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谁当家谁知柴米贵

曹操是何等人物?既然得陇,焉能不望得蜀?但是,想得是一回事,能否得到又是另一回事。

主簿司马懿现在还远没有锻炼出后来的战略眼光,给曹操的建议全凭臆断想象,分析别人不利时却疏忽了别人的优势所在,尤其对自己部队的硬伤,更是视而不见。

劝曹操出兵益州实际上是只看一点,不及其余:“刘备以诈力战胜刘璋,巴蜀人心并未归附,而现在刘备本人远征江陵,此战机不应该放过。我军今克汉中,益州震动,趁胜势进兵益州,大军指处,蜀兵必然瓦解。圣人也不可违背天意,更不应该放弃时机。”

应该说司马懿所述之蜀军这些弱点都是事实,可是他却疏忽了现在益州的主人已经不是懦弱的刘璋,而已经换成了被曹操称为“英雄”、“吾所俦也”的刘备,就算刘备本人暂时不在益州,但留守的诸葛亮又岂是容易欺负的庸才?

还有那尚守益州的、黄权、法正、张飞、马超、吴懿、黄忠、魏延、李严等,哪一个是张卫所能比得?不用说别的,就是现在把守葭萌关的守将霍峻就够曹军头疼的,霍峻就是一位擅长伏路把关的将领,曾以八百余人击败了张鲁数万“鬼卒”的来犯大军,名传四方,曹操不会没有听说。

再看曹军自己:曹操是3月出兵,四月军到陈仓,五月方占领武都河池,又两月才抵达平阳关,苦战十余天,月底才侥幸破关,辗转数千里,八月才算驱走了南郑的张鲁。注意:现在是八月,张鲁并未投降,合肥前线的战事还危险万分,张辽大胜孙权战事曹操不可能知道,而曹军士兵已经肯定疲弱到了极点,决不是曹操如魏书所说:“军自武都山行千里,升降险阻,军人劳苦;公于是大飨,莫不忘其劳。”

大吃一顿就能恢复战力?那酒肉里你就是兑上大烟膏也绝不会这么神奇!

何况逃亡巴中的张鲁并未实际归降,与益州的战事一启,张鲁的态度可就不好估计了,那张天师在汉中也是三十多年的老教主了,民心未丧,焉知会不会趁火打劫,以图重收他的汉中?

善于冒险的曹操也不会冒这形同自杀的大险,所以才近乎痛斥般回答司马懿的建议:“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邪!”

至于刘晔说的:“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这刘晔看来也是属于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那类智士:蜀军的各种优势他也都清楚的很,单凭“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却是拍马不嫌手疼,吹牛不顾牛的个头大小,尤其是:一旦不克呢?曹军的安危却成了曹操一个人的事了。

据史载:刘晔还用曹操以往的战例来说服——或者是吹捧鼓励曹操,可惜所选的战例都提醒了曹操不能冒险:

“明公以步卒五千,将诛董卓,(此战曹操全军覆没,自己险些丧命)

北破袁绍,(败中险胜!估计现在曹操也后怕!)

南征刘表,(无可比性,那刘备能学刘琮主动投降?)

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慑海外。(与具体战事无关,纯拍马词。)

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

——最后的推理简直是在忽悠曹操,既然“蜀可传檄而定”,那就不用出兵,传个檄好了,且看蜀可定否?

估计曹操心里雪亮:别丢那个人了!这檄终于没传。

据史载:曹操不从。仅隔了七天,有西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守将虽斩之而不能安也。”曹操问刘晔:“现在还能出击吗?”刘晔回答:“今已小定,未可击也。”——区区七天敌人就已“小定”,可见刘备、诸葛厉害!大概是刘晔经这七天琢磨明白了倒有可能:这益州现在打不得!

再有就是地形问题,唐人有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汉中入蜀,其道路绝对险于出散关至平阳之山路数倍,远于数倍,刚吃够了山路苦头的曹操哪能会再蹈覆辙?

更重要的是曹军根本没有这个时间:现在是张鲁已逃,八月的刘备已经回到了益州,孙权也在合肥动了手,根本不是劝战的两位所说的情景:刘备尚在江陵!

曹军的情报也太滞后了?要么就是史书妄载。

驻军汉中休整的曹军现在起的是威慑作用,效果颇佳:九月,张鲁准备联合依赖的朴胡、杜濩、任约,各自提前靠拢政府,举众来附。曹操于是分割了反正不是自己的益州三郡,朴胡为巴东太守,杜濩为巴西太守,任约为巴郡太守,并皆封列侯。

没有征求现在益州的主人刘备的意见,要想稳任实职?那就各自尽力去打刘备呀,一切要等消灭了刘备才能实现。

张鲁现在真是没有任何指望了,连投降也被别人抢了先手,就盼曹操能明白“革命不分早晚,觉悟不论先后”的大道理,能优待政策照常不变——张天师被迫向曹操投降了。

十一月,张鲁率部及全家出降。魏公曹操格外看重这位当代天师,竟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

张鲁在这之前是啥级别?汉宁太守而已,不过五品地方小官,现在的镇南将军可了不得,地位仅次于三公!投降反升大官,令人仰慕啊!比辛苦修仙近便多了。

益州暂时不能打,曹军主力不能长期耗在汉中,合肥前线才是眉睫之患,曹操要胜利回师江淮了,但靠近汉中的三巴却不能便宜刘备,曹操留夏侯渊总领汉中军政,临行嘱咐:一旦刘备来犯三巴,则由张郃督诸军出三巴,尽迁其民于汉中,如此弱巴郡之力,增汉中之势,刘备则无能为也。

这次出兵的收获还是巨大的:经曹操部队动员,汉中百姓八万余户随曹操东下,“自愿”移居河洛,二世纪啥最宝贵?人财呀!中国这时候的百姓太稀少了,物以稀为贵么。

那夏侯渊这汉中总管怎么办?从三巴再移民就是了,这就是曹操临行嘱咐张郃去三巴抢人的主要因素。

其实这点刘备新收的西蜀将领黄权也早看到了,就在张鲁逃亡巴中之时,江陵前线的刘备也赶回了益州备战防务,黄权上言刘备:“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

刘备深然,便以黄权为护军率诸将出击巴中;也就是在曹军主力东归的同时,刘备军也出兵东向,杀向了巴郡。

这里就看出了刘备的过人之处,初伏西蜀,却对原益州将领无比信任,大胆用之为对外征讨的统兵护军,此举不论出兵胜负如何,都将对稳定益州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急于东归的曹操对刘备不是不了解,只是由于江淮那边有公事,朝堂之上有私事,公私两事都是大事,只能顾东不顾西了。

再就是对夏侯渊、张郃能力的无比信任,有此两员虎将,应付刘备应该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