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代观赏、玩赏性的民间工艺 第三节 皮影

皮影,又名影戏,或称灯影戏,是艺人用驴、牛等皮刻制的戏曲影人、布景、道具的总称,以人物为主。表演时,用白绸做屏幕,燃灯作为光照效果,表演者手持操纵皮影肢体活动的操纵杆,隐身于灯前幕后作表演,将物像映于屏幕上,而且边说边唱,并配以音乐,富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据文献记载,皮影戏的历史可上溯到西汉时代。传说西汉文帝时,宫娥抱着太子在窗前玩耍,用桐树叶剪制成人形,映在纱窗上表演取乐,后世的皮影戏实源于此。另一个传说就是我们在剪纸一节中讲到的方士李少翁让汉武帝在帐帷灯火下看李夫人影像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影像虽还不是真正的皮影,但它是皮影的雏形。

历史上真正的皮影戏出现于北宋时代。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业十分发达。随着商业的繁荣,市民说唱文学兴盛起来,大量的民间优秀文学作品,开始以歌曲、说书、鼓词、弹词、戏曲等艺术形式出现。皮影戏就是从说书讲史演变成的形声并茂的特殊剧种。据北宋高承《事物纪原》记载,在宋仁宗时,市上就有以影人讲谈三国历史的,颇为深入人心。每逢正月十六日,京城大街小巷挂满了花灯,并设有很多小影戏棚子。为了防止本坊巷游人的小儿迷失,让他们聚集在影棚里看戏。当时著名影戏艺人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朱婆儿、没困驼、风僧哥、俎六姐等,他们以高超的技艺,向人们展示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博得了人们的赞扬。

最早的皮影不是皮影而是纸影,人物用素纸雕镂而成,以后才用羊皮雕形,用彩色装饰,以加强其牢固性。当时演出的剧目多是市人喜爱的三国故事,真假参半。所雕皮影往往是忠臣良将雕以正貌,奸臣贼子雕以丑形,寓褒贬之意于其中。

南宋时,皮影戏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扎根发展起来。著名皮影艺人有贾震、贾雄、尚保义、沈显、陈松、马俊、马进、郭真、李二娘等,城内还出现了名为“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当时,皮影戏不仅为农民和城市居民喜爱,也为宫廷享用。孝宗时,为给太上皇作寿,曾召皮影戏艺人王润卿进宫中演出助兴。

金兵攻陷汴京后,汴京的纸窗影戏艺人被掳到山西,影戏在山西扎下了根。元代初年,影戏作为军队内部娱乐活动,经常在军营中流动演出。1953年,山西孝仪张家庄曾发掘一座元代墓葬,发现墓室的墙壁上绘有八幅纸窗影人。元末明初诗人曾写过一首关于皮影戏的诗:“南瓦(宋元城市中的娱乐场所称“瓦”)新开影戏场,满堂明烛照灭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唱霸王。”可知此时的皮影已经专演传本故事和刀马人物了。

古代皮影的造型很受古代帛画尤其是汉画像石的影响。因为它们都是以全侧面的结构来表达人物的面部表情,所以必然把眉、眼联画在一起。皮影的造型受古代宗教壁画、雕塑的影响也不小,如皮影“旦”类和“生”类的人物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吸收了佛像的造型特点,大额头,弧形弯眉,卧鱼形的细目,唇角见楞,长人中,长耳,下巴有褶纹,旦角眉间还往往有一点红硃;武将的造型则直如佛教壁画中的天神护法。这是中国戏曲脸谱的渊源,也是中国舞台戏曲前身——影戏艺术的智慧结晶。

明清时期,皮影戏空前发展并广泛普及开来。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北京举行过一次百戏大会演,皮影戏也参加了演出。清嘉庆时,每逢年节和喜庆日子,宫中便把皮影班传进内院,供阿哥和王妃们观赏。各王府还出资置买戏箱,重金聘请著名艺人长期演出。有些清王府的贵族也十分热衷皮影艺术,不仅自己参加皮影演唱,还亲自设计和雕簇影人。如道光年间,贵族郁于安任湖北武昌府的守备,在任三年就用搜刮的民财刻了一箱北京西城派影人,一时被传为“佳话”。

明清,皮影戏在传播过程中,各地区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和地方剧种的风格以及民间传统的审美习惯,进行了再创造,形成了不同的造型风格和流派。主要有陕西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西皮影、四川皮影、湖北皮影等。

陕西皮影,按地区和艺术特点分又有东西两大路流派。东路(咸阳以东关中地区)皮影,造型精巧细致,装饰严密,刻工讲究,影人较小,生旦脸部造型以额头突出、鼻子秀气、嘴形小为特点。西路(咸阳以西至宝鸡地区)皮影,造型粗犷有力,装饰简洁,质朴大方,影人较高,花脸多圆鼻深目,生旦脸型多通天鼻。

陕西皮影的制作分选皮、制皮、画稿、雕镂、彩绘、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工序。造型艺术讲究观赏性,有势有韵,整幅皮影繁丽而不杂沓,极具艺术特点。

唐山皮影,起源于河北乐亭县(旧属滦州),故又名滦州影和乐亭影。唐山皮影的制作,是将驴皮浸以桐油,使其透明,剪刻成各种人形,并加以彩色。一个人形分六部分:头、身和四肢,用铁丝连接起来操纵,活动自如。人物造型个性鲜明,夸张生动,色泽明快。

山西皮影,雕刻均以牛皮为主,选料以小口齿的母牛皮,由专门工匠制作,上色后古色古香。山西皮影有南北路之分,南路受陕西东路皮影的影响,作品体形大,刻工细,装饰性强,色彩明快,主要分布于新绛、曲沃、临汾、运城等地区;北路受北京西城派影响,刻工精巧缜密,色彩艳丽醒目,主要分布于广灵、灵丘、浑源、代县等地区。

北京皮影,据传始于清代初期,分成两派,一派是从涿州来的,班社大都在西城,叫西城派;一派是从滦州来,班社大都在东城,叫东城派。西城派皮影雕工精细,着重人物的不同特征(图27)。东城派皮影脸谱较夸张,装饰性强,脸型轮廓较明显。影人用羊皮或驴皮制作。


图27 清初·北京西城派皮影

四川皮影,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就已流行,分为东路(川东和川北)和西路(川西成都平原)两种。东路的风格与陕西东路相近,但具有自己的特色,影人小,便于在山区演出;西路皮影皮厚体大,风格浑厚,受唐代壁画和川剧影响较多。主要用牛皮雕刻。

湖北皮影,用料主要是牛皮和山羊皮,雕刻后涂颜色,最后抹一层桐油。影人分两种,大影子称门神谱,高达两尺;小影子称魏谱,高尺许,雕工较门神谱精细。影子分头、身、四肢六部分,上肢分出肩、肘、手各关节,合订成影人。头部和帽冠取下可随意更换,有“一身三头”、“一头三帽”的说法。湖北皮影受当地汉调、楚调、荆州调、渔鼓等戏剧脸谱的影响,地方特色浓郁。

皮影演出剧目,多为《三战吕布》、《三顾茅庐》、《红孩儿》、《全家福》之类的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根据的民间传统戏曲题材。演出时声情并茂,唱腔多以地方戏曲为主,别有意味。

皮影的脸谱艺术是最丰富的。“眼眉平,多忠诚;圆眼睁,性情凶;若要笑,嘴角翘;若要愁,锁眉头”,几句话便点出人物喜、怒、哀、乐的表情特点。刻画少女,“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再加上高额头、直鼻梁,便形象地突出了古代少女的动态美。皮影的“净类”(花脸)、“丑类”脸谱极多,有净脸头(整个脸部染成单一的颜色,黑胡子,卧鱼眼,上下眼眶镂空为眼窝)、奸残脸(以阳刻线条表示肌肉拧结,眼窝下有一条红蛇,眉心成黑蛇状,以示残忍)、奸佞脸(内眼角有一向上挑的尖,外下眼眶有一条红蛇,以示毒辣)、凶残脸(脸部有红条、红纹,以青筋暴涨象征凶狠)、奸丑脸(仅把眼圈镂空的三花脸,以示善于心术)、付净(利用皮子原色,以阴刻刀法刻成的奸邪人物)、花脸(借用某些动物形象的特征来表达人物性格的脸谱)、三块瓦(眼窝呈桃子形,鼻窝弯向耳前、眉呈双钩状的脸谱)、蝴蝶脸(侧面看很像叠翘的蝴蝶形的脸谱)等,以不同的形象展示不同类型的人物性格,与舞台戏曲人物的脸谱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