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东宫易主 历史时刻

开皇二十年(六○○年)十月九日,隋文帝派人召见杨勇。杨勇到了朝堂一看,隋文帝一身戎装,端坐大殿中央,殿下站满全副武装的士兵。在皇帝和士兵之间,殿东边是文武百官,殿西边则是皇室宗族。很显然,废太子既是国事,也是家事,所以,两边的人都来了,让他们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杨勇和他的几个儿子一到,文帝马上让内史侍郎,即中书侍郎薛道衡宣读废皇太子诏书:


太子之位,实为国本,苟非其人,不可虚立。……皇太子勇,地则居长,情所钟爱,初登大位,即建春宫,冀德业日新,隆兹负荷,而性识庸闇,仁孝无闻,昵近小人,委任奸佞,前后愆衅,难以具纪。但百姓者,天之百姓。朕恭天命,属当安育,虽欲爱子,实畏上灵。岂敢以不肖之子,而乱天下。勇及其男女为王、公主者并可废为庶人。


意思是,皇太子是国本,承载天下重托,一定要选好人。可是当今太子,亲近小人,不仁不孝,前后所犯错误难以统计。我为了天下百姓考虑,不得不割恩正法。杨勇也好,他的儿子女儿也好,一律废为庶人。宣读完诏书,隋文帝又对杨勇说:你的罪恶,早已人神共愤,所以,休怪我无情。

杨勇对此做何反应?说实在的,刚才派卫士召见他,杨勇还以为是要处死他,现在听说只是废为庶人,甚至大为庆幸,赶紧跪倒在地,连连叩头,说:我本该斩于闹市,以儆效尤,陛下居然可怜我,饶我一命,我真是感激不尽,怎么会怪陛下!

就这样,随着一纸废黜诏书,二十年的老太子就这么下台了,往事有如浮云。

眼看太子被废,晋王杨广终于露出了笑容。有废就得有兴,现在,他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要开花结果。果然,约一个月后,开皇二十年十一月初三,众望所归的晋王杨广正式被册立为皇太子。至此,持续了十年左右的储位争夺战,最后以杨勇失败、杨广胜利告终。

杨广心思缜密,他知道杨勇之所以被他打败,源于隋文帝认为他不够艰苦朴素、谦虚谨慎,这个教训可要牢牢记取。在正式册立前,杨广特地向隋文帝提出两个要求:

第一、降低册立仪式上太子的礼服等级。

第二、以后,太子东宫的官员不再向太子称臣,和其他人一样,只向皇帝称臣。

看到新太子这样自觉自愿地维护皇权,隋文帝打心眼里高兴。怎么表达这种喜悦之情呢?当时首都地区分为两个县,一是长安县,一是大兴县。隋文帝让新太子先到大兴县住下。

为什么?隋文帝说得很清楚:我得到的第一个爵位就是大兴公,我是从大兴公这个身分一步一脚印当上皇帝的,现在,让你住大兴县,是希望你能沾一沾这两个字的运气。很显然,隋文帝对新太子充满期待。到此为止,隋朝的太子之争正式尘埃落定。

历史评价

那么,应该如何评价隋文帝改立太子一事?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大错特错!你看,新太子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不是让隋朝灭亡了吗?隋文帝废长立幼,其实就是亡国的根源!事实上,不光我们这样想,古人也这样想。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说:


隋太子勇抚军监国,凡二十年,早有定分。杨素欺主罔上,贼害良民,使父子道灭,逆乱之源,自此开矣。


这是说杨勇被废是隋朝亡国的源头!那么,这样的说法对不对呢?笔者觉得,这样说看似正确,但其实颇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嫌疑,是从结果回推原因,具有不客观性。那么,应该如何较为客观地评价?

首先,隋文帝选择废长立幼,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为什么这么说?比较一下杨勇和杨广两个人的素质就知道了。

杨勇前后当了二十年太子,表现如何?客观来说,即使排除独孤皇后和杨素恶意抹黑的成份,也得承认,此人热中享乐,道德自律性差,顶多算是中人之资。

相反,晋王杨广不仅功勋卓著,而且少年老成,在性格和能力方面都相当突出。正因为一个是中人,一个是高人,所以杨广才能在杨勇的太子名分已定、优势极其明显的情况下脱颖而出。隋文帝是个有理想的皇帝,他希望选贤任能,让更优秀的儿子接班,这种想法和作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二、虽然废长立幼具有某种合理性,但是,它还是造成当时的政治环境巨大伤害。什么伤害?两个伤害。第一个伤害,它人为地造成朝廷分裂。因为太子之争,很多朝臣或主动或被动地被卷进政治漩涡,各保其主,成为水火不容的仇人。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高颎和杨素。

两人都是当时最优秀的人才,事实上,杨素虽然眼高于顶,但是,最尊崇的人就是高颎。竟也因太子问题,两人最终站在对立面上,这是最可悲的人才消耗!

第二个伤害,它造成了君子道消、小人道长的政治局面。客观地说,因为杨勇当太子符合立嫡以长的政治原则,而杨广挑战太子之位违反政治原则,所以,杨勇的支持者大多是正人君子,而杨广的支持者则都是些野心家、投机分子。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随着杨广获胜,他的支持者鸡犬升天。而随着杨勇被废,他的支持者则难免人头落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在这样的刺激下,整个朝廷开始弥漫一股不讲原则、不讲道德、只讲利害的政治风气,这当然不利于王朝的良性发展。

第三、废长立幼开启了隋文帝的儿子之骨肉相残的局面。晋王杨广能当上太子,并不是理所当然,而是努力争夺的结果,这难免让其他王子产生觊觎之心,从而引发新的动荡,为了稳定统治、稳固自己的地位,皇帝也好,皇太子也好,都变得愈来愈多疑、愈来愈高压,也愈来愈冷血。

换言之,上一轮宫廷斗争刚结束,下一轮骨肉相残恐怕就要开始了。那么,这次的骨肉相残又会是怎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