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悲情天子 二、独夫民贼
如此志存高远、才华横溢、精力过人而又功勋卓著的皇帝,怎么会成为亡国之君?而且,只统治了十四年,还留下了那么多的骂名。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我觉得,正是因为隋炀帝太能干了,因此也太急躁、太骄傲,把好事办坏了。
先看太急躁。隋炀帝不是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远大理想吗?他需要把这理想变成现实。理想是奋斗出来的,那就全国人民总动员,大干快上吧。隋炀帝一上台,那些彪炳史册的大工程就连续上马,老百姓都被分派到各个工地劳动去了。
就拿隋炀帝时期最著名的三项工程来说,大业元年(605)修东都洛阳,总计用十个月的时间,每月用工两百万;大业三年(607)修长城,发丁百余万;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610)修大运河,累计用工三百万以上。
把这些林林总总的工役加起来,大业年间老百姓的负担到底有多重?唐史学者胡如雷先生曾经做过一项估算。他说,从仁寿四年(604)隋炀帝即位,到大业八年(612)第一次东征高句丽,八年之间,隋炀帝一共兴修了二十二项大的公共工程,总共动用的人力达到三千零一十二万人次。要知道,隋炀帝时期全国人口才四千六百万,八年时间就动用了三千多万人次的劳力,每年平均征用四百万左右的劳动力,占到了总人口的将近十分之一几乎就是全国成年男丁的总数了,这不是滥用民力吗?
隋炀帝为什么如此疯狂?一言以蔽之,太急于求成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恨不得一天就跑步进入太平盛世,完全不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谁受得了呢?
人的心情如果急躁,脾气就容易暴躁,不体谅人情。隋炀帝是一个精力极端充沛的人,是个超人。但是,全国人民大多数并不是超人,而是普通人。无论是智力、体力还是精力都不如他。但是,隋炀帝可不体谅这一点。他觉得,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换言之,只要他想得到,老百姓就必须做得到。如果谁做不到,那就是不努力,就是游手好闲,就要加强管教。这样一来,老百姓惨了,每天都要超负荷劳动,稍微一松懈,监工的皮鞭就下来了。
隋炀帝这样蛮横的结果是什么?是劳动人民的大批死亡。按照史书记载,营建东都洛阳,“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修长城,“死者十五六”;挖大运河,“死尸满野”,河挖到哪里,运送尸体的车子就跟到哪里。隋炀帝的理想不是要建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太平盛世吗?可是,现实居然是男丁尸横遍野,妇孺哀哀无告。理想如此丰满,现实如此骨感,真是莫大的讽刺。
隋炀帝的理想和现实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说到底,不是他的理想错了,而是他实现理想的节奏错了,操之过急。
隋炀帝实行这样的急政相当危险,难道没有人提醒他吗?确实,隋炀帝手下不乏清醒的大臣,这些大臣也曾经提醒过隋炀帝,但是,隋炀帝听不进去。为什么呢?
这就涉及他的第二个毛病——太骄傲了。举两个例子。如前所述,隋炀帝是隋朝第一诗人,他对自己的诗才非常自负,曾经说:“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今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天下人都以为我是接我爸爸的班才当的皇帝,其实不然,就算让我跟你们这些士大夫一起比试,我也照样得第一名,当皇帝。
“与士大夫高选”,和天下人打擂台,这是何等自负!一个能干的人,有一点骄傲本来无可厚非。但隋炀帝绝非一点骄傲,而是骄傲过头了。骄傲过头的表现,就是眼里没有别人,不能容忍任何人比自己强。
《隋唐嘉话》记载了一个著名的“艳诗断头”的故事。隋炀帝擅长写诗,也喜欢跟其他诗人比较。通常别人写的诗都没有他好,这令他非常得意。问题是其他人也有头角峥嵘的时候。当时有一个著名的文人叫薛道衡,也很擅长写诗。他最有名的一首诗叫《昔昔盐》,写一个丈夫出征、独守空闺的女子,其中有两句非常有名:“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蛛丝儿结上了窗框,燕泥也落满了雕梁。女主人为什么不收拾一下呢?因为她丈夫久久不归,她没这份心情。一联诗句通过刻画一个因为缺少人气而空荡荡的屋子,让人体会到女主人那空虚寂寞的心情,非常传神。
这首诗让隋炀帝佩服得五体投地。几次模仿,但都写不出薛道衡这样精妙的句子。怎么办?隋炀帝恼羞成怒,干脆找了个由头,把薛道衡杀了。杀头之前,隋炀帝还得意扬扬地问了一句:“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我叫你人头落地,看你还能不能再写“空梁落燕泥”!如此不能容人,不就成了嫉贤妒能吗?
在诗文上,骄傲到不许别人超过自己;在政治上,隋炀帝同样是师心自用,觉得自己比天下人都强,所以,决不允许任何人劝谏。隋炀帝有一句名言,非常经典。他说:“我性不喜人谏,若位望通显而谏以求者,弥所不耐。至于卑贱之士,虽少宽假,然卒不置之地上。汝其知之!”我生性最讨厌别人进谏,如果你已经当了大官,居然还想靠进谏这种方式来求得美名,我尤其容不得你,当场就要杀了你。如果你是一个卑微之士,想要靠给我提意见来吸睛上位,我可能稍微宽待你几天。但是你放心,我决不会长久地让你站在这个地面之上,我终究要杀掉你!
这几句话一出口,既压住了官员们的建言献策之志,也冷却了官员们的拳拳报国之心。有一句话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不得不承认,隋炀帝有着精准的政治眼光和高超的政治智慧。但是,再准的眼光,也有看不到的地方,再高的智慧,也有虑不到的事情。所以,民间才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说法,《增广贤文》也讲“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这本来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可是,聪明如隋炀帝,偏偏就被骄傲蒙蔽了双眼,只知道刚愎自用,文过饰非。
老臣高颎劝他不要太奢侈腐化,以免重蹈北周天元皇帝的覆辙,他听不进去,把高颎杀了;帮助他软禁隋文帝、夺取皇位的张衡劝他不要滥用民力,他听不进去,把张衡也杀了。甚至到最后,天下义军蜂起,隋炀帝困守江都宫,卫士们纷纷谋划着要造反,一个宫女好心提醒他注意防范,他还是听不进去,又把宫女杀了。这样杀来杀去,再也没有人敢提不同意见了,他的错误也就无法得到及时纠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根据史书记载,隋炀帝准备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征求满朝文武的意见,一连好几天,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一个皇帝孤家寡人到这个程度,够凄凉了吧?
更凄凉的是,大业十四年(618),江都之变前夕,有一个宫女分明听到了将士谋反的计划,禀告萧皇后,萧皇后想了想说,事已至此,无药可救。告诉陛下,也只能让他心情更加烦乱,索性不用管了吧。一代皇帝,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走向了穷途末路。连至亲的妻子都不能跟他讲真话,这叫什么?在隋炀帝自己看来,也许叫作英雄的孤独;而我们从千载之后回头看去,却只能感慨他失道寡助。一个皇帝一旦落到失道寡助的境地,又怎么可能不败呢?
就这样,因为隋炀帝的急功近利和傲慢自大,他身上那些原本闪闪发光的优点也都走向了反面。
他有理想,可是,他的理想却成为悬在全国人民头上的索命咒,让他们累死在工地,战死在沙场,或是饿死在荒芜的田野上。
他有精力,可是,他的精力却成了他挑选游戏伙伴的试金石。你跟得上我的节奏,我们一起往前冲;你跟不上我的节奏,对不起,你出局了,根本不配生活在我统治的时代。
他有才情,可是,这才情却成了他自高自大、蔑视一切不同意见的借口。到最后,当全国只剩下他一个脑袋在思考的时候,他思考出来的成果就已经不再是高明的政治决策,而是疯子的胡言乱语了。
他有功业,可是,这些利在千秋的功业却没能够造福当时的百姓,反而让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又怎么可能受到百姓的拥护?
到底是什么让隋朝虽然强盛但却短命,隋炀帝虽是英雄但却被人唾骂?根本原因在于隋炀帝没有摆正英雄和人民的关系。本来,英雄的业绩应该建立在引导人民、造福人民的基础上,但是,隋炀帝这个英雄却只知道一味地蔑视人民、压榨人民。自己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又怎么可能不被人民抛弃?
有一个说法叫“可爱非君,可畏非民”;还有一个说法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道理,隋炀帝至死也没有想明白。所以,他虽然创造了千秋功业,但是却只能以一个独夫民贼的身份,死在举国皆反的浪潮中,死在自己亲信和卫兵的手下。这难道不是一个悲剧吗?
更悲惨的是,当年,陈朝的末代皇帝陈叔宝去世,隋炀帝大笔一挥,给他谥号为“炀”。在隋炀帝心目中,陈后主沉湎女色、任用小人、破国亡家,是一个多差劲的皇帝!
可是,隋炀帝万万没有想到,多年之后,唐朝皇帝给他的谥号居然也是“炀”。和自己最蔑视的人物并肩而立,分享同样的历史评价,对于隋炀帝这样一位有着浓厚的英雄情结、渴望成就千秋大业的人而言,该是怎样的悲情!
那么,一千多年之后,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隋炀帝这位功过并存、毁誉交织的皇帝?他到底算是英雄天子还是独夫民贼?他的那些故事,到底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他的悲剧人生,对于当时,对于继之而起的唐朝,乃至对于今天,又会引起怎样的思索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