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代实用性的民间工艺 第一节 陶器和瓷器

民间工艺发源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装饰和美化,发源于实用器物的刻饰和加工。考古发现证明,远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即已有了比较成熟的通过造型、色彩、装饰来美化生活用品的审美观念和意识。制陶工艺尤其是彩陶工艺的发明,标志着我国古代的生产发展和艺术发展发生了重大的飞跃。它的出现,不仅孕育了绘画和雕塑这一对传统的姊妹艺术,开中国装饰艺术之先,同时也为我国几千年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民族化的基础,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

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花纹的陶器,主要流行于仰韶文化时期的黄河上、中游地区。彩陶的形制样式非常多,烹煮食物的有鼎、鬲〔li利〕,蒸煮食物的有甑〔zeng赠〕、甗〔yan眼〕,盛放食物的有盆、钵〔bo玻〕、盘、豆、碗,搬运水和食物的有罐、瓶、瓮等,造型都很讲究圆浑丰满,符合力学原理。彩陶的绘饰,大都是陶坯打磨后用毛笔蘸红色(赭石)、黑色(锰化物)颜料绘制的。绘饰的内容,主要是形形色色的几何形纹(如∽形、十字形、网形、水波形、涡纹形、勾叶形等)和造型生动的动物(如鱼、蛙、龟、鹿)、植物(如花果、谷叶、树枝)、人物纹样。绘饰风格一般简练粗放,朴实健美,而且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彩陶都是实用器,彩陶器物的绘饰一般都以表现新石器时代先民的劳动、生活为主,充满了文明初萌时期质朴奔放的艺术精神。当时的颜料很少,但简陋的物质条件并没有能束缚匠师们的艺术才华。他们以简练的笔触通过对植物、动物的描绘来表现对劳动果实的珍惜(当时的社会经济正处于渔猎、采集向定居农业过渡的时期),用富于变化的各种造型的组合来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质朴清新,粗放流畅,洋溢着亲切宜人的健美气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一批人面鱼纹陶器,器上人物面部浑圆,眼睛或睁或眯合,头顶饰鱼形装饰或为半圆形束发,耳际腮边各饰有不同方向的鱼纹,造型极为生动亲切。青海大通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舞蹈纹陶盆,画面是三组剪影式的舞蹈人物,手拉手翩翩起舞,形象逼真而富于动态感、节奏感(图1)。还有一些器物,像甘肃宁定半山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装饰有多角度多效果的特点。这些陶器纹饰,侧面看是回旋流畅的水波纹或勾叶纹,从上到下俯视则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很有空间观念。不少专家说,留心观察一下我们现在使用的陶瓷器,不管是造型还是装饰,它们都还闪现着不少和仰韶遗物相同的特点。这也说明,从陶瓷器的发展历史看,仰韶彩陶实际上是中国陶瓷器的源,至少是其中的一个源。它和时代稍晚的龙山文化陶器(黑陶)、良渚文化陶器等都为我国陶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2)。


图1 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

古代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以后,造型精美、气魄宏大的青铜器是贵族统治阶级的专用品,民间的实用器物仍是以陶器、竹木器为主。商周时代,民间流行最广的陶器是轮制或轮模合制的灰陶和红陶,器形和青铜器有些接近(因为青铜器器形多仿自陶器)。商周陶器的纹饰大多是以刻花的拍板在陶坯未干时依次捺印而成的,纹饰的形式有S纹、人字纹、水波纹、绳纹、回纹、云雷纹等。周代后期出现一种适宜光线下能辨别花纹组织结构但又不露凹凸痕迹的暗纹陶,其制作原理是陶坯半干时在器身表面用拍板或其他工具加力压印研磨,使陶质密度增高,烧成后表面即呈现出发光的黑灰色。这是当时民用陶器的珍品。

商周陶器的最高成就是制作精美的白陶和带有晶莹陶釉的釉陶。


图2 青莲岗文化植物纹彩陶钵

白陶是以高岭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的胎质洁白细腻的陶器,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中即有发现。商代制作的白陶鬶〔gui规〕、盉〔he和〕、豆、簋〔gui鬼〕、壶、爵等,泥质洗练精细,造型工整富丽,纯白无瑕,加上宛转繁茂的雕饰花纹,非常珍贵。釉陶是以某些天然矿物和植物(如烧碱、石灰、草木灰等)涂抹在陶坯上经烧制而形成陶釉的陶器。这种胎质灰白、坚硬质密、表面挂有一层透明青釉的釉陶,和粗瓷器的化学成分相近,因而也被称之为原始瓷。釉陶商周遗址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中发现很多,尤以长江下游的浙江、江苏、江西和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为最多,造型以尊、罍〔lei雷〕、簋、豆、壶、盂为主。虽然它和白陶一样当时还不是劳动人民日常的用品,但陶器从素烧发展到彩绘,从无釉发展到有釉,却标志着我国古代的制陶技术已向瓷器烧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当时我国东南沿海还流行一种胎质与原始瓷接近但表面不挂釉的印纹硬陶,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这在当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我国最早的、真正的瓷器是东汉晚期才出现的,或者说,由陶到瓷、由原始瓷到瓷器,它的过渡时期最终完成于东汉。我国浙江绍兴、上虞、金华等地发现了很多东汉晚期的青瓷窑址。据测定,这些窑址发现的瓷片烧成温度已达1310℃±20℃,抗弯强度在710公斤/cm2。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区别是原材料使用和烧成温度的不同:陶器使用一般粘土即可制坯,烧成温度在800℃—1100℃之间;瓷器则必须选择高岭土,烧成温度在1200℃—1400℃左右。瓷器胎体硬度高、半透明,具有耐腐蚀、易清洗、造型美观的特点,所以随着三国两晋瓷器的发展,它很快就以绝对优势代替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饮食起居中最重要的生活用品。南北朝以后,“南青北白”,成为当时瓷器生产的基本趋势。

“南青”,是说南方以浙江为中心的瓷窑多烧制晶莹如湖水的青瓷;“北白”,是说河南、河北一带的瓷窑多烧制洁白无瑕的白瓷。不过,这只是大体而言。因为白瓷的生产是北方工匠在学习南方青瓷烧制的基础上发明的,他们不仅烧制白瓷,也烧制青瓷和黑瓷。

隋唐是我国瓷器高度发展的时期。当时“南青北白”的大格局虽没有变,但北方青瓷、三彩、花釉及南方釉下彩瓷的发展已预示出我国瓷器的发展要出现一个新局面。唐代瓷器造型丰富,装饰多彩,据陆羽《茶经》记载,唐时以烧制精良陶瓷而闻名天下的窑场有越窑(浙江绍兴、上虞、余姚一带,唐时属越州,以烧制有玉色效果的秘色瓷著称)、邢窑(今河北内邱,唐时属邢州,以烧制优质白瓷闻名)、鼎州窑(今陕西富平,唐时属鼎州)、婺〔wu务〕州窑(今浙江金华,唐时属婺州),岳州窑(今湖南湘阴,唐时属岳州,以烧制玻璃质感很强的青瓷为主)、洪州窑(今江西南昌,唐时属洪州,以烧制酱褐色青瓷闻名)、寿州窑(今安徽淮南,唐时属寿州,以烧制独具风格的黄釉瓷闻名)等。考古发现,唐长沙窑(今湖南长沙)、邛〔qiong穷〕窑(今四川邛崃〔lai来〕)、巩县窑(今河南巩义市)、鲁山窑(今河南鲁山)烧制的釉下彩、三彩、白瓷、青釉瓷、花釉瓷等水平也相当高。

宋代是我国陶瓷史上最兴盛的时期。当时名窑遍布南北,陶瓷装饰丰富多彩,各种胎刻亦独具风格。据明人记载,当时有五大名窑艺冠群窑。这五大名窑是定窑(今河北曲阳,宋时属定州,以印花、刻花、划花白瓷闻名)、汝窑(今河南宝丰,宋时属汝州,以青釉瓷著称)、官窑(北宋官窑在今河南开封,南宋官窑在今杭州,专门烧制宫廷用瓷器)、哥窑(在今浙江龙泉,传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主者称哥窑,以冰裂纹片瓷器著称)、钧窑(今河南禹县,宋时属钧州,以窑变色釉瓷器著名)。与五大名窑并称的还有八大瓷系,即定窑系、磁州窑系(磁州窑在今河北磁县观台镇一带,宋时属磁州)、耀州窑系(耀州窑在今陕西铜川,宋时属耀州)、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景德镇窑在今江西景德镇)、越窑系、建窑系(建窑在今福建建阳县,以烧制黑釉瓷闻名于世)。这些名窑和窑系,以它们独特的烧制技术和装饰技法争奇斗艳,使宋代瓷器工艺异彩纷呈,享誉于世界。

宋代瓷窑有“官窑”、“民窑”之分。“官窑”是官办的专为封建统治阶级生产宫廷用瓷器的窑场,瓷器讲究富丽典雅,装饰讲究细密繁缛,是典型的宫廷工艺瓷器;“民窑”是民办的瓷器生产窑场,它们除了被迫生产部分向皇室进贡的产品,其余大部分都主要是民用,故而一般成本较低,风格也讲究健美朴实,属典型的民间工艺瓷器。

根据文献,宋元时期最有特色的民窑是北方的“磁州窑”和南方的“吉州窑”(在今江西吉安,隋至宋吉安称吉州)。磁州窑以生产盘、碗、罐、瓶为主,还有瓷枕和玩具。它的特点是大量使用在胎上用笔作铁画或用半刻半画、多彩剔花的方法烧制独具风格的白釉黑花、黑釉白花及黑褐釉彩器,装饰清新洒脱,具有浓厚的生活风情。磁州窑喜欢用花卉、人物故事、生活小品(如乘凉、踢球、马戏、婴戏、放鸭等)、动物(包括想象中的动物如龙、凤、麒麟、天马和现实中的动物如猛虎、野兔、喜鹊、鸳鸯、游鱼等)及通俗诗词、民间谚语等作为装饰的主题。花纹的装饰形式则善于用连续规整的缠枝花、稀疏散落的折枝花或排列整齐的小散花“锦地开光”,在特定的几何形轮廓内画出枝头小鸟、春水游鸭、荷塘飞雁或趣味盎然的生活小品,使人觉得亲切生动,生活的意味特别浓(图3)。


图3 宋代·民窑瓷枕

吉州窑瓷器的种类有黑釉、青釉、绿釉、白釉、彩绘等。它的特点是花样变化多,意味隽永,简练挺拔之中洋溢着江南水乡的秀丽。吉州窑以黑釉器最有名,其中又以贴印剪纸和“木叶”为最有特色。所谓贴印,是把剪纸或树叶的叶筋用洒釉的方法敷在瓷胎上,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烧制,这样瓷器烧成后黑褐色的瓷器内壁就映衬出淡色的剪纸和金黄色的叶筋,别有一番若隐若现的情趣。吉州窑贴印剪纸的花样很多:折枝的梅花、散落的梅朵、飞舞的双凤,嵌在花框内的牡丹、莲花、萱草、翠竹,还有“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之类的吉语。风格一般都质朴、明快,活泼奔放之中散发着诱人的乡土气息。

元代的釉下青花瓷、釉里红很有特色。到了明代,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陶瓷工艺釉彩、纹样、造型都较宋元有大幅度的提高,各种色釉器(如红釉、黄釉、蓝釉、白釉)、青花器、五彩器(青花加彩、斗彩、填彩、五彩)如雨后春花,竞相怒放。由于明代明令禁止民间使用五彩尤其是龙凤五彩器,加以青花瓷器美观大方、制作简便、经久耐用,深受劳动人民喜爱,所以明代各地的民窑大都以烧制青花瓷为主。一些著名的窑场,如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福建德化生产的民用青花瓷,胎质细腻,青料淡雅,其精美程度并不下于官窑。

明代民用青花瓷的装饰取材广泛,风格爽朗,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健美精神。明早期的青花瓷,装饰多以花卉(牡丹、折枝莲、变形菊花等)、人物故事(如三国、隋唐故事)、仙山楼阁等为主题,周围辅以回纹、锦地、芭蕉、仰莲等,形式较少。中期以后,随着中国瓷器大量投放国内外市场,民用青花瓷的装饰风格也变得越来越活泼生动、不拘一格,富于开拓精神。明后期的青花瓷图案,除了大量的花草树石、飞禽走兽外,蜻蜓鸣蝉、小猫河虾以及日用器物、汉回文字都被广泛地运用于装饰,甚至配诗写意山水也大量入画,“笔有所宗,画有所本”,这就使得明代民瓷的装饰较之前代更为丰富、更能反映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除了上述题材,明末民瓷以谐音假借文字和动植物联为一气或以动植物象征吉祥的吉祥图案也很多,如以鱼谐音余(“吉庆有余”),以蝙蝠之蝠谐音福(“五福捧寿”),以磬谐音庆(“普天同庆”),以石榴象征多子,以鸳鸯表示相爱等。这些素材大都出自于民间,反映了各阶层人民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明代民间陶瓷业的另一大成就是紫砂陶的兴盛。紫砂陶是用紫砂泥制成的一种质地坚硬的陶制品。该陶制品外部不施釉,但外观朴雅,表面越用越光润,极富民族特色。紫砂陶茶具有泡茶不走味、盛暑不易馊、耐冷热、急变性能好等特点,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紫砂陶的烧造实际上宋代已开始了,其地点在江苏宜兴丁蜀镇,不过到明正德(公元1506—1521年)以后烧制技术才发展到成熟阶段。传说紫砂陶最早的工艺家供春,小时在本县一个大官僚家做家童,后来跟金沙寺的和尚学习制陶,刻苦钻研,练就了一手烧制紫砂陶的好本领。他做的陶壶,泥质细密,造型奇巧,壶嘴、壶柄多吸取瓜果树根、竹节形状,极受时人珍爱。供春之后,当时著名匠师董翰、赵梁、元畅、时鹏、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李茂林等的制陶技术又有新发展。他们或者取意自然界中的瓜果鸟兽造型,或者模仿秦汉的彝器塑样,形制新颖,品色丰富,使宜兴紫砂陶名播海内。只是由于紫砂器多为文人雅士宝爱,民间流行不多,劳动人民只能用一些缸罐瓶盆而已。

清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高峰,工艺、品种较之明代又有不少提高和创新。清瓷特重于色彩艳丽的“斗彩”(用釉下青料绘出花纹轮廓,然后用多种釉上彩料填充成纹,明代谓之填彩)、“粉彩”(先在花纹下敷铅粉,然后依纹饰浓淡施加五彩,又名软彩),而且由于清代对民窑的限制不如明代严峻,故而不管官窑民窑,均以烧制彩瓷为主,它们的差别仅在于做工的精粗和装饰风格的豪华质朴,青花瓷已退居次要的地位。

清代民瓷多属碗盘瓶罐之类,讲究实用大方而不追求形态怪异。清代民瓷的装饰题材,除了人们喜爱的婴戏图、八仙庆寿等,还有戏曲故事画(如《西厢记》、《水浒》、《三国演义》、《说岳全传》故事)、耕织图等反映历史和民俗的内容,花草竹木、瓜果菜蔬、山水树石、飞禽走兽和各种吉祥图案也花样翻新,甚至少数民族、西洋妇孺的内容也可作为瓷器的装饰。这些都反映出民间大众的喜好和愿望,反映出清代文化发展和中外交流给人们带来的新观念。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清代民间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