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家 智永

毛笔是易损的,但是,要写坏一支毛笔也不容易。有一个书法家,为了学书,三十余年不下楼,写坏的笔头装了满满的五个大竹簏,每个竹簏的容积是一石!他把这五个竹簏埋了,做成一个大冢,称之为“退笔冢”,后来就成了“退笔成冢”这个典故。

他的书名大了,来求书的人多了,把门槛都踏破了。不得已,只好把门限(门槛)用铁皮包起来。“铁门限”的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这个书法家就是智永。

智永是陈、隋时期山阴永兴寺的一个和尚,生卒年不详。说起来,他的来头可不小,他俗姓王,是书圣王羲之的七世孙。严守家法,三十余年不下楼,专心学书,书写了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闭门精研数十年,功力之深,用笔之精熟可想而知,但也因此限制了他对传统的突破。唐李嗣真《书后品》仅列其书于中之中,并评价说他“精熟过人,惜无奇态”。张怀瓘《书断》说他“气调下于欧(阳询)、虞(世南),精熟过于羊(欣)、薄(绍之)”,可谓一针见血。从他传世的《千字文》看,这个评价是准确的。

不过苏轼对智永的评价有些不同,“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东坡题跋》)他又说:“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意求变态也。然其意已逸于绳墨之外矣。云下欧、虞,殆非至论。若复疑其临仿者,又在此论下矣。”(《东坡题跋》)

智永最大的贡献,在于把正宗的二王法传授给唐初四大书家之一的虞世南,影响了唐一代书风,他的志向大概也在此。

他的传世书迹,最有名的就是《真草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