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苏轼另一首豪放词的代表作。宋神宗熙宁六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调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时年三十八岁。他在密州只呆了两年,就改任徐州刺史。这首词,大概作于熙宁七年(1075),苏轼三十九岁。
苏轼在密州时,写过一篇文章《与鲜于子骏书》,书中说:“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所指应该就是这首词。
词一开头就很有气势。古人四十岁上下自称“老夫”很正常,不必在这上面做文章。“聊发”也没有什么心境不好、百无聊赖的意思。苏轼是十分旷达的,晚年被贬到惠州(今属广东),还写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又说“为报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海外上梁文口号》)。他的政敌章惇看见后,认为他过得还舒服,便将他再贬儋州(今属海南)。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在新法实施时自求外放,任杭州通判,然后任密州刺史,再转徐州刺史,是升官,不是降职。这时,还没有遭“乌台诗案”的迫害入狱,根本谈不上什么感到落寞,感到时之将暮。所以,上片的情绪是相当昂扬的。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聊”字,是“姑且”的意思。“黄”是黄狗,“苍”是苍鹰。古人打猎必带的两个帮手。从“锦帽貂裘”看,时间应该是冬季。古人冬季围猎,是有练兵的意思在内的,所以才会有下文的“千骑卷平冈”之语。“亲射虎,看孙郎”,用三国孙权故事。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记载,孙权曾经“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苏轼此处借用此典,倒未必真有射虎的壮举。
下片仍作豪语,“鬓微霜,又何妨”,哪里有一点点衰飒之气,哪里有一点点百无聊赖。但遗憾是有的,那是希望建功立业,做出一番事业的雄心。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镇守边关,廉洁爱士,匈奴不敢犯,但因为一次报功的时候首级多报了六个,就被文帝免职。当时任低级官吏郎中署长的冯唐认为不妥,当面批评了文帝。文帝醒悟,就派冯唐持节去云中赦免魏尚。“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苏轼希望像魏尚一样,朝廷会派“冯唐”来传达圣旨,让自己有机会“挽雕弓如满月”,去对付一直在西北骚扰的敌人。
陆游《老学庵笔记》普说:“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这首被称为苏轼第一首豪放词的佳作,确实有这样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