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动荡起波澜无边
大观四年末,朝堂上突然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准高俅因病请辞奏,徙封陈国公,为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一宫使。
对于百姓而言,无论天子官家给了高俅什么样的补偿,其中一条却是确定的——那就是高俅再次罢相了!联想到蔡京在无数弹劾之中屹立不倒,而高俅反而因为一通子虚乌有的流言而遭到了这样的待遇,街头巷尾自然是议论纷纷。
原因很简单,作为东京城的百姓,他们也许不懂朝廷政令,但有一点却是人人都看在眼里的。传言中高俅家人经营的那些铺子产业,隔三差五便有各种义举,或是资助穷人家少年念书,或是周济米面,或是寒冬腊月开设粥铺。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成年累月做下来,自然为高俅积累了一些声名。再加上高俅不像蔡京那样虽说继承了王安石的政见,同样也继承了那些骂名,他在朝野中的风评要比蔡京高上一筹不止。
然而,这一切都难以弥补蔡京即将一人独相的事实。旨意下的当日,蔡攸府邸便肆无忌惮地设宴庆祝,倒是原本应该高兴的蔡京却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去了一个心腹大患原本是好事,然而,倘若又平白无故多了一个熟悉自己的敌人,那么,他先前的所有功夫就全都白费了。多年苦心栽培,想不到竟是养了一个白眼狼!
就在这样一片纷乱的议论中,刘仲武那里却再次传来了捷报——由于西平军司龟缩至瓜州沙州一带,肃州不战而降!
历来中原用兵都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因此,这个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顿时冲淡了百官对于如今朝局的忧惧。当然,那些以为朝廷开疆拓土过快,不该单取西北不毛之地的议论也同样存在。在这些人眼中,但凡不是中原之地的。大可拱手送给蛮夷,不必花费天朝之兵前去征讨。
这样的迂腐意见赵佶自然不会去理会,当时盛唐之时,西域各部族无不臣服于诸都护府之下,这样的盛景作为一个君王不会不渴望。再者,西凉数州并不是传统意义的不毛之地,高俅当年给他灌输地贸易论他到现在还牢牢记着,心里不免盘算着等到拿下沙州瓜州。便可以派出一支使团往西而去。
和报捷的人一起进京的还有十岁出头的刘琦,对于这次来京,他心中自然不是没有好奇。而即使是他的父亲刘仲武,也不明白为何前次的圣旨上会提到刘琦的名字,因此此番不得已之下只得将其送到了京城以备召见。刘仲武有九个儿子,其他年长的儿子也不乏立有军功者,此次唯独召见小地,自然让很多人有所不解。
由于刘琦年纪小,在随行将佐往枢密院报备的时候,他便只能呆在外头等候。他却也不怕生。好奇地打量来往的官员不说。还悄悄地往枢密院中张望。看到他这个样子,几个枢密院的吏员主事不免心中好笑,只是想到这是天子亲口提出要见的人。自然不好和小孩子一般见识。
“九郎!”
听到这声唤,刘琦立刻循声望去,见是童贯,连忙三两步奔了上去。他乃是军官世家出身,再说年纪还小,自然不知道童贯的内侍出身有什么打紧。再加上他曾经亲眼看到过童贯随军的情景,此时遇到更是倍感亲切。
“童大人!”
童贯闻言眉开眼笑,此次事情原本就是他一力促成,因此,看到刘琦一身整齐的袍服。虽说年纪小小却也流露出英武气息,心下自然满意。他和刘仲武平辈论交,便上前摸了摸刘琦的头,然后便笑道:“圣上不日就要召见你,你家在京城没有宅子,就先住到我那里去吧!面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就连你爹也没遇上几次这样地好机会,到时你可别露了怯!”
行前刘仲武早就吩咐过刘琦到了京城可去寻童贯问计,因此听到这话。刘琦自然高兴,当下连连点头。不多时,进枢密院地几个军官便出来了,看到童贯纷纷行礼,一丝不芶地叫了声童帅。尽管童贯如今不过是暂代殿前都虞候,但是,这一任命能够看出天子官家的宠信,因此这些军官作为当年和童贯同在西北军共事过的,自然更是不敢怠慢。
“你们也辛苦了,原本我该请各位到我那里去,只是朝廷自有制度,我也不好违反。只是九郎我却和圣上提过,我就先带回去了,不日圣上便会下旨召见。圣上对于刘帅地西征大捷很是高兴,不多久应该会有旨意下来。到时,刘帅的这个帅字就要名副其实了。”
能够得到来京城报捷这样的任命,这些军官自然是刘仲武的心腹,此时顿时喜上眉梢。两相告辞之后,童贯便带了刘琦回到府中,唤来几个家人交待他们好好照看,又嘱咐了刘琦可以到书房看书,不得随便乱跑,这才匆匆回到了殿前司处理公事。
刘仲武派来的报捷使者自然只在小范围内引起了一点波澜,朝廷中其他大臣的心思仍然放在了大蔡和小蔡身上。至于刚刚辞相成功的高俅,一时间已经被人遗忘在了脑后。世人便是如此健忘,一朝宠信正隆权柄在手的时候,自然是人人趋奉门庭若市;一朝失势,有的只是落井下石,至于雪中送炭的人则是屈指可数。
但是,这一日地高俅仍然接到了一封意料之外的书信。写书信的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北京留守,知大名府蔡卞。原本公认的小蔡乃是蔡卞,但是,自从蔡京父子的争端一起,人人都把当初这位炙手可热的小蔡相公遗忘了。
蔡卞在书信上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兄长和侄儿之间的龌龊,却连篇累牍叙述了如今的河北情况,从边防到对面辽国地状况无所不包。
即使是耳目灵通的高俅,也不得不佩服蔡卞的本事。这些事情要想一时半会了解清楚,却不是那么容易的。由此可知,这位昔日能被王安石看中的女婿,绝对不是那种旁人认为的半吊子。
虽说他如今已经不是宰相了,陈国公的头衔也没有多少实质用处,但是,他却还有一个资政殿大学士之职。有这样的职衔,实际上也就保证了他能够有足够的资本以备日后复相。当然,因为在赵佶的旨意中没有刻意提到这一点,因此几乎没多少人意识到,赵佶并没有罢去他那资政殿大学士的头衔。
“小七,刘正夫和蔡薿真的投靠了蔡攸?”
刚刚被叫来的燕青一听这话,不由笑了起来:“当初别说是大哥,就连蔡相公和何向公也在猜测他们两个的背后是谁,想不到竟然是蔡攸。现如今这一点在朝臣中人尽皆知,有对他们两个不齿的,也有认为两人改换风头快的。刘正夫倒也罢了,毕竟是当年蔡相公不肯用他,说到底还是蔡相公负他更多些。不过,当初他先是跟着张商英弹劾蔡相公,现在又改旗易帜,那张脸实在是变得快!”
“至于蔡薿……”他又冷笑了一声,脸上露出了深深的鄙薄之色,“不过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而已,亏他还能考中状元!”
高俅掐指算了算,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如今去趋附蔡攸的有头有脸官员,又算了算蔡京那里的人,最后才摇了摇头。”要是不算还真难看出,蔡元长那里的人居然有这么多投靠了过去。蔡攸也算是有本事的,能够把自己的老爹逼迫到这个地步,只是,他似乎忘了一点,他能够到这个位置,全都是靠着圣上的简拔。”
“话说得没错,只是不是有一句古话么?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那些人如今只认为蔡攸得了圣上宠信,哪里还顾得了其他?”燕青正准备将这几日监测到的情况好生分说一遍,外头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他立刻知机地闭口不言。
“相爷!童帅求见!”
童贯?高俅和燕青对视一眼,心中犯了嘀咕。虽说童贯暗地和自己交了底,但是这种节骨眼上他来做什么?童贯如今算是半个蔡攸的人,难道他就不怕蔡攸识破他的两面三刀么?
“请他进来!”
虽说不知其人来意,但高俅自然不可能将人拒之于门外,朝燕青点了点头便对高升下了吩咐,而燕青亦悄无声息地溜了出去。不多时,童贯便满面笑容地走了进来,见面便是深深一揖。
“都是老熟人了,我如今又不是宰相,道夫你还用这种虚礼做什么?”高俅笑着摆摆手,示意童贯在对面坐下,这才问道,“你这深夜来访,难不成有什么大事?”
童贯在心中早有盘算,此时闻听高俅发问,连忙欠身道:“我也没什么大事,一是来探视相公,二来也是有件事想要和相公商议商议。我知道相公最喜爱年轻才俊,所以……”
准高俅因病请辞奏,徙封陈国公,为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一宫使。
对于百姓而言,无论天子官家给了高俅什么样的补偿,其中一条却是确定的——那就是高俅再次罢相了!联想到蔡京在无数弹劾之中屹立不倒,而高俅反而因为一通子虚乌有的流言而遭到了这样的待遇,街头巷尾自然是议论纷纷。
原因很简单,作为东京城的百姓,他们也许不懂朝廷政令,但有一点却是人人都看在眼里的。传言中高俅家人经营的那些铺子产业,隔三差五便有各种义举,或是资助穷人家少年念书,或是周济米面,或是寒冬腊月开设粥铺。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成年累月做下来,自然为高俅积累了一些声名。再加上高俅不像蔡京那样虽说继承了王安石的政见,同样也继承了那些骂名,他在朝野中的风评要比蔡京高上一筹不止。
然而,这一切都难以弥补蔡京即将一人独相的事实。旨意下的当日,蔡攸府邸便肆无忌惮地设宴庆祝,倒是原本应该高兴的蔡京却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去了一个心腹大患原本是好事,然而,倘若又平白无故多了一个熟悉自己的敌人,那么,他先前的所有功夫就全都白费了。多年苦心栽培,想不到竟是养了一个白眼狼!
就在这样一片纷乱的议论中,刘仲武那里却再次传来了捷报——由于西平军司龟缩至瓜州沙州一带,肃州不战而降!
历来中原用兵都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因此,这个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顿时冲淡了百官对于如今朝局的忧惧。当然,那些以为朝廷开疆拓土过快,不该单取西北不毛之地的议论也同样存在。在这些人眼中,但凡不是中原之地的。大可拱手送给蛮夷,不必花费天朝之兵前去征讨。
这样的迂腐意见赵佶自然不会去理会,当时盛唐之时,西域各部族无不臣服于诸都护府之下,这样的盛景作为一个君王不会不渴望。再者,西凉数州并不是传统意义的不毛之地,高俅当年给他灌输地贸易论他到现在还牢牢记着,心里不免盘算着等到拿下沙州瓜州。便可以派出一支使团往西而去。
和报捷的人一起进京的还有十岁出头的刘琦,对于这次来京,他心中自然不是没有好奇。而即使是他的父亲刘仲武,也不明白为何前次的圣旨上会提到刘琦的名字,因此此番不得已之下只得将其送到了京城以备召见。刘仲武有九个儿子,其他年长的儿子也不乏立有军功者,此次唯独召见小地,自然让很多人有所不解。
由于刘琦年纪小,在随行将佐往枢密院报备的时候,他便只能呆在外头等候。他却也不怕生。好奇地打量来往的官员不说。还悄悄地往枢密院中张望。看到他这个样子,几个枢密院的吏员主事不免心中好笑,只是想到这是天子亲口提出要见的人。自然不好和小孩子一般见识。
“九郎!”
听到这声唤,刘琦立刻循声望去,见是童贯,连忙三两步奔了上去。他乃是军官世家出身,再说年纪还小,自然不知道童贯的内侍出身有什么打紧。再加上他曾经亲眼看到过童贯随军的情景,此时遇到更是倍感亲切。
“童大人!”
童贯闻言眉开眼笑,此次事情原本就是他一力促成,因此,看到刘琦一身整齐的袍服。虽说年纪小小却也流露出英武气息,心下自然满意。他和刘仲武平辈论交,便上前摸了摸刘琦的头,然后便笑道:“圣上不日就要召见你,你家在京城没有宅子,就先住到我那里去吧!面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就连你爹也没遇上几次这样地好机会,到时你可别露了怯!”
行前刘仲武早就吩咐过刘琦到了京城可去寻童贯问计,因此听到这话。刘琦自然高兴,当下连连点头。不多时,进枢密院地几个军官便出来了,看到童贯纷纷行礼,一丝不芶地叫了声童帅。尽管童贯如今不过是暂代殿前都虞候,但是,这一任命能够看出天子官家的宠信,因此这些军官作为当年和童贯同在西北军共事过的,自然更是不敢怠慢。
“你们也辛苦了,原本我该请各位到我那里去,只是朝廷自有制度,我也不好违反。只是九郎我却和圣上提过,我就先带回去了,不日圣上便会下旨召见。圣上对于刘帅地西征大捷很是高兴,不多久应该会有旨意下来。到时,刘帅的这个帅字就要名副其实了。”
能够得到来京城报捷这样的任命,这些军官自然是刘仲武的心腹,此时顿时喜上眉梢。两相告辞之后,童贯便带了刘琦回到府中,唤来几个家人交待他们好好照看,又嘱咐了刘琦可以到书房看书,不得随便乱跑,这才匆匆回到了殿前司处理公事。
刘仲武派来的报捷使者自然只在小范围内引起了一点波澜,朝廷中其他大臣的心思仍然放在了大蔡和小蔡身上。至于刚刚辞相成功的高俅,一时间已经被人遗忘在了脑后。世人便是如此健忘,一朝宠信正隆权柄在手的时候,自然是人人趋奉门庭若市;一朝失势,有的只是落井下石,至于雪中送炭的人则是屈指可数。
但是,这一日地高俅仍然接到了一封意料之外的书信。写书信的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北京留守,知大名府蔡卞。原本公认的小蔡乃是蔡卞,但是,自从蔡京父子的争端一起,人人都把当初这位炙手可热的小蔡相公遗忘了。
蔡卞在书信上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兄长和侄儿之间的龌龊,却连篇累牍叙述了如今的河北情况,从边防到对面辽国地状况无所不包。
即使是耳目灵通的高俅,也不得不佩服蔡卞的本事。这些事情要想一时半会了解清楚,却不是那么容易的。由此可知,这位昔日能被王安石看中的女婿,绝对不是那种旁人认为的半吊子。
虽说他如今已经不是宰相了,陈国公的头衔也没有多少实质用处,但是,他却还有一个资政殿大学士之职。有这样的职衔,实际上也就保证了他能够有足够的资本以备日后复相。当然,因为在赵佶的旨意中没有刻意提到这一点,因此几乎没多少人意识到,赵佶并没有罢去他那资政殿大学士的头衔。
“小七,刘正夫和蔡薿真的投靠了蔡攸?”
刚刚被叫来的燕青一听这话,不由笑了起来:“当初别说是大哥,就连蔡相公和何向公也在猜测他们两个的背后是谁,想不到竟然是蔡攸。现如今这一点在朝臣中人尽皆知,有对他们两个不齿的,也有认为两人改换风头快的。刘正夫倒也罢了,毕竟是当年蔡相公不肯用他,说到底还是蔡相公负他更多些。不过,当初他先是跟着张商英弹劾蔡相公,现在又改旗易帜,那张脸实在是变得快!”
“至于蔡薿……”他又冷笑了一声,脸上露出了深深的鄙薄之色,“不过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而已,亏他还能考中状元!”
高俅掐指算了算,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如今去趋附蔡攸的有头有脸官员,又算了算蔡京那里的人,最后才摇了摇头。”要是不算还真难看出,蔡元长那里的人居然有这么多投靠了过去。蔡攸也算是有本事的,能够把自己的老爹逼迫到这个地步,只是,他似乎忘了一点,他能够到这个位置,全都是靠着圣上的简拔。”
“话说得没错,只是不是有一句古话么?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那些人如今只认为蔡攸得了圣上宠信,哪里还顾得了其他?”燕青正准备将这几日监测到的情况好生分说一遍,外头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他立刻知机地闭口不言。
“相爷!童帅求见!”
童贯?高俅和燕青对视一眼,心中犯了嘀咕。虽说童贯暗地和自己交了底,但是这种节骨眼上他来做什么?童贯如今算是半个蔡攸的人,难道他就不怕蔡攸识破他的两面三刀么?
“请他进来!”
虽说不知其人来意,但高俅自然不可能将人拒之于门外,朝燕青点了点头便对高升下了吩咐,而燕青亦悄无声息地溜了出去。不多时,童贯便满面笑容地走了进来,见面便是深深一揖。
“都是老熟人了,我如今又不是宰相,道夫你还用这种虚礼做什么?”高俅笑着摆摆手,示意童贯在对面坐下,这才问道,“你这深夜来访,难不成有什么大事?”
童贯在心中早有盘算,此时闻听高俅发问,连忙欠身道:“我也没什么大事,一是来探视相公,二来也是有件事想要和相公商议商议。我知道相公最喜爱年轻才俊,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