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中易主 4、约法三章
刘邦的悟性很高,一点就透。当初张良与刘邦相识,经过几次交谈之后,就感叹说:“沛公殆天授!”也就是说刘邦天赋异禀,悟性异于常人。张良跟刘邦谈的是《太公兵法》里的东西,是他靠给一位老人提鞋得来的宝贝,书中讲的是“君人南面之术”。张良跟其他人谈论这些东西的时候,谁都听不懂,只有刘邦一听就懂,所以张良才有这样的感叹,看来刘邦天生就有做帝王的潜质,尽管从表面上看,他是地道的流氓无赖。
这次接受了众人的劝谏之后,刘邦同样表现出他极强的悟性,马上行动了起来。为了安抚咸阳民众,稳定局面,刘邦决定召开一次“咸阳地区各界民众代表大会”。借助萧何保存下来的户籍档案,会议通知很快下达到了咸阳所属各县的每个村社、里坊。参加这次大会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各个社区的领袖,被称为“父老”;一种是“豪杰”,是在民间颇有影响的带头大哥、江湖老大。这个“咸阳地区各界民众代表大会”,可以说是黑白两道的人物都到齐了。
霸上军营里,临时搭建起了一座高台,刘邦登上高台,面对咸阳地区的父老和豪杰,发表了一通被后世称为“约法三章”的著名演讲——“父老们,你们被暴秦的严刑峻法所苦已经很久了!敢于非议朝政的人就要灭族,凑在一起谈论经书就要当众处决。我刘季与各路诸侯有约在先,先入关中者为王,以后我就是关中王,关中就由我治理。今天,我与咸阳父老做个约定,以后只保留三条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余的秦法一概废除。
“官吏们照常履行自己的职务,老百姓的生活照旧。我之所以到这里来,是为了给百姓们兴利除害,而不是要劫掠、侵扰百姓,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前些日子发生了士兵劫掠财物的事件,是我刘季治军不严,在此向咸阳父老们谢罪。对于这些侵扰百姓的士卒,我会一一查证处置,将劫掠的财物发还给主人。”
会议结束后,刘邦派出宣传队,到咸阳各地的城乡宣传“约法三章”。咸阳百姓对刘邦的政策非常拥护,抬着酒肉前来劳军。刘邦推辞说:“仓库里有很多存粮,军队不缺粮食,大家就不要破费了!”百姓们听了,对这位新的秦王更加爱戴。在场的张良见状,频频点头,“看来这个刘季还真是个当帝王的材料啊!”
这日,风和日丽,虽然已经入冬,但天气暖融融的。刘邦心情大好,带着樊哙、夏侯婴和几十个卫士,亲自下乡宣传“约法三章”。一行人来到霸上的一处村庄,村中百姓听说是关中王来了,扶老携幼地出来迎接。村社的“父老”双手端着一碗酒,献到了刘邦面前,说道:“大王,这是我们村子里的酒坊自己酿的酒,穷乡僻壤,没有什么好东西,就以这碗水酒向大王表达我们的心意吧!”
刘邦一听是酒,马上来了劲头,从父老手中接过酒碗,一饮而尽,用衣袖揩了一下嘴巴,赞道:“好酒!味道纯正,唇齿留香啊!”百姓们见这位大王如此豪爽、平易近人,与以往高高在上的秦王和那些作威作福的王公贵族截然不同,大喜过望。
刘邦站到高处,问道:“各位乡亲可知道‘约法三章’?”
一名五六岁的儿童连蹦带跳地说:“我知道,我知道!”众人见状,哈哈大笑。刘邦也笑得合不拢嘴。他走下来,将小孩抱在怀中,说:“那好,你说说什么是‘约法三章’,说对了爷爷给你蜜糖吃。”
小孩大概是跟村中的教书先生学习认字,也学会了教书先生的一些做派,摇头晃脑地背诵道:“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刘邦连声道:“背得好,背得好!”随即从怀中摸出一块蜜糖,放在小孩手中。刘邦嘴馋,这些零食都是随身携带的,想起来就吃上一口。
放下小孩,刘邦正要转身离开,忽然顿住了,他在人群中仿佛看到了一张很熟悉的面孔。等他仔细寻找的时候,那张面孔又消失了。刘邦异样的表现被樊哙看在眼里,连忙上前问道:“沛公,有什么不妥吗?”
刘邦想了想,觉得可能是自己看花了眼,“不可能啊!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刘邦向樊哙摆摆手,说:“没事,回营吧!”一行人启程返回军营。
等刘邦一行人走远之后,那位神秘的老者从一堵泥墙背后走了出来,望着刘邦等人远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当中。
天黑后,老者出现在先前的那家酒肆里。现在咸阳城的秩序恢复如常,商户们开始营业,施行了多年的宵禁解除之后,老百姓的热情迸发出来,即便是夜幕笼罩,大街上还是熙熙攘攘、行人如织。
酒肆中除了老者,还有两桌客人,喝了一会儿酒,老者假装如厕,跟酒肆老板到了后院。老者问道:“有什么新的进展吗?”
“我今天刚刚收到密报,子婴的密使在关外已经召集了数万秦军,正在筹集粮草,整编队伍,应该很快就能踏上归程了。”老板有些焦急地汇报着。
老者沉默不语。酒肆老板催促道:“主公,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坐山观虎斗吗?”
“近日来,看这刘季的所作所为,倒有一番帝王气象,‘约法三章’、安抚百姓、约束将士、封存府库,做得有模有样!”老者答非所问。
酒肆老板追问说:“主公莫非是想帮他,将秦军的行动透漏给楚军。”
老者摇了摇头,“我已经承诺了,不再插手秦国的事情,算了!一切听天由命吧!”
“承诺?对谁?”
“故人!”
说罢,老者走出了院落,消失在街道上的人群中。
霸上军营里,刘邦在自己的大帐中,众将已经散去。刘邦往铺在地上的席子上一躺,顺手从几案上的食簋(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中抓起一只羊腿,一边啃着羊腿,一边将樽中的酒直接倒进嘴里。
忽然,他又想起了白天在人群中一掠而过的那张熟悉面孔。刘邦百思不得其解,尽管是匆匆一瞥,但那张脸自己是不会认错的,但如果真的是他,又怎么会出现在咸阳呢?刘邦从羊腿上咬下一块肉来,在嘴里慢慢嚼着,旋即摇摇脑袋,“想那么多做什么?不可能的事儿,疑神疑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