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冰海雪原的孤独守卫者——西伯利亚汗国 十、乾坤倒转
前文所说那个在与金帐汗国军最后的对峙中临阵脱逃,但最后也获得胜利的伊凡三世,虽然胆子小了些,但也算是有为的君主。统治时期吞并了雅罗斯拉夫公国、罗斯托夫公国、特维尔公国和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自封为“全俄罗斯的大公”。
俄罗斯终于成为了主权国家——伊凡三世向全世界宣布“俄罗斯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因为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公主索菲娅为妻,伊凡三世以拜占庭帝国继承者自居,用双头鹰作为国徽。
伊凡三世在晚年被自己的儿子瓦西里三世夺取了权力,也算晚景凄凉。但瓦西里三世对父亲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先后兼并了普斯科夫共和国和梁赞公国,从立陶宛夺取斯摩棱斯克,完成了东北罗斯的统一。
在他在位期间,正式标榜莫斯科是第三个罗马。
1533年,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大帝”的伊凡四世登上了大公宝座。这是一个与中国的秦始皇颇为相似的帝王,雄才大略而又残暴无比,被称为“伊凡雷帝”,也就是“恐怖的伊凡”。不过,登基时的他年仅三岁,不但不能有什么作为,连生命都有随时熄灭在贵族争斗中的危险。直到14年后亲政,才勃发出身为“大帝”应有的活力。
1547年,17岁的伊凡四世宣布自己为“沙皇”,这是凯撒的俄语发音,而“凯撒”在罗马帝国时期与“奥古斯都”一样代表“皇帝”。于是,莫斯科公国消失,俄罗斯帝国应运而生。
19岁时,伊凡四世开始了一系列改革,结束了贵族在领地中各自为政的局面,设置“重臣会议”,也就是“杜马”来辅助沙皇,将俄罗斯改造成为中央集权国家。同时,为了真正成为强国,如历史上所有的强人一样,伊凡四世开始了军事的改革。
伊凡四世的军事改革的思想来自于另一位“伊凡”——立陶宛人伊凡·彼烈斯维托夫。这是一个有着深远眼光军事理论家,曾在波兰等国军队中服过兵役,参加过捷克国王和匈牙利国王争夺王位的战争,实际了解了欧洲国家的战争形势,明白火器使用在近代战争中的作用。1546~1549年间,他向伊凡四世上书,力陈军事改革建议。在建议中,积极主张以“火枪射手”组成常备军,那种中世纪式的每遇战争才临时招募士兵的做法太落后了。同时指出,军队的主要骨干应是“武人”——中小贵族,大贵族掌兵对于沙皇权利的危害是极为可怕的。
任何思想只有付诸于实践才有迸发能量的可能,如果伊凡四世是一个狂妄自大,固步自封的君主,伊凡·彼烈斯维托夫毫无用武之地。所幸,他遇到的是一位“大帝”。
有了改革的蓝本,伊凡四世立即着手实施。在政府设立了“兵部”,作为军事管理的最高机关,并且确立了“一长制”的指挥原则。依门第高下授予军官官衔的军事制度,确定了现役军人的权利和义务,明文规定军役人员之子有权继承父亲的产业和职业,并可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服役的报偿。
在此基础上,伊凡四世颁布了兵役法。规定,地主以土地多少为标准,向国家提供全副武装的骑兵。其具体规定是,每150俄亩土地出军士1名,如果少出人员或装备,就要受到处罚。贵族必须从15岁开始服兵役。
有了兵役法,伊凡四世还组建了常备军——射击军。这是近代意义的军队,常驻在指定营地,平时专门进行军事训练,有统一的制服,由国家配发军饷。而在武器上,则基本配置了各种火绳枪,后来又配置了燧发枪。与此同时,炮兵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且分为攻城炮兵和野战炮兵。在中央有炮署管辖,实战时则由炮队队长负责。当时的火炮用铜铸成,后改为生铁铸造,带有轮式发射架,发射球形铁弹。伊凡四世时期,俄罗斯各种型号的火炮号称有2000多门。
兵役法、常备军、火枪的使用、大规模的炮兵,这一切再加上多达30万的军队总人数以及其中的近20万骑兵,北极熊的獠牙和利爪都已具备了。
虽然要和欧洲的军事强国们争雄还需要时间,但要对付金帐汗国留下的几个国家,伊凡四世有了十足的信心。
这个信心来之不易。
金帐汗国的子国们并不是随着母国的灭亡便弱不禁风,喀山汗国、克里木汗国和诺盖汗国多次结盟对俄罗斯用兵,1504年甚至包围了莫斯科。之后,喀山汗国、克里木汗国先后臣服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有了大树依靠,更是对俄罗斯威胁重重。
在伊凡四世以前,各汗国的实力仍然是超过俄罗斯的。到他的时代,才终于可以扭转乾坤。
从1543到1549年,伊凡四世连续三次对喀山汗国用兵,相继占领了大片土地,并在1551年在通向其首都喀山城的要冲,斯维亚加河和伏尔加河合流处修建了斯维亚日斯克要塞,作为彻底征服喀山汗国的桥头堡。
喀山汗国逐渐失去了还手之力,向其他汗国求援,但此时,诺盖汗国已经一分为二,自相残杀尚且不及,根本无力救援。阿斯特拉罕汗国在1551年便因为汗位争端而被伊凡四世控制,成为了俄罗斯的属国,自然也不会帮忙。倒是离得最远的克里木汗国很够朋友,可汗杰夫列特-基列出兵图拉,对俄军进行牵制。
可这时候的俄罗斯已经不会为两线作战而苦恼了,克里木汗的牵制根本没有起到预期作用。1552年6月25日,伊凡四世亲自督率15万大军,150门大炮从莫斯科开拔,8月22日到达斯维亚日斯克要塞,9月8日,兵抵喀山城下。
没有援兵可以依靠了,喀山人除了集结所能集结的3万军队死守都城外,剩下的只能是向安拉祈祷。
就如金帐汗国强盛时,东正教的上帝不能让俄罗斯人免除被奴役一样,现在,伊斯兰教的安拉也不能拯救喀山。
残酷的攻城战在喀山人无力的祈祷声中开始了。俄军用火炮和地雷进行破坏性轰击,专门的工兵营在城墙下挖洞埋炸药进行爆破。喀山的城墙顿时被撕裂了一道道口子。与伊凡四世同名的另一位伊凡——工程师伊凡·维罗德科夫指挥工兵修筑了复杂的攻城工事,在距城墙100~150米之处设置火炮,向城内轰击,无数的房屋被击毁,烈火熊熊。
危亡时刻,喀山人激发出祖先的骁勇,一次次地用石块和尸体堵住缺口,劣质的武器和劣势的人数硬是将俄军挡在城外整整一个月。10月9日,又一段城墙被炸塌,这一次,喀山人在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来堵住了,俄军蜂拥而入。
接下来是更为残酷的巷战,剩下的6000名喀山士兵与俄军逐屋争夺,白刃格斗整整持续了3天。10月11日,最后一个喀山士兵倒下,喀山城陷落。
喀山汗国灭亡,伊凡四世为自己加上了“喀山沙皇”的桂冠。
金帐汗国的子国中,喀山汗国最为强大,它的灭亡,标志着俄罗斯最终获得了与蒙古人竞争的优势,其他汗国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1554年,伊凡四世派兵推翻阿斯特拉罕汗国汗王雅穆格尔切伊,扶持傀儡阿里为汗,1556年,干脆废黜阿里,将阿斯特拉罕汗国吞并。
之后,是从诺盖汗国分裂出来的大诺盖汗国;之后,是巴什基尔亚;之后,是高加索……
没有人能阻挡俄罗斯征服的脚步了。
当西伯利亚汗国从平静的梦中惊醒时,才发现自己像一只站在旷野上的鹿,孤单的面对这头因为不断的饱餐而日益强壮的北极熊。
臣服而死还是奋战而死,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