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两种“圣战”的时代 最后的十字军

20年前在埃及大败,手下大量骑士被杀,后来又被长期囚禁在伊斯兰地方,这一切似乎都没有让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接受教训。他宣誓率领十字军进行第七次东征。

路易似乎是一个没有底线的好人,但他的亲弟弟查理却不是这样。没有人知道查理是怎样说服哥哥的,他让哥哥把第七次东征的目的地改为北非的突尼斯,不是基督教徒水深火热的巴勒斯坦,也不是可以一雪前耻的埃及。已是西西里王的查理自己也承诺率领属下军队与哥哥会合。

7月初,第七次东征的十字军从位于马赛的艾格莫尔特出发,阵容豪华,所率领的骑兵堪称中世纪骑士之精华。

法兰西国王和两个王子、英格兰王子、纳瓦拉国王,率领大军。他们全部由王妃相伴。阳光下,这些高贵之人的随从骑士甲胄枪剑闪闪发光,簇拥着王妃的宫女身着五颜六色的华丽服装,流光溢彩。这简直就是有闲阶级的观光旅行,连海上的暴风雨也都敬而远之。

十字军避开暴风雨,在撒丁岛南端靠港之后南下,直指突尼斯。7月17日,他们不知为何在古老港口迦太基附近登陆了。

迦太基是整个古代北非物产的集散地,繁荣兴旺,但在伊斯兰统治之下,由于集散中心转移到了突尼斯,迦太基成为废都,被沙漠所包围,看不到一丝古代荣华的残影。路易一行就在这片沙漠上登陆,就地宿营,等待查理的军队。他准备与弟弟会合之后,全军进攻突尼斯。

不知是讨厌浪费时间,还是久违地踏上伊斯兰之地而燃起对基督教的信仰,法兰西国王路易给突尼斯“酋长”写去了一封信。

“如果阁下打算改信基督教,敝方备有为你做洗礼之人。敝人将带领10万士兵前去寻找阁下。”

突尼斯“酋长”的回信很快到达。

“敝人决定请阁下在战场上做洗礼。如果阁下的军队前来进攻突尼斯,敝方将杀死身在敝处‘浴场’的全体基督教徒。”

路易九世没有料到对方会如此应对,难掩困惑。他向西西里派出快船催促弟弟查理尽快出兵,同时催促他送来水和粮食。

但查理刚刚当上西西里王。西西里人对新王并无好感,不但征兵困难,就连水和粮食的采购也不尽人意。

在盛夏的太阳暴晒之下,这支不知人数几何的军队缺水少食,宿不择地。路易军队的状况逐日恶化,瘟疫开始流行。

进入8月,没能践约的查理得知路易卧病的消息。

查理加快了士兵的招募和补给物资的采购。查理和他的军队从西西里西岸特拉帕尼的港口出发,到迦太基登陆时已经是8月25日。


十字军远征时去世的法兰西国王路易

没有人前来迎接查理。查理直奔路易的帐篷,但他看到的是哥哥刚刚断气的遗体。

在恶劣环境下病倒的不止国王一人。作为教皇代言人同行的主教和路易的一个儿子特里斯坦也丧了命。另一位王子菲利普则卧病不起。

生前被尊为广受尊敬的圣人死后,遗体要立即解剖,心脏要放在罐子里保存,留下骨头,身体的其他部分火化。这是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习惯。这个习惯于公元1300年被罗马教皇废止。但路易死于1270年,就连亲弟弟查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哥哥的遗体被肢解。

有人报告,伊斯兰军队从突尼斯奔杀而来。查理急忙集合能打仗的士兵布阵迎敌。

伊斯兰军队与基督教军队激烈交锋,虽然各种不利情况接踵而来,战斗还是以基督教方的胜利告终。不论在陆上还是在海上,两军面对面的会战都不是北非伊斯兰教徒的强项。这时,突尼斯“酋长”看到眼前的失败惊慌失措,急忙求和,条件只有一个,不要进入突尼斯城。作为代价,他将献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基督教方面的西西里王查理、父亲去世后刚刚当上法兰西国王的菲利普,以及纳瓦拉国王特奥巴尔多三人与突尼斯“酋长”签署了协定。英格兰王子爱德华拒绝签字,这并不是因为他忠于十字军精神,而是因为只有他在分配战利品时被排除在外。

媾和的内容如下:

1.突尼斯“酋长”向国王们支付21万盎司金条。

2.今后5年,每年向西西里王支付30万枚拜占庭金币。

3.坚决承诺不向基督教徒居住之地进行包括海盗行为在内的一切攻击。

4.立即释放被收容在“浴场”里的全体基督教徒奴隶。

11月20日,第七次东征的十字军带着被解放的奴隶,离开旧迦太基。

时间已到11月下旬,地中海南部也完全进入了冬天。商船、渔船都已停止出海。然而,十字军的首脑中并无一人熟悉大海。

船队在接近西西里的特拉帕尼港时遭遇了冬季风暴,立即就有18艘船在前来迎接的人们眼前被海浪吞没。船上乘坐的4 000人与马匹武器一起葬身海底。

特拉帕尼居民动员了所有渔船、小艇前往救援即将沉没的船只,救起被船上抛下来的人,据说救援一直持续到天黑。

西西里王查理、法兰西国王菲利普、纳瓦拉国王和英格兰王子,还有路易九世和菲利普的王妃、路易的女儿纳瓦拉王妃都被救起,得以生还。

这些高居庙堂之上的人待身体恢复到能够长途旅行时都纷纷出发返回故乡。出发以前,国王们参拜了特拉帕尼教堂,庄严起誓,相约4年后的公元1274年7月22日,共同参加为从伊斯兰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的圣公墓教堂而组建的十字军。然而,到了那年那天,没有一位国王信守这个誓言。

回到西西里以后,在突尼斯染上瘟疫的人不断死亡。12月4日,纳瓦拉国王和王妃去世。纳瓦拉国王夫妇的遗体与从北非运回的路易九世的遗骨以及死于伊斯兰之地的王子特里斯坦的遗体一道,被葬于蒙雷阿莱大教堂。西西里王查理和法兰西国王菲利普参加了葬礼。所葬的遗骨和遗体都不完整。

法兰西国王菲利普护送父亲路易和弟弟特里斯坦的遗体回法兰西。他不想再尝海上风暴的滋味,归途选择了沿意大利半岛北上的陆路。途中,已有身孕的王妃从马上跌落而死。年轻的法兰西国王不得不随着三具遗体回国。

抵达巴黎后,法兰西为路易九世举行了国葬。国王的心脏装在罐子里,一路风尘,此时终于被安葬在巴黎圣母院。

路易九世死后27年的公元1297年,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将他列为圣人。因此,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在历史上被称为“法兰西的圣路易”。

罗马市中心有众多的教堂,其中一座的游客一定多于其他教堂。游客是为欣赏米开朗琪罗的杰作而来。现代的游客又有几人知道这座教堂是献给路易九世的呢?教堂进门后的左侧立着一尊全身雕像,身穿十字军铠甲,浪漫得如同梦境。人们来到这里欣赏把人类的真实嵌入画景的米开朗琪罗的画作,无关乎这里是做礼拜的地方。游客中可有人注意到圣路易吗?

在“上帝所愿”的口号下进军巴勒斯坦的十字军时代终结于公元1291年。可是打着“圣战”旗号的海盗行为,却完全没有结束。十字军进攻了北非的海盗基地,从“浴场”救出不幸的人们,并让“酋长”誓言禁止海盗行径,但誓言没有得到遵守。

进入14世纪以后,十字军的狂热成为过去。与此同时,意大利半岛也发生了巨变。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一种被称为“城镇”(comune)的自治体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这些“城镇”的主人是在土地上没有经济基础,只能把自己的头脑和手脚当作武器的城市市民。这些都是小型城邦国家,但却在面向下一个世纪的重组过程中,萌发了文艺复兴运动,拉下了漫长的中世纪的帷幕。萌生于腓力二世统治时期的巴勒莫的文艺复兴,将在逐渐成为金融圣地的佛罗伦萨开花结果。接力棒由皇帝交到了商人手中。

在意大利北部开始剧烈变动的同时,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仍然维持着封建制,拥有土地的人是社会的实力人物。不论对法兰西系的安茹王族而言,还是对西班牙系的阿拉贡王族而言,考虑到自己占据的最高宝座的安泰,持续维持这个制度将会好处多多。意大利南部与城镇自治体和城邦国家没有关系。


14世纪的意大利(城镇割据的世纪)


15世纪的意大利(城邦国家合并的世纪)

意大利四个海洋城邦国家之首的阿马尔菲也成为这个变化时代的牺牲者,它衰退了。经济常常为商人所左右。土地所有者很少承担风险。如果听命于土地所有者,人们就无法发挥从事高风险事业时才会有的才能。无论在意大利南部还是在西西里,一直都有海港城市。然而在阿马尔菲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积极走向海外这个意义上的海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