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腓特烈二世皇帝与第六次十字军(1228—1229年) 教堂与清真寺

腓特烈二世在耶路撒冷停留了一个星期。

加冕仪式第二天,腓特烈向由于各种交接事务而频频会面的总督阿尔·高吉提了一个问题:

“我来耶路撒冷这些天,一次也没有听到清真寺的召唤声。这是为何?”

总督回答说,根据苏丹的指示,皇帝驾临这段时间,清真寺不发出召唤。

腓特烈笑着回答说:

“这么说来,如果贵国有要人前往寡人的领土,教堂就因此不鸣钟了么?”

次日清晨起,清真寺的尖塔上响彻召唤祈祷的声音,一天5次。当腓特烈率领部下视察城内时,他的穆斯林部下们听到召唤声,立即从队列出来,匍匐在地面上祈祷。

这样的情景令周围的穆斯林大吃一惊。他们无人料想到,整个基督教世界的皇帝所率的部下当中,有那么多穆斯林;令他们更加吃惊的是,腓特烈二世默默注视着自己部下进行完整个祈祷过程,回归队列之中,没有丝毫的异样,然后继续率领着全队完成视察。

伊斯兰世界中,留下了不少关于腓特烈在耶路撒冷时印象的评论。

其中有一个人认为,皇帝根本就是一位无神论者。

皇帝在工作之余,参拜了城内的圣迹。但他每到一处,绝不会双膝跪地,哭泣着祈祷。

耶路撒冷的穆斯林见惯了基督徒的朝圣。在他们看来,腓特烈到圣迹前的游览,根本就是观光,而并非参拜。当皇帝进入伊斯兰区之后,也会对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的雄美赞叹不已。

穆斯林中还有一个评价:这位皇帝即使是拿到奴隶市场卖,也卖不出去。

在穆斯林,特别是阿拉伯人看来,男子要么肌肉发达,要么身体肥硕,才能卖出好价钱。

腓特烈的身体虽然不能称为羸弱,却既不是肌肉男,也不是胖子。他是那种阿拉伯人不喜欢的皮肤惨白、发色绯红的样子,继承了同名的祖父“红胡子腓特烈”的体貌特征。

腓特烈在耶路撒冷停留一周之后,于3月25日启程回到阿克。腓特烈计划在阿克对整个中近东十字军国家的防御进行重新整备。然而这座城市迎接他的气氛,却与耶路撒冷迥然不同。

事实控制阿克的耶路撒冷牧首,对腓特烈的态度毫无变化。尽管条顿骑士团团长赫尔曼一直努力希望改善双方的关系,同在阿克的牧首始终拒绝与皇帝会谈。腓特烈也拒绝任何让步。

回到阿克的腓特烈,不仅面临着牧首和全体神职人员的反对,还受到了皇帝的敌视。但居民的反对,并非因为牧首的煽动,而完全是由于现实的原因。

腓特烈二世和十字军从西欧到来之前,阿克一直是西欧朝圣者来到中近东登陆的第一站,位于朝圣之路的关键位置。然而随着腓特烈为了进行和谈,将驻跸地转移到雅法,并在雅法滞留三个月间加强当地的基础设施和防御工事,最终使和议达成之后的雅法,发展成为比阿克更安全、设施更完备的城市。

更有甚者,与阿克相比,雅法到耶路撒冷的路途更近。因此,朝圣者转而从雅法登陆,前往耶路撒冷。这使得阿克居民通过朝圣经济获得的收入锐减——牧首和神职人员反对腓特烈的呼声,进一步得到了现实利益的支持。

腓特烈自己并未把阿克人的敌视放在心上。在他看来,由于和约达成,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诸多海港城市都将繁荣起来,作为其中之一的阿克自然也会注入经济活力。对皇帝来说,当地人暂时的敌视,不会使他放弃自己未完成的大事业,自然也不会让他灰心。

然而事件的发展并不以皇帝的计划为转移。他刚刚进入阿克城,就得知了一桩完全不曾料想的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