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九死一生 六、冰山险阻
忽然听见“啊呀!”一声惨叫,一个马夫连人带马跌了下去,玄奘想下去救他,不料一脚踩滑差点倒栽下去,被卡在了一块冰棱角上。向导和几个僧人拼着命才把他拖了上来。此时大家低头一看,都倒吸了一口凉气。那陡峭的冰崖下,哪里还见得着刚才跌下去的那人马的踪影……
玄奘终于又西行了。
不过,这一次不再是一个人了。高昌国王赠送了他马匹、银两等,还给他安排了马夫,所赠银两足够法师往返二十年费用。玄奘将一部分银两捐给了当地寺院。高昌国王派遣殿中侍御史欢信护送玄奘到突厥,还写了二十四封国书请沿途国主给予关照放行,同时给他准备了大量的礼物。
玄奘终于出发了,和他一起走的有护送他的僧侣、马夫等约二十多人,还有一些商旅与他们同行。可是,走了两天后玄奘发现同行的人愈来愈少,原来,有些商人为了抢生意,竟半夜起来偷偷走了。
过了几天,远远看见一座塔,塔旁边飘着几朵白云,十分吸引人,同伴说那里有泉水,众人便加快了脚步。
他们尚未走到泉水边就听到了流水声,走近后见泉水从一座几丈高的山崖上流下,玄奘和大家一起走到泉水边洗了脸,又舀了一碗水坐下喝着。泉水十分甘美,一个僧人给大家讲起这股泉水的来历,大家便在石头上蹲了下来,一边饮水一边饶有兴趣地听他讲:
“从前有一伙商旅结伴而行,来到这儿时,早已断水,大家口渴难耐,有的已经危及生命,他们看着这高高的山崖幻想着从上面流下清泉以救大家性命。这时走出一个和尚,向大家合掌说道:‘贫僧一路上承蒙众施主接济,现大家危难贫僧岂有不救之理。现我到崖上去祈佛降下泉水,不过等我爬上崖顶后,大家要说佛祖保佑。’于是那个僧人便爬到了崖顶上去了,众人便照他的吩咐高喊:‘佛祖保佑!佛祖保佑!’
“等了一阵,果然有泉水涓涓流了下来,众人乐坏了,便兴高采烈地用缸子去接水,忽然一个僧侣叫了起来:
“‘那位救命法师呢?怎么还没下来?’
“‘是啊!他呢?’众人这才想起那和尚来。
“大家左右环顾不见了那救命僧侣,于是有几个人便爬到高崖上去寻找,结果把他们惊呆了,他们发现那僧人找到泉源后,因拼命搬开堵住泉源的巨石而跌落到崖后摔死了。
“那位僧侣的尸体被抬下来后,众人都捶胸顿足地大哭不止。哭声感动了苍天,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山崖劈成了两半,那涓涓细水变成了小瀑布,人们又惊呆了……
“那些被救的人们庄重地把那僧侣掩埋在崖下,以后过往商旅都在那里喝水,并且为了缅怀这位高尚的僧侣便都自发地往他的坟上加一把土,捧一把石,于是那僧侣的坟愈来愈高,后来人们把它建成了一座塔。说也奇怪,那位僧人圆寂的塔不倒,这泉也就不会干涸,而且还会随着行人的多少而增减:行人多时,泉水就会变粗;行人少时,就会变细;无人来时,泉水就只有点滴。”
众人听了都称奇不已。
“哦!我讲的就是这座塔的来历。”
“啊!”玄奘听后感动万分,他站在塔下低首合掌立着,口里念道:
“阿弥陀佛,只要是为了众生,玄奘也宁愿变成一座塔。”
他们一行继续前行,远远地便见一座城门外人山人海,幡幢迎风。
“这是什么国家?”玄奘问向导。
“噢,是屈支国的都城。”
玄奘听了忙加快了速度。临近都城时,得知是国王率众臣以及数千僧侣早已在等候。为表示欢迎玄樊光临的虔诚,他们在东门外临时搭起了帐篷,并放置了佛像。
玄奘赶快下了马,疾步走来。
礼乐高奏,国王及高僧木叉毱多迎了上去。国王合掌施礼道:“我们欢迎法师光临。”
“谢国王恭候。”玄奘也合十谢礼。
一僧人向法师呈上一盘鲜花,玄奘接过花盘手捧着走向佛像,然后把鲜花撒到佛像上,又向佛像合掌施礼。
国王及众僧侣也朝佛像礼拜。
玄奘被迎进宫后受到了国王的热情款待,宴后,木叉毱多邀请玄奘光临他的佛寺阿奢理儿寺。
这个寺院高大雄伟,环境也很优美,木叉毱多高僧陪玄奘参观后,坐在寺院菩提树下切磋佛理。
高僧木叉毱多,是在屈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佛学家,早年曾在天竺游学二十多年,佛理颇为高深。
他想挽留玄奘在此弘法,便劝道:
“老衲此处《杂心》、《俱舍论》、《毗婆沙》……应有尽有,足够法师学了,何必冒险前往天竺呢?”
玄奘答道:“大师佛理高深,弟子早有耳闻,也想在此留学,但不知大师这儿有《瑜伽论》否?”
木叉毱多高僧答道:“这种邪论,看它何用?”
玄奘心里叹道,他是小乘佛教的人,观点不一样,自然把大乘佛教的经典视为邪妄,知道话不投机,但也礼貌相对。便回道:
“弟子决心到天竺学《瑜伽论》,因为您的寺院里缺少这方面的佛经。”木叉毱多高僧还想用他自己精通的《毗婆沙》来压倒亥奘,结果,玄奘以《俱舍论》驳倒了他。
木叉毱多高僧自叹弗如,再不敢傲视玄奘了,并对他人叹道:“这位支那高僧佛理精深,到了天竺,恐怕要为那里的僧人所不及。”
玄奘离开屈支国时,受到了倾城的出送,从此唐僧玄奘的名声更加远传西域各国……
玄奘他们在大沙漠上,沿着白骨又走了五百多里地,来到了一个小国家,向导说:“法师,这国家叫飒秣建国(康国),他们不信佛只崇拜火,对过往僧侣不太友好,法师要多加小心。”
玄奘听了合掌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以佛心待人,不要紧的。”
果然,到了城门,既没有僧侣迎接,更不见王公大臣,玄奘便把高昌国王写的信递进宫去,康国王见了,才传旨让玄奘进宫。
“贫僧玄奘拜见国王陛下,祝国王吉祥、国家安康。”玄奘双手合十向高坐在御座上的康王施礼拜道。
“啊,久闻法师大名,今日得见,不胜荣幸之至。还不快给法师端坐椅。”康王见法师如此讲礼,便收敛了傲慢。
侍臣这才给玄奘端来了椅子,玄奘便端坐在一旁。
“听说法师不畏艰险到天竺取经,本王实在不解,那佛经有何用,这佛学又有什么意思?”
“好,请让贫僧一一回答。佛经是佛学的精髓,是佛家修道的指南,天竺是佛学的发祥地,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贫僧去取经是为了求到更高深的佛旨。”
“哦……是这样。”康王的态度开始变得诚恳起来。康王又问:“那……敢问法师,佛学有什么意义?”
玄奘欠了欠身答道:“佛界的宗旨是解脱痛苦,小乘偏重于个人解脱,大乘则要求一切众生的解脱。”
“噢,是这样。”康王饶有兴趣地往前凑了凑,说道:
“法师请往下讲。”
玄奘又说:“佛家的根本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康王赞叹地点了点头,问道:“我听说佛家讲三世轮回因果报应,请法师赐教。”
玄奘刚开口要回答,康王便说:“传我旨令,今晚为法师设斋宴,饭后我要请法师讲经。”
斋宴后,夜已深了,但康王还要请玄奘继续讲下去,玄奘从命,于是二人屈膝而坐,康王越听越有味。
“那么,请问法师,什么叫因果报应?”康王急切地问。
玄奘认真地回答:“因,就是能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果,则指因原因而产生的结果。报应就是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噢,请问法师区分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玄奘说:“善哉!佛家善恶有十大标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贪欲、不……”
“噢,法师,我打断一下,不杀生,为什么要列在首位?”
“因为佛家最怜爱一切生命,禁止残害生命……”
康王频频点头,正神情专注地听着,忽见官外火光冲天,并听见叫骂,正诧异时,侍者来报:
“国王,来了一伙胡人,他们焚烧寺庙,还要杀法师带来的僧侣。”
康王听了大怒,喝道:“给我抓起来。”
官外广场上,士兵们高举着火把,康王怒气冲冲地命令把放火的人带进来。
士兵们把十多个纵火的胡人绑着押了过来。
康王怒喝道:“把他们的手给我剁了。”
玄奘听了双手合十向康王说道:“阿弥陀佛,这太残忍了,国王何不把他们关起来,感化他们,等他们改恶从善了,再放他们出去。”
“国王,宽恕我们吧,以后我们愿改恶从善。”
康王令道:“好吧,看在大唐法师的面上饶了你们,不过以后你们若再持恶,我可不管了。”
“谢中国法师,谢康王,我们从此不再作恶了。”胡人们朝玄奘及康王拜了下去。
康王及臣民们见状都十分感动,对玄奘肃然起敬,当场就有不少臣民请玄奘为他们剃度。玄奘启程时,康王及臣民们都翔城门恭送。从此,这个国家举国上下敬仰佛学,火烧寺庙和驱逐僧侣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
玄奘一行又继续上路了。
玄奘骑在马上发现,不远处一座冰山横在前头,这座山叫冰山,位于葱岭天山之北(今新疆乌什西北的别迭里山口)。山高接云,飞鸟不入,终年冰雪不化。虽值盛夏,雪路始通,但山口处依然寒风凛冽,路冻而滑,稍不留神便会滑下山崖被摔得粉身碎骨。
玄奘回头问向导:“这座冰山能绕过去吗?”
向导摇摇头说:“不行,这座山是必经之路。”
一客商对玄奘说:“法师,翻越此山极其危险,不少人就是死在这座山上的。”
玄奘听了毫不畏惧,并策马走在前头。
走了一段后,马不能骑了,大家都只好步行。进入山岭深处,山势果然陡峭异常,路滑崎岖,但见到处是冰块倒挂,雪洞暗伏,随时都有滑下冰崖和落人雪洞的危险。
玄奘跟着向导在前面爬着,随从跟在他的后面,他们沿着一条崎岖的山路艰难地攀登着……
越往山顶越寒冷。走在险峻的盘山道上,大家都牵着马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走,既不敢抬头上看,也不敢低头下瞧,玄奘跟在向导后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忽然峡风卷雪扑面刮来,他们惟恐被刮到崖下,都把马伏下,然后紧紧抓着马缰蹲了下来,等风雪过后才敢行走。
风雪过后,玄奘抬头看了看山巅,天哪!白皑皑的,哪里分得清苍天山顶,那些倒挂着的冰块就像要迎头砸下似的。
玄奘口里忿起了“阿弥陀佛”,他低着头一手抓着马缰,一手攀着冰角几乎是爬行前进……
忽然听见“啊呀!”一声惨叫,一个马夫连人带马跌了下去。玄奘忙去救他,不料一脚踩滑差点倒栽了下去,被卡在了一块冰棱角上。向导和几个僧人拼着命才把他拖了上来。此时大家低头一看,都倒吸了一口凉气,那陡峭的冰崖下,哪里还见得着刚才跌下去的那人马的踪影……
玄奘还想下去救他,被众人劝住了,他凝望着深不见底的冰崖,两行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滴到了冰冷的崖下……
下到半山腰,向导说:
“进入冰山峡谷了,这是一条长几百里的冰道,却又是穿越天山的必经之路,要七八天时间才能走出。这冰道并非平坦大道而是崎岖难行的狭道,使人感到时而悬在半山腰,时而又堕入冰川谷底。不仅路滑,稍不留神便有掉进冰洞的危险,更要命的是碰上雪崩或冰塌那就有被埋死的可能,法师怕不怕?”
玄奘摇了摇头说:“不怕。”
向导不无钦佩地看了看他,说:
“法师的勇敢刚毅果然名不虚传,我一生走南闯北,见过多少僧侣,您可谓最有勇气的法师。”
“您过奖了,贫僧不过是为了能达到取回真经的愿望而已。”
玄奘往前望了望,见千里冰峰白雪皑皑,冰峡狭道如山蛇一般蜿蜒崎岖,但玄奘任凭风吹衣襟,他无所畏惧她说:
“我们走吧,多走一步,就能早一点到达天竺。”
大家听了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就都精神饱满地又迈开了脚步。
所谓路,其实都是冰棱和积雪,滑溜异常,马和人都经常滑倒。个个的屁股和衣服几乎都沾满了雪泥,因为差不多没有不摔跤的。
实在太累了,他们就坐在冰石上喝水啃干粮,吃完又开始行走。
太阳西斜了,他们也实在太饿太累了,好不容易来到一块挡风的冰岩下,向导说:“这可是块烧饭的地方,咱们生火做饭吧!”
于是玄奘他们便把马鞍取下来,让马休息,并打开马饲料袋套在马脖子上让它吃。
两个随行僧侣点燃了架好的干柴,把盛了冰雪的铁锅架上,然后下米煮饭。
饭后,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暗,气温也骤然下降。
向导跟大家说:
“穿越冰山,最难躲过的关就是晚上睡觉这一关,因为冰山峡谷长几百里,要走七八天,躺下去睡觉时,很可能便起不来了,但是又不能不睡。所以大家要多注意一些。”
然而,他们实在是太困了,于是便一个个打开铺盖,在冰上躺了下去。
一会儿便鼾声四起了。
夜里,气候下降得很厉害,躺在冰“床”上,他们裹紧了被子一个紧挨着一个……玄奘裹紧了被子睡了过去。
一阵寒冷把他冻醒了,他想翻身,可是被子边上已和冰雪冻在了一起,他只碍平躺着念《般若心经》。
天亮以后,向导用木棒把玄奘被子的冻冰砸开,玄奘才从被子里钻了出来,别的人也陆续起“床”了,可是有不少马却冻死在了冰上,永远也起不来了。尤其令玄奘心碎的是,高昌国派来护送他的人有一个冻死了,他哭着和其他人一起用雪掩埋了他后,又继续攀越冰山。
经过七天七夜的艰辛,他们终于翻越了冰山,玄奘点了一下人数,除夜晚逃走了及冻死的人,只剩下七八个了。
玄奘又经过了一次生死考验,终于离开了险境又踏上了西行的路途。
一卧冰爬雪的七天七夜损坏了玄奘的身体,给他留下了骨冷及肺寒病,疾病的痛苦折磨了他的晚年,影响了他的译经,也减少了他的寿命。
正是:
冰山接云秃,崖险飞鸟无。
僧人露霜宿,胸中犹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