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李林甫冷落陈希烈 高仙芝鄙视封常清

同样身兼多职的杨钊,闲来无事,来找王鉷,将杨慎矜的事告诉了他。王鉷大喜,知道皇帝不喜欢杨慎矜了,于是有事没事就跑到表叔的办公室来辱骂他。这群变态的家伙中,没有一个人沾光,只有李林甫,他觉得是时候把杨慎矜弄死了。他找到王鉷,语重心长地对他展开了感情攻势,具体就说,作为一个男人,可以没有钱和地位,但一定要有气节,不能让人随随便便地侮辱。

王鉷深以为然,然后投入到了无休止的傻缺事业中,屡屡抓住机会骂杨慎矜。李林甫暗示王鉷,这事你得小心,不能让他占了先机,你这么安分,可他不是和术士往来过吗?

王鉷大喜,派人告密:慎矜隋炀帝孙(杨慎矜是隋炀帝的子孙),与凶人往来,家有谶书,谋复祖业。

加上明珠那张嘴曾经说过有这么一回事,李隆基直接抓了杨慎矜下狱,命刑部、大理与侍御史杨钊、殿中侍御史卢铉审讯,使吉温到汝州抓捕史敬忠。值得一提的是,史敬忠和吉温的老爸交情非常好,吉温穿开裆裤的时候,史敬忠还经常抱他,哄孩子开心。

作为一名酷吏,吉温手段残酷。

抓捕史敬忠后,吉温给他戴上铁锁,用布蒙头,不给吃不给喝,还逼史敬忠指出“同党”。等写够了人名,吉温才满含深情地扶起了史敬忠,说:“丈人,且勿怪!”自此,杨慎矜被诬陷,难逃一死。李林甫又造了一封谶书,提前放在杨慎矜家里,举报、诬陷他谋反。

李林甫又成功了,害人成就如下——

赐杨慎矜及哥哥少府少监杨慎馀、洛阳令杨慎名自尽!

史敬忠廷杖一百,家眷流放岭南!

杨慎矜推荐的官员太府少卿张瑄,廷杖六十,流临封,死于会昌!

嗣虢王李巨,虽不预谋,但与史敬忠相识,解官,南宾安置!

其余数十人,全部连坐!

杨慎名闻敕,神色不变,还给姐姐写了一封信,而后自尽。杨慎馀闻敕,合掌指天,自缢而死!

李林甫很坦然,又在长安设立了推事院和黑监狱,同时,为了便于查看宫廷内幕,他引杨钊为援,擢为御史。李林甫的胆子越来越大,他惦记着有朝一日把太子李亨弄死,凡事有涉及东宫的,他都让人奏报,交给罗希奭、吉温审理。而杨钊,也因为是李林甫的内援,又得李隆基的信任,所以性命无忧,荣宠有加。

杨钊也有不少私人的恩怨,于是,跟着李林甫一起害人。

连日来,被杨钊谋害者多达数百家。既然李林甫这么有功,李隆基觉得必须表彰他一下。他命百官在尚书省集合,参阅天下贡品。那一天,琳琅满目的贡品摆满了地上,工作人员辛辛苦苦清点完毕,李隆基大手一挥,让人用车拉走。这些贡品,全让李隆基赐给了李林甫。李林甫在家,表示不堪受此,什么皇恩浩荡,百姓富庶,真乃天赐大唐云云,然后,他处理“朝政”,大家在一起聊天,研究下一步该给谁造豪宅什么的。

而三省宰相陈希烈,一人在省中坐台,眼前空荡荡一片,无人前来打扰,每天喝茶晒暖,很是清闲。

害怕

李林甫不傻,也知道自己搂钱太多,杀人太多,仇家自然也多,他违背民意,害得别人无处谋生。

于是,每回外出,他都派一百多个武功盖世的打手来护送自己,闲杂人等不得靠近。李林甫很明白,万一自己被百姓抓住,下场会是什么,于是,他走路走得颇为小心,在路上他是夹起尾巴做人,不敢下去强抢民女,也不敢出去拜访别人,更不敢抛头露面微服私访。

他家有数重防守,都由金吾兵坐镇。

另外,怕有跟白胜一样的钻地鼠挖地道直通自己卧室,李林甫让人把整座宅子的地面上都铺了厚厚的方石。如此,挖通的地道就算到了他家底下,也无法打通关节。硬闯闯不进来,偷袭也不能成功,那么,还有什么可怕的吗?

李林甫还是很有想象力的,他怕有人把地道挖到大墙根,而自己又看不出来,于是下令,把墙全部拆了重装,弄成三合板的。所谓的三合板,是外面两侧为普通隔离,中间是硬铁板子,就算有人用铁锤硬砸,也要累得满头大汗。

那么,还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吗?

李林甫认为还有,他害怕夜间有鼓上蚤时迁一样的飞贼进来暗杀他,所以每夜睡觉,他都要换地方,有时他神经过敏,一夜换三次,即便是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具体睡在哪里。

李林甫做了这么多坏事,家里也有明白人。他的儿子李岫很担心李林甫的下场,每日担惊受怕,常常告诫父亲。那日,他跟着李林甫游后花园,指着被强征来的民夫对李林甫说:“大人待在中央太久了,满天下都是您的仇人,一旦来了祸难,您还想游后花园,有那个机会吗?”

李林甫见儿子教训自己,十分不高兴,他反问:“事已至此,你说我还能怎么样?”

李林甫继续过只有猫窝里的老鼠才能过上的日子,并感觉非常自豪。对他这种个性,本人表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李林甫这辈子最可悲的地方在于,他只信任了一回人,却被这个人反过来咬了一口。这个人就是杨钊,而且到最后,李林甫都没能明白,他这辈子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

总之,落到最后,他还是在“自己人的关照下”郁郁终生的。

高仙芝

高舍鸡,高丽族人。

一开始,他在河西从军,因战功慢慢升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高舍鸡生高仙芝,男,英雄貌美,骁勇善战,在安西打仗,擢拜游击将军,那年刚二十出头,便与高舍鸡同班。高仙芝先后追随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都没得到重用,最后追随夫蒙灵察,受到重用,屡屡受到提拔。

等到开元末年,高仙芝已经是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了。

高仙芝没费多大劲,就平了小勃律一国,军威浩荡。拂菻、大食等七十二国因此慑服,归降大唐。可是这次出征,高仙芝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他没有通知夫蒙灵察,因为捷报重大,他直接让使者上奏了朝廷。

天宝六载(公元747年)八月,高仙芝带着勃律王和勃律公主,高高兴兴地班师回朝了。他让传捷报的使者火速回京禀奏,等到了河西,高仙芝先生才想起来,竟然把直接上级夫蒙灵察给忘了。

夫蒙灵察脸色很难看,就等高仙芝进门。高仙芝一来,就觉察出了气氛的不对,他满脸不好意思。可夫蒙灵察没给高仙芝自我辩解的机会,见高仙芝进门,他破口大骂,“吃狗肠的高丽奴!于阗是谁让你得了?”

高仙芝诺诺,“中丞。”

“焉耆镇守使谁与汝奏得?”

“中丞。”

“安西副都护使谁与汝奏得?”

“中丞。”

“安西都知兵马使谁与汝奏得?”

“中丞。”

夫蒙灵察愤怒,“都是我,都是我!你还知道都是我!你怎么不等我处分就私自上了捷报!拉出去,给我狠狠地斩了!”

夫蒙灵察暴跳如雷,话没说完就知道自己说过头了,于是转移话题,指着高仙芝大吼,“念你有新功,我先不处置你,你还杵在这儿干吗?快给我滚远点儿!马不停蹄地滚!”夫蒙灵察接见了负责送捷报的刘单,刚一见面,一脸横肉地爆出霹雳般的呵斥,“我听说你会上捷报?”夫蒙灵察抬高声调,“你以为就你自己会上捷报吗?”

刘单被夫蒙灵察吓得浑身哆嗦,磕头请罪。灵察兄狠狠踹了他一顿。这还不解气,为了让皇帝知道这件事,夫蒙灵察写了奏报,提交给了李隆基。李隆基听说有人不听号令,本也想拿了高仙芝问罪,好在,一起出征的太监边令诚,写了一份事件起因经过表给李隆基看,这才免了高仙芝的灭顶之灾。

事情出乎意料,李隆基转而恶心夫蒙灵察,却对高仙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年六月,他制授高仙芝鸿胪卿、摄御史中丞,代替夫蒙灵察为四镇节度使。这下好了,上下级发生了对调,夫蒙灵察蒙了!

上班,他见高仙芝,不好意思抬头,可高仙芝却趋走如故(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说的就是学生碰见老师要低头急速挪步走),让夫蒙灵察更加不安。

该不会是故意的吧?

夫蒙灵察很崩溃。

高仙芝却并不在意,如今他已经是朝廷重臣,荣宠非常,豪宅大院,赏赐不可胜计。受了奖赏,高仙芝一律分给众人,人有所求,也尽力答应。这下明白了,高仙芝的确是个材料。高舍鸡同志曾经认为自己这个儿子窝窝囊囊的,除了长得好看,其实成不了什么大事,如今看来,高仙芝同学还真是那么一块料。

叫花子封常清也看出来了,所以他决心追随高仙芝的左右。

封常清,蒲州(山西猗氏县)人,外祖父曾被流放到安西,是个人物,在安西主要负责看大门。此老头读书甚多,又喜欢和外孙一起,而封常清没有别的亲人,跟着外祖父来到安西,每天就跟着老头读书写字。封常清常常听外祖父讲一些古代豪杰的故事,身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封常清是个瘸子,长得也不好看,穷得只剩下文化了。他浑浑噩噩混到三十来岁,什么都没落下。一日,看见三十来个人簇拥着一位高大英俊的将军出城,他知道,这又是高仙芝出门了。封常清狠狠地点了点头,仰天长叹,执笔成书,将自荐信交给了高仙芝。文章的主要内容为:“我虽无半文积储,亦无半点功劳,然读书万卷,欲投将军门下,请预一傔!”

所谓傔,就是跑堂的、跟班儿的,比秘书干的多点。

高仙芝记得以前接见过这个人,对,就是这个封常清,瘦骨嶙峋,眼睛眯着,还瘸了一条腿,形象相当不好。高仙芝第一眼看到他,就下定这个决心。这个人,坚决不能要,要了他,除了丢人,还能干什么?就算当个门童,不也差八百里吗?高仙芝冷冰冰地说:“你很不错,文辞也好,可是我们现在不需要这类人才啦。”高仙芝打发封常清回家,一般人也就没脸来了。然而,第二日一大早,封常清就站在门外投牒自荐,这一回,算是彻彻底底惹毛了高仙芝。高仙芝亲自跑过去训斥他,冷冰冰地对他说:“我奏傔已经够了,你又来做什么?”

封常清,你能有点骨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