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伍 崇尚理学还召妓的糊涂皇帝——宋理宗赵昀 皇帝有双糊涂眼
宋理宗继位为帝,是史弥远一手扶持的结果。所以他刚一登基,就声称要在宫中给宁宗守三年孝,把朝政委托给史弥远执掌。为了表示尊敬,称他为“师相”,还屡屡给他加官晋爵,把他的亲戚们都提拔了起来,可谓一门俱荣。而史弥远也因此大权独揽了整整十年,总揽军政,结党营私,腹心遍布朝野。号称“三凶”、“四木”。有一次临安城大火,火势凶猛,不但烧了民房官舍,就连奉供历代宋帝的太庙都化为灰烬,可史弥远的丞相府却好好的。原来当时的禁军首领是他的亲信,一看到火起,就置官署民舍不顾,赶忙去保护丞相府了。当时人就作诗讽刺道:“殿前将军猛如虎,救得汾阳令公府。祖宗神灵飞上天,可怜九庙成焦土。”一时朝野大哗,议论纷纷。史弥远只好将此人流放了事。
废太子赵竑,在理宗继位后封为济王,出居湖州。不但朝廷里的官员觉得史弥远是专擅国命,妄自废立,就连一般的百姓也大为不满。结果湖州太湖的一伙渔民,就要拥赵竑为帝,进京讨伐史弥远。赵竑倒不愿意,还跟当地的驻军联合,平定了叛乱。史弥远看到赵竑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感到十分害怕,就在平叛后派自己的亲信到湖州,以看病为由缢死了赵竑,还在死后追夺了他的王爵。这样一来,就更引起了人们的愤恨,史弥远为了压制舆论,便不惜造文字狱。当时有一个叫陈起的书商,出了一本诗集《江湖集》,上面有两句诗“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杨柳相公桥”,被史弥远认为是在哀悼赵竑,讽刺自己。于是诗集毁版,作者、编者流放。朝廷甚至颁布不许作诗的禁令,弄得以写诗为业的人,只好改行填词。这就是“江湖诗案”。不过如此做作,也只能说明史弥远自己心虚罢了。
史弥远大权独揽十年,理宗完全被架空了起来,他虽然不满,却也无可奈何,毕竟他这个皇位是史弥远扶植上去的,他知道史弥远的力量:既然能让自己由一介平民登上皇位,也就能把他赶下台。再说他登上皇位是史弥远的努力,否认了史弥远无疑就是否定自己。于是他一直都对史弥远十分信任。到了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权相史弥远死了,被他挟制了十年的宋理宗才开始独断亲政,他把第二年的年号改为“端平”,准备好好大干一场了。
应该说理宗在开始干得还不错,他先把史弥远那些公愤很大的爪牙贬斥出朝,又提拔了一些受史弥远排挤的忠贤之士,还对吏治财政作了改革,一时朝政一新,号为“小元祐”。但是当时南宋已经是积弊重重,即使改革,也很难在短期内收到效果。随着政治的挫折和年岁的增大,理宗励精图治的念头也就渐渐开始衰退,于是那些奸佞小人,又纷纷围了上来。当时有人在朝门上写了八个大字“阎马丁当,国势将亡。”讽刺理宗皇帝任用奸佞搅乱朝政,南宋就要灭亡了。理宗看了十分生气,下令追查作者,但这种事却如何查起,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这“阎马丁当”里的“阎”,就是最受理宗宠爱的阎贵妃。理宗对阎贵妃赏赐无度,阎贵妃想修建一座功德寺,理宗就不惜为之动用国库,派遣吏卒到各州县搜集木材,闹得老百姓不得安宁,为了求得合适的的梁柱,竟想砍去灵隐寺前的晋代古松。幸好灵隐寺住持僧元肇,写了一首诗道:“不为栽松种茯苓,只缘山色四时青。老僧不许移松去,留与西湖作画屏。”托人辗转进呈御览,理宗见他旨在保护古迹,装点湖山,才下圣旨免伐这些松树。阎贵妃的这座功德寺前后花了三年才建成,耗费极大,修得比理宗自家祖宗的功德寺还要富丽堂皇,时人称之为“赛灵隐寺”。阎贵妃有宋理宗这般宠爱,一些投机钻营的小人,自然去走她的门路,于是便骄横专恣,干权乱政起来。
“马”则指的是马天骥,此人得势就更为可笑。宋理宗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周汉公主,爱如掌上明珠,想把她嫁给新科状元,可公主却嫌状元不够帅,不肯嫁,理宗只好让她嫁给杨太后的侄孙。天子的独生女儿出嫁,百官自然大送其礼。于是金银财宝、绸缎绫罗,不可胜计。马天骥却别出心裁,想到这么多礼物可得有个装的,用一般的箱子岂不与公主的身份不符,于是献上了华贵精致的螺钿细柳箱子一百只。理宗果然龙颜大悦,任命他为执政,倍加宠幸。
“丁”是指丁大全。此人据说长着一张蓝色面孔,看起来像鬼一样,具有同样奇特面相的还有唐代的奸臣卢杞。丁大全不但面貌如鬼,行为也如鬼如蜮。他出身低微,妻子原是外戚家的女婢。于是他就摆出一付谦卑的态度,极力讨好备受理宗宠幸的内侍董宋臣,又拼命巴结阎贵妃,得以节节高升,作到了侍御史兼侍讲,成为了接近皇帝的政府要员。此人贪财好色,做淮西知州的时候,淮西总领郑羽富甲吴门,他见财起意,欲结交郑羽,郑羽深知其为人,便婉言相拒。他恼羞成怒,做了执政后竟指使人弹劾郑羽,然后抄其家,吞并了郑家的财产。丁大全给儿子娶媳妇,听说那个姑娘很漂亮,就抢来做了自己的小妾。当时的人都嘲笑他这种行为,但由于有董宋臣和阎贵妃说好话,理宗对丁大全十分宠幸任用。可他还想进一步高升,就把丞相董槐看作了自己的障碍,向理宗弹劾董槐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奏章呈上去,理宗还没怎样,丁大全倒先等不及了,竟在半夜调集士兵百余人,持刀露刃地包围了董槐的府第,声称要送交大理寺审查,以台牒驱迫董槐出来。董槐并无思想准备,听见他声嘶力竭地叫唤,就出来了。一行人出了城门,丁大全又命人弃了董槐,高呼几声散了。董槐缓步走进城门时,罢相的诏旨才传下来。丁大全此举震动朝野,但理宗依然信任他,还封他为相。丁大全就更加目空一切,倨傲非常了。
“当”是宋理宗身边的贴身内侍董宋臣。他是宦官。汉代宦官以珰饰帽,所以“珰”也被用来作为宦官的代称。当珰同音,这里就用“当”来代指董宋臣。他善于逢迎,很得理宗的欢心。理宗早年标榜俭朴,很少在宫苑玩赏。有一次去赏荷花,天气很热,只能在皇帝身后撑起伞盖来遮挡烈日,理宗有点不高兴。董宋臣看在眼里,第二天就在荷花池边建造了一座亭子。理宗再去赏花,坐在亭中,感到宽敞舒适,十分高兴。等到冬天去赏梅,董宋臣又早已建好一座梅亭在那里了。理宗虽然喜欢,但也要摆摆俭朴的样子,就责备他“劳民伤财”。董宋臣却很聪明地说,这座梅亭就是夏天荷花池边的那座亭子拆迁过来的呀。理宗大加称赏,更加宠幸董宋臣了。董宋臣也依仗着理宗的宠幸肆无忌惮,招权纳贿,豪夺民田,无所不为。为了蛊惑理宗,还偷偷地招妓女入宫。他还和丁大全勾结在一起,朝中很多官员都出于他的门下,连台谏也不敢弹劾他的过恶,号称“董阎罗”,骄横不可一世。
理宗重用“阎马丁当”这四个宝贝来治国,国家大事还怎么能好,“将亡”也就指日可待了。但是他似乎还觉得不够,又在晚年启用了大名鼎鼎的“蟋蟀宰相”贾似道,正是这个人,最后把南宋带到了灭亡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