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宋璟为相 有脚阳春

姚崇罢相之后,便进入宋璟的宰相时代。

二十岁便中进士的宋璟在武则天时代便显露了自己的良臣本色,他的第一次重大亮相出现在一次作证之前。

当时,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受尽恩宠,御史大夫魏元忠看不惯二张的胡作非为便经常对二张进行弹劾,没想到不但没有扳倒二张,反倒遭到二张的诬告,二张反诬魏元忠有谋反之意。为了坐实魏元忠谋反,张易之和张昌宗找到了中书舍人张说,授意张说做伪证,“证明”魏元忠谋反。

张说模棱两可地答应了,他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但他良心上过不去。

临近对证,同为中书舍人的宋璟走了过来。宋璟对张说说道:“名义最重,神道难欺,千万不要投靠奸邪之人而陷害忠良,以为自己就可以幸免。就算这次你冒犯天颜流放出京,也是很光荣的事情。如果你有什么不测,我一定进去救你,大不了与你同死。努力吧,想要万代瞻仰,就在此一举!”

宋璟的一席话让张说最终选择了自己的良心,结果二张不仅没能陷害成魏元忠,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张狂。

不过张说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由中书舍人被贬到钦州。

在此事后不久,宋璟由中书舍人升任左御史台中丞,而他与张易之、张昌宗的斗争还在继续。几番斗争下来,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算是怕了宋璟,如果不是有武则天的袒护,二张兄弟的脑袋不用等到张柬之等人起兵就掉了好几回了。

时间来到开元三年,宋璟官至御史大夫,以他跟李隆基的君臣交情,在李隆基的手下,他应该顺风顺水。

然而,平地却起了波澜。

这一年,宋璟居然被贬了!

被贬的理由很离奇:身为御史大夫,在金銮大殿监督棍刑时失职,当棍子打得轻时,没有喝令加重。

这也算理由啊?

因为这次失职,宋璟由御史大夫贬为睦州刺史,不久又转任广州都督。

对于宋璟的这次被贬,很多人都看不懂,估计当时的宋璟也没有读懂,仅仅因为这一点失误就被贬,是不是李隆基有点吹毛求疵了。

其实,李隆基不是吹毛求疵,而是欲扬先抑。以李隆基的识人,他不可能不知道宋璟的能力,这次因为小事将宋璟贬出长安,其实是李隆基准备重用宋璟的前兆。

因为这时已经是开元三年,宰相姚崇已经干了两个多年头,虽然姚崇的政绩很出色,但是姚崇儿子的所作所为已经源源不断地传到了李隆基的耳朵里,而且在开元二年,大臣魏知古还有过一次告状。

所有的一切集中到一起,李隆基意识到,该给姚崇找个接班人了,这个人就是宋璟。

按照一般人的思路,如果要重用宋璟,也没有必要将宋璟贬出长安,完全可以就地提拔。

这就得说是皇帝的手腕了,古往今来的皇帝一直乐于做一件事:打一巴掌,给一甜枣。

回想唐太宗李世民病危时,是不是有类似的举动?他把李世贬出长安,为的就是自己先做一个恶人,然后等李治登基之后,再把李世召回,这样李世就会对新君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在李世的问题上,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俩,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现在到了李隆基时代,他没有机会跟父亲演双簧,只能红脸和白脸自己一个人唱了,先把宋璟贬出长安吃点苦,然后找合适的机会再把宋璟召回长安享福,一贬一召,便是皇帝屡试不爽的绝密法宝。

李隆基没有看走眼,宋璟这样的官员,走到哪里都是好官。

到了广州,宋璟很快便做了一件大事——烧瓦。

当时的广州还保留着旧时的风俗,以竹子搭屋,以茅草做顶,长久以来当地人习以为常,但就是有一个苦恼:经常失火,因为茅草易于燃烧。

宋璟到任之后,很快意识到茅草做屋顶的危害,于是便教当地人烧瓦。如此一来,茅草屋顶都换成了瓦屋顶,失火从此基本绝迹,广州百姓摆脱火灾多发便从宋璟开始。

除了教人烧瓦,宋璟在广州为官深得民心,由于他先后在全国多个地方为官,每个地方都留下了不错的官声,因此宋璟得到一个雅号:有脚阳春。

什么意思?

意思是,宋璟到哪里,便把温暖的春天带到哪里。

古往今来,如果哪个官员能得到这个评语,一生足矣!

就在广州人民盼望宋璟长期留任广州时,李隆基的调令来了,将宋璟委任为刑部尚书、西京留守长官。

接到调令,宋璟作别广州,乘坐政府的驿马车前往长安。前来迎接宋璟的是当红宦官杨思勖,此时他是比高力士还红的宦官,不仅办事得力,而且还能率军出征,深得李隆基的宠爱。就是这么一个皇帝身边的红人,宋璟除了正常的礼节之外,一言不发,一路上便这样跟杨思勖来到长安。杨思勖见惯了对他点头哈腰、卑躬屈膝的官员,像宋璟这样简直把他当空气的官员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由此在心中对宋璟肃然起敬。

回到长安,杨思勖把这一幕告诉了李隆基,李隆基点了点头,看来这个人没有选错,是个合适人选!

李隆基的判断没有错,不久,宋璟便作出了证明。

开元五年正月十日,李隆基从西京长安出发前往东都洛阳,本来心情大好的李隆基在过崤谷时,脸上开始阴云密布。

李隆基看到这里道路狭窄,而且年久失修,巡幸的队伍走到这里通行艰难,而且弄得狼狈不堪。相关官员是干什么吃的!

李隆基动了肝火,盛怒之下他准备将河南尹(洛阳特别市市长)、知顿使(护驾总监)全部免职,随行官员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李隆基心情稍显平复时,宋璟来了,他是来劝李隆基的。

宋璟说:“陛下刚刚开始巡幸,就罢了两位官员的官,恐怕全国各地其他地方会闻风而动大修道路,这样老百姓恐怕会不堪其苦!”

这时的李隆基刚刚登基四年,心中还装着“克制”二字,一听到此举可能导致全国各地大规模修路,他顿时紧张了起来。那可不行,会影响民生的。

李隆基压下了自己的火气:“那就算了吧,你去通知那两位官员吧!”

宋璟又说话了:“陛下怪罪他们,因为臣的建议赦免他们,这就使得我代陛下受他们感恩。还是让他们在朝堂上待罪,陛下当场赦免吧!”

此言一出,李隆基的心里无比舒服,宋璟太会办事了,这样的人办事,朕放心!

好下属都是这样,把责任留给自己,把功劳留给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