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干支与生肖 第二节 干支在历法中的应用

我们注意到,自汉武帝以来,每个皇帝登基时,都要规定自己的年号,并以颁布年号之年为第一年,顺序下排。往往一个皇帝在位时会有好几个年号,比如汉武帝刘彻就有11个年号,他的元封元年相当于公元前110年,元封六年即公元前105年,下一年换了年号为太初元年。这种纪年法是不连续的,对于需要知道较长的时间间隔显然不方便。史书上一般用另一套纪年法,即干支纪年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天干配一个地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排尽所有组合,共60对,以甲子开始,癸亥结尾,可以不重复地记录60年,60年以后再从头循环。

干支纪日的方法与干支纪年一样,每天用一对干支表示,60天一个周期,循环往复,可以无穷。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干支纪日连续使用了2600多年。通过这个连续记录与现行公历的换算,可对这期间几乎所有的事件作时间上的认定。

天干地支循环表

1
甲子
2
乙丑
3
丙寅
4
丁卯
5
戊辰
6
己巳
7
庚午
8
辛未
9
壬申
10
癸酉
11
甲戌
12
乙亥
13
丙子
14
丁丑
15
戊寅
16
己卯
17
庚辰
18
辛巳
19
壬午
20
癸未
21
甲申
22
乙酉
23
丙戌
24
丁亥
25
戊子
26
己丑
27
庚寅
28
辛卯
29
壬辰
30
癸巳
31
甲午
32
乙未
33
丙申
34
丁酉
35
戊戌
36
己亥
37
庚子
38
辛丑
39
壬寅
40
癸卯
41
甲辰
42
乙巳
43
丙午
44
丁未
45
戊申
46
己酉
47
庚戌
48
辛亥
49
壬子
50
癸丑
51
甲寅
52
乙卯
53
丙辰
54
丁巳
55
戊午
56
己未
57
庚申
58
辛酉
59
壬戌
60
癸亥

60干支也用来纪月,但与年和日的纪法不同。首先,地支在月序上是固定不变的,正月为寅,二月为卯,……十二月为丑。其次,天干在分配时,要考虑当年的天干情况。比如,当年天干为甲或己时,正月的天干就是丙,二月是丁,三月是戊,……下面是年天干和月天干关系的示意图:


虽然,从西汉开始就流行用有序数字纪月和纪日,但历代史官们仍主要采用60干支记事,故要想阅读中国古代书籍,不可不知干支用法。

年干支月干支对应表

月份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年干支月干支
甲、己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
乙、庚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
丙、辛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
丁、壬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戊、癸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