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腓特烈二世皇帝与第六次十字军(1228—1229年) 和平之吻

1230年9月1日,在双方和解的仪式上,60岁的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和36岁的皇帝腓特烈二世拥抱在一起,互相接吻。这样的吻,在西欧被称作“和平之吻”。以前的绝罚随之解除。当天,教皇在自己小镇上的家里招待皇帝午餐。条顿骑士团的团长赫尔曼随皇帝一起就餐。

阿那尼小镇“和平之吻”三天后,腓特烈回到了意大利南部自己的领地。

离开巴勒斯坦的腓特烈,无法忘记中近东的基督徒。在与阿尔·卡米尔和约生效的10年间,双方谨守互不侵犯的协议,保证和平持续至和约到期的1239年。

这段时光,也是腓特烈二世最思念中近东的日子。

皇帝通过书信,保持与伊斯兰领导人的交流。这些以阿拉伯语写成的信件,都是腓特烈写给和约的直接谈判人法拉丁的。信件通过法拉丁转交给阿尔·卡米尔。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在信中谈及自己如何带兵对抗教皇军队的内容,信的口吻与其是跟外交谈判的对手交谈,不如说是跟亲密的朋友讲述新鲜的经历。除了表达对和平的祈愿之外,腓特烈一边讲述自己的近况,一边与法拉丁交换对于数学和哲学问题的看法——这就是腓特烈式的思念吧。

1238年,阿尔·卡米尔去世。无论是继承他的长子,还是1248年长子死后继承苏丹大位的次子,都继续与腓特烈保持书信来往。

双方的书信究竟起了怎样的效果,我们不得而知。但即便是在和约期限结束之后,中近东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和平共处,还是一直保持了下去。

这一状态的决定性改变,发生在1248年。

1248年8月,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所率的第七次十字军从法国南部港口艾格莫尔特出发,沿海路奔袭埃及。然而两年之后的夏天,路易九世被埃及人俘虏。

当时还在意大利南部的腓特烈,自然知道路易九世被俘这件事。至于得知此事之后,他是如何想的,并没有留下片言只语。然而此后仅仅4个月,1250年12月13日,腓特烈二世驾崩。两周之前,他刚刚度过自己的56岁生日。

十字军历史的权威学者朗西曼,是这样评价腓特烈二世的:

“他集残忍、自私与狡猾于一身。在友人面前,他毫无诚信可言;面对敌人,他尽一切可能相周旋。”

站在罗马教皇的角度,恐怕只能得出这样的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