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赏析 踏歌图 宋/马远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
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
这是宋宁宗在《踏歌图》上题的诗。画面上,近处,巨石突兀,一座石桥连着两边的山梁;远处,危峰壁立,几座楼阁掩藏在茂密的松林之中。山梁上,有六位村农,正醉态可掬地踏歌而行。
踏歌,是古时候的一种娱乐表演形式,踏歌人一边唱着歌,一边用脚踩踏出各种节奏,边歌边舞,边舞边行。李白《赠汪伦》诗中就说他“乘舟将欲行”的时候,“忽闻岸上踏歌声”,汪伦是踏歌而来为李白送行的。
(宋)马远《踏歌图》
画中的人物共有六个。一个老者,已经走过石桥,他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抓耳挠腮,脚下踏着节拍,上身摇动,样子很可爱。一个壮年汉子刚刚走上石桥,他双脚踢踏,双手拍掌,两眼细眯,两肩微晃,咧着嘴,边行边唱。有一个人紧紧地抓住他的腰带,醉醺醺地跟在他的后面。竹林边,还有一个壮年人,肩扛竹竿,竿上挑着酒葫芦。画的左边,有两个小孩,又似在迎接家人醉归,又似在看热闹。整个画面有一种喜气洋溢着。
南宋王朝偏安江南,由于金国内乱,无力南侵,使它得到一点喘息的机会,加上江南本来就比较富庶,所以也出现了短暂的歌舞升平,尤其是在丰年,平民百姓还稍微能喘一口气。正像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莫辞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一样,《踏歌图》所描写的,就是“丰年”的时候,“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唐王驾《社日》)的景象。
马远的山水画多用大斧劈皴,结合水墨擦染,山石瘦硬,多作方折。这幅图中的近岩远山,最能表现他的这种风格。
他画树,树身苍劲有力,树枝曲折多姿,伸得很远,人称“拖枝马远”。《西湖志余》说:“马远树多斜科偃蹇。”《画传》也说:
“马远松多作瘦硬如曲铁状。”画中右边一株柳树,几枝向上伸出,几枝向左横斜,柔枝飘拂。远处的松树直立挺拔,山石上灌木丛生,整幅画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
马远多画边角之景,有“马一角”之称,但这幅画却是全景山水,山水峰回路转,山萦水绕,很有气势。
《踏歌图》,立轴,绢本,水墨。纵192.5厘米,横111厘米。宋马远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