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偏安的最后岁月 一 隆兴和议

宋高宗赵构在从扬州逃跑时受到了严重惊吓,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而他唯一的儿子赵旉也于三岁时患病卧床,刚巧宫女进屋服侍时,不小心踢倒了一只金炉,突如其来的响声惊吓了病中的赵旉,结果导致病情加剧。不久,赵旉便重病而死。这父子二人的命运都跟惊吓相连,由此也可以看出南宋建国之初,局势是何等的不稳定,而金人洗劫后的中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恢复元气。

赵旉夭折后,宋高宗担心自己的子嗣问题,决定在宋太祖的后代中选一名作为养子。自从宋太宗以“兄终弟及”即位后,北宋皇帝均为宋太宗子孙,为什么宋高宗一定要选宋太祖的后代呢?

不少人认为“斧声烛影”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北宋头上,而宋高宗深感宋太宗一族实在有负宋太祖,于是决定从宋太祖后人中选择皇位继承人。这种说法稍加推敲便会站不住脚。宋高宗连自己的父亲宋徽宗和兄长宋钦宗都不管不顾,生怕他们归国后夺了自己皇位,所以一味投降卖国。这样一个完全以自己为中心的人,又怎么会在意当年宋太宗是不是对不起宋太祖呢?何况到了宋高宗一代,与宋太祖的血缘已经相当疏远。显然,宋高宗选择宋太祖后裔作子嗣,其中显然有更深层的政治意味。

正如前面所提过的,赵构之所以得登大宝,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全然因为他是皇子中唯一的“漏网之鱼”。对他而言,这个皇位是从天而降。赵构即位为宋高宗后,尊远在北国的父亲兄长为太上皇,从此安心做起了皇帝。然而,赵构既非嫡出,也非长子。他的母亲韦氏地位低下,并不得宠,赵构在宋徽宗的一大堆儿子中也毫不起眼。而且宋钦宗的存在,对宋高宗的皇位是个威胁。为了显示嗣位的正统性,宋高宗绞尽了脑汁,之前的“泥马渡康王”的传说便是他为了加强自己的“天命”形象而制造出来的舆论。

北宋灭亡后,民间开始重新流传阴森诡异的“斧声烛影”,更匪夷所思的是,传说北宋灭亡的原因是宋太祖赵匡胤要借金人之手,报当年宋太宗赵光义暗中加害之仇。传说当然不可信,但宋高宗却由此看出了宋太宗当年的“兄终弟及”在民间始终是非正统形象,这使得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只要从宋太祖的直系后人选一名来作为子嗣,定然能够大大加强自己的正统形象。所有的这一切,依然是以宋高宗本人为中心。

此时,宋太祖的后代已经相当庞大,传孙已经有一千六百人。经过仔细选择,最后留下了两名孩子,其中一名瘦小的叫赵伯琮(即后来的宋孝宗赵眘),为宋太祖七世孙。当时宋高宗嫌赵伯琮太过瘦弱,怕不好养育,想留下另一名更壮实的孩子。刚好此时有一只猫从两个孩子身边经过,赵伯琮一动不动,而壮实的小孩却伸出脚去,踢了一下猫。这一脚踢走了猫不说,也踢掉了宋高宗对他的好印象,于是,宋高宗留下六岁的赵伯琮,交给张贤妃抚养。但因为此时宋高宗才不到三十岁,仍然相当年轻,他还是希望将来能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并没有立即册立赵伯琮为太子。宋高宗宠妃吴氏(后来的吴皇后)也收宗室子弟赵伯玖(后改名赵璩)为养子。张贤妃病逝后,赵伯琮也由吴皇后一并收养。之后,宋高宗分别封赵伯琮、赵伯玖为普安郡王、恩平郡王。

宋徽宗死在金国后,金人不断放风,说要把宋钦宗或其子赵谌送回开封,册立为宋帝。金人此举,无非是要故意扰乱南宋朝廷。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宋朝廷立太子便成为十分必要之事。但对宋高宗来说,却有难言之隐,倘若公然立养子赵伯琮为太子,无异于公然在天下人面前暴露其不能生育的事实。此人自私的天性,让他凡事都要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不久,金人将宋钦宗的儿子赵谌送到汴京作傀儡皇帝。在沉默的群臣中,名将岳飞站了出来。他好心上书,建议宋高宗立赵伯琮为太子。岳飞此举,只是想挫败金人的阴谋,但宋朝自立国以来规定武将不得干预朝政,岳飞无异触动了忌讳。宋高宗当即驳回了岳飞的奏章,并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这类事体并不是你所应当参与的。”言语中已经透露了皇帝强烈的不快和杀机。这件事,被认为是岳飞后来非死不可的根源之一。

一直到赵伯琮三十六岁时,吴皇后认为赵伯琮恭俭勤敏、聪慧好学、可当大任,劝宋高宗立伯琮为皇太子。据说宋高宗在赵伯琮和赵伯玖二人之间始终举棋不定。后来,宋高宗想了个办法:赐给赵伯琮和赵伯玖二人各十名美貌的宫女。几天后,宋高宗又将宫女召回,结果,赐给赵伯琮的十名宫女仍然是处女,而赐给赵伯玖的宫女都已经不是处女了。于是,宋高宗觉得赵伯琮品行更为高尚,最后决定立赵伯琮为太子。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赵伯琮改名为赵眘,被正式立为皇太子。同年,宋高宗禅位于赵眘,赵眘即位为宋孝宗。从此,宋朝皇位又回到了宋太祖一系。宋孝宗对宋高宗感恩戴德,一直谦恭而仁孝,并保持了终生。有意思的是,反而宋孝宗自己的亲生儿子赵惇(后来的宋光宗)对父亲一直忌刻有加,公然上演了一场父子不和的大戏,这一节到后面再提。

宋孝宗没有养父宋高宗被金人追得四处奔逃、无处藏身的惨痛经历,因此对金人并不像宋高宗那样畏金如虎、谈金色变。他也是南宋皇帝中最有作为的一个。宋孝宗力主抗金,早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有所表现。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南宋朝廷中的大多数大臣都主张逃跑,当时还叫赵伯琮的宋孝宗十分气愤,主动上书,要求亲自领兵与金军决战。不过,经老师史浩的提醒后,为了避免宋高宗疑心,赵伯琮再次上书,请求在宋高宗亲征时随驾保护,以表孝心与忠心。赵伯琮与权臣秦桧的关系一直很僵,主要原因是赵伯琮厌恶秦桧一味的屈辱求和。

宋孝宗一即位,便下诏追复岳飞、岳云的官爵,依官礼改葬,同时令访求岳飞的子孙,特别加以录用。岳飞因为抗金而蒙冤被害,时人多为其不平。此时,最大的投降派秦桧已死,主和派宋高宗已经退位,宋孝宗诏书一下,大大鼓舞了主战派的志气,朝野上下,均为之一振。宋孝宗随即以手书召张浚入见,说:“久闻公名,今朝廷所赖唯公。”又起用遭到秦桧诬陷、流落二十年的辛次膺同知枢密院事,召回被秦桧贬斥的胡诠,朝中的秦桧党人都被驱逐。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政和年间登进士第。宋高宗在应天府即位时,张浚赶来参与了皇帝登基仪式,任枢密院编修官,之后,又受到新任宰相黄潜善的赏识,升任殿中侍御史。张浚一度依附黄潜善,对另一主张抗金的宰相李纲大加攻击,直接导致李纲被罢相。但不久后,张浚与宰相黄潜善也有了矛盾。张浚有一次在奏对中提出:“无谓金不能来,当汲汲修备治军,常若敌至。”意思是说,要像金人经常会来攻击那样努力备战治军,以求有备无患。这与一味求和的黄潜善意见相左,张浚因此被黄潜善排挤出朝。这件事应该对张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此后,他开始积极参与抗金的军事活动。建炎三年(1129年),杭州发生苗傅、刘正彦兵变,逼迫宋高宗退位,张浚首倡勤王之师,平定了苗、刘之变。宋高宗复位后,张浚升任知枢密院事。后又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经营川陕,锐志北伐。绍兴七年,宋将刘光世因骄惰怯敌被罢军职,宋高宗原已答应将刘光世部划归岳飞,以扩充其兵力,但遭到秦桧的强烈反对。张浚也不同意将刘光世部并入岳飞军,于是收归自己兼任的都督府直接管辖,以刘光世部将王德任左护军都统制、郦琼任副都统制,让兵部尚书、都督府参谋军事吕祉节制。郦琼不服王德的管制,多次向张浚申述,张浚却没有重视。郦琼便干脆发动兵变,杀死吕祉等人,率四万军队叛变,投向金人所立的刘豫伪齐政权,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淮西兵变”。张浚因为处置不当,引咎辞职。秦桧专政后,一味卖国投降,张浚则被长期排斥在外。但他一直力主抗金,在南宋朝野名望很高,是盛誉天下的抗战派首领,金人也对他十分惧怕。

当时,词人张孝祥作了一首《六州歌头》,词云: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絃歌地,亦膻腥。
隔水氊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蠧,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弛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词中充满强烈的爱国激情,对苟且偷安之辈倍加谴责。张浚在宴席上偶然读到此词后,竟然感动得罢席而走,由此可见此人确实心怀收复之志。只是,有志气是一回事,有能力则是另外一回事。

注: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为唐代诗人张籍的后代。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军大举进犯中原,十岁的张孝祥随父张祁南下渡江避难,居住芜湖升仙桥西。史称他“幼敏悟,书再阅成诵,捷于文思,文章俊逸,顷刻千言,出人意表,能诗善词,尤工乐府”,而且精于书法。十六岁时,张孝祥在明州进士预选中考了第一名。两年后,又在省里的进士预选中考了第一名,两次科举连中两元,一时明州城乡传为美谈。在此期间,张孝祥遇见了同样南下避难的李氏,二人一见倾心,同居在一起。李氏于绍兴十七年(1147年)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张同之。张孝祥与李氏感情深厚,但不知道什么缘故,二人始终没有结为夫妻,由此引发了一段无可奈何的爱情悲剧。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二十三岁的张孝祥到临安应试。此次考试完全被秦桧一党左右,廷试结果秦桧孙子秦埙排在第一,张孝祥排在第二。但在殿试时,却平地起波澜。宋高宗御览策对时,觉得秦埙的策对都是往日秦桧经常说的那一套,毫无新意。而张孝祥的策对“议论雅正,词翰爽美”,令人耳目一新。加上宋高宗喜欢书法,张孝祥的字笔力遒劲,卓然颜鲁,令宋高宗大为惊叹,于是亲自将张孝祥定为第一,还说:“张孝祥词翰俱美,必将名世。”后人称张孝祥为“甬上第一状元”。

如此,秦桧事先精心安排的一切伎俩都白费了,秦桧自然气恼万分。张孝祥谢过皇恩后,开始一一拜谢当朝权臣和那些主考官。当张孝祥参见秦桧时,秦桧故意刁难说:“看来皇上不仅仅喜欢你的策对,而且还喜欢你的诗与字。你可真是三绝呀。”随即又问他诗何所本书何所法。张孝祥正色回答说:“我学的是颜(真卿)书,读的是杜(甫)诗。”秦桧听了很不是滋味,便语带讥讽地说:“天下好事,君家都占断。”意思是说,天下好事都让你一个人占尽了。散朝后,大臣们纷纷上来祝贺新科状元。秦桧的姻亲、秦党中最显赫人物之一曹泳为了笼络张孝祥,提出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张孝祥装作没听见,迅疾掉头它顾,将曹泳一脸尴尬地扔在那儿。最让秦桧一党难以容忍的是,张孝祥中状元后,立即上书,要求给岳飞平反。秦桧大怒,立即要寻机报复。当秦桧了解到张孝祥乃张祁之子,而张祁又同他素来仇恨的胡寅相交甚厚后,立即恶狠狠地说:“胡寅远斥(被贬至果州团练副使),力犹能使故人之子为状元邪!”同时唆使党羽策划了个两个大阴谋:其一,是诬告张孝祥父亲张祁犯嫂。张祁兄长张邵曾以直龙图阁身份出使金国,结果被金人扣押,囚禁了十五年。在此期间,张邵妻子病逝。后来张邵归国,又因奏事得罪了秦桧。张邵为了避祸,只好装疯卖傻。张邵装疯的时候故意说了不少疯话,其中一句就说他妻子死于非命。结果秦桧党抓住这句话大作文章,编造出张祁侵犯嫂子、导致嫂子怀孕、又杀嫂子灭口、并由此导致知道真相后的张邵发疯的离奇故事,奏了张祁一本;其二,是诬陷赵汾与张祁交结。先将赵汾逮进大理寺,“拷掠无全肤”,令自诬他与张浚、李光、胡寅等人谋“大逆”。

并大兴冤狱,一下子逮捕了“一时贤士五十三人”。不过,此时秦桧已经病重,他想写下文书判处这些人死刑,却已经病得不能书写,且很快就病死。这一干被诬陷的人才得以重见天日。张孝祥一登上政治舞台便处在了风口浪尖。秦桧死后,张孝祥正式入仕,先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值得注意的是,秦桧余党汤思退对张孝祥有师生之谊、知遇之恩,张孝祥虽然不依附汤思退,亦从不得罪。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汪彻升御史中丞,弹劾汤思退妥协投降,张孝祥亦被免官。此后,张孝祥先后出任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调动极为频繁。在地方官任上,他严明法纪,锄抑强暴,赈济灾荒,庭无滞讼。张孝祥文章过人,书法、诗、词均好,遗憾之处,是其出入汤思退和张浚两人门下,让人觉得其游离于和战之间,时人对此均感到惋惜。隆兴二年(1164年),宋孝宗重用张浚,命其出兵北伐。张浚举荐张孝祥为建康留守,这是张孝祥一生中担任的最高最重要的官职。但不久后,张浚北伐失败,张孝祥被弹劾落职。后起用任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任上,筑寸金堤,绝荆州水患;建万盈仓,用于储备漕粮,政绩播于朝野。乾道五年(1169年)三月,张孝祥因病以显谟阁直学士的身份离职,从此结束了官宦生涯,退居芜湖,讲论理学,徜徉山水。次年夏季,张孝祥与好友泛舟芜湖时,突然中暑身亡,年仅三十八岁。宋孝宗听说后,深为惋惜,有用才不尽之叹。

张浚被召见后,见宋孝宗性格与之前的宋高宗大不相同,有志恢复中原,便力陈和议的种种坏处,劝宋孝宗一意以图恢复。隆兴元年(1163年)正月,张浚进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开府建康(今江苏南京)。其参佐皆一时之选:如陈俊卿即因张浚举荐,任江淮宣抚判官;张浚之子张轼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宋孝宗曾召见陈俊卿、张轼,问张浚动静、饮食、颜貌,并说:“我依靠张浚就像长城,不容众人浮言摇夺。”由此来表示对张浚的绝对信任。十分可惜的是,张浚名声虽大,却是个志大才疏的人物,能力甚至远不及同时期的虞允文。

刚好这个时候,金人狮子大张口,向南宋朝廷索取海、泗(今江苏盱眙北洪泽湖中)、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商(今陕西商县)五州之地及岁币,被张浚断然拒绝。金人立即派大军进驻虹县、灵壁,摆出一副马上要大举进攻的架势,想以此来威慑南宋,局势顿时紧张了起来。张浚主张先发制人,立即进行北伐,恢复失地。抗战派也纷纷建策北伐。宰相史浩出面反对,他认为北伐劳师费财,南宋又兵弱将庸,主动出兵是冒险之举,主张修筑瓜洲、采石两处的城防,以保长江。张浚与史浩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两人辩论了五天,史浩最终也没能说服张浚。

史浩为宋孝宗的老师,师生之间关系一直相当融洽。宋孝宗即位之初,为岳飞父子平反昭雪等,都得到过史浩的支持。史浩还向宋孝宗推荐了陆游等一批有识之士。但史浩却是主和派的代表。此时的宋孝宗,锐气十足,有雄心壮志,于是坚决地罢免了自己的老师史浩,表示对张浚北伐的支持。

当时陆游在枢密院任编修,文才出众,张浚便指派陆游起草北伐诏书,号召中原人民奋起抗战,配合宋军收复失地。

注: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他还学剑,努力钻研兵书。青年时代曾随江西派诗人曾几学诗,得到不少启发,但他并未受其束缚,又从前代大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中汲取滋养。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陆游二十九岁,赴临安应试,名列第一,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又名列秦桧孙子秦埙(音xūn,同熏)之前,受到秦桧的忌恨,竟在复试时被除名。有趣的是,尽管秦桧为了让孙子秦埙中状元而费尽心机,这一科的状元却被宋高宗钦点为张孝祥。直到秦桧死去,陆游才到临安担任枢密院的编修官。宋孝宗即位之初,陆游被召见,赐进士出身。但随着张浚后来北伐的失败,陆游也被排挤出朝,终生不得志,最后归老故乡。

同年四月,张浚派濠州李显忠军、泗州邵宏渊军,分道出击屯驻在河南的金军。李显忠原名李世辅,十七岁随父从军抗金,屡立战功,宋高宗赐名显忠。他一贯坚持抗战,斗志昂扬。自濠州出兵,五月攻下灵壁县。邵宏渊自泗州围攻虹县(今安徽泗县),却未能下。李显忠派灵壁降卒,招降虹县金军守将,然后与邵宏渊合兵,进取宿州(今安徽)。李显忠麾下勇士杨椿首先登上宿州城,打开北门,宋军遂攻入城中。邵宏渊部殿后,迟疑不前,经李显忠催促,方渡濠登城。宋军与金军展开激烈的巷战,歼敌数千,终于收复了宿州城。

攻占宿州后,邵宏渊打算打开仓库犒劳士卒,李显忠认为不可,下令移军出城,只以现钱犒士,士兵每三人才分得一千钱,每人平均只得三百余钱。邵宏渊又趁机暗中起哄鼓噪,军士都很不高兴。

宋军攻取宿州后,整个中原为之震动。捷报传来,宋孝宗兴奋地说:“近日边报传来,中外为之鼓舞,十年来还从未有过这样的大胜仗。”

宋孝宗随即下诏,任命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因围攻虹县无功,位在李显忠之下。但邵宏渊此人心胸狭隘,一味争强好胜,由此与李显忠不和。张浚身为主帅,不但不加以调和,反而听任邵宏渊不受李显忠节制。

宋军攻占宿州后,金军即出动主力,进行反击。五月,金军副元帅纥石烈志宁部自睢阳(今河南商丘)反攻宿州,被李显忠打退。金军继续增兵,李显忠约与邵宏渊分兵夹攻。邵宏渊临阵竟按兵不动,对人说:“当此盛夏,摇扇子还顾不来,怎能在烈日下披甲苦战呢!”

当晚,中军统制官周宏、邵宏渊之子邵世雄等将领见两将不和,料到宋军难以取胜,便各自带部逃走,宋军顿时大乱,金军趁机大举攻城。李显忠率领部下奋力抵抗,而邵宏渊当此紧急关头,仍不肯与李显忠合力守城,极力主张弃城撤退。李显忠知道邵宏渊对自己心存嫉恨,不会援手,仅凭自己所部孤军守城已不可能,只得放弃宿州,连夜南撤。宋军刚刚退到符离(今安徽宿县),就被追击的金兵赶上。宋军大溃败,死者不可胜计。金军获甲三万副,所得兵仗甚众。李显忠、邵宏渊二将在乱军中逃脱,侥幸保住了性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符离之战”。此战中,宋军资粮器械损失殆尽,宋军主力溃不成军,无力再战,北伐遂告失败。

符离战败后,主和派势力随即抬头。宋孝宗虽然有心抗金,但内有太上皇宋高宗的牵制,外有不少主和的大臣,意志开始动摇。在犹豫不决之中,宋孝宗起用汤思退为宰相,负责同金国议和。金人索要海、泗、唐、邓四州地。汤思退竟然全部同意,派秦桧余党王之望出使金国割地。

宋孝宗、汤思退的投降妥协遭到了抗战派大臣的纷纷反对,辛次膺愤而辞职,张浚、虞允文、胡铨、王十朋(四十六岁中状元,官至起居舍人、侍御史等职,戏剧《荆钗记》便是写他与妻子钱玉莲的故事)等人连续上书,坚决反对求和。宋孝宗本来就意志不坚定,有所悔悟,又下令停止和议。但他同时升汤思退任左相兼枢密使,升张浚任右相兼枢密使,张浚还奉诏视师淮上,“遍行两淮,筑治城垒”。可见宋孝宗在战与和之间犹豫不决,立场始终摇摆不定。造成这原因的,固然有投降派的阻挠,更大的阻力却是来自太上皇宋高宗。宋孝宗本来绝无可能当上皇帝,却意外地被宋高宗收为养子,并且宋高宗主动退位为太上皇,他才得继大统,这其中的感激不言而喻。也正是这份感激,削弱了宋孝宗抗金的意志。

但汤思退却不肯罢休,阴谋陷害抗战派首领张浚,趁张浚出朝视察前线军队之机,指使党羽右正言尹穑攻击张浚拥兵跋扈,浪费国用,抗拒朝廷命令,主和派又嚣张起来。在太上皇宋高宗的干预下,宋孝宗再次动摇屈服,从前线召张浚还朝,罢去相位,改授闲差。张浚途径余干,得病死去,时年六十七岁。

张浚一死,宋孝宗最终决定议和,派魏杞出使金国。兵部侍郎胡铨、太学正王质等上书反对。汤思退知道宋孝宗内心深处还是想抗金,担心抗战派继续上书反对,宋孝宗又会跟上次一样,再次动摇,便先下手为强,将反对撤兵割地的二十多名抗战派大臣逮捕入狱。尤其可耻的是,汤思退还派人去金国通消息,要金人出动大兵来威胁议和。金人得到情报,于十月间再发兵渡淮南侵,进攻楚州。知楚州魏胜奋勇抗敌,战死。都统制刘宝弃城逃跑。金军又攻占濠州、滁州、商州。

汤思退的阴谋后来败露,南宋朝野群情激奋,纷纷弹劾汤思退。宋孝宗不得不罢免汤思退出朝。但汤思退勾结敌人、奸邪误国,民愤实在太大,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联名上书,请杀汤思退、王之望、尹穑三人,以此来谢天下。汤思退当时正在贬黜的途中,听到消息后,竟然忧惧而死。而王之望、尹穑二人只被罢官了事。

此时,在金军的武力威胁下,宋孝宗不得不屈辱求和。除割让海、泗、唐、邓四州,又割去商、秦(今甘肃天水)两州;交换的条件只是双方世为叔侄之国,宋帝正皇帝之称,不再向金称臣,改称侄皇帝;原来的“岁贡”改称“岁币”,每年金银、绢各减至二十万两匹。这便是耻辱的“隆兴和议”,也称为“乾道之盟”,“隆兴”、“乾道”均为宋孝宗年号。和议成立后,宋金双方保持了约四十年的和平关系。

宋孝宗虽与金国订立了隆兴和议,但又不甘于就此妥协,他独掌用人大权,亲自处理政事,继续作收复失地的打算。为此,亲历亲为的宋孝宗忙得不可开交,曾对身边的人说:“我每天都要游行全国一周(指处理各地文件)。”他积极选贤任能,准备任用一批和自己同样有志收复失地的大臣,老将虞允文在这种情况下被重新起用,入枢密院参预军务。

本来宋孝宗还准备让虞允文任宰相,但刚好此时金国使臣完颜仲出使南宋,在朝堂上盛气凌人。虞允文实在看不过眼,要杀完颜仲,结果反而因为这件事被御史弹劾,被迫去职。不过,宋孝宗念念不忘隆兴和议之耻,而虞允文是朝中抗战派的主要代表,后来还是被任命为宰相。

虞允文执政后,在各地修筑城防,积极准备北伐。就在此期间,御史萧之敏弹劾虞允文擅权不公。宋朝的台谏制度相当厉害,虞允文不得不自请罢政待罪。在关键时刻,太上皇宋高宗竟然出人意料地站出来为虞允文说话,而且话说得相当掷地有声:“采石之战时,他萧之敏在哪里呢?”意思是说当年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力挽狂澜时,他萧之敏还不知道在哪里呢。虞允文因此被复职,而萧之敏也被贬官。

乾道八年(1172年),宋孝宗派虞允文到四川整军备战。宋孝宗对虞允文此行寄予厚望,亲自到正殿为虞允文饯行,并特许虞允文在殿门乘马,持节度使仪仗出京城。这是非常特殊的礼遇。虞允文离开京师前,宋孝宗郑重其事地与虞允文约定:“如果你出兵,朕未出兵,那是朕负你,如果朕出兵,你未出兵,则是你负朕。”预定由虞允文从四川、陕西出兵,宋孝宗派朝廷主力进军两淮,双方最后在河南会师。由此可以看出,宋孝宗对虞允文的信任有限,否则也不会一再强调“你负我”还是“我负你”的话了。这不仅是宋孝宗一个人的问题,长期以来,宋朝对手握重兵的将领信任都相当有限,这也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最直接的后果。

虞允文到四川后,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适当增加将士的俸禄,使能养家以提高士气;养马户可以免除赋役,由此鼓励养马,以增加马匹数量;又听取大将秦琪的意见,改变兵力分散的状况,以使军势首尾相应。虞允文积极备战,但却一直没有明确提出出兵的计划。等了一年多,急不可待的宋孝宗实在沉不住气了,以密诏催促虞允文尽快发兵。虞允文由于军需未备,不愿仓促出兵。宋孝宗为此相当不满。虞允文深知宋孝宗的心意,为了不负厚望,日夜奔忙,“戴星乘马,冰满鬓髯”,终于积劳成疾,于淳熙元年(1174年)二月辞世,享年六十四岁。

虞允文死后,宋孝宗怒其迟迟不出兵,不肯给他谥号。当他后来看到虞允文留下的军队全部是精壮之兵时,这才恍然大悟,动情不已,赠虞允文太傅,赐谥忠肃。

虞允文为人慷慨磊落,胸怀大志,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他出将入相几二十年,孜孜于国事,一直是朝中最坚决的抗战派。最难得的是,他一直留心搜罗人才,所提拔举荐的洪适、汪应辰、王十朋、赵汝愚、晁公武、李焘等人,后来均成为一代名臣。

虞允文之死对宋孝宗打击相当大,不光使出兵四川的计划落空,也使宋孝宗失去了朝中最有力的支持。当时在南宋的统治集团内部,绝大多数人已经安于偏安一隅的现状。虞允文死后,宋孝宗任用王淮为宰相,理财备战,然而,抗战决非仅仅是皇帝和宰相的事,朝中的大臣如龚茂良、史浩、周必大等,均反战主和。这让宋孝宗的决心受到极大挫折,加上辅弼无人,心力交瘁的他也开始迟疑动摇了。从此以后,他为政求稳,逐渐趋于保守。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当了二十五年太上皇的宋高宗病死。宋孝宗一直很感激养父宋高宗的禅位之恩,不胜悲伤,衰服守丧,由太子赵惇参预政事。此时的宋孝宗,已经完全丧失了即位之初的雄心壮志,深感中兴大业力不从心。他决定服丧三年,以“守孝”为名退位。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在皇位二十七年的宋孝宗正式传位于太子赵惇,是为宋光宗,而他自己退居重华宫,做起了太上皇,从此再也不提北伐一事,当年隆兴北伐前的激昂和热情,已经成为心中永远的记忆,再也不复重来。想来他的心中,应该是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哀和落寞的情怀吧。

之后,宋孝宗又当了五年太上皇,终于在对儿子宋光宗不孝的愤懑中去世,时年六十八岁。相比两宋的其他皇帝,壮志难酬的宋孝宗更让人同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