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蒙元和明前期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的畅达 第一节 蒙古西征及其对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的影响
蒙古诸部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后,1206年,铁木真(公元1162—1227年在位)统一了蒙古草原地区,成为蒙古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意思为海洋般的大汗)。当时,蒙古西邻西辽和西夏,南接金朝。立国之后,不断扩张,在向南扩张的同时,更向西展开了征战。1217年,成吉思汗把侵金战争交给部将之后,便把征掠的矛头指向西方。攻灭西辽以后,从1219年起,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主力开始了西征。他借口中亚大国花剌子模(在今里海东,锡尔河南)劫杀了蒙古的商队,把目标首先对准了花剌子模。他首先攻陷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罕,将其夷为平地。随后,蒙古军队向西攻入钦察(在里海西、黑海北),击溃了钦察、斡罗思(前苏联莫斯科、基辅一带)的联军,进入斡罗思南境。1226年,成吉思汗回军攻打西夏。次年,灭亡西夏。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儿子窝阔台继承了汗位。窝阔台在1234年征灭金朝以后,于1235—1244年,发动了蒙古大军的第二次西征。这支西征军,由成吉思汗四个儿子中的长子率领。其中,成吉思汗的长孙拔都最为重要。历史上将这次西征称为“长子西征”。在征服了钦察、平定了斡罗斯以后,蒙古军分路西攻索烈尔(今波兰),南伐马札儿(今匈牙利)。1243年,拔都在今俄罗斯境内建立起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
蒙哥统治时期,在1253年至1260年发动了第三次蒙古西征。这一次,蒙古大军由蒙哥之弟旭烈兀统率,先征灭木剌夷(今伊朗北部),又在巴格达迫降了黑衣大食,灭亡了阿拉伯帝国。接着兵分三路,越过幼发拉底河,侵入叙利亚,进逼埃及。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分封旭烈兀。旭烈兀的伊儿汗国,东起阿姆河,西至小亚细亚,北接钦察汗,南抵印度洋。
蒙古三次西征,搅动了当时欧亚大陆的整个文明世界,把原来因地理、经济、政治等各种条件互相阻隔的文明地区,用暴力手段暂时联系起来。在这段时间,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达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涨。
蒙古西征,带来了世界古代历史上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双向流动与迁徙。随着蒙古大军的西征,大批蒙古人、汉人、以及中国西北与中亚各族的人群,从东向西迁徙,进入中亚、西亚、东欧乃至西欧各地。以后随着各汗国的建立,这些西迁者有许多就在当地定居下来,把东亚的文明传到该地区。而随着蒙古远征军的东归,又有大批中亚人、西亚人、斡罗斯人、钦察人,或作为投顺的王公、贵族,或作为被掳的工匠、奴隶,辗转东来,也将他们的文明带到东亚来。而在蒙古帝国的广袤无垠的范围内,一时更有众多的商贩、使臣、旅行家往来如织,也起了传播文化、促进交往的作用。例如,道士丘处机(号长春真人),奉成吉思汗之诏,从山东出发去见他,结果一直走到阿姆河畔才见到这位海洋大汗。他的随行弟子李志常,归来以后就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了中亚各地的情况。天主教士普兰·迦尔宾等人,奉教皇之命,万里迢迢,出使蒙古,归去后也撰写了《蒙古历史》一书,对蒙古人的生活习俗、战略战术以及沿途见闻,作了记述。
由于蒙古西征扫平了西去欧洲的道路,同时钦察汗国和伊儿汗国等名义上仍要听命于汗巴里(即元大都,今北京)的大汗(即元朝皇帝),所以元朝时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联系比以前方便多了。早在窝阔台时期,已设置了直通西征军统帅拔都营帐的驿道。以后,由钦察草原和俄罗斯通往东方的交通日益发达。西方的商人和使节,常常经过钦察汗国的都城萨莱(今阿斯特拉罕附近),到达阿姆河下游的玉龙杰赤(今土库曼库尼亚乌尔根奇),过不花剌(今乌兹别克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地,到达天山北路东西交通要冲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从那里可以北走阿尔泰山南驿道抵达和林(蒙古都城,全称哈剌和林,故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省厄尔得尼召北),然后有驿道直通内地;也可以向东经过哈密力(今新疆哈密),直接沿丝绸旧道前往中原。
伊儿汗国和元朝的统治者同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后裔,双方关系更为亲密。伊儿汗国自建国后,就在全国各地实行驿传制度,和蒙古大汗驻地直接交往。使者手持金牌,通行各地无阻。因此,穿行伊儿汗国境内的传统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大放光彩。元朝和伊儿汗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规模空前。伊儿汗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到元朝做官、经商、从事手工业的人数众多。元朝蒙、汉族官员、商人、工匠也有许多人前往伊儿汗国定居。伊儿汗国利用了自己在中西交通上的地利之便,曾征集中国、阿拉伯、波斯、希伯来(犹太人别称)的天文历算学者,并在大不里士附近的马拉格建立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天文台,还建立了一座藏书达40万卷的图书馆。1272年左右完成的《伊儿汗天文表》,介绍了中国、希腊、阿拉伯和波斯的历法和天文学方面的著作。这部世界天文学史上的杰作,就是汇聚在伊儿汗国的各民族科学家合作的硕果。伊儿汗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