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古代字书的兴盛 第五节 《经传释词》——经传虚词的集释
“助字”是古人对虚字或虚词的称谓。在古汉语中,这类字、词一般置于句首、句尾或跟实字、词相关联,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是对实字、词从语气和行文上起衬托作用。由于古人对虚字、词的概念的界限不很清楚,又把这类字词称为“语助”、“助辞”、“语辞”、或单称“词”及“辞”。现代汉语中的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等,在古代都属助字之列。虚字对古汉语组词成句起重要作用,因此,解释古汉语虚字用法的书籍,也是我们阅读古典作品时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早在先秦时代,虚字的运用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到汉代,一些书籍如《说文解字》等对不同的虚字进行了一些具体分析。《小尔雅》、《释名》等字书中也有虚词的诠释。南朝梁人刘勰、唐代柳宗元等对一些常用虚字的运用有过研究。唐代孔颖达以词义作为标准,把词分成“义类”和“非义类”两大类,非义类即指语助类——虚词类而言。至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浙江永嘉人卢以纬(字允武)撰成《语助》一书,对古籍中的120多个常用虚词逐一辨析,分析用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文言虚词的专著。清代文言虚词的研究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清康熙年间出现了两部研究虚词的著作。一是成书于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由袁仁林撰著的《虚字说》,一是成书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刘淇撰著的《助字辨略》。
袁仁林是位教书先生,为给学生“说书”而作《虚字说》,收集经史子集里的虚词141个,从虚字所表现的语气情态推求其意义,从上下文的联系分析其用法。
《语助》和《虚字说》两书只是把一些虚词加以整理,着重从语法的角度分析文言虚词的运用规律,研究文言虚词所表达的语气感情等关联作用,极少引证,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虚词词典。在清代,对虚词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分析它们的意义作用,并按一定体例加以编排的虚词词典,当首推刘淇《助字辨略》,其次是王引之《经传释词》。
《助字辨略》 作者刘淇,字武仲,号南泉,或署龙田。康熙时人,祖籍确山(今属河南省),家居山东济宁。他博闻强记,性情恬澹,不随便与人交往。似乎从未应过科举,也不曾做官,生平以著书闻名。作品除《助字辨略》外,还有《周易通说》、《禹贡说》、《堂邑县志》等。
《助字辨略》博采从先秦至元代,包括经传、诸子、史书、诗词、小说(元曲除外)中的助字476个,还收有复音词、唐宋人常语约1140条。它是清代研究助字的著作中收字最多的一部,其中不少字为后出《经传释词》所未收录。刘淇尝试对助字分类,书中把收录的助字分为30类:重言、省文、助语、断辞、疑辞、咏叹辞、急辞、缓辞、发语辞、语已辞、设辞、别异之辞、继事之辞、或然之辞、原起之辞、终竟之辞、顿挫之辞、承上、转下、语辞、通用、未辞、仅辞、叹辞、几辞、极辞、总括之辞、方言、倒文、实字虚用。
收录的助字按四声编排,同声调的字又按平水韵排列。采用训诂学的方法解释字义,包括正训、反训、通训、借训、互训、转训。除广引经史中例证外,还采集各时代一些俗语证释,资料丰富,分析助字的意义和作用较为详密。刘毓崧在《通艺堂集》中指出,人们如果按书中的条目例证去分析研究,触类旁通,则对东汉以后、宋元之前古书中的助字表达的语气异同就能有所领悟。
这部书的缺点是:体例不够严谨,助词的分类繁杂、标准不一,解说间有错误,引证亦非最原始的材料。主要从训诂角度研究虚字,就不能充分地揭示虚词的语法意义。对虚字与实字的区别,在理论上还不能作出明晰的阐述。尽管如此,《助字辨略》毕竟奠定了古汉语虚词研究的基础。
《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公元1766—1834年)撰。字伯申,号曼卿,高邮人。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进士,做过侍郎和工部尚书。他是清代著名经学大师王念孙的儿子,又是阮元的弟子。他承继其父的音韵训诂之学,世称高邮王氏父子。《释词》外,还著有《经义述闻》等。
王引之所处时代,正当乾隆、嘉庆之时。清王朝统治者提倡经学和孔孟之道,士大夫阶层中的不少人推崇《尔雅》、《说文》,致力于钻研声音训诂之学,作为探究儒家经传“窥测古人之意”(《经传释词·自序》)的工具。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念孙提出“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王念孙《广雅疏证·自序》)的训诂学原则,认为既然文字是有声语言的记录,则同音字就可同义,不但声符相同、意符不同的字可能同义,即使意符、声符不同的字,只要音同或音近也可以同义。他把“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经义述闻·序》)作为训诂学上重要经验传授给王引之。《经传释词》中,王引之遵循义存于声、声近义同、声义互求的原则,运用了王念孙据上下文校字释义的方法,去考察虚字在古书中上下句之间,或句中上下字之间运用的规律。不但“以声求义”,考释虚词,指出了一批前代学者未曾发现的虚词,还从词句结构来推究虚字的意义与用法。因而王引之对虚字意义、用法的考释,往往能做到溯其源而穷其究竟。
《经典释词》收周秦、西汉古籍中虚词160个。以单音虚词为主,也述及连用的同义虚词。主要取材于《九经》、《三传》和《尚书》28篇(王引之研究虚词是从《尚书》的研究开始),不如《助字辨略》中助字的来源宽泛。对于虚词的通常用法,因为是“常语”而一概省略,仅限于补前人所未及,正先儒所误解的部分。因此它对虚字研究的局限性较大,只适于对古书作较深研究时的参考,而《助字辨略》更适于作一般学习阅读古文之用。
《经传释词》中虚字的编排,以音同义近归组,以唐释守温36字母为序,按声母的发音部位喉、牙、舌、齿、唇分为十卷。这种排法,不如《助字辨略》依诗韵韵目分卷编排更适于一般文人学士的检查。
虽然《经传释词》使用的普及性不如《助字辨略》,但它的体例严谨,引证详细却优于刘书。它前后的编排一致,条理清楚。对每个虚字的解释,先讲用法,后引书证明,尽量追根溯源,然后阐明其演变,说明各种不同用法。引证资料详备,有的还对引证加以解说。例如卷五“盖”字的解释:
盖 盖者,大略之词。《孝经》:“盖天子之孝也。”孔传曰:“盖者,辜较之辞。”辜较,犹大略也,常语也。
盖,疑词也,亦常语也。《礼记·檀弓》:“有子盖既祥而丝履组缨。”正义曰:“盖是疑辞。”
盖,语助也。《汉书·礼乐志·郊祀歌》:“神夕奄虞盖孔享。”颜师古注曰:“盖,语辞也。”
尽管《经传释词》的编纂存在着不足,但从揭示训解虚词的研究方法和释词的精审上来说,它堪称为古代汉语虚字研究的一部力作,开创虚词研究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