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祸起荆州 当阳追击

刘表死后,刘备原本还在樊城与诸葛亮整日讨论政治,但不久后也感觉到政治气氛有变,襄樊一带多了许多北方人,有些还是朝廷人员的装束。

刘备越想越不对劲,于是便派人去襄阳问刘琮,刘琮见纸里包不住火了,便故意派了一位名叫宋忠的儒士转告刘备:“我们已经向曹操投降了,而曹操大军此刻正在宛城。”

刘备听到这一消息,无异于五雷轰顶,大概连肠胃中的纤毛都竖了起来,他颤抖着吼道:“你们这些人私底下搞事,大祸临头了才告诉我,难道不觉得太过分了吗?”说完拔出刀指着宋忠,“今天就算砍了你的脑袋也不足以泄愤,我要走了,大丈夫不屑杀你这种囊包,给我滚!”

刘备在这种危急时刻,仍然能保持一定的镇静,而不是怒气冲冲,杀人泄愤,可见此时的刘备经过岁月的洗练,不再是当年那个被热血冲昏头脑,怒鞭督邮的年轻人了,他在政治上已趋于成熟。

看着宋忠屁滚尿流地逃出樊城,刘备感觉身体还是抖得厉害,他赶紧招集核心幕僚商讨危机处理之道。

会议中有人建议应该率军攻取襄阳,俘虏刘琮和那一票毫无道德廉耻的荆州吏士,然后向南撤退到江陵,和曹操进行长期抗战。

刘备却摇头说:“刘表临死之际把他儿子托付给我,要我背信,我做不到,这样我有何脸面去地下见刘表?”

刘备的这番话,究竟是由衷而发还政治语言,不得而知。正面一点来看,刘备在荆州七年间,从未有抢班夺权的企图(即便有,也隐藏得很深),大概他确实由衷感激刘表,不忍对其子下手。功利一点来看,将刘琮等人掳到江陵,对于抵抗曹操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会造成刘备集团的内部矛盾。

这一建议被否定,那么南方的江陵城便是刘备眼下唯一的选择了。江陵是长江的重要渡口,刘表兴建的重镇,城防坚固,粮草充足,在那里挡住曹军,至少还能保有江南四郡,留下翻身的本钱。

箭已在弦,刻不容缓。

刘备很快就做好了分兵撤退的安排。关羽率领船舰数百艘,先顺着汉水东下到夏口,再转入长江逆流西上到江陵,以求至少保有部分水上力量。而刘备与赵云、张飞、徐庶、诸葛亮等人则率领部队南渡汉水,走陆路直趋江陵。

刘备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再次劝他攻城,刘备却不忍心。他在城外大声呼叫刘琮,可怜的刘琮心虚惶恐,不敢露面,于是刘备前往刘表墓,向已故的老州牧流泪拜别。

刘备这一连串举措,使得他与刘琮、蔡瑁等人的形象形成强烈对比:一边是坚守刘氏立场,力抗外敌,坚韧不拔,重情重义;另一边却是专搞兄弟内斗,对曹操卑躬屈膝,个人利益至上。

许多荆襄的百姓和有识之士不禁提出疑问:“同样都是姓刘的,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于是,在刘备凛然正气的感召之下,许多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的荆州“非亲曹派”人士,愿意放弃稳定的生活,选择跟随刘备,力抗北方侵略者。

南郡枝江人霍峻首先率领家乡民兵部曲数百人加入刘备军团,南郡宜城人、时任临沮县长的向朗也归附于刘备,共同向南撤退,其余跑来追随的平民百姓更是如流水般。当刘备走到当阳县时,整个撤退队伍已经膨胀到十余万人之众,所携物资数千辆。

庞大的队伍拖慢了行军速度,一日只能行进十余里,于是便有幕僚向刘备建议:“眼下最重要的是退保江陵,现在我们人数虽多,但都是一些不能作战的平民,要是曹军赶来,该怎么抵抗?”

刘备摇了摇头:“要想成就大业,便要以人为本,今天这么多人追随我,我怎么可能弃他们于不顾?”

有许多后世学者认为,这是刘备作的一场政治秀,无非是要笼络人心,《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就曾经说过“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则占人和”这样的话吗?

笔者想说的是,即便刘备的许多举动都有“笼络人心”之嫌,但相信至少这次不是。

经过了十余年的摸爬滚打,刘备依然是当年那个会带着数千饥民去救徐州的刘备。他一定清楚当时情况的紧迫,但他却没有办法拒绝那些平民口口声声“刘将军”的呼唤,也无法放下当一个大哥的身段,至少在最后一刻来临之前,他要陪在这些追随者的身旁,同甘共苦。

他听天由命了。

当然,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罢了。

刘备有可能在事前,稍稍估量了一下曹操进军速度:樊城距江陵二百公里,而宛城距江陵三百二十公里,倘若刘备离开樊城时曹操刚好离开宛城,那么曹军必须要以刘军一点六倍的速度前进,才有可能在到达江陵之前赶上刘备,这还不计入曹操在襄阳受降时必要的耽搁,因此即便行军速度被民众拖慢,刘备认为时间上多少也还有富余。

如果按照以上的逻辑推理,刘备当然有充裕的时间带领百姓赶到江陵。然而刘备毕竟离开曹操太久了,他忽略了曹军实力的强大,也低估了曹操要将他赶尽杀绝的决心。

曹操大军才刚进新野,便已得到了刘备南撤的消息,曹操深恐刘备取得江陵的军事物资,与自己形成僵持,于是丢下辎重,轻军前往襄阳,简单接受刘琮的投降后,随即由新降的荆州将领文聘带路,出动五千骑兵向南追击刘备,而这追击军中的主力,便是曹军中最精锐的虎豹骑。

虎豹骑应该是曹操于官渡之战前后所建制的特种部队,组成人员由军队中的百人长(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连长)或是特别骁勇的骑兵所组成,精锐勇猛自不在话下。曹操将这一群杀人机器交给曹仁的弟弟曹纯带领,曹纯严谨明理,将这支部队带得相当妥帖。

建安十年南皮战役时,就是由虎豹骑斩下袁谭的脑袋;建安十二年远征乌丸的作战中,虎豹骑又俘获乌丸单于蹋顿……

我们有理由相信,虎豹骑是一支专司“斩首行动”的机动部队,其精锐程度,完全可以和击毙本·拉登的美国海豹突击队相提并论。

面对“逃跑天王”刘备,曹操再度投入这支“斩首部队”,目的无他,就是要刘备的脑袋。

话说这支特种部队从襄阳展开强力急行军,一天一夜不停歇,向南直追出三百余里,差不多就是一百五十公里的样子,终于在当阳县长阪一带遇到了刘备的主力。

曹军在没有休息的情况下直接投入战斗,彻底震撼了还在散步的刘备军,刘备部队一触即溃。此刻的刘备哪里还能顾得上父老乡亲,甚至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要了,二话不说带着几名近卫调转方向,朝东方开溜,留下至今戏份还不太多的张飞与二十骑断后。

话说张飞选定了一条河流桥头,将桥梁拆除,沿河据守,并命士兵扬起尘土,掩盖其虚实。待追兵追至,张飞于河畔瞋目横矛大喝道:“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

其声势威猛,即便最精锐的虎豹骑也不敢贸然挺进。曹纯见前方烟气弥漫,心生疑惧,忙令左右査看当日气象报告。不一刻手下回报:“今日官方数据,PM2.5值正常,天气良好。”曹纯仰天笑道:“天气良好而烟尘滚滚,必有伏兵!”遂下令撤军。

张飞长出一口气,叹道:“连最精锐的虎豹骑都被骗过了,还是官方数据会坑爹啊!”

以上当然是笑谈,摘自互联网,略加改动,只求博列位看官一乐。

不过,当时曹纯的确不曾下令追赶,想来当时渡桥已毁,虎豹骑的军士大概也已经累极,于是放弃了追击,给了刘备一条活路,从而也在虎豹骑的作战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

另一方面,被刘备抛下的家眷们则成为了曹军主要的攻击目标,此时便该是赵云上场的时候了,他怀抱未来蜀汉帝国的统治者刘禅,同时保护甘夫人,惊险地逃过曹军的追击,不过刘备的另外两个女儿就得不到赵将军的庇佑了,惨遭俘虏。

另外,徐庶的母亲也是在此战中被曹军所俘虏的,从而导致了之后的“徐庶进曹营”。

真实的史料上并没有赵云屠杀曹营杂鱼,或是张飞一嗓子吼死夏侯杰的记载,不过能在天下最精锐的虎豹骑面前全身而退,刘备的这批核心卫队,也算是值得表扬了。

经过了一整日的奔逃,刘备终于暂时摆脱了曹军的追击,当时绝大多数部队都已经走散,辎重全都丧失,令刘备又回想起当年在徐州、小沛和汝南时的破败情景。他不禁慨叹:七年荆州安稳的日子,原来只是幻梦一场,到头来还不是又沦落成一只丧家之犬?

坏消息还没完。

这时徐庶跑了过来,哭哭啼啼说他老妈被抓,他方寸已乱,留下来也不会有作为,所以向刘备辞行,改投曹操。

另一边又有人传来消息,说赵云已向曹操投降。

刘备正自恼火,于是将手戟丢向那人,大吼道:“你给我闭嘴!子龙绝不会负我!”

当然,说出这番话来,刘备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依常情推之,在这种局面之下,赵云即便投降也是可以理解的,就算是关羽,不也曾被迫降曹吗?然而这一天噩耗接踵而来,早已使他疲于应对,他只有靠吼上那么一嗓子,才能宣泄一下郁积在胸中的块垒。

“辛辛苦苦二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我招谁惹谁了我?”

笔者相信,这才是那一声怒吼背后所蕴含的真意。

好在那天稍晚些时候,刘备总算得到了一丝安慰。

赵云带着小刘禅与甘夫人归来(不过刘备并没有把儿子摔在地上),而关羽的水军也已到了离长阪不远的汉水渡口。于是刘备强打起精神,带着残兵败将前往渡口与关羽会合。

只是眼下前往江陵的道路已被截断,江南四郡也迟早要沦为曹操的囊中之物。望着深秋的汉水,刘备不禁再次陷入绝望:这盘下了二十年的棋终究走到了终局,最后输的人还是我。什么王霸,什么兴复汉室,什么天下,只不过是一场笑话罢了!

然而,刘备的人生总是在山穷水复的地方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就在那一天,刘备的大帐中来了一位陌生的访客,此人是个高大魁伍的青年,操着一口淮南口音,指上的厚茧,说明他曾是个箭手。他虽穿着儒服,却仍掩不住那股豪杰气质。

他的名字叫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