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征高句丽 一、三征高句丽
前文提到,杨玄感兄弟以及军师韦福嗣,都是被拉到高阳处决的。为什么不到大兴城,不到洛阳,单单要拉到高阳处决呢?因为隋炀帝当时就驻跸在那里。隋炀帝从辽东撤军回来,既不回大兴城,也不回东都洛阳,一直驻跸靠近涿郡的高阳,这说明他东征的心没有死,他还想继续打高句丽。
果然,就在转过年来的大业十年(614)二月,隋炀帝又一次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再次讨伐高句丽!这一次,文武百官是什么态度?《资治通鉴》记载了一句话:“数日,无敢言者。”讨论了好几天,没人说话。
在中国古代的语境下,没人说话,其实就是不同意。
官员们为什么不同意?因为到这个时候,整个国家的局面已经相当混乱了。全国各地到处都有老百姓造反起义。其实,从大业七年(611)隋炀帝准备打高句丽的时候,隋末农民大起义就已经拉开了帷幕。大业七年(611),隋炀帝在山东地区征兵、征夫,一时之间民不聊生,山东地区(指广义的太行山以东)就首先扯起了造反的大旗。当时有一个叫王薄的人自称知世郎,在长白山造反。这个长白山,不是位于吉林省的长白山,而是今天山东邹平市的一个山头。他还编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歌中唱道:“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我是长白山前能够预知时局的知世郎,我身着红罗做成的锦背裆,一身打扮光鲜漂亮。我举起长矟,矟尖刺破长天;我抡起大刀,刀锋辉映日光。我上山擒拿獐鹿,下山宰杀牛羊。一旦官军到来,我也挥刀就上。这样就算死去,好歹也过了几天快活时光。跟战死在遥远的辽东相比,又有什么值得悲伤!
这首歌越传越广,一时之间成了当时山东地区的流行歌曲。此后,随着战争负担加重,起义也越来越多。但是,在杨玄感造反之前,相对来讲,这些起义军境界都不够高,基本思路都是逃避兵役,啸聚山林,过几天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活一天算一天,没什么更高的追求。
但到杨玄感起兵之后就不一样了。连隋炀帝的亲信都来造他的反,天下人一下子看到了推翻隋朝的希望。农民造反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有人公然表示,要称王当皇帝了。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隋炀帝现在是皇帝,你再称皇帝,那就是跟隋政权势不两立,这个目标,可远比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有杀伤力,让官员很是恐慌。
所以,当时官员的主流想法就是休养生息,先安抚造反者,解决国内问题。现在国内都乱成一团了,哪还有心思去打远在辽东的高句丽!所以他们不同意。
既然不同意,为什么不说出来呢?因为不敢。如前所述,隋炀帝是个刚愎自用的皇帝,曾经亲口讲过不喜人谏。这句狠话可绝不是单纯的威胁,高颎、贺若弼、薛道衡等一系列老臣,不就是因为出言不慎,被他杀死的吗?这样老资格的官员都说杀就杀,把其他官员的胆子早都吓破了,所以,高颎等人死后,基本就无人再敢提不同意见了。
官员们心里不同意,也不敢说不同意,只能集体沉默下来。隋炀帝连着问了几天,朝堂里始终一片沉默。
按道理讲,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大臣都不说话,隋炀帝也就应该知道他们的基本意见了。那么,他会不会尊重他们的意见,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隋炀帝才不会。他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眼里一贯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此前,他大兴土木也好,巡视四方也好,大臣中也总有不同意见,他照样做了,而且效果挺好,这让他觉得只有自己才是天才,别人都是傻子,傻子的意见根本不值得重视。
再说,如果这时候放弃讨伐高句丽,那就等于认输了。隋炀帝如此骄傲,怎么可能轻易认输?何况,二征高句丽输得太冤枉了,真是功败垂成,在这种情况下认输,他也不甘心。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再打一仗,把局面扳回来。
细细想来,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理性政治家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心理了,而是一个赌徒的心理,输得越多就越想赌,一定要把赔掉的本钱都捞回来!
所以,尽管群臣一片沉默,隋炀帝还是一意孤行。就在大业十年(614)二月二十日,隋炀帝下诏:“黄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方乃德施诸侯,令行天下。”连黄帝和成汤那样的古圣先贤也不是一次就取得成功的,我们两次东征失败也算不了什么。现在,为了完成大业,我要第三次亲征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