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叁 书画造诣颇深的软弱皇帝——宋徽宗赵佶 “轻佻”天子执掌天下
大宋哲宗皇帝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皇帝死了,没儿子,兄弟倒是有几个,谁来接任就成了个问题。宰相章惇要立简王,理由是简王是哲宗的同母弟;向太后却要立端王。说来说去,俩人就吵起来,章惇气呼呼地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结果胳膊拧不过大腿,宰相顶不过太后。神宗皇帝的第十一个儿子端王赵佶继位做了皇帝,时年十九岁,庙号徽宗。章惇敢说皇帝“轻佻”,自然没好果子吃,最终被贬而死。可是他说端王不适合当皇帝,却不幸言中了。就连给他扣了一顶奸臣帽子的宋史,也不由感叹:若是当时有人肯听章惇一句话,大宋哪里还有后来那么多波折。
说起徽宗皇帝的为人,《水浒传》上有一段好评价:“是个聪明俊俏人物。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如此这般,可见宰相章惇的“轻佻”所言不虚。不过也能看出这年轻的天子倒也聪明博学,多才多艺。当年向太后坚持要立他,或许也是看上了这一点。可聪明人尽管来得琴棋书画,作赋吟诗,却未必当得好皇帝。后来有人把徽宗皇帝和他祖上仁宗作对比,仁宗皇帝百般不会,就是会做官家,徽宗皇帝倒是百般都会,可就是不会做官家。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章惇会说他“轻佻不可君天下”了,可这“轻佻”也不是凭空而来。在徽宗成为皇帝之前,还是端王的时候,给他影响最大的人是驸马都尉王诜,王诜是神宗皇帝妹妹的驸马,也是当时有名的书画家和收藏家,和苏东坡、黄庭坚这样的书画大家都有很深的交往,那个有名的西园雅集,就是在他府上。他自己在绘画上的造诣也很高,传世的作品尚有《烟江叠嶂图》。端王本来在书画上就有天分,在这个姑父的影响下,自然更是精进不少。可此君不仅仅是个风雅之士,还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主儿。《水浒》里那“小王都太尉”说的就是他,从他推荐那“踢的一脚好气毬”的高俅给端王,就可想见此君是何等人物。正是斗鸡走狗,声色犬马,一个也不能少。按说他“尚”了公主,公主又是个极贤惠不妒嫉的,允许他左一房小老婆,右一房小老婆地讨在家里,也就该知足了,可他还往花街柳巷跑得欢。这倒也罢了,公主病重,他居然当着公主的面,就拉来一个小妾胡搞。神宗皇帝知道这事,心里那个气啊,可是由于宋代不杀大臣的传统,也不好把他怎样,只好贬官了事。年轻的端王和这么个主儿混在一起,能学好,才叫见怪。不过如果他只是个亲王,就是爱玩爱闹,“轻佻”点,也无伤大雅。毕竟,当皇帝之前,没人把他当作皇位继承人来培养,只要老老实实地做一个王爷,不要参与政事,吃喝玩乐即可。结果却由于哥哥短命,在太后和宰相闹意气中成了皇帝,于是当皇帝时把当王爷的“轻佻”发扬光大,最后只好把国家折腾完蛋了事。
不过这徽宗皇帝刚刚登基,还有向太后看着他呢。他自己也很想好好干。在即位的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就表明他决心把斗得乱七八糟的新旧两党好好整顿一下。于是进贤臣,远小人,平冤狱,纳谏言,干得有声有色。向太后很满意,半年后就撤帘还政,放手让他自己亲政了。可这皇帝干着干着却烦了起来,老臣们太唠叨,总是说自己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奏章太多,看得头疼,哪有王羲之的字、吴道子的画吸引人呢。还有这平息新旧党争,看起来简单,以为只要作皇帝的公平中正,不偏不倚,大臣们还争个啥劲。谁知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当皇帝的也不知道听谁的好。皇帝发现这和稀泥的政策不但不能平息争论,反而让自己挺没面子,再加上那些叨叨他的人多是旧党老臣,使他心中的天平,不由的偏向到新党一面去了。而最后使皇帝决定赞同新党的,则是大臣们提出的新党执政人选——蔡京。
在徽宗登基之前,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驸马都尉王诜。那么在他做了皇帝之后,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就是蔡京。徽宗是个艺术家,他和蔡京最初的交往也是始于艺术。蔡京擅长书法,宋四家“苏黄米蔡”里的“蔡”,其实说的就是他,只是由于他后来声名狼藉,后人才用了较早的蔡襄来代替。有一次他在翰林院,兴之所至,为两名内官在扇子上题了两句诗。第二天就发现那两名内官都是喜气洋洋,这倒不是他们会鉴赏,知道得了宝贝,而是他们的扇子被一位亲王以万钱的高价买走了,这位亲王就是端王。这样,徽宗以后对蔡京的重用,多少也有一点知音相惜的成分在里面。蔡京也成了他永远的宠臣,尽管也不免被贬,但却总能贬而复起,终徽宗朝荣宠不衰。只是,徽宗这种艺术家的眼光和心性,虽然给自己找到了一个书画知音,却也为北宋王朝选上了一个最大的奸佞。
蔡京号称新党,其实却是一个“变色龙”。旧党司马光当政,作为开封市长的他能在五天内就把属下实行的新法废掉;而当新党宰相章惇当政,他又能以同样的速度将之恢复,可见他只是升官第一,毫无政治原则。此人能力一流,在做小官时就被公认为“有手段”,最后他成了骂名满天下的奸臣,还有人说他若能心术端正,那就是古来任何一个贤臣都比不上的。以他的聪敏,自然看穿了皇帝对旧党不满的心思。于是投其所好,使得皇帝迅速的转到新党这边来,把年号改为“崇宁”,以示要推崇他老爸神宗皇帝的熙宁新政。对于那些旧党,则纷纷赶出京城。后来,更是把他们的黑名单刻在碑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元祐党人碑”。而蔡京则于崇宁二年(1102年)拜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升上了宰相的高位。于是,这一对艺术家的“圣君贤相”,就准备好好大干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