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唐宋时期中西文化的交融 第二节 唐代中西陆路交通的发展

先看唐代中国对西方的陆路交通。唐代的陆上丝绸之路最称繁荣。据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宰相贾耽的考证,在汉代以来的南、北、中三道以外,又开辟了两条新的路线。一路由龟兹经姑墨、温宿、勃达岭(今别迭里山口)、热海(今伊塞克湖)南岸,到碎叶(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和怛逻斯(哈萨克东南部江布尔)。另一路由庭州(今吉木萨尔北),经青海军(今沙湾东)、黑水守捉(今乌苏)、弓月城(今霍城),到碎叶和怛逻斯。两路汇聚怛逻斯以后,再向西行,可达西海;向南则经过石国(塔什干)、康国(撒马尔罕),可到波斯和大食(阿拉伯)等地区。庭州是当时天山北麓的交通枢纽。它东邻伊州(治今哈密)、南接西州(治高昌,在今吐鲁番东南),西与碎叶相通。唐王朝在公元702年于该地设置了北庭大都护府,成为北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龟兹则是天山南路的交通锁钥。公元659年以后,唐朝安西大都护府就设置在此地,是南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帝国出于对外政治威望与经济交流的考虑,十分重视陆路丝道的经营。当时,北方草原上游牧民族突厥建立的汗国已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联合拜占庭攻袭波斯,国势也因此大振。唐太宗初年,唐军击败了连年侵扰的东突厥。然而,活跃在阿尔泰山以西的西突厥仍很强大。他们截断丝绸之路,并支持高昌劫掠来往商旅和使者。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决心收复西域,出兵高昌。次年在该地设都护府,后又迁至龟兹,统领龟兹、碎叶、于阗、疏勒四镇,史称“安西四镇”,保证了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繁荣。

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和西方各国的商旅、使团络绎不绝。在这条丝路上出土的丝织物,已不再是单纯的中国风格,而是常常采用中亚、西亚流行的花纹,如联珠对鸟、对狮“同”字纹锦,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图案。新疆吐鲁番附近古高昌城、木头沟、伯子伯里克等地发现的西域壁画,反映出罗马画风的影响,其中还有穿着希腊式衣服的妇女形象。从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犍陀罗式、芨多式、唐式、罗马式画风的互相渗透。敦煌艺术宝窟中的壁画展现给我们的正是多种文化因素结合的杰作。在新疆出土的货币中,不仅有萨珊波斯的银币,也有拜占庭的金币。所有这些,都表明这条丝道当年是多么的繁忙,通过这条丝道,中西文化之间的撞击、融会的力量是多么的强烈。

在唐代,中西交通还出现了一条新的通道——中印藏道。这是由长安经青海入吐蕃、泥婆罗(今尼泊尔)到印度的一条新开辟的中印交通捷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在青藏高原上过着农耕和游牧的生活。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做了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部落,定都逻些(今拉萨)。公元639年,泥婆罗赤贞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公元641年唐朝和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从此,中印藏道成为中印双方使节往还的主要途径。著名的唐朝使臣王玄策三次出使中印度,正是走的这条道路。643年王玄策与李仪表第一次使印时曾沿着赤贞公主进藏的道路,访问了加德满都,在印度王舍城东北灵鹫山凿石为铭,又在摩珂菩提寺立碑为记。647年第二次出使,正遇到中天竺戒日王死,国中大乱,王玄策机智逃脱,借得吐蕃精锐及泥婆罗骑兵,平息了战乱(《旧唐书》卷一九八《天竺传》)。第三次出使是在657年,是奉命去印送佛袈裟。他的三次出使对沟通中印藏道交通、中国与南亚各国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当阿拉伯人势力迅猛崛起、四处扩张的时候,西方的萨珊波斯和东罗马帝国深感威胁,故而竭力通好大唐帝国,企图引为对抗阿拉伯人的奥援。643年,拂菻(即拜占庭帝国)王波多力派遣使臣到长安谒见唐太宗,献上赤玻璃等礼物。唐太宗曾回书问候,并回赠绫罗等丝织品。其实,见于我国史书上的这次拂菻使节来华,并不是以拜占庭皇帝的名义派来的。所谓拂菻王波多力,是当时教皇狄奥多罗斯。这是因为拜占庭的国势已在阿拉伯人的压迫下日渐衰弱,故而想用罗马教皇的名义来中国通好,以求得中国皇帝的支援。此后,拜占庭出于同样目的多次遣使访华。唐朝始终待之以礼,却未曾答应予以援助。拜占庭终于向阿拉伯人乞和,偏安一隅,苟延下去。

中国是通过萨珊波斯得知阿拉伯的,所以随波斯的语音把阿拉伯人称为大食。651年,阿拉伯人灭萨珊波斯,将其并入阿拉伯帝国版图。波斯王子卑路斯曾到唐朝求援。唐朝皇帝先后封卑路斯为都督,封卑路斯的儿子泥湟斯为左武卫将军,使他们在优裕的环境中客居长安,终老中国。但未发兵前往援助。

就在征灭波斯这一年,阿拉伯的使者也首次抵达长安。从那以后,唐王朝同阿拉伯帝国之间不断互通使节,双方保持了一个世纪的和平。唐朝把倭马亚王朝称作白衣大食,而把取代倭马亚王朝的阿拔斯王朝称为黑衣大食。双方建立了频繁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