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平鏖兵 第四节
十月十九,燕军主力抵达塞外废城会州。在这里,燕王大阅三军。
此时的燕军,不仅远非北上大宁前可比,就是较刚出大宁城时,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出大宁城后,朱棣“恳请”宁王朱权下旨一道,命在松亭关的营州三护卫归附燕藩。同时,朱棣亲自修书一封,命在大宁城中俘获的陈亨之子陈恭送与其父,劝其归降。陈亨接信,心神大乱,陈恭也趁机劝说,一番计较之下,陈亨终于决定降燕。计议已定,由陈恭牵线,陈亨与营州中护卫指挥使徐理及营州右护卫指挥使陈文等人合谋,趁着另一名松亭关守将刘真不备突然起事,夺了刘真的兵权。刘真猝不及防,在最后一刻携印单骑出逃。至此塞上要隘松亭关也落入燕藩手中。陈亨留一部守关,其余各部与营州三护卫一起开拔,赴会州与燕军主力会合。
随着松亭关各部归附,大宁兵马全部落入朱棣手中。此时在会州,共计有北平燕军三万,大宁军七万,另还有万余朵颜三卫的鞑骑,总兵力达十一万之多!鞑骑且不说,仅这十万汉兵,便皆是昔日北军的精锐,大明最骁勇善战的军队!至此,朱棣终于有了和李景隆一较短长的本钱!
军队急剧扩大,原先的编制肯定不能适应当前要求。尽管北平危在旦夕,为保证己军战力,朱棣仍在会州对新燕军进行整编。除鞑骑不动外,原北平燕军和大宁军都被打散。朱棣效朝廷设五军都督府之制,亦将麾下兵马分为五军:张玉、朱能、原济阳卫指挥佥事徐忠、原济州卫指挥佥事李彬、原大宁都司房宽分掌中、左、前、右、后五军。这五人中,张玉、朱能乃朱棣心腹;李彬、徐忠向来忠于燕藩,靖难之初便率众归附,因此大受朱棣欢心,此时也得以独掌一军;至于房宽,这位都司先前屡次抵抗燕军,就在朱棣到达大宁的当日,他还紧闭城门,负隅顽抗。不过当燕军进城后,这位已沦为阶下之囚的将军倒也合作,他把自己的抵抗解释为仅是秉承上命而已。房宽归附是否出于真心,朱棣一时也难以判断。不过朱棣仍将其命为后军主将,其目的无非是想以其大宁都指挥使的身份收拢大宁军心。后军不过负责辎重后卫之事,于五军之中地位最低,且朱棣还委派了和允中、毛整两位大宁军中的昔日旧部充当房宽的副将,因此也可保后军无忧。与此同时,各将官职大幅晋升,朱能、张玉、丘福等俱授都指挥同知,其余将校也各有升赏。
经过整编,燕军上下焕然一新。此时朱棣已是心急如火。这一日上午,燕军全军列队,准备向北平开拔。
“使长快看!”就在朱棣准备下令出发之际,一旁的朱能突然叫道。朱棣极目一望,前方出现一个小黑影,一名飞骑正向这边驰来。隔的近了,众人才发现,马上之人竟是留守北平的内官侯显!
侯显此时一脸尘土,其左臂上还缠着一条脏兮兮的绷带,上面染着一片血迹。不用说,他在来的路上受了伤!
瞅着侯显这般狼狈样儿,朱棣脸色顿时变得苍白无比:难道北平丢了?这个念头一经闪出,瞬间便填满了他的脑海!若北平被破,那燕藩可真就万劫不复了,到时候还有几个人会追随自己这条丧家之犬?这十万大军恐怕也会军心瓦解,顷刻间烟消云散!此刻朱棣心中七上八下,惊慌至极,按剑的左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起来。
众将此刻也发现情况不对,本来严整的队列顿时骚动起来,大家看着侯显越来越近的身影,个个紧张万分。
“王爷……”待马奔到台前,侯显从马上滚了下来,一骨碌便趴在地上。
“尔来所为何事?从速禀来!”饶是沉稳过人,此刻的朱棣也实在憋不住,竟出言相催起来。一旁的金忠细听之下,发现燕王的嗓音居然有些打颤儿。
侯显张了张口,似乎想说什么,却一时喉咙沙哑,就是冒不出个声儿来。马和正侍立在台下,见状马上反应过来,忙递了个水葫芦给他,侯显仰着头一饮而尽,方惬意地擦了擦嘴,运足全身力气大声喊道:“恭喜王爷!北平大雪,南军连战无功,已退兵十里扎营,眼下北平坚如磐石!世子命奴婢飞骑传书,请王爷安心!”说完,他又从衣内掏出已被汗水浸透了的高炽亲笔书信奉上。
“哦……”此言一出,众将纷纷长出了口气。一场虚惊!不是破城,而是退敌!这个戏剧性的结果让大家喜笑颜开,本来有些骚动的五军将士此刻更是欢声雷动。
乍惊还喜,朱棣心中也是乐开了花。他一把将信从侯显手中夺过,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罢了,方扭头对金忠等人笑道:“炽儿此番守住北平,立下盖世之功。本王以前总认为他孱弱,今日看来,却是错了!”
“王爷说得是,世子爷实乃帅才!王爷有此子,是我燕藩之大幸!”金忠和高炽关系极好,见朱棣难得出言夸奖高炽,他心里也十分高兴,忙跟着连声附和。
高煦此刻就站在朱棣身后。他见父王称赞大哥,妒得眼睛都要绿了。本来他还想扯上几句,把功劳尽量向道衍、顾成等辅臣身上引。可瞅着父王满脸兴奋之态,他又把已涌到嘴边的话强咽了回去,只是狠狠地瞪了金忠一眼,然后便鼓起腮帮子不说话了。
朱棣却无暇顾及高煦心情。扫视一眼,见手下将士皆兴奋不已,个个神色间都跃跃欲试,朱棣豪情顿生,当即抽出佩剑,高声呼道:“回师北平,活捉李九江!”
“回师北平,活捉李九江!”众将齐声大喊。
“回师北平,活捉李九江!”五军将士皆振臂高呼,其声直贯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