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图书(581~979) 四、雕版印刷术发明后的书籍制度

印刷术被广泛使用以后,促使书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唐末到宋初,印本书籍逐步代替了写本书,册页书籍逐步代替了卷轴书籍。印本书的形式,是由许多单页累积装订成册的,即所谓册页制度。这种制度仍是现在世界上印刷书籍的普遍形式。

印刷术被广泛使用以后,促使书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唐末到宋初,印本书籍逐步代替了写本书,册页书籍逐步代替了卷轴书籍。印本书的形式,是由许多单页累积装订成册的,即所谓册页制度。这种制度仍是现在世界上印刷书籍的普遍形式。

为了了解这种新制度,我们首先要了解雕版书版面的各个部分,再了解积页成册的方式。

1.版式方面

一块版所占的面积称为版面,也叫匡部。版面上有栏线、界行和版心。栏线是指版面四周的黑线,又称“版框”或“边栏”。四周单线印的叫“四周单边”或“单边栏”;四周双线印的叫“四周双边”或“双边栏”。双线一般是一粗一细(外粗内细),故又称为“文武边栏”。界行即版面内分行的直线,又叫“边准”。但也有不分界行的称“白文”。版心又称中缝,从版心折叠,就成为一个对折叶的上下面。

在版心中间距离上边约四分之一的地方刻有一个像鱼尾似的图形,叫“鱼尾”。有时版心下方与上方对称的地方也刻有鱼尾。只刻有一个鱼尾图形的称为“单鱼尾”,刻有两个的称为“双鱼尾”。鱼尾将版心分为三个部分,其中间部分一般用来题写书名、卷次、页数;上部原是刊刻页数的,后来把中间的书名移此,也有在此刊刻出版者名称的;下面原来是刻印刻工姓名的,后多记出版者名称或丛书总名。

所谓象鼻是指版心中鱼尾上下到板框之间的那部分。象鼻中印有墨线的称为“黑口”,黑线粗的或全黑的称“粗黑口”(或大黑口),黑线较细的称“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中没有黑线和文字的,则称“白口”。版心中的黑线和鱼尾是折叠书页的标号,因为版刻书是单面印刷的,装订时书页需要折叠。

在版框两边边栏外的上角,有时有一个小方格,称为“书耳”或“耳子”。书耳上多记书的篇名(小题),相当于现代铅印书直排本的“中缝”,横排本的“书眉”。

2.书籍的结构方面

印刷术的发展,改变了古书没有页的历史,一页页装订成册,便成了书。它的结构则指它的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

书衣,即书的前后封皮。它通常用较硬的有色纸,以便保护书。书签则是书衣上所粘贴的用以题写书名的纸签。由于贴在书衣上,又称“浮签”,以别于卷轴书的“挂签”。同时,在书衣内加一张空白衬纸用来保护书页的叫护页,又称“副页”、“扉页”。在护页之后的第一页即为封面,也就是现在的书名页,也叫“内封面”或“内封大题”。上面题有书名,一般是名家手笔。在书名页的背面刻印上刊行年月、地点和刊行人的姓名、堂号等事项,也有把此内容刻印在序目之后或卷末,这是牌记,又称“刊记”。

书的内容结构,一般包括正文,它是主体性文字。序、跋是用来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方面的文字。而置于书前的称为序,作者本人写的称“自序”,他人写的称“他序”;置于书后则为跋,也称“后序”,相当于现代书的“前言”和“后记”。另外有凡例,即用来说明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又称“例言”或“发凡”,一般置于正文之前。目录指本书的目次,是一本书内容标目的汇集,置于正文之前,序文和凡例之后。注释是解释和说明正文的文字,通常采用夹注形式,用小字双行注记在正文之中。卷末是除正文之外附录的文字,一般把较多附文编排在一起,附于书后,即称为“卷末”。

当印刷书籍最初出现时,印刷装订形式还都模仿卷轴制度,唐末出现的经折装和旋风装也为书籍装订所利用。特别是后世印刷的许多佛经仍采用经折装。然而经折装容易断裂,断裂之后便成为散页,面积恰好为一版。因此在五代和北宋之间就出现了一版一页,以散页装订成册的制度,即册页制度。《五代会要》记载公元953年国子监完成九经的雕印,田敏“进印版九经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二部,一百三十册”,是册页制度的最好证明。我国最早的册页制度是蝴蝶装。所谓蝴蝶装,又称“蝶装”,因书页展开似蝶形而得名,装订方法是先将每一印页,由书口向内对折,即有字的纸面对折起来,与后来的线装对折方式正好相反,然后将每一书页背面的中缝粘连在一张裹背纸上,再装上硬纸(有时用布或绫锦裱背)作封面,便成一册书,这是早期的册页装订形式。特点是版心向内,单边向外,便于保护书心,边角污损可以裁去,而不影响文字内容。

蝴蝶装盛行于宋辽时代,而到南宋时出现了包背装,它是把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文字面向外,把版口作为书口,将书页的两边粘在背上,再用纸捻穿订,外加书衣绕背包裹。这种装订方式尽管与蝴蝶装基本相同,但经过书页正折,版心向外,使页页文字相连,便于阅读。到明代又发展成线装书。机械化印刷术传到中国以后,书籍逐渐变为平装和精装书,这是我国册页制度经历的几次变化。

册页制度是印刷术发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