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尘埃落定 侯君集的悲剧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当太子李承乾被打上谋反的烙印,他的东宫团队就注定了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汉王李元昌没有等来际遇的改变,却等来了家中自尽的结局。李世民还算法外开恩,除李元昌一人外,娘亲、妻子、儿女一律赦免;

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州长赵节,驸马杜荷,你们的宝押错了,所以你们的头衔过期了,跟过去说声再见吧,然后接受一刀两断的结局;

太子左庶子张玄素,太子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没有尽到劝谏责任,一律废为庶人。

一连串都是倒霉的名单,不过在倒霉名单之外还有两个幸运名单,太子詹事于志宁,告密有功纥干承基。

太子詹事于志宁数次劝谏,虽未能阻止太子悲剧的发生,但已经竭尽全力,因此没有处罚,只有嘉勉,数日后与马周一起出任太子左庶子,李承乾太子走了,李治太子来了;

纥干承基告密有功,擢升为祐川府折冲都尉,封平棘县公,踩着前太子的身体上位,你的仕途已经到头了!

侯君集没有出现在上面的名单之中,并不是躲过了处罚,而是我特意把他抽了出来,重点说说这个离名将只有半步之遥的准名将。

做事追求极致,做人心胸狭窄,性格决定命运,侯君集的性格决定了他悲剧的命运。

做事追求极致,在远征吐谷浑、灭国高昌时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别人不能为之事,战别人不能战之战。凭借追求极致的精神,他成功了,先灭吐谷浑,再灭高昌国,在军事上他已经做到极致。

战争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战场上呼风唤雨的侯君集到了生活之中却不是那样随意从容,而是屡屡碰壁,失意不已。

性格决定了李靖可以出将入相,性格同样决定了侯君集可以出将,但不能入相,正是入相后的不如意最终酿成了侯君集的人生悲剧。

其实,在侯君集入相后,已经先后有四个人说过侯君集可能谋反,前三个人的说法都被李世民一笑而过,最后一个人的举报让李世民痛下决心!

最先说侯君集会谋反的是一个名将,千古名将,这个人就是李靖。

李靖说侯君集会谋反,其实是被侯君集逼的,因为是侯君集先向李世民报告,李靖将反矣!

李世民闻言,死死盯着侯君集,说道:“证据呢?”

侯君集答道:“李靖只教给我一些粗略的兵法,精华的一点不教,由此可以判断!”(靖独教臣以其粗而匿其精,以是知之。)

后来李世民向李靖求证,被逼到墙角的李靖说了这样一番话:“此乃君集欲反耳。今诸夏已定,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而君集固求尽臣之术,非反而何!”

两位名将,一位要穷尽兵法精华,一位却只点到为止,在天下大治的背景下,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跟李靖比,侯君集差的不止一个身位。

第二个说侯君集会谋反的也是一位名将,李世民的堂兄、江夏王李道宗。

李道宗曾经在一次闲谈中提醒李世民说道:“君集志大而智小,自负微功,耻在房玄龄、李靖之下,虽为吏部尚书,未满其志。以臣观之,必将为乱。”

对于这一次提醒,李世民也只是一笑了之,对曰:“君集材器,亦何施不可!朕岂惜重位,但次第未至耳,岂可亿(臆)度,妄生猜贰邪!”

在李世民看来,侯君集的才能足以胜任朝中的任何一个位置,现在只把他放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只是因为论资排辈还没有轮到他,在他的前面毕竟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这些人。李世民认为侯君集不会因为位置的问题心生二心,所以李道宗的猜测是多虑了。

实际上,李世民高估了侯君集的心胸,这个做事追求极致的人不是不在乎位置,恰恰很在乎位置,而且对现有的位置很不满意。吏部尚书在别人看来是高位,在侯君集看来则是屈辱,更关键的是,灭国高昌之后的牢狱之灾让侯君集一辈子都心绪难平!

人有智商和情商之分,或许侯君集就属于智商很高、情商很低的人,经得起风浪,却受不起委屈。

如果时空可以穿越,可以用20世纪一位伟人的诗宽慰一下愤愤不平的侯君集。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

第三个说侯君集谋反的人也是一位名将,凌烟阁上有画像的张亮。

贞观十七年,时任太子詹事的张亮因故被贬出长安出任洛州都督,侯君集前往送行。

在送行宴上,侯君集挑起了话头:“是谁在排挤你啊?”

张亮没好气地回道:“除了你,还有谁!”

侯君集瞪大眼睛说道:“我平叛一国归来,谁想到皇帝竟大发雷霆,怒气连一个屋子都装不下,我都这样了,还能排挤你!”

说到自己的遭遇,侯君集搂不住了,卷起袖子说道:“我太郁闷了,郁闷得都不想活了,你反不?我跟你一起反!”(郁郁殊不聊生!公能反乎?与公反!)

酒啊,真不是一个好东西,说这话时的侯君集一定是喝酒喝高了,神经短路了,大脑已经管不住嘴了!

此时的侯君集把张亮当朋友,然而张亮没把侯君集当朋友。不久,侯君集的酒话就被张亮原封不动地告密给了李世民,这一次李世民依然没有采信。

李世民对张亮说道:“你跟侯君集都是功臣,说这话时没有第三人在场,如果就此逮捕侯君集,侯君集必定不服,也不会认账,僵持下去,不会有什么结果。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要再说了!”

李世民一直按下不表,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信任侯君集,只是因为侯君集“反形未具”,所以他对侯君集一直观察使用而已。

然而事不过三,更不会过四,等到李承乾事败,第四个检举侯君集谋反的人来了。这个人叫贺兰楚石,身份是东宫千牛,贺兰楚石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侯君集的女婿。

前三次举报蜻蜓点水,这一次举报釜底抽薪,要了亲命!

侯君集还想硬扛,却架不住贺兰女婿的当面对质。贺兰楚石不仅将当初的阴谋和盘托出,更是拿出了侯君集与李承乾的来往信件,人证、物证一应俱全,从未在战场上低头的侯君集低头了,彻底认栽!

这一次审判由李世民亲自操刀,为的是不让侯君集受到刀笔小吏的刁难,也算是给了侯君集最后的面子。然而谋反大罪,罪无可赦,即便李世民有心,群臣舆论也不会答应。

临别之际,李世民流泪了,眼泪有作秀的成分,也有发自肺腑的痛心,毕竟侯君集从他亲王时代就开始追随,至今已经二十余年,二十余年来战功不断,有口皆碑,只可惜,只可惜沾上了这十恶不赦的谋反大罪!

李世民最终对侯君集说了一句话:“与公长诀矣!”

说完,李世民转身离去,侯君集扑倒在地。

临刑前,侯君集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对着监刑官凄然说道:“君集蹉跌至此!然事陛下于籓邸,击取二国,乞全一子以奉祭祀!”

李世民准奏,诏令赦免侯君集妻子以及子女,然死罪已免,活罪难恕,侯君集妻儿被逐出长安,流放岭南,自此侯君集一脉再无所踪,湮没于历史的云烟之中。

据《隋唐嘉话》记载,在侯君集身后,李世民没收了他的家产,收获颇丰,这次抄家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居然在侯君集的家中发现了两位美女。

美女不稀奇,稀奇的是两位美女从一出生只吃人乳,不吃任何食物!

曾经辉煌也好,曾经落寞也罢,贞观十七年四月六日,一切的辉煌和落寞都打上了句号,唐初名将侯君集,一刀两断,人头落地,从此世间再无侯君集!

身前荣光,身后寂寞,千古功过,任由世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