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稳定皇位 贬逐功臣:善变的功臣成为玄宗求稳定的绊脚石

为什么拿功臣开刀啊?李隆基靠两次政变夺取天下,功臣们为他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一旦政权建立,功臣就成了维护稳定的障碍。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功臣太有才了。这种才,不是治理国家的才能,而是所谓临大难、建奇功的才能。这样的才华能够在政治变更的时候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一旦政权稳定下来,不再需要奇谋密计的时候,他们的才华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本来,功臣没有用武之地也没关系,如果能够安分守己,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也并无不可。但是,要命的是,有才华的人往往不安分,一旦才华无从施展,他们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空虚感,就会没事找事。找什么事啊?最适合他们做的事就是政变了。只有政变才能把他们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只有他们才能让政变尽善尽美。功臣与政变,简直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功臣往往政治节操不好,今天可以为你服务,明天也可以为他服务。其实,说白了,他们就是在为自己的才智服务。唐玄宗的功臣之一崔日用说过,“吾一生行事,皆临时制变,不必专守始谋。”很能够揭示功臣的一般状况。

功臣善变,那么,当时玄宗最需要的是什么呀?是稳定。从武则天末年到开元元年,八年的时间爆发了大大小小五次政变,换了五个皇帝。玄宗本人也是通过政变才当上皇帝的。在这种情况下,他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避免别人再搞政变推翻自己。换句话说,在当时,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他想要稳定,而功臣最大的特点就是善变,这不是矛盾吗?功臣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该怎么处置他们呢?我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王琚。此人我们讲过,是个纵横家,也是玄宗当太子的时候结交的亲密朋友,在铲除太平公主的政变中立过大功。王琚为人诙谐幽默,玄宗特别喜欢。唐朝人朋友之间都以排行相称,王琚排行第十一,所以玄宗就管他叫王十一,当了皇帝之后也是如此。王琚是唐玄宗搞政变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只是因为资历太浅,所以玄宗没让他当宰相,而是当中书侍郎。尽管如此,玄宗还是每天都把他叫进宫里,参与政事,同时也陪吃、陪玩、陪讲笑话。王琚每天一上班就到宫里报到,直到日落西山才出来。如果赶上休息日,玄宗还专门让宦官到他家里去请他,简直是一刻都离不开王琚。王琚和皇帝待在一起的时间比宰相都长,影响力也大,所以当时号称“内宰相”。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琚得宠,全家都跟着沾光了。玄宗的王皇后专门派宫里的女官去慰问王琚的母亲,赏赐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按照当时的说法就是“赐赉接足”。皇帝这么宠幸,搞得王琚的老母亲心里都不安了,她对王琚讲:孩子啊,咱家祖祖辈辈都没当过大官,现在你这么招摇,是不是太过了?可以看出来,王琚是一个朋友型的功臣。可是,开元元年(七一三年)十一月,有人到玄宗面前打王琚的小报告了,说:“王琚权谲纵横之才,可与之定祸乱,难与之守承平。”这个打小报告的人是谁呀?不清楚。但是,当时功臣气焰熏天,敢在皇帝面前说他们坏话的人没有几个,所以我怀疑,这件事恐怕和姚崇不无关系。那么,玄宗听到这个意见是什么反应呢?他马上就和王琚疏远了。没过几天,就让王琚兼任御史大夫,出巡边疆,以后更是贬出朝廷。

如果说这个例子还只是怀疑和姚崇有关,那么,第二个例子就确凿无疑跟姚崇有关系了。谁的例子呢?张说。张说在武则天时期就当过宰相,声望很高,李隆基当太子时,张说是他的老师,关系非同寻常。所以,玄宗一亲政,就任命张说当宰相,而且是首席宰相——紫薇令(也就是中书令),地位比姚崇还高。我们上一回讲过,姚崇是带着施政纲领来的,有张说在这里,他施展不开啊!怎么办呢?

开元元年十二月的一天,也就是姚崇刚当上宰相两个月,唐玄宗跟大臣一起处理完政事,宣布退朝。大臣们都鱼贯而出,只有姚崇一瘸一拐,远远落在后面。唐玄宗一看非常奇怪,问:姚爱卿,你的脚怎么啦?扭伤了?姚崇摇摇头说:我的脚没事,我的毛病在心里。玄宗一听这话说得蹊跷,赶紧屏退身边的人问:你有什么心病啊?姚崇说:陛下,我前两天看见张说偷偷坐着车,到岐王家里去了。到岐王家干什么去了?没人知道。但是,就这一句话可把玄宗吓出一身冷汗。岐王是谁呀?那是唐玄宗的弟弟,李隆范。先天二年政变中跟唐玄宗一起并肩作战立了大功。既是功臣也是宗室,身份太敏感了。张说一个宰相,没事找岐王干什么呀?要知道,唐玄宗是以藩王的身份被立为太子,又当上皇帝的,有自身的成功经验在先,他对大臣和藩王之间的交结特别敏感。现在宰相张说私自会见岐王,他当然要怀疑了。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张说去见岐王,是不是真的想搞阴谋呢?不一定。因为根据史书记载,岐王好学工书,尤其喜欢文人,所以跟文人关系非常好。张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也许两个人就是谈谈文学。当然,还有可能是张说看到姚崇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而功臣的处境日益艰难,想找岐王发发牢骚。不管怎么说,两个人搞阴谋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有一首古诗说得好:“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张说可能心里没什么,但是,他这样做就有嫌疑了。有了嫌疑,也就不能在朝廷里待下去了。马上,玄宗就把张说贬官,贬为相州刺史。张说贬官之后,紫薇令由谁担任呀?当然是姚崇了。这样一来,姚崇成了首席宰相。看了这个故事,我们可能觉得姚崇有点不地道,他通过告密,把别人挤下去,自己取而代之,这不是小人行为嘛!

再看第三个例子,会发现姚崇身上的权诈色彩更重了。这第三个例子是关于魏知古的。这个人为先天政变提供导火线,所以也是政变功臣。魏知古开元初年官至黄门监(也就是门下侍中),基本上算是和姚崇地位相当的宰相。但是,姚崇非常看不起他。因为魏知古是小吏出身,这在唐朝可是一个大缺陷。所以魏知古虽然工作做得不错,但是每上升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在魏知古往上爬的过程中,姚崇曾经帮过他的忙。中国是礼仪之邦,有一句古语说得好:“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教导人施恩要忘掉,受恩要记好。可是非常遗憾,姚、魏两人都没达到这个道德境界。姚崇始终对自己给魏知古帮过忙的事念念不忘,跟魏知古说话趾高气扬。久而久之,魏知古难受啊!所以巴不得自己没搭过姚崇这个交情,好跟姚崇平起平坐。两个人,该忘掉的记住了,该记住的又想忘掉,这就产生矛盾。

开元二年(七一四年)五月,因为选官的问题,两人的矛盾激化了。唐朝选官每年五月举行一次,在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分别进行。当然,长安的更重要一些。魏知古是黄门监,所以本来应该主持长安的选举工作。但是姚崇看不起魏知古,觉得他水平不够,于是请求玄宗让魏知古到东都去主持选举,长安的选举另外找人负责。这让魏知古非常不痛快。但是,没办法,也只能去了。恰好,姚崇的两个儿子当时也在东都,两个小伙子整天听父亲说对魏知古有高天厚地之恩,所以一看魏知古来主持选官,很是高兴,把自己的亲朋好友一大堆都托付给魏知古,让他罩着点。眼看着两个小伙子如此不检点,魏知古也是计上心来。等选举工作完了之后,他回到长安,把姚崇儿子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玄宗。玄宗一听也很生气,心想,你姚崇不是天天说要整顿吏治吗?自己的儿子就这副德行。我倒要看看,你对儿子袒护不袒护。

怎么跟姚崇谈这件事呢?我们前面说过,玄宗号称“阿瞒”,是个心思深沉的人,喜怒不形于色。他并没有立刻找姚崇质问,而是找了一个没事的时候,非常悠闲地问姚崇:姚爱卿,你有几个儿子啊?人品都怎么样啊?现在在哪个部门工作?姚崇是多聪明的人啊!一听皇帝这么问,马上就明白:魏知古刚从东都回来不久,肯定跟皇帝说了什么。怎么答复皇帝呢?姚崇略一思索,决定实话实说。他说:我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在洛阳当官。这两个孩子都没有教育好,贪财好利,也不谨慎。您既然问起他们的情况,我猜他们一定是求魏知古办事了,我还没来得及问呢!玄宗本来以为姚崇一定会替儿子掩饰,一听姚崇说得这么坦白,而且把自己的来意都猜出来了,不由得转怒为喜,问姚崇:你怎么知道的?姚崇说:魏知古当年潦倒的时候,我曾经帮助过他。我的儿子傻,以为魏知古一定会为了报答我而替他们办事,所以我猜他们肯定去找过魏知古。玄宗听姚崇这么一说,直被忽悠住了,觉得姚崇忠诚坦白,而魏知古倒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了。所以,态度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姚崇说:没想到魏知古是这样的人,他根本就不配当宰相!那么,姚崇的目的达到了,是不是就高兴了?如果这时候表现出高兴的样子,那就不是姚崇的为人了。听玄宗这么说,姚崇赶紧请求:陛下,您千万别这么做。臣的儿子不遵守法度,坏了选举的规矩,您不问他们的罪已经是开恩了,要是再因为这件事贬了魏知古,天下人肯定说您偏向我,那会影响您的盛德啊!玄宗一听,感动得无以复加。虽然当时没说什么,但是,没过几天,还是把魏知古贬官了。

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看到在玄宗处理功臣的过程中,幕后始终活动着姚崇的身影。姚崇为什么要对功臣穷追猛打呢?

我举这三个例子,大家会有什么感觉呢?我想,第一个印象肯定是,原来贬逐功臣都是姚崇的主意啊!姚崇为了自己独揽大权就去整人,太不地道了。是不是呢?确实,姚崇对功臣们印象不佳。作为一步一个脚印地当上宰相的正统派官僚,姚崇比较讨厌靠奇谋密计突然崛起的功臣。而且,作为一个鹰派的宰相,姚崇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政治权力。因此,凡是对他专权构成威胁的大臣,姚崇都有除掉的心思。不仅我们举的这三个贬斥功臣的例子和姚崇有关,其他著名的功臣,如刘幽求、钟绍京等人在开元初年贬官,也都与姚崇有关。为了打击这些功臣,姚崇确实没少耍手腕,阴谋阳谋都有。说姚崇是一个有权谋的人,并不算是冤枉他。但是,贬逐功臣是不是仅仅是姚崇出于揽权需要的个人行为呢?那倒不然。

事实上,姚崇这些行为都得到了玄宗的首肯。如果没有玄宗的认可,单凭姚崇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这么多宰相级别的大臣纷纷让路啊!玄宗不是昏君,他这么做,绝不是受了姚崇的蒙蔽,而是表明,他本人清楚地知道功臣对稳定政局的不利影响。开元五年(七一七年),姚崇已经不再担任宰相的时候,玄宗又解除他的另一个宠臣姜皎的官职。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玄宗说:“西汉诸将,以权贵不全;南阳故人,以悠闲自保。”意思是说,历史上功臣就两种命运,一种像西汉的功臣那样,因为手握大权而被杀了头,如韩信;另一种情况则是南阳故人,即东汉的功臣们,因担任闲职而保存下来。确实,在历史上,功臣不是被杀,就是被解除权力。贬官总比杀头好,这也算是玄宗的夫子之道。

通过玄宗和姚崇的努力,几年之间,一些主要的功臣都赋闲回家或被贬地方,功臣对于政治造成的威胁基本解除了。可是,唐玄宗要想坐稳皇位,仅仅解决功臣集团还是不够的,还有一支力量也必须加强防范,那就是宗室。一心想稳定皇位的唐玄宗早就想到这一点,那么,他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