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定鼎金陵 6、废相制,平朝廷内乱

胡惟庸被杀之后,朱元璋痛定思痛,想想开国后几位丞相的结局,不禁苦恼起来。汪广洋懦弱不管事,到头来仍是惹祸上身;杨宪和胡惟庸一掌朝政便开始肆意妄为。要说丞相当得最好的,就得数李善长了,各种事情处理起来井井有条,又明白皇上的心思,可终究还是令人不放心。刘伯温最有才干,可人家压根儿不打算当这个丞相。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

正当苦恼之际,忽然有人来报,说刘伯温的长子刘琏前来觐见。朱元璋立即召见。

“皇上,先父生前曾写了一份万言书,并嘱咐微臣在胡惟庸死后方可交给皇上。现在胡惟庸已死,微臣依先父遗愿特呈上这份万言书。”刘琏道。

朱元璋接过万言书,不禁伤感起来。真是对不起刘伯温呀,他那么忠心耿耿,死后还进万言书,却最终为小人所害。朱元璋很是愧疚。

看罢万言书,朱元璋又是一阵感慨:刘伯温处身局外,把一切看得通透,真是奇才。他死活都不肯出任丞相,因为他清楚谁当了丞相都注定没有好下场。朱元璋当然知道,自己这个马上得天下的皇帝确实容不了别人独掌大权。正如刘伯温所说,不是当丞相的人不济,而是丞相这个职位让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不济。中书省的权力太大了,应该听从刘伯温的建议,对中书省进行改组了。

朱元璋不禁怀念起刘伯温来。刘伯温活着自己还可以找他说说话,商讨一下定国安邦之策。可如今斯人已逝,只留下自己这个孤家寡人来面对这一切。正如刘伯温所说,无论多么困难,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天下百姓,他朱元璋都应该坚持下来。

其实朱元璋多年的军事生活,使他早已经习惯了自己说了算。历任丞相他都不满意,不是擅权就是无所作为。他对丞相的存在早就不满,甚至反感。他不能容忍在他和群臣之间,还有一个丞相来连接他们。胡惟庸当了七年丞相,朱元璋备感大权旁落。他觉得自己还有能力来剪除胡惟庸这样的权臣,如果后世君王如果没有这个能力,那他大明王朝就危险了。

朱元璋下定决心要改组中书省,无论遇到多少阻力,他都要做下去。为了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更为了他朱家的千秋伟业。

一日早朝,大学士宋濂进言:“皇上,胡惟庸已被除多日,中书省一直无人打理。还请皇上尽早确定丞相人选,以便主持中书省大局。”

“宋濂啊,这段时间没有丞相有什么乱子吗?没有丞相不是还有咱这个皇上吗?”朱元璋大声道。

宋濂还想说什么,朱元璋又道:“这事先放放再说,没其他事就退朝了。”说完起身离去。

宋濂下朝时不停地摇头叹息。有人问道:“宋大人,您这是怎么了啊?”

“皇上这是想废相啊。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总是此消彼长,难以调和。开国以来,历任丞相擅权使皇上感到皇权被侵。现在恐怕皇上正在图谋变革啊,你我可都得小心些。”宋濂心事重重地说道。

刚好这话被好事之徒听到,立即禀报了皇上。

朱元璋听完大怒,狠狠说道:“他宋濂是什么人!仗着有几分才学,竟然敢对朝政指手画脚。他以为奉天殿是他宋府书房啊。来人,把宋濂给我召来!”

太子朱标听说此事,立即前来面见皇上。“父皇请息怒,相信宋师只是一时糊涂才会说出这种话,还请父皇见谅。”太子朱标求情道。宋濂是太子的老师,太子一直比较敬重他。

“标儿啊,你怎么这么糊涂。你这样,咱怎么放心把这大明江山交到你手上。宋濂仗着资历才学竟敢乱评朝政,咱岂能容他。”朱元璋道。

“父皇,宋师说的也没错啊。胡惟庸死了这么久,朝廷也该选出个丞相来了。”太子继续道。

朱元璋紧紧闭上了双眼,表情痛苦。其实朱元璋心里更苦,他苦心栽培了太子这么多年,可惜太子一点也看不透这时局,以后万一他登基了,又怎么能斗得过那些奸猾的权臣。朱元璋的废相之心更加坚定了。

正在此时,有人报宋濂来到。朱元璋屏退左右,召进宋濂。

此时,房间内只有朱元璋、太子和宋濂三人。

“宋濂,自古以来,君权相权难以调和。你通览圣贤之书,咱想问问你,如果你是皇上,你应该怎样处理二者?”朱元璋开门见山。

宋濂吓得立马跪倒在地:“皇上,微臣不敢。”

“但说无妨,咱恕你无罪。”朱元璋道。

“禀皇上,自秦以来,历朝历代无不是皇上坐朝,丞相治国。皇上来统一全局,丞相来具体施政。此制之下,盛世迭出,说明此制上合天理,下合国情啊!”宋濂答道。

“可胡惟庸自当丞相以来,欺君篡权,结党谋逆,差点就替咱做了皇上。咱废除宰相制,就是怕再出现一个胡惟庸。”朱元璋不是不知道丞相制的好处,他更担心丞相制不好的一面。历经千年,这不好的一面也难以制约。

“皇上,丞相制下固然会有胡惟庸这样的奸相,但也出了萧何、魏征、王安石这些名相啊。臣以为这不是丞相制的错,没有相权辅政,皇权断不可独行。只要用人合适,驾驭得当,丞相制定能保社稷太平。”

“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说咱用人不当!”还没等宋濂说完,朱元璋就打断了他的话。

“臣万万不敢,皇上乃不世出的圣君。”宋濂赶快说道。

“一个皇上既坐朝也治国有何不可?皇上直接掌握大权,让大臣们避开丞相这一关,必定会效率大增。少了小人作祟的机会,大明江山定会国泰民安。”朱元璋废相之心已定,不肯听宋濂再说下去。

“皇上,请皇上为后世之君考虑啊。皇上您是圣君,自然什么事情都可以亲自处理。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单靠一个明智的皇上,是没有办法治理好一个国家的。再说,如果后世之君不是个圣君,而是个弱君,他没有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这时如果丞相制已废,那谁还来辅佐我们的弱君呢?”宋濂哭诉道。

“你宋濂找死,竟敢辱没咱的后世之君。”朱元璋愤怒道。

“请皇上恕罪。皇上,您心里明白,臣只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明啊。”宋濂道。

朱元璋一想也是,宋濂虽说乱评朝政,但其对朝廷是一片忠心。想到胡惟庸这等奸佞小人,不由得对宋濂的行为暗加赞赏。但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改组中书省的主意已定,他宋濂也改变不了。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正式宣布罢中书省,废丞相制,其事交由六部处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此时,宋濂因气卧病在床,闻听此事立即带病入朝。

“皇上,臣冒死进谏,丞相制万不可废啊。臣既然在朝为臣,就应该尽到臣子的义务。”宋濂跪求道。

“宋濂退下,此事已决,不可更改。”朱元璋知道有好多人出于各种目的,都不主张废除丞相制。

“皇上,历朝历代有史为鉴,丞相制绝不可废。”宋濂坚持道。

“把这老顽固拉下去,打入大牢。”朱元璋命令道,他现在必须态度坚决,也要震慑群臣。本不想拿宋濂开刀,但宋濂冒死进谏,现在看来不拿他开刀也不成了。

“有再敢进谏拥护丞相制者,宋濂就是你们的榜样。”朱元璋对众文武说道。

朱元璋想了想,像宋濂这样坚决维护丞相制的人估计不在少数,他们现在碍于自己的龙威可以暂时作罢,但难保他们不鼓动后世之君重置丞相。于是朱元璋又下旨宣布,以后嗣君不许议置丞相。大臣们如果谁敢进谏奏请置丞相,必严惩,并把它作为祖训传于后代。

一时朝廷上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皇上真乃圣君,废除了存在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提高了六部地位;也有的为皇上担心,认为缺少了丞相,皇上很难驾驭群臣。

不管如何,朱元璋罢了中书省,废了丞相制。设立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政务,并相互监督,直接向皇上负责。这样,朱元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了有史以来中国最有权力的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