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名家 郑光祖

郑光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仅这一点,就足以让他在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了。

但是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剧作家,我们仍然是知之甚少。连他的生卒年我们都不知道,只是从《录鬼簿》那一点点记载中,我们知道他字德辉,是平阳襄陵人,以“儒”的身份做过杭州路史的小官,因此到了南方。他为人方直,不会官场那一套吹拍谗谄,所以和那些官吏们也相处得不是太好。和他相处久了,就知道他为人厚道。他后来因病在杭州去世,在灵隐寺火化。

他一生大概是以诗文词曲自误,创作了许多杂剧,存目的有十七种,流传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七种。其中,《倩女离魂》是元杂剧中的精品,也是为他赢得巨大声誉的作品。他虽然仕途不得意,但是却名满天下,连闺阁妇女都知道他的名字。在梨园行里,只要说“郑老先生”,大家就知道是他。后来贾仲明吊词说:

乾坤膏馥润肌肤,锦绣文章满肺腑。笔端写出惊人句,翻腾今共古。占词场老将伏输。《翰林风月》《梨园乐府》,端的是曾下功夫。

郑光祖也是散曲名家,可惜的是他的散曲保存下来的只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其中,〔双调·百字折桂令〕还互见于白贲作品中,也就是说,还不能完全肯定是他所作。

现在,我们只能从他仅存的几首散曲中,来看一看他散曲的内容和风格。

他的六首小令,分别是〔正宫·塞鸿秋〕三首和〔双调·蟾宫曲〕三首。三首〔塞鸿秋〕,是表示一种旷达心情之作。这种慕陶渊明,引刘伶、杜甫、王维等人为同调,大言归隐,豪言沉醉,已经成为元人散曲一个共同的主题,穷的这样说,达的也这样说,只不过各人的说法有些不同,表现的手法有些差异而已。我们来看看郑光祖的〔正宫·塞鸿秋〕(三首录一):

门前五柳侵江路,庄儿紧靠白渡。除彭泽县令无心做,渊明老子识时务,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

他的这种旷达,比之前的马致远、卢挚、冯子振等人要理性得多,也要含蓄一些。

他的另一些散曲,也有题情之作。郑光祖是写情的高手,他的《倩女离魂》,就写得回肠荡气,缠绵悱恻。所以,驾驭一些较小的题材和形式,更是得心应手,比如他的〔南吕·梧桐树〕《题情》,是一个南北合套的套数,描写一位痴心女子对恋人的思恋之情,相思无由达,不免自怨自艾,自伤自怜,

但最后,又对前景充满了憧憬:

〔南吕·梧桐树〕(南)

题情

相思借酒消,酒醒相思到,月夕花朝,容易怀抱。恹恹病转深,未否他知道。要得重生,除是他医疗,他行自有灵丹药。

〔骂玉郎(北)〕无端掘下相思窑,那里是蜂蝶阵、燕莺巢。痴心枉作千年调。不札实似风竹摇,无投奔似风絮飘,没出活似风花落。

〔东瓯令(南)〕情山远,意波遥,咫尺妆楼天样高。月圆苦被阴云罩,偏不把离愁照。玉人何处教吹箫,辜负了这良宵。

〔感皇恩(北)〕呀,那些个投以木桃,报以琼瑶?我便似日影内捕金乌、月轮中擒玉兔、云端里觅黄鹤。心肠枉费,伎俩徒劳。也是我恩情尽、时运乖、分缘薄。

〔浣溪沙(南)〕我自招,随人笑,自古今好物难牢。我做了谒浆崔护违前约,采药刘郎没下梢,心懊恼。再休想画堂中、绮筵前,夜将红烛高烧。

〔采茶歌(北)〕疼热话向谁学?机密事把谁托?那里是浔阳江上不通潮?有一日相逢酬旧好,我把这相思两字细推敲。

〔尾(南)〕我青春,他年少,玉箫终久遇韦皋,万苦千辛休忘了。

郑光祖的散曲,是以语言精致见长的,朱权说他“出语不凡,若咳唾落乎九天,临刚巧而珠玉”(《太和正音谱》),这虽然包括了对他的杂剧的评价,但也是对他的散曲的赞美。下面这首〔双调·蟾宫曲〕,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飘飘泊泊船揽定沙汀,悄悄冥冥。江树碧荧荧,半明不灭一点渔灯。冷冷清清潇湘景晚风生,淅留淅零墓雨初晴,皎皎洁洁照橹篷剔留团栾月明,正潇潇飒飒和银筝失留疏剌秋声。见希飏胡都茶客微醒,细寻寻思思双生双生,你可闪下苏卿?

郑光祖是元代前期散曲家中成就很高的一位,明何良俊甚至把他与马致远、关汉卿、白朴比较,而称他为“第一”,虽然不免过誉,但郑光祖的散曲是元代一流,应该是无可争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