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精耕细作天人相参——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 第一节 丰富多彩、流传久远的古农书

(1)古农书的产生

我国不但有悠久的农业历史,而且产生和保存了丰富的农学典籍。据北京图书馆主编的《中国古农书联合目录》统计,在西方近代农学传入我国以前,我国大小农书共出现634种,保存至今的有300余种(包括辑佚)。而近年来又发现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农书。这些农书可以区分为综合性农书和专业性农书两大类。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一些代表性农书,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农业面貌和农学水平,成为中国古代农学发展各个阶段的标志。

我国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有农家。农家的来源,一部分是历代农官,他们负有劝督农业生产、组织修建沟洫等任务,另一部分是与农民有较多联系的平民知识分子,他们都积累了不少农业生产知识,并有专著。《汉书·艺文志》收录了农家著作九种,其中《神农》、《野老》为战国时作品,都没有保存下来。但成书于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上农》讲农业政策,其他三篇讲农业技术,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农学论文。《任地》等三篇以如何把涝洼盐碱地改造为畎亩结构的农田为中心,阐述了土壤耕作、合理密植、中耕除草、掌握农时等技术环节,是先秦时代(主要是战国以前)农业生产技术的光辉总结。它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农业生产中环境因素、人的因素和农业生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我国精耕细作农学的奠基之作。此外,成书于战国的《尚书·禹贡》和《管子·地员》篇,是水平颇高的农业地理和土壤学方面的著作。

(2)秦汉至南北朝高水平农书的问世

秦汉到南北朝最重要的农书有《氾〔fan凡〕胜之书》、《四民月令》和《齐民要术》。

氾胜之是西汉末年人,做过汉成帝的议郎,曾在关中地区指导农业生产,成绩卓著。所著农书已佚,仅从其他古书中保存了片断,收集起来只有3500多字。它提出了“趋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这一北方旱地耕作栽培的总原则,记载了在小面积土地上深耕细管、集中使用水肥以求高产的区田法,并具体论述了若干种作物的栽培技术。内容丰富。

公元2世纪(东汉末)著名政论家崔寔〔shi石〕所著《四民月令》现今也只有辑佚本。它是农家月令类农书的代表作,反映了黄河流域地主田庄中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对两汉以来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技术作了最为系统而精彩的总结的,是公元6世纪(北魏)的《齐民要术》。这本书的作者是北魏人贾思勰〔xie 胁〕,他在写书的过程中,广泛收集历史文献和农谚中的有关资料,向老农和有经验的知识分子请教,并以自己的实践(观察和试验)来检验前人和今人的经验和结论。全书写得严谨、质朴、精到、详明,堪称后世农书的典范。《齐民要术》内容包括粮食、油料、纤维、染料、饲料、蔬菜、果树、林木的种植,以及蚕桑、畜牧、养鱼和农副产品的加工,以至烹调等。诚如作者所说,它“起自耕农,终于醯〔xi 希〕(醋)醢〔hai 海〕(肉酱),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书中所总结的耕-耙-耢-压-锄、种植绿肥、轮作倒茬和选育良种等原则与方法,标志着我国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成熟。此后1000多年,我国北方旱作技术的发展始终没有超越它所指出的方向和范围。其中许多科学原理至今仍然有效。此书虽以黄河流域农业为主,但篇末记载了100多种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又是最早的南方植物志之一。总之,《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最完善的综合性农书,在中国和世界农业史上居重要的地位。西方和东方的学者对《齐民要术》的成就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如日本有所谓“贾学”。《齐民要术》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3)唐宋元农书的新发展

这一时期农学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书数量的增加。已知农书数量几乎是前代农书总和的一倍。综合性农书中重要的有唐末韩鄂的《四时纂要》;南宋的陈旉〔fu 肤〕《农书》;元代司农司编的《农桑辑要》,王祯《农书》,维吾尔族人鲁明善写的《农桑衣食撮要》等。

唐宋时代专业性农书大大增多,分科更细,内容更专。比较重要的有唐陆龟蒙的《耒耜经》、陆羽的《茶经》、李石的《司牧安骥集》,宋代秦观的《蚕书》、赞宁的《笋谱》、陈翥〔zhu 柱〕的《桐谱》、蔡襄的《荔枝谱》、韩彦直的《橘录》、陈景沂的《全芳备祖》等。还出现一批劝农文和耕织图,它们以通俗的文字和图像介绍农业技术,或针对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具有农业推广性质,是我国古农学的一种新形式。所有这些,难以一一尽述。下面只着重介绍两部最重要农书。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陈旉和王祯。

陈旉(公元1076-1154年)生于北宋、南宋之交,居于长江下游地区,曾“躬耕西山”,“种药治圃”,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他于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写成的《农书》,是总结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一本地区性农书。他写书的态度是不人云亦云,不因袭成论,必经自己实践检验证明切实可靠的才写下来。因此,该书虽然篇幅不大,范围较小,但充满新鲜经验和新鲜思想,这在《齐民要术》以后的综合性农书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有对水田耕作栽培技术和各类土地合理利用的精辟论述,标志着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成熟。它和《齐民要术》可算得是双星拱照,南北辉映。书中提出“盗天地之时利”和“地力常新壮”等命题,在传统农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王祯(生卒年月不详)是元朝人,原籍山东东平,在安徽和江西当过县尹,对南北各地农业生产都比较熟悉,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在14世纪初写成的《农书》,第一次囊括了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生产技术,并作了比较,系统全面,源流清晰。尤其是全书约2/3的篇幅用以介绍260种“农器”(主要是农机具,也包括部分农产品加工工具和其他与农业有关的设施),每种农器有图一幅,文字说明一篇,并配上诗歌,真是图文并茂,洋洋大观,实为我国现存最古最全的农器图谱。

(4)明清农书创作的繁荣

明清是农书创作繁荣、成果丰盛的时代。流传至今的明清农书有几百种之多,占我国农书总数的一多半。这些农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不乏高水平的佳作。这是当时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继续发展的一种反映。在本时期的大型综合性农书中,最重要的是《农政全书》和《授时通考》。

《农政全书》刊刻于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作者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是明末伟大的科学家,他虽曾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但仕途坎坷,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对天文、数学、农学均有深入研究,是我国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的第一人。农学是他用力最勤、收获最丰的领域。他青壮年时一面读书教学,一面参加农业生产,后来又在上海、天津等地进行过广泛的农学试验,并收集了大量前代和当世的农业资料,在此基础上用毕生精力写成的主要著作《农政全书》,是一部50余万字的皇皇巨著。全书分农本、田制、农事(以屯垦为中心)、水利、农器、树艺(谷物、园艺)、蚕桑、蚕桑广类(木棉、苎麻等)、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荒政等十二目,内容比前代农书大为拓宽。它有鉴别地搜罗了历代农书和农业文献的精华,补充了屯垦、水利、荒政等前代农书的缺环,总结了宋元以来在棉花、甘薯引种栽培等方面的新鲜经验,又第一次把“数象之学”应用于农业研究,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实地观察,正确地指出了蝗虫的滋生场所,书中还收录了反映西方近世科技成果的《泰西水法》,堪称我国传统农书中体大思精、内容宏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集大成之作。

《授时通考》成书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是清政府组织编纂的。全书分天时、土宜、谷种、功作、劝课、蓄聚、农余、蚕桑八门,汇集和保存了丰富的资料,但内容没有什么创新。

这一时期的综合性农书中,地方性小农书显著增多。最著名的有浙江的《沈氏农书》和《补农书》,四川的《三农记》,山东的《农圃便览》、《农蚕经》,陕西的《农言著实》,山西的《马首农言》等,不少是出于经营地主之手的实录性的经验总结,反映了各地区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

专业性农书也大量涌现。蚕桑类、畜牧兽医类专著最多,园艺、花卉、种茶、养鱼的农书也不少。有的内容很专门,如记载水稻品种的《稻品》,提倡在江南推广双季稻的《江南催耕课稻编》,论述新兴作物的《烟草谱》、《木棉谱》、《金薯传习录》等,种菌、养蜂、放养、柞蚕等都有专书。是人们为解决农业生产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而写的。还值得提出的是,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人们追求小面积高产,纷纷进行区种法试验,于是出现不少以“区田”为名讲述区田法的农书,近人把它们收进《区种十种》中。人们总结抗灾救荒经验,又撰写了一批关于蝗虫防治和救荒植物的专书。以上两类农书均为前代所无。

还有一类农书偏重于理论分析,例如明代马一龙的《农说》》和清代杨屾〔shen申〕的《知本提纲》,用阴阳五行的理论解释农业生产,把传统农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有相当高的水平。不过,它们还停留在以比较抽象的哲理来阐释农业生产现象,当时仍缺乏显微镜一类科学观察实验手段,难以深入探索农业生物内部的奥秘,形成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理论,这就不能不妨碍我国农学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纵观我国古代农书,在卷帙浩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深刻、流传广泛久远等方面,远远超过同时代的西欧。这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也是给全人类留下的宝贵遗产。

下面将分别对我国古代农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加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