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美利坚文学的百花园 阿瑟·米勒和他的《推销员之死》

他们一直生活在错误的梦想里,全部,全部的错误。

——阿瑟·米勒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欧洲人开辟了新的发财致富、走向成功的战场,也造就了以坚强、冒险着称的美利坚民族。那儿遍地是黄金,那儿人人都可以成功,那儿是人间乐土,这些就是所谓的美国梦。这里曾经是冒险家的天堂,新生百万富翁的摇篮。戏剧家阿瑟·米勒以一部《推销员之死》将所谓的美国梦击得粉碎。“他们一直生活在错误的梦想里,全部,全部的错误。”

阿瑟·米勒是美国着名戏剧家,1915年生于纽约,父亲为富裕的犹太商人,大萧条时期不幸破产。因经济问题,米勒1932年中学毕业后就外出谋生,在汽车零件仓库干活。1934年入密执安大学,在校期间开始戏剧创作。1944年,他的《鸿运高照的人》在百老汇上演,但反响平平。3年后,《全是我的儿子》终于一炮打响,获纽约剧评奖,米勒从此成名于世。1949年,米勒最杰出的戏剧《推销员之死》上演,再获纽约剧评奖,并于同年获普列策奖。米勒因此剧赢得世界性的声誉,成为世人所公认的一流戏剧家。此后,米勒又有许多作品上演。1953年的历史剧《炼狱》影射当时麦卡锡主义对左翼人士的迫害。1956年,米勒和妻子离婚,与好莱坞红星玛丽莲·梦露结合,并为她写过电影剧本《不合时宜的人》。同年米勒曾受非美活动委员会传讯并被判藐视国会罪,两年后最高法院才撤销这一罪名。1961年米勒结束了和梦露的短暂婚姻,再娶奥地利籍摄影师英吉保丽·莫拉斯,这段经历在剧作《堕落以后》中得到反映。另外,他还写了《两个星期一的回忆》、《维希事件》、《代价》、《美国时钟》及大量戏剧评论。米勒最爱写人的负罪感和良心发现,他一贯反对纯娱乐性的庸俗戏剧,提倡严肃戏剧。

《推销员之死》是现代戏剧中的一部杰出之作,体现了作者高度的艺术成就。全剧结构紧凑,简洁明快,只有两场外加一个类似尾声的安魂曲。剧中,米勒塑造了一位一心向往成功,并坚信人人可以成功,但最终走向失败和死亡的推销员——威利·洛曼。故事发生在一天两夜之间,却反映了威利一生的悲剧和比夫两兄弟成长的经历。

这是一出典型的现代悲剧。它暴露了美国社会的某些弊病,粉碎了“人人可以成功”的神话。威利·洛曼的职业是巡回推销员,他一直相信讨人喜欢和坚持不懈是事业和生活成功的关键。他的偶像是优秀推销员大卫·辛格曼。威利·洛曼抱住错误的价值观念不放,不能面对现实,一生在错误的梦想中度过,也为了一个错误的梦想而死。威利代表了他那个阶层,因此他的悲剧也是一群抱着成功梦想的人的悲剧。正如他的名字Lowman所暗示的那样,他是属于社会的低层人物。威利一无所有,推销员没有工资,只领佣金。他们推销的只是别人的东西,他相信,人只要讨人喜欢,具有魅力,世界的大门就朝他敞开。他把自己的生活建筑在这样的梦想之上。他对大卫·辛格曼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大卫推销得非常成功。他不必离开旅馆,一个电话就能成交,84岁去世时,有那么多买家和同行为他送葬。

由于他总是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把幻想当作现实,所以又常常说大话。他不顾自己推销不受欢迎的事实,吹牛说自己在新英格兰如何重要,说自己的销售额如何高,他就这样陷进自己的谎言中不能自拔。早年,他的哥哥本劝他去阿拉斯加发财,但他的妻子林达说“你在华纳公司不是干得很好吗?有希望成为股东啊。”结果他错过了机会,连起初林达劝他求老板给他在城里的差使,他也只能拒绝,因为“他在新英格兰很重要”,而事实却是,老板把他解雇了。对待大儿子比夫,他又拼命灌输“只要讨人喜欢,有魅力就能成功”的思想,至使比夫长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他还姑息比夫的偷窃倾向,造成了另一代人的悲剧。威利的盲目性使他妒忌邻居查利的成功,拒绝查利给他提供的职业。他硬要比夫相信自己的魅力足以使旧老板借一笔巨款给他开业。最后,当比夫声泪俱下地帮助他正视现实的时候,他又误认为比夫终于还是接受他的观点,需要他,因而决定自杀,以便有一笔钱留给他。然而,威利的悲剧并不是全部由于自身性格的弱点造成的,一部分原因是美国社会本身的弊病。威利终于发现,他自己就像他分期付款购买的东西一样,等你付清款后,东西便用尽或者坏了。他付清了最后一次房款,自己却只能到坟墓里去安息了。在美国社会,人老了就像被吃光了肉的橘子一样,皮被扔掉。然而,他为之牺牲的两个儿子,却是不值得他这样做的。

比夫是剧中第二个重要角色,他是威利哲学的牺牲品,由于威利一向厚长薄幼,对比夫爱护有加,比夫便把父亲作为偶像。威利相信比夫讨教练喜欢,即使偷点东西也不成问题,后来为了向哥哥逞英雄,竟怂恿比夫兄弟去偷木头。比夫就这样按照父亲的价值观去做人,直到数学不及格,到波士顿找父亲求助,发现了父亲的隐私,才完全改变了他对父亲的看法。由于父亲不断告诉他他如何重要,使他不能听命于人,加上又有偷窃习惯,在外飘泊多年,不但一事无成,还进过监狱。他曾设法帮助父亲丢掉幻想,正视父子俩人都是平庸之辈,只能从头开始,但终未成功。但剧终时,他终于醒悟了。如果说,米勒对剧中人还寄托希望,那么希望是在比夫身上。

哈比是个被父亲忽略的儿子。在家里,比夫的形象总是把他压在下面。哈比长大后是个浪子,也很自私,竟把神经错乱的老父扔在饭店里,与妓女扬长而去。但哈比也是威利哲学的牺牲品,更可悲的是,直到剧终时他还相信自己会成功。

林达是贤妻形象,但她不但没有帮助威利回到现实,反而使威利在自己的幻想和盲目性中越陷越深。她对威利的死是有责任的,但她仿佛是米勒的代言人,喊出了许多人心中的呼声,“必须关注这个人”,即人不能到老就像橘子皮似地被扔掉。

本和查利都是为了证明威利哲学的谬误而设的人物。本代表富有冒险精神又能残酷地竞争的一类人。他17岁进入非洲丛林,21岁走出来时成了富翁,他成功了。他的哲学是“和陌生人争斗切不可公平”。查利是个现实主义者,他不相信个人的魅力。他的名言是:“J·P·摩根脱了衣服像个屠夫,但带上荷包时,他非常讨人喜欢。”由于他的务实精神,他在美国社会也获得成功,他和儿子伯纳德与威利父子完全相反。

此剧也使用了象征手法,如丛林象征人类社会;丝袜暗示威利对妻子的负罪感;树林着火象征威利感到的生活压力大到不能再承受;付清了贷款的房子象征在美国社会里人的价值观念;威利自杀前夜在那个阳光不足的后院种上蔬菜表示他绝望之中拼命要给家人留下一点什么;还有幕启和幕落时那笛声,象征威利那无法实现的梦幻。象征手法的运用就象意识流在小说里的运用。在布景设计上,屋内的墙都是透明的,现实的人物和已故的人物,过去的情节和现实的情节交替出现,也像意识流一样,只是表现已故人物及过去的情节时,人物穿墙而过,不理会室内环境,而现实中的人物则从门里出来。表现过去时,灯光变暗,人物的举止显出年龄差异,服饰显出时代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