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春秋“国际和平会议”
春秋时期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打仗,打仗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争霸,争霸的主旋律,是晋国和楚国的南北对峙,外加秦国和齐国一东一西,时常游走在其中凑热闹,至于其他的各路小国,命运则是朝不保夕。
但是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期,却实在打不下去了。各路的诸侯国,各有各的苦衷,为了这样那样的苦衷,春秋争霸局面持续近200年后,中国终于出现了一次“和平会议”——向戎弭兵之会。
要了解这次和平会议,不妨先看看,当时的春秋诸侯,为什么打不下去了。
一
春秋争霸的主旋律,其实是南北双方的楚晋两国,但在经过了几代君主的漫长拉锯后,这两个国家对战争的支持能力,也已经越发地力不从心。
在晋国和楚国争霸的几十年里,两国之间大规模的战争,一共发生了4次,分别是公元前623年的城濮之战,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战,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战,公元前557年的湛阪之战,这4场战争,除了邲之战楚国胜利外,其他的3场战争,都是以晋国获胜而告终。表面的“比分”看,似乎是晋国占有了绝对优势。
但实际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在整个的晋楚争霸里,大多数情况下,晋国都是处于守势,楚国处于攻势。这4场战争的共同剧本,都是楚国北进攻略中原各国,晋国出兵迎战,从而发动大战。即使是经过了3场战争的失败,楚国却越战越强,势力并没有因此而削弱,相反晋国一旦遭到失败,就会多年来一蹶不振。从战争的潜力上来说,楚国远远胜于晋国,他们有国土和人口的优势,经济能力也不弱于晋国,即使在单个的战斗中遭到重创,他的恢复能力也是惊人的,很快就能从战败中恢复实力。但晋国也有自己的优势,他的优势就是自身的王族地位,以及在中原诸侯国中的人脉关系。每次晋楚交锋,晋国都能够获得大多数中原国家的支持,形成联军的姿态来对付楚国,双拳难敌四手的楚国,也往往因此在关键战役中屡屡功亏一篑。就这样,楚国有兵,有土地,有战争潜力,晋国有盟友,有地位,有人脉,经济实力双方更差不多,多年以来,晋楚南北争霸的均势,就一直这么维持着。晋楚两个国家,仿佛是长江南北在扳手腕的两个巨人,几十年来,或许可以各自占有一点优势,却谁也无法将对方彻底扳动。
但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期,两个巨人都扳不下去了。
晋国扳不下去的原因,主要因为其内政问题,晋国从春秋早期,就是国君实力衰微的时期,后来经过晋献公、晋文公的两代改革,通过抬高士大夫的权力和地位,来巩固国君地位,但晋襄公英年早逝,导致晋国进入了权臣赵盾专权的时期,此后赵盾虽死,但是晋国国君权力的衰弱已经无可避免。不断发动对外战争的结果,就是在晋国世袭掌握大权的士大夫家族,可以不断地凭借战争扩大自己的威权,最后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这个过程很简单,国君要称霸,就要打仗,打赢了仗,就要封赏手下人,仗打得越多,封赏也就越来越多,到了最后,下面的大家族实力强大,甚至国君本身都无法控制,整个国家的统治,也就因此出现了“最高权力被架空”的局面。所以停止战争对于晋国,不是一个和平问题,而是一个国家谁说了算的政治问题。公元前6世纪的晋国,其国家权力已经转移到了智、韩、赵、魏等士大夫的手里,国家已经没有能力整合成统一的力量,进行如重耳时期那样的全面战争了。
晋国扳不下去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自身对楚国的“人脉”优势也早已动摇。多年以来晋国对楚国的战争,都是拉拢其他中原诸侯国做盟友的,其中最重要的盟友就是东部的齐国和西部的秦国,决定晋国霸业的城濮之战,就是在这两个国家的帮助下打赢的。但是到了公元前6世纪,晋国与这两个盟友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早已不复存在,早在晋襄公时期,秦晋之好就成了一纸空文,虽然晋国通过历次战争,堵住了秦国东进的道路,将秦国死死地摁在了关中平原,但多线作战,也使晋国的国家实力大打折扣,在邲之战后,力图恢复晋国霸业的晋景公,偏偏又和齐国发生了战争,晋国虽然得胜,但是此时他左右两边的邻国,不再是共同进退的朋友,而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这样的局面下,想凭借晋国本国的力量就和楚国扳手腕,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晋国快要歇菜了,楚国的局面却也好不到哪里去。多年以来,楚国和晋国相比,最大的优势和劣势,就是他并非周王室早期的分封国,更没有崇高的地位。这种局面的劣势是,楚国无力在中原建立他的人脉关系,所谓的晋楚争霸,更多的时候,是楚国以一国之力,来对抗整个中原诸侯国的联军。优势是,因为楚国不是早期的周国分封国,他的国家建制,受传统的西周宗法制影响较少,国内的卿大夫势力比较弱,虽然在楚庄王时期,也发生了若傲氏专权的事件,但很快就被楚庄王所平息。楚国的国家大权,也就因此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国君的手中,但到了公元前6世纪时期,王权的衰弱也不可避免。楚国本国贵族的兴起,对王权的掣肘,也使内政问题凸显出来。与此同时,楚国的后院也起了火,江南地区吴国的兴起,日益成为楚国的大敌,这样的局面下,再北上争霸,显然也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两个大国都不想打,但是不想打就不打,是不可能的,战争的残酷性在于,一旦开始了就很难停止,没有一个让双方都下的台阶,轻易停止战争是不可能的,巧合的是,这个台阶很快来了:宋国大夫向戎。
向戎这个人,在历史上记录不多。现在知道的是宋国的世代功卿,在宋国地位高贵,他本人也是一个舌辩之士,口才卓越,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宋国的士大夫。
二
在晋楚之间的漫长争霸战争里,受害最深的就是宋国。宋国很不幸,它正好夹在晋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间,一南一北,都是不能得罪的“超级大国”,所以多年以来,宋国奉行的就是两头不得罪的政策,楚国来了,倒向楚国,晋国来了,又倒向晋国。这个政策想得很好,但执行起来,却是两头全得罪。作为晋楚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多年以来宋国饱受了战火的威胁,在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100多年里,宋国至少有7次遭到过晋国的围困,8次遭到过楚国的围困,国家在历次的战争中,曾多次险些成为废墟。比如在楚庄王围困宋国的战争里,9个月的围城战,宋国的青壮年有9成死于战火之中,国内的粮食吃光了,老百姓甚至互相交换自己的孩子为食,所谓“易子而食”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春秋争霸战争,从后人眼光看,是“促进了国家统一”,但在当时,却是不折不扣的灾难。
在春秋时代,像宋国这样命运的小国,其实并不稀罕,从某种角度来说,宋国还算好的。春秋时代最惨的就是做小国,尤其是做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小国向大国称臣,不是简单的俯首就可以的,还要附带大量的义务,比如在大国发动战争的时候,小国要派兵帮助大国作战,大国需要钱粮的时候,小国需要为大国提供征战所需的钱粮,有时候甚至被掠夺一空,而一旦小国被大国灭国,就是人口,粮食的巨大损失,甚至亡国灭种。比如当年在郑庄公时代一度“小霸”的郑国,素来以工商业发达,经济富庶著称,但是在晋楚两国的反复拉锯战中,郑国的经济遭到了极其惨重的破坏。多年以来需要向晋国、楚国提供大量的金钱,原本兴盛的工商业早就不复存在。百姓苦难如此,小国国君的日子也不好过,和平时期为了维护和平,要送子女去大国当人质,要送钱送粮食结好,每次大国发动战争,“站队”问题更要慎重,一旦站错了队伍,迎接他们的就是灭顶之灾,怎一个提心吊胆了得。这如履薄冰的日子,当然是越发的过不下去了。
大国打不下去,小国过不下去,周天子自身难保,老百姓怨声载道,这样的局面下,和平,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关键是,谁来牵头。
早在公元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就曾发动过弭兵之会,当时他个人既与晋国掌握政权的权臣栾武子交好,也与楚国令尹子重有交情。在他的努力下,晋国和楚国在晋国西门外会盟,达成了和平协议,但好景不长,一年后双方就撕毁协议,爆发了著名的鄢陵之战。这次和平会议的失败是必然的,当时的晋国和楚国,都把所谓的和平,当做一种缓兵之计,一旦局面好转,就立刻翻脸不认人。到了公元前547年左右,大家都筋疲力尽,想翻脸也不容易,这次的和平,应该货真价实了。
所以宋国大夫向戎就承担了这个重任,开始在晋国和楚国之间奔走,这时期晋国的掌权人,已经变成了赵文子,赵文子是晋国新兴的宗族势力,并非晋国早期靠战争起家的勋贵们,战争的延续,只能对那些对他有威胁的晋国功臣有利,对他没有半点好处,所以对于和平,这时候的晋国掌权人,是百分之百地欢迎的。晋国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当时掌权的赵文子,以及韩宣子,都表示了强烈支持。向戎又利用自己与楚国令尹子木的私人关系,对楚国进行了游说。这时期的楚国,急于赶快结束对北方的战争,以便将主要的精力用来防范东部的吴国,向戎要求弭兵的建议,自然也给了他们一个最好的台阶。齐国的态度却有些反复,这时期齐国在位的是齐景公,这是一个很有决心的国君,企图恢复齐桓公时期的霸主地位,但形势比人强,在晋楚两大国同意的情况下,势力弱于他们的齐国,也没有理由反对。齐国对弭兵之事态度最积极的,同样是他们国内新兴的势力——田文子。在田文子的强烈主张下,齐国国君终于答应了参加弭兵之会。西北的秦国,在经过了多次与晋国战争的失败后,进取之心大沮,此时在位的秦景公,正着力修复与晋国之间的敌对关系,以便他们能够巩固在西北地区的势力。就这样,向戎经过半年多的奔走,终于说服了此时的几个大国,大国同意了,小国自然双手欢迎,休战,已经是大势所趋。
三
公元前546年,晋国、楚国、齐国、秦国、卫国、曹国、宋国、鲁国、朱国、郑国、许国、陈国、蔡国、腾国十四国,于是年夏天,在宋国正式召开了这场影响春秋战国历史的“国际和平会议”。按照有关史料的记载,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和谐的会议,热情的会议,顺利的会议,与会的各方深切回忆了多年以来大家之间的传统友谊,纷纷表示要搁置争议,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国际环境,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了和平协议:晋国和楚国平分霸权,各个国家除了齐秦两大国之外,每年分别要向晋国和楚国分别进贡,齐秦两国分别和晋国与楚国结盟,不必向晋国楚国进贡。在这个调和了大国利益的条款下,春秋诸国总算暂时和谐了。
但是即使是在会议期间,也发生了许多不和谐音符。一是在会议开始的时候,为谁来主盟的问题发生争执,以往中原诸侯会盟,都是由晋国来主盟的,但这次楚国不干了,既然是平分霸权,那大家都要平等,你晋国主持了这么多次会盟,也该我们楚国过把瘾了。在经过几番交涉后,晋国的赵文子做出让步,同意让楚国来主盟。二是楚国来参加会议的时候,其实是夹带了私货的,他们带来了精锐的军队,打算一旦会议内容不利于楚国,就发动突袭,用武力方式迫使各国就范。但晋国认为既然是和平会议,就要以诚待人,所以在明知楚国没安好心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派兵设防,这样反而让楚国认为晋国早有准备,又怕轻易动兵会激怒中原国家,因此未敢轻举妄动。这场两千年前的和平会议,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取得了圆满成功。
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会议,取得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在会议中达成“和谐”的晋国和楚国,之后的几十年再没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春秋争霸的主战场,也因此落下了帷幕。然而两大强国此后的命运,却也遭到了灾难。晋国继续国君权力削弱的内斗过程,最终变成了3家瓜分晋国的结果。至于取得和晋国平起平坐霸主地位的楚国,却阴沟里翻船,败北于东部新兴的越国,连国都都被人家打了下来。而向戎弭兵后的这段时期,同样也是春秋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期,在和平年代经济发展,实力迅速增强的新一代地主阶层们,已经不满足于俯首称臣的局面,开始了他们对国君的抢班夺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