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统天下 2、后发制人:浅水原之战
在隋末唐初揭竿而起的反王们,不管出身如何,每一个都具有超人的胆识,在与隋军的战斗、与其他义军的争斗中,能够存活下来的,更是个中翘楚。薛举从一个金城校尉举兵,直至在秦州称帝,所经历的风云变幻是李世民、薛仁杲等年轻一代所无法想象的。所以,在和李世民的对峙中,薛举运筹帷幄之中,让李世民处处无功。但可叹的是,李世民因为染了疟疾而延误了战机,一时失手但依然有反败为胜的机会;而薛举同样是染疟疾,却一命呜呼。
听到薛举死讯的时候,李世民的疟疾已经痊愈了,他再一次以征西元帅的身份率军讨伐西秦,所遇到的对手却已经变成了继承父位的薛仁杲。遥望退守折墌城的薛仁杲,李世民对部将说:“这一次虽然没有了薛举,但我看薛军阵营依旧井然有序,薛仁杲看来也是早有准备。”
部将梁实建议说:“现在薛举刚死,薛仁杲命三军为其戴孝送丧,看上去军心很低落。我们不如现在就乘机出兵,让他措手不及。”
李世民摇摇头,说:“虽然薛举刚刚去世,但前不久我们的失败让薛军士气高昂了不少。我方受挫新败,士气未复,而敌军此时又恃胜而骄。这个时候出兵实在不明智。要严令三军坚守,闭垒以待,等到他们粮草用尽的时候,我们再一战而破!”
诸将领命后,坚守城池。李世民对于这一战的信心其实并不是很足,作为大唐建立之后的第一个敌人,薛举给了他一次重创,这给年轻气盛的李世民一次沉痛的教训。而此次再战,唐军的兵力虽强,在西秦军队勇悍的关陇子弟兵面前,李世民还是有点担心。他希望薛举的去世让西秦军队颓丧,这样就可以乘机而入。但是薛仁杲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去世而沉浸在悲痛中,他明白薛举的志愿便是四海归服,所以为薛举送丧不久,他便派遣大将宗罗睺主动出击。因为李世民下了严令,唐军并无一人出城接受挑战。
这一次,李世民的“疲兵战术”得到了充分的贯彻。他要的不是速战速决,而是最佳的时机。为了这个时机的出现,李世民就像是一个最有耐心的猎人一样,耐心地等待着自己的猎物变得焦躁不安,直到露出破绽。从八月开始两军对峙,到十一月,足足逾时六十多天,宗罗睺军中粮草已经用尽。
李世民召来部将庞玉,对他面授机宜:“我们和薛军已经对峙了六十余天,他们的军粮已经不足了。现在,我要你率领一支精锐,逼近薛军在浅水原驻扎,但依旧守险不出。”
庞玉对此疑惑不解,问道:“现在薛军已经疲惫,将军既然让我出兵,却又为何不战呢?”
李世民说:“此时的薛军,因为断粮已经军心动摇了。我让你在他附近驻军,是让他们感受到我们随时可以出兵。但困兽犹斗,如果他们要做殊死搏斗,又会给我们增加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只需要让宗罗睺时刻都觉得紧张,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等到他军心溃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他击败。”
庞玉赞叹道:“将军妙策!这应该是您的‘疲兵之术’的第二步吧?现在我军士气高昂,大家都等着可以和敌军一战,一雪前耻。”
李世民笑笑说:“不用着急,决胜负的时刻很快就要到来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让薛仁杲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庞玉领命而去,在距离宗罗睺部队几十里的浅水原驻扎了部队,但是却坚壁不出,让宗罗睺每夜不能安睡。他本来打算撤兵,但是唐军却忽然出兵,让薛军猝不及防。又因军中粮草不足,宗罗睺不敢主动出击。这种情形之下,薛军一片涣散。不出三天,便有消息传来,薛军有人来降。
李世民打开降表一看,原来是薛仁杲先锋军中的三个将领翟长、牟君才、梁胡郎,他不禁莞尔一笑,对左右道:“这三个人本来是薛举在金城时候的近臣,跟随他很多年。现在连他们都打算背弃薛仁杲,投降于我,看来薛仁杲的这支部队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我们的机会出现了!”他命人紧急送信给庞玉,要他按计行事。
庞玉接到了李世民的命令,便领兵叫阵,和宗罗睺开始了正面交锋。已经按捺不住的宗罗睺立即发出最精锐的部队迎击。双方交战正酣时,李世民率军从浅水原北部切断了宗罗睺的退路,使他形成背腹受敌的态势。宗罗睺急忙回军迎战,将士死伤数千之后,急忙逃回了薛仁杲驻守的折墌城。
旗开得胜后,唐军全营振奋。李世民对庞玉、梁实等部将说:“所有的战争胜负,不仅是兵力的较量,更在于时机的选择。我们这一次掌握了最佳的时机,在薛军最不能战斗的时候出兵,胜利也就触手可及了。”众人皆点头称是。
帐下的谋臣窦轨说:“现在我们获得大胜,薛仁杲已经被逼进了折墌城中,应该乘这个时候好好休整一番,再和他决一胜负。”
李世民却说:“此前我们要积累士气,现在我军势如破竹,有什么理由再等呢?而且薛仁杲这些西秦士兵,个个勇悍非常,一旦获得喘息的机会,他们势必会强势反扑。宗罗睺这支部队是西秦的主力军队,如果他和薛仁杲会合了,力量就会倍增。到时候我们想要再打败他们,就不容易了。”
窦轨本是李世民的舅舅,他见李世民不听劝,便对他说:“你难道忘了上一次和薛举交战,我们是因为什么失败吗?就是因准备不足。这一次,难道要犯相同的错误吗?”
李世民笑着说:“您不用担心,这一次的情况和上一次完全不同。上一次我们准备不充分,而薛举却是严阵以待。这一次我们是乘胜追击,而宗罗睺却是兵败逃窜,所以我有把握将他击溃。”说完便对部将梁实说:“宗罗睺仓皇而去,只要我们现在乘胜追击,一定可以将他杀得片甲不留。我看他现在不敢走正路,应该是逃去折墌城了。你领两千精兵,去泾水南岸坚守,一定会切断他的退路。剩下的,就是进兵折墌城,和薛仁杲进行最后的交锋了。”
梁实在泾水南岸果然截获了宗罗睺,将其大败擒获,而后会合了李世民的主力部队,在折墌城下和薛仁杲开始正面交锋。薛仁杲眼看宗罗睺被俘,忙派出旗下骁将浑干出城迎敌。
李世民一听来人是浑干,便笑着说:“这一战,我们可以不战而胜,你们信不信?”庞玉问:“怎么个不战而胜之法?”
李世民说:“此前降我的牟君才、梁胡郎等人,本来是薛举的旧部,他们的部下也都是陇西人。连他们都肯降服于我,这个浑干本来就是被薛举收编,他又有什么理由不降服呢?现在只需让他知道,我大唐对于肯受降的人是如何款待,我相信他会动心的。”说完,便传令让牟君才、梁胡郎领兵出营,劝说浑干降唐。
浑干看到牟君才等现在唐营中受到礼遇,而自己在薛仁杲军中眼看大势不再,于是毫不犹豫地投诚到李世民的帐下。薛仁杲听到这个消息,气得跳脚,却也没办法。他令人紧闭城门,但城门却管不住军心,不断有人出城降唐,薛仁杲不由得仰天长叹:“愧对祖宗啊!看来天不助我!”
李世民花了六十多天时间,用疲兵战术和薛仁杲的主力部队宗罗睺对峙,使其粮草耗尽,军心涣散,一击而胜。又加上礼遇俘虏的攻心战术,只用了六七天的时间围困薛仁杲,便让他的部下出城受降。薛仁杲眼看自己已经没有了胜算,便献上了城中精兵万余,以及折墌城中的人口、武器,出城降唐。
浅水原一战在唐的建国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平定了西北,还使薛举、薛仁杲父子所建立的西秦政权覆灭,消灭了陇西最大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关中的安定局面。虽然这一战胜得艰难,而且关东、江南等地依旧一片混乱,而北方的突厥也还是气焰嚣张,但西秦的平定让新生的唐王朝获得了暂时的安定,解除了后顾之忧。
在这一战中,李世民采用了后发制人的方法,先通过长期对峙使敌兵疲惫,然后再穷追猛打。他深知西秦军队多为陇西人,勇悍善战,而且军力远胜唐军。因此巧妙利用时机,实现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目的,完成了唐开国战争史中精彩的一战,也成为唐建国之后的第一次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