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长江卷 第28篇 喀斯特水高原——贵州水利风采录

欧阳黔森/陈跃康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仁与智,圣人之道;山与水,自然之道。

——作者题记

水是大自然最为单纯的物质,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就构成了水的分子式;水又是大自然最为神奇的物质,冷则凝结成冰,热则蒸发为汽。她不但是孕育生命的源泉,也是世间万物演化不可缺少的基本成分。

从人类文明的初始状态来看,水几乎就与人有着不解之缘。

《圣经》里的诺亚方舟,随洪水而四处漂泊;中国开天劈地的英雄盘古,也从天漏的荒洪中走来。

如果我们从天宇的深处回望地球,地球因水的覆盖而显现蓝色,成为星空中最为迷人的天体,充满了魅力和灵性。

是的,正是因为水,地球才成为目前为止,经科学证实了的在茫茫宇宙间唯一被赋予了生命、而且是智慧生命的星球。

水很柔弱,流而无形,所以人们常说柔情似水;但水又很坚忍,能滴水穿石,所以人们将其与猛兽相提并论:惊呼洪水猛兽!

更有先哲圣贤称誉: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可见水之力、水之能不是人们所想象的局限。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方展,水的潜在功能几乎发挥到极致:农业灌溉、水产养殖、交通航运、储能发电、旅游观光、城市美化、生态改善等等。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经济性的战略资源,公共性的社会资源,不可替代的生命性资源;水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环境的支柱。

水利是解决水文循环过程中出现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不利的水多【洪涝】、水少【干旱缺水】、水脏【水体污染】、水浑【水土流失、泥沙】等四大问题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总称。

在此,我们试着对贵州水利事业六十年的光辉成就,作一个整体的概括与描述。

生态之本动能之源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东南俯瞰长三角、珠三角广袤的平原,西北眺望世界屋脊之苍莽青藏。

从地理学角度,贵州被习惯地称为贵州高原;

从地貌学角度,贵州可以称之为喀斯特高原;

如果从更本质的水文地质角度,贵州应当称为喀斯特水高原!

地球演化史告诉我们,云贵高原这一方山与水,是地球上沧海桑田相互变换的典型地区之一。在距今五亿多年的古生代寒武纪,这里就是一片汪洋大海,三叶虫等海生生物十分繁盛,沉积了巨厚的沉积岩层,为喀斯特高原铺垫了最早的坚实基底。

在整个古生代的漫长地质岁月里,在地质时代的演化进程中,贵州这一片土地总是在海进与海退的淹没和暴露中,演奏着高山与流水的交响。

斗转星移,潮起潮落。地球的古生代在二叠纪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后,进入了生机勃勃的中生代。三叠纪时期,联合古陆和谐统一,外面被古太平洋所环绕,里面怀抱着美丽的古特提斯海,也称古地中海。古地中海宽阔、博大,风轻浪平,阳光明媚,稳定、良好的古生态环境使贵州地区及相邻周边沉积了大面积的碳酸盐岩、生物礁等地层,各种龙类、鱼类海洋脊椎动物,海百合类的海洋棘皮动物等海洋生物群,活跃在贵州古地理环境的浅海与海湾,为贵州留下了丰厚绝伦的喀斯特、古生物遗产,喀斯特高原的物质基础至此基本奠定。

中生代末期的侏罗纪,是陆生恐龙称霸地球的时代,如此个体庞大而数量繁多的食草类动物的兴盛,必然与水的丰沛程度有密切关系。天地因果,应时而变,地球环境条件历经数千万年的演化而出现重大改变,使不可一世的恐龙种群灭绝了,结束了地球中生代的繁荣,迎来了更加波澜壮阔的新生代,即人类出现的时代。

新生代的新构造运动,彻底改变了地球原来海洋与陆地分布的模样,联合古陆因地壳板块运动、大陆漂移而分解成七大洲,古太平洋与古特提斯海因七大洲的分割而形成了四大洋。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由于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的俯冲,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亚州隆起,云贵高原跟随抬升,中国西高东低、三级台阶的地貌格局逐渐形成,也形成了我国现在的地表与地下水体系格局。

贵州高原是世界著名的沉积岩王国、古生物王国和喀斯特王国,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地表岩溶面积达70%以上。在高原的地下深处,还埋藏着从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十多亿年来沉积的多层的、大面积的喀斯特岩石含水地层。

水化学的知识告诉我们,碳酸盐岩石在常态下虽然十分完整、坚硬,但在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的作用下,它将会受到溶蚀,形成一系列的地下溶蚀裂隙、溶蚀洞穴及溶蚀管道,因而在碳酸盐广泛分布的地区,由于含水层与隔水层的互层、交替隔离,因而地下常常形成相对独立的岩溶地下水。

这样,我们就可以想见,在贵州高原的地下,有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多层次、无数个硕大无比的大水缸、大水窖、大水库、大湖泊及大大小小的地下河水系。

以上地质科学理论的论证充分说明,称贵州高原为喀斯特水高原言之有据,当之无愧!

现在,让我们着重从地表再来了解一下贵州的水资源状况。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长江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地带,东接湖南,南界广西,西连云南,北邻四川、重庆。

贵州在地貌上处于我国西部云南高原向东部湖南低山丘陵过渡的梯级状大斜坡带,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按组合不同,可分为黔东山地丘陵区、黔北中山峡谷区、黔中山原丘陵盆地区、黔南山地河谷区、黔西北山原山地区、黔西南山原丘陵盆地区等六个地貌类型区,其中以中部为贵州高原的主体。而按地貌形态成因的相似性原则,又可将贵州地貌分为三个一级区和十一个二级区。

贵州省面积176167平方公里,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以贵州中部近于东西走向的苗岭山脉为界,苗岭山脉的北部、东部属长江水系,略占全省面积的66%;苗岭山脉的南部、西部属珠江水系,略占全省面积的34%。

贵州高原群峰耸峙,山系发育。全省海拔平均1100米左右,最高处2900米,最低处137米,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变化明显,形成三级地面。除苗岭外,贵州北部有大娄山、西部有乌蒙山、东北部有武陵山等著名山脉。千山万壑,河流纵横密布。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乌江、六冲河、赤水河、清水江、都柳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八大主干河流;长度在10公里以上河流有近千条;境内分属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系有乌江水系、赤水河水系、清水江水系、舞阳河水系、锦江水系及牛栏江等水系;珠江流域的主要水系有北盘江水系、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柳江等水系。

从水力资源角度来看,贵州境内河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流域约为680亿立方米;珠江流域约为382亿立方米。另有省外入境水量约153亿立方米;贵州地表水资源总量【境内水量及入境水量之和】共1200多亿立方米。

贵州省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加之地形落差优势,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据测算贵州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约1875万千瓦【不含单河理论蕴藏量1万千瓦以下河流】,居全国第六位,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300万千瓦。贵州省88个县中,83个县有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县有75个,可开发装机容量在5万千瓦以上的县有58个。贵州堪称全国水能资源的巨型富矿区。

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水是贵州省的生态之本,动能之源。

山高谷深水为双刃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水利的兴修、利用,有防水患而利灌溉的传统。创造了农耕文明无数的水利奇迹:神话传说的大禹治水,信史时代的都江堰、大运河等等。

然而,贵州虽然降雨丰沛,水资源丰富,由于山高坡陡,地形切割强烈,蓄水保水能力差,大量水资源以地下水的形式深藏不露,开发利用的难度很大;更由于经济贫穷,交通极度落后,使得历史上的贵州常常处于“坐在水上没水喝”困苦状态。

这里仅以新中国建立前的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为例。

解放前,在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岁月,黔南州水利设施处于无钱建设、停滞不前的状况。历代遗留下来的简易小型水利工程多为民间自发修建,规模小、效率低,多年失修,或毁或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据统计,至1949年,黔南州共有水利设施近6000处,有效灌溉面积32.45万亩,保证灌溉面积22.21万亩,分别占当时全州耕地面积的11.9%和8.1%;全州没有小二型以上蓄水工程,仅有少数的蓄水塘,总容积4万立方左右,上规模的引水工程仅9处,总灌面仅2.3万亩;州境内没有人畜饮水工程,也没有机械提水工程,农田灌溉都是采用龙骨车、筒车、扯水筒等简易的传统提水工具提水灌溉。由于水利灌溉工程设施的匮乏,农田灌溉得不到保证,靠天吃饭,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人民群众生活困难,农村经济非常落后。

从全省情况来看,贵州在水利开发利用上,历史的“欠账”是很多的,可称负债累累,尤其是工程性缺水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到1949年底,全省蓄水工程总库容仅2133万立方米,农业有效灌溉面积仅206.5万亩,其中保证灌面仅148万亩,占当时全省稻田面积的12.1%。城镇供水工程仅有贵阳水厂一家,设计年供水能力为70多万立方米。解放前,贵州建成的电站仅有桐梓县天门河水电站,两台机组总装机

容量才576千瓦。防洪工程在史志上只有零星记载,全省江河基本都不设防,防洪减灾能力极差。

困扰贵州的水问题不仅仅是饮用与灌溉,更为重要的是乡村家园肥沃膏脂的日益流失。

贵州的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主要发生在陡坡耕地、荒山荒坡、疏幼林地和部分乔木纯林地等地类上,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西部省份之一。据200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资料,全省水土流失面积73180.05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1.54%。年土壤侵蚀量25215.38万吨。侵蚀模数1432t/【km2.a】。按流失程度划分,其中轻度流失面积41416.34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3.51%;中度流失22424.44平方公里,占12.73%;强度流失8016.86平方公里,占4.55%;极强度流失1322.41平方公里;占0.75%。按流域划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8166.0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50.25%,年土壤侵蚀量23104.86万吨,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997t/【km2.a】;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8516.4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30.67%,年土壤侵蚀量5461.07万吨,侵蚀模数904t/【km2.a】。

水土的流失就有如人的营养成分的无端排泄,天长日久,人将不人了。土地也是一样,土地水土流失带来的将是土地的“贫瘠化”、“石漠化”甚至“沙漠化”!

就贵州水土流失的地域分布看,西部、西北部及东北部流失最为严重,强度等级以上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这一区域。从水土流失的流域水系分布看,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以乌江水系和赤水河水系及珠江流域南北盘江水系最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大于50%的县【市、区】有近20个;中部、东部地区较为严重,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一般在30—50%范围内;南部、东南部地区水土流失程度略有减缓,流失面积一般在30%左右,主要为轻度流失强度等级。

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和专家们研究分析,贵州高原水土流失的特点主要有三:

一是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滑坡、泥石流。

二是在水土流失的地类上以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贵州是全国坡耕地最为集中的山区省份,全省现有坡耕地面积4643.4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3.13%。其中6—15度1548.41万亩,占21.06%;15—25度1825.44万亩,占24.82%;25度以上1269.64万亩,占17.26%。根据1999年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全省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42.36%,是我省水土流失的主要地带。

三是水土流失具有隐蔽性。贵州省水热条件好,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但现有林地大多结构不合理,林种单一,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如马尾松纯林,具有“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特点,形成了青山绿水掩盖下的水土流失。

专家们指出,水土流失的危害在于:泥沙淤积,降低了水利工程效益;土壤涵养水源功能下降,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表层土壤营养成分大量流失,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生态环境失调,自然灾害频繁,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表土流失,基岩裸露,使土地出现“贫瘠化”和“石漠化”。

旱灾是贵州常见且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其成因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水土分布不平衡、田高水低、岩溶发育、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差,其类型有:春旱,发生于每年3至5月,夏旱发生于6至8月,秋旱发生于9至11月,其中以夏旱最为严重。旱灾造成农田干涸、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及城镇和工矿供水紧张。

与旱灾相对应的水灾是贵州在雨季时常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集中在每年5至9月发生,其类型分为:山洪暴发型、岩溶洼地内涝型和河道漫溢型。全省每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水灾,造成农田冲毁、房屋倒塌、城镇进水、交通中断,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水似乎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就看你是否能紧紧握住它的剑柄,为我所用!

长剑出鞘伏虎降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六十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即是农历历法的一个甲子周期,也是天干地支组合的一个完整单元。

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相生、相克、相制、相化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无数事物的客观规律。

因此,六十年是一个值得认真总结和盘点的吉日。

贵州水利建设在六十年的峥嵘岁月里,历尽艰辛,创造辉煌。

贵州水利人以大禹为崇拜偶像,将现代水科学理念与大禹精神结合在一起,新中国经济发展建设的历史使命,更如长鞭催促,容不得他们有半点犹豫,于是他们大喝一声,长剑出鞘了!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可将贵州水利建设划为两个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奠基起步的前三十年【1949—1978年】;第二阶段是高速发展的后三十年【1979—2009年】;

前三十年受制于客观条件限制,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奠定基础,培养人才,摸索经验,初有成效和规模;

后三十年得益于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体制创新,大规划、大投入、大项目、大成效、大改观、大发展。

贵州六十年的水利建设历程,在艰难、曲折中奋进,经过几代水利人的拼搏奉献,取得了兴利除害、富民兴黔的辉煌成就。初步形成了防洪抗旱、水利灌溉、城乡供水、地方小水电和水土保持五大工程体系;为贵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以下事实:

1.民以食为天,民以水为命

贵州由于山高水低、岩溶发育,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点多面广。1997年以前,没有专项资金投入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在此期间,结合各类大、中、小、微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解决了693.8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从1997年开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省先后实施了“一期渴望工程”【1997—1999年】、“二期渴望工程”【2000—2004年】、“农村饮水解困工程”【2000—2004年】,基本解决了全省饮水困难问题。从2005年起又启动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1997年至2008年底止,国家共补助贵州农村人饮工程资金28.73亿元,省级财政安排了4.85亿元。

总之,六十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特别是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上实现突破,累计解决2090万人的饮水困难,为农村民生问题作出了贡献。

2.灌溉是农业的生存之本

六十年来,在几代水利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下,按照“大、中、小、微相结合,以中、小为主;蓄、引、提、排、节并举,以蓄、节为主”的水利建设思路,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建成中型水库38座,新增库容约9亿方。

贵州实施了瓮福、乌中、铜东、安西、湄凤余、黎榕、金黔、兴中8个大型灌区配套改造工程,累计完成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渠道3000公里及其渠系建筑物2500余座,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7万亩,在已实施的项目区农业人均有效灌面平均从0.38亩提高到0.58亩;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2万吨;渠系水利用系数从过去0.35左右提高到0.7以上,灌溉保证率从过去38%左右提高到80%以上。

实施小水池、小水窖、小山塘为主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1949年到2008年投入资金21.72亿元,建成“三小”工程69.61万口,解决了248.01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

从2005年开始实施烟水配套工程建设,2005至2008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9.9亿元,完成烟水配套灌溉面积359万亩,工程实施有效解决了烟叶生产灌溉用水和其他农作物生产用水,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的提高。

六十年来,贵州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74.6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81.11万亩,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从1949的0.16亩提高到0.52亩,为全省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家园不可水土再流失

贵州是我国严重水土流失省份,据统计调查上世纪50年代初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60年代为3.5万平方公里、80年代为5.0万平方公里、2000年达7.31万平方公里【卫星遥感数】。

贵州治理水土流失工作基本上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逐步开展的;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起步时期【1954—1957年】;第二,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9年】;第三,由小流域试点到成片重点治理时期【1979年至今】。六十年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58万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2.36万平方公里】,特别是“十五”期间依托“长治”、“珠治”及国债等国家重点治理项目,完成治理面积达0.48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从1989年的“长治”工程4个县,增加到“十一五”期间“长治”、“珠治”及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的30个县。经过治理的小流域,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的合理配置,形成了较好的综合防护体系,水土流失基本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4.治水、旱之灾,除民之大患

建国六十年来,贵州各族人民与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进行不懈斗争,经受特大自然灾害严峻考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经过六十年的建设,全省已有43个县城的主城区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建成堤防1534公里【其中达标堤防310公里】,保护人口326万人,保护耕地146万亩;治理小一型以上水库280座,有效发挥水库蓄滞洪水防洪保安作用;开展铜仁地区洼地排涝治理;组建了84个县的防汛抗旱排涝服务队;基本建成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实现省、市【州、地】实时视频会商和全省主要江河、重点水库雨情水情自动实时监控和预警,建立健全水库水电站防汛应急通讯网络。初步形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涝干旱对国民经济和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

5.化水为电,光照千家万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贵州仅有一座由原民国政府41兵工厂1945年建成的桐梓天门河水电站,装机规模才数百千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贵州地方电力部门遵照中央“两条腿走路”的办电方针,从试办农村小水电站起步。1956年7月,装机100千瓦的兴义狮子山水电站投产,成为全省地方电力试办阶段的起点。此后,历经起步发展阶段,至1978年,全省地方电力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了21万千瓦。1978年后,贵州地方电力建设进入了一个以实现农村电气化为主要标志的崭新时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地方电力逐步突破了“小水电”的局限,向“中小并举”发展,从单站开发走向河流梯级滚动开发。其中枫溪河、舞阳河、打邦河成功实现梯级开发。2008年底,农村小水电累计装机达到1814兆瓦,全省80个县拥有农村小水电,建成21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及13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完成了5个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县建设。农村小水电的建设,大大促进县办工业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了森林植被,促进了农民增收。

6.水要造福于人,人要善待于水

自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规以来,贵州省也结合本省实际相继出台了《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和《贵州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使水政管理工作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水政执法体系试点开始起步并逐步推广,全省各地从组建水政监察队伍入手,逐步形成一支“关系协调、组织严密、纪律严明、运行有力”的专职水政监察队伍,基本建立起省、地、县三级水利执法体系。取得了维护水事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快水利工作依法行政步伐的成绩。

与此同时,加强了水资源的管理,建立了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开展了水资源费征收工作,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基本形成;节水型社会建设逐步推进,编制完成了《贵州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清镇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列为全国试点县之一】;水资源保护取得新进展,编制完成了《贵州水功能区划》并经省政府批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开展了县级以上城市90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监测工作,实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开展了地下水利用和保护工作等。目前,全省的水资源管理已步入依法开展、保护和管理的新阶段。

业绩在这里不需用太多的罗列,当人们知道贵州是在怎样一个基础和起点上完成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壮举,这就够了,它足以说明贵州水利人面对数千年横虐于高原的水旱灾荒,所体现出的睿智和忠勇。

我想说的是,贵州水利人,就是高原上的当代大禹!

母亲之河无私奉献

尧舜之时,天下洪灾,鲧用壅堵之法,九年而无功。禹取而代之,以疏通之法,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因势利导,十三年治水成功。

今天的水电人,不仅要治理水害,还要变水为电,造福社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水电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水电开发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水电坝工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水力发电设备国产化水平显著提高,水电的开发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建国初,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仅为36万千瓦,而到了2008年底,中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72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目前,水电占据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2%,占我国总发电量16%,在整个电力结构比例中仅次于火电,在众多可再生能源当中,水电在电力结构中比例最大,在能源平衡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富于创新的水电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竟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开创了自我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先河。这是原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院长罗西北等老同志提出开发乌江的新思路,于是,在原能源部、国家计委的支持下,我国第一个按流域组建的水电开发公司——乌江水电开发公司应运而生。

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江,被誉为贵州高原的母亲河!乌江为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发源于乌蒙山东麓,横贯贵州中部,在贵州东北部出境,入重庆市,于涪陵市汇入长江。乌江全长1037公里,其中,贵州境内802公里,贵州、重庆界河段72公里,重庆境内163公里。干流总落差达到2124米,平均径流量达到534亿立方米,接近黄河的流量,是水能集中的水电富矿,为我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

根据1989年国家批准的《乌江干流规划报告》,乌江干流可兴建11座大中型水电站,依次为北源六冲河上的洪家渡水电站,南源三岔河上的普定、引子渡水电站,干流上的东风、索风营、乌江渡、构皮滩、思林、沙沱、彭水、大溪口等水电站。除彭水和大溪口【三峡电站兴建后取消】外,其余电站均在贵州境内。

为开发乌江水电,国家借鉴国际水电开发成功经验,推行水电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1992年经国务院同意,原国家计委、能源部批准,正式成立了我国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乌江水电开发公司。1999年,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制为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乌江公司”】,该公司是为乌江流域综合开发特别是水电开发而专门组建的国有大型企业。

乌江流域包括贵州的贵阳、遵义、毕节、铜仁等重要地区,流域内探明的煤、铝、磷、锰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长江以南一个重要的能源基地。1987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水电专家罗西北、贵州省顾委何仁重等老同志在经过充分考察之后,即给国务院领导提出建议成立乌江水电开发公司。199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水利电力部、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请示国务院要求成立乌江水电开发公司。同年底,贵州省成立了乌江水电开发公司筹备处。1990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能源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联合批复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乌江水电开发公司,负责开发贵州省境内乌江河段共7个梯级的水电资源和从事电力生产,并可兴办与水电开发有关的横向经济联合项目。1992年,乌江水电开发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和能源部双重领导,以贵州省为主组建和进行行政管理,能源部实施行业管理。根据有关方面的要求,乌江水电开发公司确立了“梯级、流域、滚动、综合”的发展方针。

这七个梯级分别为洪家渡水电站【60万千瓦】、东风水电站【69.5万千瓦】、索风营水电站【60万千瓦】、乌江渡水电站【125万千瓦】、构皮滩水电站【300万千瓦】、思林水电站【100万千瓦】、沙沱水电站【112万千瓦】。

1999年,乌江公司真正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改制,确定产权比例为原国家电力公司51%,贵州省49%【贵州省金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贵州股东方产权代表】。乌江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由国家电力公司委派;副董事长和监事会召集人由贵州省委派;总经理由董事会提名聘任。2002年12月,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重组,乌江公司原属国家电力公司51%的股份及权责,整体划转国家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乌江水电开发公司成立之时,国家将已经建成的乌江渡水电站和在建的东风水电站划给其作为初始资本。乌江渡水电站产权属于中央,东风水电站为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项目,由中央和地方分享产权。乌江渡水电站于1979年开工建设,3台老机组分别于1979年至1982年全部建成,为我国在岩溶地区修建的第一座水电站。东风水电站于1987年12月开工建设,1994年8月31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同年第二台机组投产,1995年12月25日第三台机组投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乌江公司的综合实力大为提高,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水电开发企业。特别是1999年以来,公司成功改制,并赶上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大好时机,乌江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乌江公司先后开工建设了洪家渡、乌江渡扩建工程、索风营、构皮滩、东风扩机工程,启动了思林、沙沱工程的前期相关工作。

目前,洪家渡电站、索风营电站、乌江渡扩建工程和东风扩机工程已建成投产,新增发电装机200.5万千瓦。自此,乌江公司发电装机容量从1999年底的114万千瓦,增加到314.5万千万。同时,其他项目正在抓紧开发。

根据乌江公司自身发展规划和工程建设进度,将在2011年左右全面完成7个梯级的水电开发,而原计划7个梯级的开发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7个梯级开发完成后,乌江公司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约900万千瓦,资产总量达到400亿元左右,所有者权益可达100亿元左右。届时预计年均发电量约305亿千瓦时,将占贵州全省发电总量的25%左右,按2004年上网电价和盈利水平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约61亿元【含税】,税利17亿元。

除了开发乌江干流贵州境内的7个梯级电站以外,乌江公司还参股了乌江干流重庆境内彭水电站【装机容量175万千瓦】,并相对控股和承担了乌江支流清水河几个梯级电站的开发工作。同时,还在炼铝、建材、房地产、航运、制药等领域作了一些尝试性开发或参股,先后建成了30万吨水泥厂和10万吨的遵义铝厂,设有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参股了贵力航运公司、汉方制药公司、贵达公司等十余个企业。目前水泥企业运营良好;遵义铝厂2005年的开工只能达到生产能力的50%左右,主要是氧化铝市场被控制以及电力直供问题无法解决导致成本太高,乌江公司已对遵义铝厂进行股权重组,中国铝业公司控股51%,而乌江公司只参股20%。乌江公司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目前主要是为满足公司内部需求而进行的一些项目开发。

在乌江干流上的梯级电站组建完成后,全流域的灌溉、航运、旅游等条件也随之改善,惠及沿江30多个县、上千万人口。而大型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系统也极大地提高了水能资源的利用率,每年可以增发电量15亿千瓦时,相当于不增加一分钱投资,不淹没一亩土地,不迁移一户人家,便可获得一个装机容量20万千瓦的中型电站的效益。乌江公司董事长张志孝表示:“乌江的滚动开发,实现了资金、人才和管理的滚动,形成了投产一个电站,开工一个电站,再筹备一个电站的良性循环、滚动增值的科学的开发机制。”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乌江索风营建设工地,在听取汇报后,他十分高兴地说:“我在贵州当省委书记时,就考虑整个乌江要综合开发。现在贵州境内八个点都已开发、开工了,到2010年几个点基本开发结束了,但是你们乌江的事业没结束,下一步怎么做,怎么围绕贵州能源优势这篇文章做大做好,这就是你们的下篇了。”

如今,这个水电开发文章的“下篇”完成了。在贵州索风营水电站,清澈的湖泊和电站两岸山坡茂密的植被,吸引了猕猴、藏酋猴在复植的果树间自由栖息,乌江公司董事长张志孝也因此被戏称为“猴王”。乌江流域的荒凉、闭塞、贫困逐渐成为历史,乌江水电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形成的“乌江经验”,已成为我国流域梯级开发的一面旗帜。

如今的乌江,不仅是一条水流之江、航运之江,而且更是一条电流之江、能源之江!

林城玉带休闲画廊

一条河的命运与一座城市的命运也许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密切过,中国的林城、避暑之都贵阳与贯城而过的南明河便是如此。

贵阳是贵州的省会所在地,南明河穿城而过,河水清丽沉静,川流不息,为城市带来了宁静和诗意。

南明河的命运,和这座城市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对南明河命运的倾情关注,将政府的心与市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几乎每一个贵阳人都在为自己的母亲河——南明河重获新生而动情、而兴奋。

南明河系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清水河的源头河流,发源于贵州省平坝县林卡乡百泥田,全长118公里、流域面积1433平方公里,河道风光秀美,两岸诗情画意,人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老贵阳人的记忆中,人们在南明河中泛舟垂钓、淘米浣衣、游泳嬉戏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南明河不仅养育着贵阳人民,还对贵阳经济、文化、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力,是贵阳人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政排污系统相对滞后,加上人为因素污染,沿河两岸特别是市中心城区段各类工业废水和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南明河,历经多年污染,南明河变成了一条污水河,水质和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市区内河道严重淤塞。这不但对市区的环境质量和城市景观造成了极大损害,严重地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贵阳经济社会的发展,被污染的母亲河成为全市人民的一块心病。人们望河兴叹,人们真切渴盼:哪一天能让母亲河生机重现,哪一天能让母亲河再显风采。

人民的呼声就是第一信号。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着眼于提高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将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列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并于2000年底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举全市之力,使南明河一年一个样,三年内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这一决策代表了贵阳人民的利益,顺民心、合民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市民们亲切地称之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这不但是市委、市政府对今天的承诺,对贵阳人民的承诺;也是对未来的承诺,对子孙后代的承诺!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在这份骄人的成绩后面,同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严峻的环境污染和仍然在扩大的生态赤字,令人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从《周易》、《道德经》到康有为的《大同书》,从《太阳城》、《田园城市》到道萨迪亚斯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学,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生活与住所的积极探索和追求。当传统的城市聚集的自发的生态化方法逐渐转变为早期的生态觉醒,进而转变为生态自觉之后,人类的环境价值观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深深感到传统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追求和谐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决策者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上,显现了可贵的自审意识和前瞻意识。

从根本上解决几十年来造成的南明河污染问题,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近20年来,市委、市政府前前后后不知组织过多少次清淤、多少次整治。为了给南明河清淤,年轻的武警战士李学章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经专家论证,科学规划,为“三年变清南明河工程”的实施奠定了扎实基础。2001年春天,包括上游生态建设工程、水利设施建设工程、污水处理建设工程、南明河花溪段十里河滩整治工程、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工程、河道疏浚工程、沿河企业达标排放工程、沿河景观建设工程等八大工程,涉及水利、环保、市政、园林、交通、旅游等44个子项目的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

就像岁月给南明河沉积了太多的淤泥一样,历史,也为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要如期实现“三年三变”的目标,贵阳人民必须同心同德、全力以赴打一场攻坚战。

为了我们的母亲河长治久清,许许多多的市民踊跃献计献策。有的说,要实现南明河长治久清,需要政府主导,市民、社团参与,全社会关注。有的说,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和建立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管理的新机制。有的说,完善法制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全民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有的说,实现南明河长治久清,人人有责,每一个贵阳人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所有这些,体现了广大市民对南明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关注与拥护。市民们的心,与党委、政府的心息息相通。

在实施三年变清南明河综合整治工程的进程中,那些依附着重大历史事件和古老文化神韵的文物古迹,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与保护。以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景观走廊建设,突出表现了贵阳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文化氛围,既开发了新的景区景点,又保存了贵阳特有的面貌。南明河流域内的古建筑、文物、古树、环境受到充分重视、保护和管理;贵阳大剧院、图书馆等一批文化设施的建成,形成了既融合功能需求又汇集人文要素的新景观,城市文化品位不断提升。阳明路花鸟市场搬迁后,正规划建设黔明广场,使黔明寺这一文物古迹更加醒目地凸现在繁华的市中心。“江河畅,民心顺;河水清,市运兴。”人们如是说。

历史的脚步总是不断超越自已去书写新的辉煌。南明河沿岸的环境绿化和景观建设工程,就是这辉煌里最耀眼的一抹。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因地制宜,因势造景,打造了一批公共休闲空间和绿化广场;在截污沟建设的同时,进行了绿化、植树、硬质铺地、喷泉、灯光等环境建设,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八景连珠”绿化工程和以甲秀楼为标志的16公里的亮丽景观长廊;在一中桥至南明桥河段,塑造了“民族风情”、“秀丽山川”等五组大型浮雕。

走过三年的艰辛历程,走过1000多个挥汗如雨的日子,今天,“三年变清南明河”的蓝图终于变为了现实,成为名副其实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提高城市品位的环境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工程、以人为本的民心工程和体现正确政绩观的德政工程,触手可及,赏心悦目。在市委宣传部、贵阳日报社日前举办的“三年变清南明河工程”市民座谈会上,来自社会各界的市民代表汇聚一堂,用深情的话语畅谈母亲河的沧桑巨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之中有年过古稀的老人,有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其情其景,令人动容。

南明河的成功整治,成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范例,给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全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副部长仇保兴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等先后到贵阳实地视察南明河整治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是“切合贵阳特色,以人为本,打造精品林城的重要举措”,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多次报道南明河的治理情况。

三年变清南明河,这项前所未有的生态工程、环境工程、带动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近日公布的《贵阳市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就很能够说明问题。这份涉及1000余人、200余个单位团体的大型调查报告显示,86.57%的团体和69.38%的个人表示了解南明河综合整治工程,公众对该工程的实施表示充分赞成,对工程的完成情况表示满意。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对南明河综合整治工程进行视察后,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视察报告,报告充分肯定了整治工程取得的成效,认为这项工程暖民心、顺民意。

瞬间惊初见,已改旧时容。昔日沿河两岸窄小的路面,驳杂老旧的棚户区,像打了死结遮人望眼的违章建筑……代之以宽敞、高远、通达与流畅的风采。最喜滨河帆影广场、瑞花广场、人民广场、甲秀广场、大十字广场等绿化广场连缀其间,如长练上的明珠、湍流里的安澜,在繁忙、喧嚣、急迫的市容中平添着从容、宁静与平和。在那里,喷泉、花地、老树,来自深山荒谷的顽石,高高的棕榈,吐芳的月桂,古朴精巧的雕塑,入夜隐藏在灯光里的音乐,卵石铺地神秘如梦的曲径小路……无不透射着一个当今商品经济时代最富崇高意义的主题:人是城市的主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管理者自觉地把城市建设同人的生存与审美需求、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城市建设才是最有生气和最富人性化的,真正实现了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最高目的——对人的尊重与关爱。

放眼今日贵阳,城市变得越来越亮丽,环境越来越美,也越来越富有灵性和生气。而这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与“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三年来所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有着密切联系,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密不可分。这种理念叫做“环境立市”。

高品位的城市文明不仅是对未曾有过的生活的开掘,还有对历史的尊重与珍爱。在今天的亮丽风景中,也穿行着历史之美。南明河两岸风光带的景观建设,十分注重文化的含量和艺术的升华。从每一个局部去锻造城市的美,力求把人文胜迹同水光山色的自然景观融汇一体,使之相得益彰,浑然天成。贵阳的城市建设由此走上了高品位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你漫步南明河边,看着日益变清的河水,嗅着沿岸花木的幽香,呼吸着清新的河风,使人们不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和谐”思想与当今“科学发展观”、“生态立省”、“环境立市”理念的水乳交融。这种追求“人类与自然共存”的生存大智慧,仿佛是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黄河的源头流来,从贵阳人民的母亲河南明河的源头流来,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启示着人们,直达人们灵魂的深处……

在美的召唤下,“森林之城、休闲胜地”真正实至名归了。

有人说,贵阳旅游是“冬天卖绿色,夏天卖凉爽”。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节,位于中国西部的贵阳依然一派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当全国乃至世界许多地区和城市难敌高温“烤炼”的时候,成千上万来筑旅游避暑的外地人却感到“真凉快!”仿佛这座城市的整部历史就隐藏在绿色与凉爽的氛围里,使人想起那过去的时光,想起深深沉积在这片美丽土地上的永不衰老的故事,想起先人们与今人们的劳作、拼搏和奉献。

而这在今天比金子还珍贵的绿色与凉爽,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优势之外,与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强力推进三年变清南明河综合整治工程、一环林带保护和二环林带建设工程、老城区绿化美化工程等一系列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系统工程密不可分。

岸绿景美,河水变清,鱼虾回游,南明河畔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沿河两岸休闲观光的人流如织。市直机关退休干部杨老伯告诉记者,他每天上午、中午、下午都要到南明河边散散步,感到心情舒畅、精神爽朗。在一中桥和甲秀楼一带,聚集着三五成群的垂钓者,成为市中心区的一道独特风景。

一位世居在南明河畔的72岁的老人,把南明河几十年来的变化写成了三首歌词,用贵阳民间小调配曲并自己演唱和录音。在他那苍老的嗓音吟唱出的歌声里,流淌着—个普通市民对绿色家园的质朴的情感,蕴藏着对母亲河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我市举行的公开征集“歌唱母亲河”新创歌词活动中,不仅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还吸引了省内各地、州、市的作者踊跃参与。他们之中既有专业词作者,也有业余作者,既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也有个体工商业者、下岗工人以及在筑工作的外地人员。从古稀老人到10多岁的小学生,都纷纷用笔抒写对南明河的赞美。我国著名作曲家徐沛东谱曲的《南明河,美丽的河》已在林城传唱,那舒展、优美的旋律让市民的心与南明河贴得更近。

所有这些,汇成了气势磅礴、动人心弦的交响乐章。这是智水与仁山的交响,历史与现实的交响,民心与德政的交响。这种立体的交响,在林城贵阳的天空和大地上构成了无形的美、无字的诗。

地下之水勘探成井

贵州是名符其实的水高原,当地表水资源出现鞭长莫及的情形,地下水资源便大显身手,一展优势。

于是,在破解贵州广大农村工程性缺水难题的攻坚协同战中,有一支以勘查、开发地下水闻名的队伍就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2008年,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专议[2008]37号“关于研究地下水资源勘查与利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向贵州省地矿局下达了2008年地下水勘查任务,年度勘查经费4000万元。

工作目的:为2008年勘查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田灌溉等提交一批优质、清洁、可供开发利用的地下水源地。

根据《贵州省2008年饮水安全工程地下水开发利用布局规划》,将勘查区主要布置在毕节地区、铜仁地区和遵义市东北三县,并适当兼顾黔南州的瓮安、黔东南州岑巩县。其中毕节地区的毕节市、金沙县、威宁县,铜仁地区的松桃县、沿河县、石阡县,遵义市的正安县、务川县、凤冈县为贵州省2008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中地下水的重点。

贵州省地矿局组织数百名精兵强将,在省国土资源厅、水利厅、财政厅的支持、配合下,跋山涉水、夜以继日、艰苦奋斗,出色完成了1:5万水文地质调查15000平方公里;水文地质钻探19220米;水文地质试验2268台班;水质检测289组【1156件】等实物工作量。取得了一系列有关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可喜成果。

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基本查明

基本查明调查区内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现状。调查区内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总体良好,但毕节地区内煤矿山、煤化工分布区地表水乃至部分地下水已经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并有恶化的趋势,水环境现状及趋势不容乐观。

查明了调查区地下水资源空间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和潜力。总计调查地下河134条,岩溶泉961个,调查期总流量475.63万立方米每天。地下水现状总开采量45.42万立方米每天。主要用于农村分散饮水和灌溉,现状开发程度低,开发潜力大。

二、提供了一批有开发前景的地下水水源地

查明近期可集中开发供水的地下河38条,岩溶泉111个,调查总流量108.06万立方米每天。

施工探采结合孔126个,成井100口,机井总涌水量6.5万立方米每天。

三、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勘查效益评价

1.机井开发利用

贵州省地矿局2008年度探采结合成井100口,井群出水量6.5万立方米每天,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可直接开采。机井全部开发后,可为相邻地带规划的饮水安全工程提供水源,解决当地26.77万人【含饮水安全规划10.33万人】、15.42万头大牲畜饮水,并可为至少16.72万亩耕地提供补充灌溉水源。

2.地下河、岩溶泉开发利用

水文地质专家认为,勘查区地下河、岩溶大泉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开发利用潜力大。其中,有集中开发价值的地下河及岩溶大泉149条【个】。开发利用后,可为相邻地带420规划饮水安全工程提供水源,解决当地72.03万人【含饮水安全规划36.21人】、22.71万头大牲畜饮水,并可为至少31.57万亩耕地提供补充灌溉水源。

3.勘查工作效果评价

2008年地下水勘查项目投入经费4000万元。提供成井100口;地下河134条、岩溶泉961个。预计提交勘查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101.5—125.5万立方米每天【3.70—4.58亿立方米每年】。

依照《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地下水开发利用布局规划》,在毕节和铜仁两地区规划地下水开发利用建设工程1277个,拟通过地下水解决111.52万人饮水安全。2007年,贵州兴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地下水开发利用试点项目104个,工程总投资2990万元,解决了7.7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08年继续实施了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找水勘查工作,完成探采结合孔126个,成井100口,可解决48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两年来,地下水勘查项目提供的地下水源点可为规划中501个地下水开发工程【其中毕节313个,铜仁188个】提供水源地,并可解决当地142.8万人【含饮水安全规划人口61.5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009年水利、地矿两部门进一步密切配合,正在实施100个地下水取水工程。

以人为本人水相融

关于水的故事,在贵州繁如天上的星星,多似高原的河流。我们只选最动人的来说。

贵州西北部的毕节地区,地处乌蒙山区,乌江上游,有贵州屋脊之称。这里属高寒山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条件恶劣,经济、交通落后。

有一个叫海雀村的地方值得特别一提。

海雀村,距离毕节地区赫章县城90多公里,平均海拔2300多米,全村现有5个村民组208户824口人,其中:苗族198户,其它族10户,47口人,属于典型的深山区、石山区。

1985年4月,有一位叫刘子富的新华社记者在对海雀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后写了一篇内参,内参写到:“在海雀村3个村民组,几乎家家断炊。苗族老大娘安美珍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一家4口人,丈夫、两个儿子和她,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这篇内参惊动了中央领导,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专门作了重要批示。

1986年,胡锦涛同志从团中央调到贵州任省委书记。临行前,习仲勋同志特别向锦涛书记交代了海雀村的事情。锦涛书记来到贵州,没有按常规那样,先在省委机关、各级政府部门了解、熟悉情况,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深入到贵州最边远、最贫穷、最基层的农村了解情况,送去党的温暖。

胡锦涛同志第一个到的地方就是赫章县海雀村,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研。看到当地生态环境极度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贫困的情形,锦涛书记心情十分沉重,深感改变落后农村面貌既十分紧迫又任重道远。

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胡锦涛同志走遍了贵州的许多县、市乡村。1987年9月,锦涛书记来了遵义市务川县泥高乡,深入仡佬族乡村栗元村、青坪水库、大岩门水电站等地考察。当他得知青坪水库部分库区农民因搬迁而生活困难时,当即指示免除他们三年的农业税费,为仡佬族农民解了燃眉之急,至今当地干部群众对这一情形记忆犹新。这应当是最早的对农民免征税费的举措,似乎为后来在全国范围免除农业税费的千年壮举埋下了伏笔。

通过全面深入调研和实地考察,锦涛书记为探索一条贫困地区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使中国无数个像海雀村一样穷困的乡村早日摆脱贫困而冥思苦想、殚精竭虑,亲自倡导、创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1988年6月9日,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获得了国务院批准。至此,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为主题的综合性试验区诞生了,海雀村也因此而成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和科学发展观最早的实验地。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毕节试验区,从一个侧面向世界无可争议地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政府和人民凭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即令在中国最贫穷,生态、人口压力最重的落后地区,也能够依靠改革开放提供的强大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全面推进小康建设,把“以人为本”从理念变为实践。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共同帮扶、共谋发展的“示范区”,它致力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实践,坚持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邦理念。

毕节试验区经过二十年努力,取得了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应。

开发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17.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02亿元,年均增长10.53%。财政总收入从1.96亿元增加到69.58亿元,年均增长18.51%,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182元增加到2008年的2756元,年均增长13.8%,绝对贫困人口从345万人减少到49.89万人【按1196元的新标准计算,现为131.4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97元增加到12286元,年均增长13.63%。

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中国3356》、长防林、坡改梯、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建设,开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全区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4.94%增加到2008年的37.2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13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从5466吨每平方公里下降到3389吨每平方公里。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人口出生率从1988年28.09‰下降到2008年的14.25‰,人口自增率从19.47‰下降到7.1‰。“两基”攻坚通过国家验收,农村孩子上学难问题得到解决,建成了毕节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开始正式招生。人均受教育年限从3.8年提高到6.2年。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市低保达到74492人,农村低保达到757537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559.7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63%,在全省排第三位,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区公路里程从4484公里增加到18546公里,等级公路从950公里增加到6346公里,89%的乡通油路,89.11%的村通公路。实施的渴望工程、解困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烟水配套工程等,解决了390余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实现了村村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

如今,经过海雀人20年的不懈努力,昔日的荒山秃岭已是鸟鸣山幽,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已从1988年的5%上升到67.3%,人均拥有林地12.9亩,林场价值3000多万元,人均4万元。全村的人均纯收入也从当时的33元上升到412元,人均占有粮食从107.5公斤上升到213公斤。1995年海雀村还荣获了“全国绿化千家村”的光荣称号。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如今在黔北铝土矿开发、栗元草场旅游开发及洪渡河水利水电开发中已呈现方兴未艾的喜人势头。

在毕节人民为庆祝“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二十年的活动中,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同志仍心想试验区,情系乌蒙山。

人的困苦,往往源于生态的困境,生态的困境也总是水的原因。在这里,锦涛书记代表党和政府所作的改善生态、关注民生的种种努力,已然化作了与乡亲父老水乳交融、鱼水相亲、口碑相传的生动故事。

当我们说完二十年前的那一段佳话,时代已跨入了新的世纪。锦涛书记当年首创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如今已成为了治党、理国、执政的重要理论和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是核心,水仍然是重要的元素。

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接力棒代代相续,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薪火相传。今天,一场以解决贵州广大农村工程性缺水为目标的攻坚战正悄然打响,这场战役是由现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亲自导演和指挥的。

林树森省长多次深入缺水地区调研,并到贵州省地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办公,提出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的“三个统筹”行动方案:

一是统筹发展目标;近阶段最基本目标就是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和建成农村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

二是统筹资金使用;统筹使用中央投资、烟水配套专项资金及地方各级财政资金投入,集中财力搞好水利建设;

三是统筹利用水资源;包括充分利用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的综合利用效益、统筹开发和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实施长距离管道输水和地下打井等等,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集约化利用。

贵州省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的工作,得到了水利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水利部陈雷部长等部领导多次深入贵州省调研水利工作,指导和帮助贵州加快水利发展,并从政策、资金、项目以及人才等方面对解决工程性缺水予以重点扶持。

2006年9月,水利部和省政府联合明确铜仁地区作为全国唯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扶贫试点地区,5年内投入铜仁地区水利建设资金30多个亿,实施饮水安全等十大类水利扶贫项目。2008年8月,水利部又与省政府签署《共同推进毕节地区试验区水利重点扶持对口支援工作合作备忘录》,部省合作的内容包括全面加快农村水利建设、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农村水能资源利用、水利改革、水利信息化、水利干部队伍建设、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等方面。

军民共建成为贵州省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的成功实践。贵州省军区各级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成建制组织动员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100余万人投身地方水利建设,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军民鱼水情新篇。省军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军民共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指挥部”,省军区各师团级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军地协作机制,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广泛参与到烟水配套、病险水库治理、大型水利建设等工程中;铜仁军分区党委下达建国后武陵山区第一道部队动员令:工程性缺水问题一天不解决,就一天不收兵!都匀军分区、水城军分区组织30多个民兵连投身务劳水库等病险水库治理……贵州省军民团结治水,成为全国水利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贵州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纷纷立下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的“军令状”。铜仁地区召开了地、县、乡、村四级干部千人誓师大会,众志成城打响了“十年治旱”攻坚战;贵阳市计划利用亚行贷款投资24亿元全面提速水利建设,并提出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毕节地区确定,全面落实水利项目地级配套资金,并在每年财政增收中安排不少于3%的资金用于水利建设。遵义、黔南等地也都根据本地实际,提出了解决工程性缺水的目标和具体举措。

紧紧围绕以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为核心,“十一五”以来,贵州省以兴建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为龙头,以“滋黔”工程为骨干,以实施“三小”为主的雨水集蓄利用“益民工程”为基础,积极整合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类资源,全面开启了兴水富黔的新篇章。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已于2008年11月获得国家批准立项,总投资60余亿元,有望今年10月份动工建设。该工程建成后,将使黔中地区半个世纪以来解决缺水难题的梦想变成现实,并从此改写贵州省没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历史。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可解决5个县城、27个乡镇的生活、工业用水及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1.17万亩,并向贵阳市区供水。

贵州省“滋黔”一期工程中的18座中型水库已经开工建设16座,其中4座水库已完成大坝枢纽工程的建设。18座“滋黔”水库总库容达3.15亿立方米,建成后可新增灌面48.4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41万亩,解决农村26.8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滋黔”一期之外的遵义水泊渡水库、铜仁道塘水库两座中型水库也已开工建设。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贵州省解决工程性缺水、打造民生水利的首要任务。在2005年以前累计解决1673.02万人饮水困难的基础上,2005年至2008年全省累计下达饮水安全工程投资计划23.19亿元,解决了417.7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直接惠及广大农村群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通过提高饮用水水质,降低肠道传染疾病等发病率近50%,提高了贵州山区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二是节省了农村挑水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提高了群众生活用水保障率,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四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2008年“贵州改革开放30年30事30人”评选活动中,“解决1867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入选贵州改革开放30年30件最具影响力事件。

水的故事总是生动而感人的,有一些水的故事被埋得很深,需要我们去挖掘,这里也许就是一个:

贵州对砌石拱坝施工技术的探索与实践,突破了岩溶地区建坝的“禁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成为贵州省水利科技发展史上的骄傲。1973年修建的修文县“七一”水库【后改名为岩鹰山水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提起该水库的建设,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现年已82岁高龄的贵州省水利厅老厅长李家平。修建“七一”水库时,李家平是当时的水利技术骨干,他以高度负责任和敢于冒险的精神,提出了以砌石拱坝代替原定的重力坝和土石混合坝方案,以节省工程投资和增加水库蓄水量。

据李家平老厅长回忆,他和同事们日夜加班赶出大坝设计资料后,修文县组织全县3000余人,自带干粮,分两班日夜筑坝;动员受益社员约10000余人,修建20公里的干渠。受益社队的队员们自力更生烧石灰、取砂石、砌干渠,开展劳动竞赛,沿渠各段还刻上各队名字以示对工程质量长期负责,整个劳动场面蔚为壮观。坝高56米、坝体砌筑量5万方左右、总库容1755万方的“七一”水库仅用了250天就修建完成,成为贵州省水利建设史上速度最快的砌石坝,吸引了全国22个省市的同行前来现场参观学习。

此后,贵州各地大小不一的、各种类型的砌石拱坝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到70年代末,全省已建和在建的坝高15米以上的砌石拱坝达233座,占当时全国总量的40%,成为贵州建坝技术发展的骄傲。1978年在全国首届科学大会上,省水利局砌石坝建坝技术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李家平本人获得“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奖。“七一”水库浆砌石拱坝的设计与施工同年也获得“贵州省科学大会奖”。

水的故事,就是人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不过,这里不能不暂告一个段落。

贵州的山与贵州的水,相依相承,山高流长。

贵州的水与贵州的山,相照相映,水秀山清!

一方的山水养一方人,贵州这一方山水养育了贵州水利人。

在贵州喀斯特水高原,水是他们的舞台,山是他们的背景;这是他们人生的舞台,事业的舞台!

六十年来,几代贵州水利人在这片特殊的舞台上,用青春与热情、用聪明与智慧、用汗水与生命,舞出了事业的灿烂和辉煌!舞出了人生的荣耀与风采!

贵州水利人爬过贵州千座山,涉过贵州万条河;他们的足迹印满了贵州江河的两岸,他们的汗水融进了贵州江河的浪波!

高原在,水长流;水的事业只有起点,没有尽头!

贵州水利人,将与喀斯特水高原同在!

水高原,为贵州水利人立下永远的丰碑!

……

【欧阳黔森: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文学院副院长】

【陈跃康:贵州电影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