的亲人——他的儿子生活。

小说场景宏伟,画面生动;宏大的战争和革命场面与细腻的日常生活场面相互转换,风景描写与人物心理变化彼此衬托;众多人物及其命运在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中得到了深刻表现。正如肖洛霍夫写给高尔基的信中所言,他在《静静的顿河》中所写的“都是严酷的真实”,这一点是其最大的成就之一。本书另一成就是塑造了葛利高里的复杂形象。小说整个复杂而曲折的故事以他生气勃勃的登场开始,以他痛苦、孤寂的下场结束。小说全部重大而多方面的内容都是通过他坎坷、艰难和最后毁灭的一生经历而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他的形象得到小说里最多方面深人细致的描写,在他身上倾注着作者的全部思想和艺术激情。

小说开拓和创新了史诗小说这一体裁。作者善于通过描写人的心灵活动来写“人的魅力”,他在俄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把哥萨克农民放在文学描写的中心,真实再现了他们的感情世界,显示出这一特殊阶层的“人格魅力”。在小说结构上作者匠心独运,整部书的情节发展腾挪跌宕,故事演变曲折自然,头绪纷繁而线条分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静静的顿河》作为顿河故事中最杰出的一部,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小说引用了许多民歌民谣,尽现了顿河两岸的自然风光、乡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