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出征
上文提到了四月三十日大坂城内召开的军事会议。
会上,大坂方决定“出征”。让我们再来看看会议的一些片段。
首先,幸村在发言中说“望右大臣家振作精神,入主京城”。
他的理由是“即使此番战败,哪怕能号令天下三日,处理京中政务,也必将名垂千古”。包括长曾我部盛亲在内的一干人都认为幸村“所言极是”。
出于绝望,幸村才说出了这番冠冕堂皇的话。
在召开军事会议前几天,幸村曾对众位将领吐露“此番实在无计可施”的心声。
“冬之阵时,我们还有优势——城墙坚固,粮草充足。”
大坂方还可以借助这个有利条件制定对策。天下诸侯中确实还有眼看大坂尚有优势,决定伺机充当内应的人。大坂方盘算着德川阵营中也可能出现临阵倒戈的将领。
可惜淀殿和她的侍女团,以及负责执行淀殿命令的大野修理放弃所有有利条件,答应了家康和谈的要求。为此,外护城河与二之丸的护城河都被填埋,大坂城沦为一座“裸城”。事到如今,大坂方已经不能据守城内打阵地战,只能出城迎敌。
可出城迎敌大坂兵力又不足。出城后,敌众我寡,大坂终究还是要打败仗。既然如此,不如干脆拥戴秀赖公入京,哪怕只能统治天下几天也好。幸村频频使用“名垂千古”一词。他觉得既然胜负已定,最重要的就是留下一个好名声。后藤又兵卫、长曾我部盛亲等人对此深表同感,可见浪人出身的将领们想法一致。此番他们已将胜负置之度外,只关心自己怎么才能漂漂亮亮打一仗。无疑,他们想把自己拥戴的秀赖也拉入这个阵营之中。
这时,大野修理也在席间。他虽不是一个愚昧的男人,思考问题却总是很悲观。因为与秀赖有关的一切,他都必须获得淀殿及母亲大藏卿局的首肯。他的想法自然也越发像个奶妈。
“此事太过草率。”修理用这一句话就打断了幸村的感慨。
“这个蠢货!”事后后藤又兵卫说。在后藤看来,这次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保住秀赖的性命。既然秀赖注定一死,那么大野修理的工作就是设法让秀赖死得更英勇。不过,事关主公生死,不容下属置喙,后藤也没有再说什么。
在四月三十日的军事会议上,幸村提出了“夜袭家康大本营”的方案。会议决定出兵迎战。幸村认为既然决定了出兵,就必须有所斩获。“夜袭”是最有可能以少数兵力收获重大战果的策略。成百上千的士卒舍命冲向家康的大本营,或许能够取下那个“老英雄”的项上人头。
这个方案与后藤又兵卫据守天险(河内、大和边境)迎敌的方针并行不悖,得到后藤等一众将领的支持。
不过,后藤又兵卫极力反对幸村亲自出征。他说:“左卫门佐(幸村)大人,请留守城内”。幸村不听,坚持要亲自率军进行夜袭。后藤忍不住高声说:“聚集到大坂城内的浪人都是冲着真田大人来的!”确实如此。冬之阵时的真田丸攻防战使作为军事家的幸村名声大震。况且他的部队不是乌合之众,全是由信州真田家一手培养起来的,这也成为幸村深得人心的原因之一。
又兵卫对幸村提出的方案持悲观态度。在他看来“敌军兵强马壮,大本营势必牢不可破。夜袭根本不可能成功”。之所以没有反对,是因为他知道幸村自己也深知这一点。幸村根本没有考虑成败,只想通过勇敢的夜袭战而“名垂千古”。
“城池陷落也要有个过程”,这是后藤又兵卫的想法。自己一开始就死也无所谓。
可幸村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再死。因为“城里的浪人是冲着真田大人来的”。如果他一开始就死了,士气势必低落,大坂城会丢得很难看,使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坂将士留下坏名声。
“请左卫门佐大人守护令旗到底”,又兵卫劝说幸村。出于这个理由,幸村最终答应了又兵卫。
出人意料的是家康在京都二条城停留了好几天。现任将军秀忠也待在伏见城。秀忠自少年时代起便征战沙场,却从未立过大功。他没有这种能力。家康对此很不满,总是担心自己死后诸侯们是否会听命于秀忠。
家康想“这次一定要给秀忠一个华丽的舞台”。他也这么做了。在家康眼中,这次战役也就这么点难度。他从年轻时开始就站在所有合战的第一线,从未把主力战的指挥权交给别人。年过七旬,他终于改变了这个“好习惯”。
为了秀忠他颇费心神。先是叫来经验丰富的藤堂高虎,向他表明自己的心迹,拜托他“想办法暗中帮助秀忠”。对于旧日丰臣家的大名高虎而言,家康的这种私人请求令他喜出望外。高虎表示“必将为秀忠效犬马之劳”。
家康与秀忠约定在河内的道明寺村汇合。路线也已经确定。
在家康、秀忠两路大军进军路线沿途的房屋都被拆毁,商店、田间小屋也被悉数推倒。这项工作叫“清路”,是为了防止路上有火枪手埋伏。“清路”工作由甲州出身的旗本米仓丹后守信继负责。他从沿路的村庄征召了壮丁来干这活。
四月二十六日,京都一带下起了暴雨。
原本在大和一带考察的秀忠,冒雨赶回京都,进入二条城。
“大树(将军的敬称),辛苦了。”家康郑重其事地慰劳三十六岁的儿子。
秀忠决非蠢钝之人。他为人笃实质朴,从不主动惹是生非,只是投错了胎。如果生在山间农家,他这一辈子肯定会不厌其烦地细心打理数顷农田。
“大树,何时出发?”家康问秀忠。
关于这一点秀忠早已和亲信们商量过,有了结论。
“二十八日如何?”
家康一个劲地点头,回头对本多正纯说:“大树说后天出发。你们准备好了吗?”
家康父子定好了出兵的日子。不过,主将的日程安排乃是机密,并没有通知前线。
为了打听到这个消息,藤堂高虎早就买通了本多正纯与秀忠身边的人。密报很快被送到宿营于河内枚方的高虎处。
“明白了。”
高虎冒着大雨离开营地。为了暗中帮助秀忠,他决定在河内的丘陵地带找个合适的地方,先把大本营搭好。
“我先前往砂(地名)。”向京都方面汇报后,高虎于二十六日离开枚方到达星田,并在那里宿营。
高虎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光着脚到处走,终于在砂找到了一个叫忍冈的山丘,火速开始在这里搭建秀忠的大本营。
“把沟挖深一点。”高虎在泥泞中穿梭,督促工匠和百姓。另一方面,他派人砍光忍冈上的松树以开阔视野,又命人搭建起高耸的瞭望塔。站在这个山丘上能看见位于西南十二公里外的大坂城。它背后(东面)是一片连绵的丘陵地带,正前方是一片足以容纳大军的广阔平原。在这里搭建秀忠的大本营再适合不过。
就在这项工作进行的热火朝天之际,高虎听闻大和附近不太安宁,便命侍大将渡边勘兵卫率领一队轻矢“戒守暗岭”。高虎十分忙碌。在关原之战过去十五年后的今天,拥有实战经验的将领越来越少。借用高虎的话“老将只剩仙台侍从(伊达政宗)和我了”。
高虎不愧为老将。除了搭建大本营,派兵戒守大和国境之外,他还以“打仗讲究气势”为由,在两军尚未交锋前,派部将藤堂良胜率队潜入大坂城附近,夜袭其位于城东鸣野口长田村的哨所,斩杀卫兵二十二人。这事发生在四月二十八日——高虎在忍冈上开始修建秀忠大本营的第二天。
接到探子回报后,家康说“泉州(高虎)考虑的多么周全啊”,感慨他的可靠。大战前夕派小部队深入敌阵还能顺便侦察敌情。
大雨下个不停。
按原定计划“二十八日出征”,由于天气原因与大和方面的骚乱(大野主马在大和郡山附近放火)而推迟。
“在河内平原部署好再出发也不晚。”家康说。他并不急于出兵。
二十九日,快马来报——纪州国主浅野长晟与大坂南下的军队交锋,斩获塙团右卫门等人首级。
“这是个好兆头。”家康越发高兴。
在此期间,秀忠居住在伏见城内。二十九日,秀忠进京,入二条城,他问家康:
“我想五月三日出征,您意下如何?”家康像上次一样,回过头问本多正纯“准备好了吗?”当然,一切早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四月三十日,家康还在京城。德川方面的主力军之一——大和方面军已悉数集结于大和盆地。先锋大将水野胜成扎营于法隆寺村,伊达政宗驻扎在大和、山城国境的木津,松平忠辉宿营于般若寺。这天夜里,大和盆地处处篝火,通往大坂的奈良街道亮如白昼。
到了五月一日。
藤堂高虎曾派了几队探子前往大坂城附近。这天探子看见“丰臣秀赖率队出城,带着金葫芦马标巡视城外各处”,连忙快马加鞭通知高虎。
高虎立刻向二条城内的家康与秀忠回禀了此事。
“真不愧是泉州啊!”家康心情越发亢奋。
“五月三日”本来是家康与秀忠出征的日子。结果这天两人都没有动身,因为路上太挤了。河内与大和能称之为“道路”的路都人山人海,家康和秀忠没法上路。
到了五月五日。
这一天天气晴朗,两人终于踏上了征途。
要说家康为人多么细心,光看他从二条城出发前叫来负责自己膳食的松下长庆,告诉他要带多少军粮便知。
“五升米。”家康说。“五升”米够吃三天。关于副食,他给出的量是“一片咸鲷鱼,少许梅干,三升盐,两升味噌,十条鲣鱼干”。
“其他无用之物一律不准携带。”家康说。
这些东西用一个木头箱子就能装下。家康对近来武士们外出打仗时携带一大堆生活用品感到十分不满,特意减轻行装给众人做榜样。
不过,五升米只够吃三天,实在太少了。
“主公打算三天取胜?”听闻此事的人都倍感惊讶。随后家康命令全军将士“携带三日的军粮”。关于这一点,家康身边的村越道伴在笔记中推测“此次合战,不论胜败,主公都将在三日内回京”。如村越所言,家康认为此番合战至多耗时三日。
家康率领的主力部队兵力达一万五千人。
家康乘坐肩舆,没有骑马。
七面白底的旗帜在轿旁迎风飘扬。旗奉行由庄田三大夫、朝仓藤十郎担任。旗帜后面是家康的金扇马标,随后是银色葫芦图案的小马标,再后面是写着“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几个大字的旗帜。不过,这面旗帜要插在前线,在行军过程中被收藏在了刻有家徽的箱子里。最后是身后背着“五”字令旗的传令使(传达命令的将校)。
另一方面,秀忠从伏见城出发,率领一万人马。
秀忠骑马。他身穿黑色铠甲,外着长尾雉羽毛织成的阵羽织,头戴唐人笠头盔,骑着一匹名为“樱野”的栗色战马。
这日,道路拥挤,行军缓慢,家康、秀忠到达河内的星田时已是深夜。
家康与秀忠进入藤堂高虎准备好的忍冈大本营,连夜召开了军事会议。
深夜召开军事会议并不寻常,只因早前探子回报后藤又兵卫率数千人马前往道明寺方向。
军事会议针对这个紧急情况进行了讨论。战斗似乎开始的比家康预料的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