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西部卷 第59篇 雪域腹地的“蓝色哈达”——拉萨河的古与今

崔士鑫

“红山矗立、碧水中流”【田汉《文成公主》】是对古城拉萨地貌特色最贴切的描绘。许多没有到过拉萨的人,虽然向往拉萨,熟悉红山之上的布达拉宫,却未必了解,这座雪域圣城自古至今的发展,都与这条哈达一般环绕着拉萨的河流息息相关。才旦卓玛一曲深情的《美丽的拉萨河》,唱出了西藏人民对拉萨河的挚爱——

那不是天边飞来的孔雀,那是美丽的拉萨河。

山巅金顶古堡,河畔绿色的林卡,

白云似的羊群,田野的篝火,

给水面印上了缤纷的花朵。

啊!我爱你拉萨河,啊!你比那孔雀美得多。

那不是天边飞来的孔雀,那是美丽的拉萨河。

荒山建高楼,冰川闪耀灯火,

比翼的银燕,长龙的车队,

在水面映出了四化的硕果。

啊!我爱你拉萨河,啊!你日夜高唱幸福歌。

可以说,不了解拉萨河,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拉萨城,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西藏的历史与文化。这条穿越西藏最中心地带的“蓝色哈达”,记载了高原儿女亲水、治水的古今传奇,孕育了雪域文明的核心与精华。

一、圣地拉萨的“母亲河”

春风常驻的“极乐世界”。凡是到过拉萨的人,都永远不会忘记拉萨河。它从雪山间逶迤蜿蜒而来,在圣城拉萨脚下缓缓流过,一路铺陈开碧蓝如洗、旖旎柔美的身躯,宛如一条神圣纯洁的哈达,环绕着这座藏地名城,滋润着这片神奇的土地,给圣城带来了灵气与生机。

拉萨河因流经古城拉萨而得名。虽然这里只是这条“蓝色哈达”的一部分,但却是拉萨成为西藏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重心的“生命河”、“母亲河”。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所以在人类早期,无论是游牧还是农耕,“逐水而居”是古老的部落、王国生存和发展的常态。今日拉萨城所在的拉萨河谷地,地势平坦,水流和缓,河流呈辫状水系,易于灌溉。最重要的是,古代西藏人掌握了“高地畜水为池、低地引水入河”的治水技术以后,拉萨河谷逐渐变成了发达的农业区,奠定了拉萨这样一个中心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这条亘古长流的拉萨河,深切入高原所形成的河谷独特的“小气候”,也使圣城拉萨获得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美誉。

拉萨四周群山环抱。在拉萨建城之初,史载文成公主对拉萨的地势,有过一段精彩的描绘:“东方山岭起伏,状若猛虎将跃;西方两山夹谷,恰似雄鹰展翅;南面流水迤逦,形如青龙盘旋;北面岭叠坡缓,活像灵龟爬行。”【赤烈曲扎《西藏风土志》】这种特殊的地形,使拉萨成了一个四季如春的“福地”。

一般西藏地区,多数地势高峻,海拔大多在4000米左右。由于海拔奇高,虽然处于中纬度地区——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南京以南,拉萨的纬度比杭州还略靠南一些,但气候却极为寒冷。严酷的自然条件,一直是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位于拉萨河谷地的拉萨,北部有连绵高耸的念青唐古拉山对寒冷北风的阻挡,拉萨河又深切入高原,形成了一个四周高、中部低的“簸箕形”的地形。一方面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侵,同时也减少了西藏高原上常见的大风的袭扰。拉萨河谷足够开阔,可以尽享高原冬季依然灼热的阳光,不像藏东昌都那样夹在狭窄的山谷里,太阳晚升早落,异常寒冷。此外,位于拉萨南部、拉萨河最终注入的雅鲁藏布江,切穿了横亘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使印度洋季风暖流得以经过这一通道,溯江而上,给拉萨河谷带来较多的降水。

四山环拱,一水中流,藏风聚气。拉萨河所造就的这种特殊的地形,给拉萨带来了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使之成为普遍高寒少雨的西藏高原上的宝地,成为温暖宜人的“西方极乐世界”。

四季如画的拉萨河。拉萨河从藏北雪山奔腾而来,但到了拉萨却放慢脚步,自东向西和缓地流过。它不仅给拉萨人带来了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如今的拉萨河沿岸集中了全市50%以上的人口,也给拉萨带来了如画的美景。

当春日的万道霞光,飞射过拉萨东部的纳金山口纳金山:拉萨城区东部的一座陡峭的高山,最高处海拔4200米。拉萨河从纳金山南边的山脚下流入拉萨城。“纳金”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大鼻子”。洒在拉萨河上,河面沐浴在一片金色之中。春天的拉萨河虽然显得有些荒凉,河道中水已不多,高处的河滩裸露成一丛丛的沙丘,但河滩之间夹杂着的一团团清冽的河水,却愈发碧蓝如玉,像滴落山间的蓝天。间或有一两只越冬的黄鸭,掠过平静的水面,激起了一列细小的波浪,水面顿时闪动着粼粼波光,很快又回复了平静。面对这种空旷原始的景象,很容易让人静下心来,涤心净虑,或自由地遐想。在拉萨的春日暖阳中,看着河水从远处的群山中流过来,又默默地绕过拉萨城,向远方流去,思绪会随着高原蓝天上的白云,飘向不知何处的远方。

在高原艳阳似火的季节,上游雪山消融,沿河雨水普降。那融化的雪水,伴随着总是夜降昼止的“拉萨夜雨”,使拉萨河水猛涨。冰凉湍急的河水流过太阳岛、仙足岛畔太阳岛、仙足岛:拉萨城南靠近拉萨河北岸的两大岛屿,有桥梁与拉萨城区相连,是拉萨有名的休闲娱乐区和生态小区。给拉萨人带来了暑日的清凉。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成群结队的拉萨人来到拉萨河的沿岸、河谷平地,搭上帐篷,倒上青稞酒、酥油茶,摆上糌粑和小吃,或钓鱼、或打牌、或聊天、或戏水,或者什么也不做,躺在河岸的青草地上,透过夏日慵懒的阳光,看拉萨河水泛着波光,感受时光与高空中飘动的白云一起流走。在拉萨的“雪顿节”

雪顿节: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公历8月】的一个节日。“雪顿”的藏语含义是“吃酸奶”,原是宗教节日,指信教群众用酸奶慰劳那些夏天为了避免杀生而在寺中闭关的喇嘛,后演化为宗教活动与群众文娱活动相结合的一个节日。雪顿节期间的主要活动,是在拉萨哲蚌寺展佛,在罗布林卡看藏戏等。目前拉萨每年雪顿节放假七天。

期间,拉萨河畔与罗布林卡一样热闹。当那些天色还没亮就赶到哲蚌寺看展佛的人们,耐心等待着阳光出现就开始展佛的时候,他们会惊奇地发现,照耀拉萨的第一缕阳光,是透过河面上的晨雾,从东方的群山间,照射到夏日的拉萨河上。那一刻,你或许会感悟到什么是“佛光普照”!

藏历七月,当“弃山星”弃山星:藏语称“噶玛日吉”,意思是“离山之星”,即金星。据藏文历书记载,弃山星半年昼出,半年夜出。在拉萨地区肉眼可以看到时,正是入春或入秋季节。沐浴节是在初秋,即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金星出现周】。藏地天文历书认为,初秋之水有八大优点: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喝下不伤腹。实际上,西藏高原冬长夏短,冬春两季寒冷,夏季大雨滂沱,河水污浊,只有初秋时节,水温较高,河水清净,适合于沐浴。傍晚时分升起在拉萨河南岸的“奔巴日”【意为“宝瓶山”】上空时,藏族独有的“沐浴节”就来到了。这一时节,正值公历9月,夏末秋初。这时候,高原雨季刚过,风和日丽,河清水暖。拉萨河两岸的人们,全家出动,扶老携幼,纷纷来到拉萨河边,尽情地在水中嬉戏、洗澡、游泳,并清洗从家中带来的衣服、氆氇、卡垫。许多人傍晚沐浴之后,就在河边的树林中点起火堆,烧起酥油茶、倒满青稞酒,吃着香甜的糌粑,说古论今,弹弦唱歌。一连七天,河边都是快乐的人群,成了拉萨河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后秋风渐凉,高原的蓝天白云更加飘逸,拉萨河谷一片树叶金黄,玉带般的河水倒映着白云蓝天,岸边一排排金灿灿的树林,仿佛是要上演一场金秋的盛典。

当冬季的第一片雪花降落到色拉乌孜山顶

色拉乌孜山:拉萨北郊的一座山,海拔约4000米,“拉萨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坐落于其南麓。“色拉乌孜”意思是“开满野玫瑰的山坡”。,继而拉萨城周边的高山都披上了银装,拉萨河水却愈加碧绿,河上生机盎然。成千上万只候鸟翔集拉萨河。美如画卷的河面上,在冬日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低鸣。由于日照强、温度高的缘故,冬天的拉萨河不但没有结冰,河水反而更显清澈和宁静。一群一群的黄鸭、斑头雁,还有西藏人视为“神鸟”的黑颈鹤,纷纷飞到拉萨河沿岸过冬。在冬日融融、倒映着白云的水面上,野鸭们有的浮在温婉如玉的水面上,随波飘摇;有的在悠闲地游弋,身后划出一道扇形的涟漪;还有的静悄悄地一个猛子扎入水中,继而猛然间扑啦啦地从远处的水面冒了出来;还有的三三两两站立在岸边洁净的沙滩上闭目养神。一些调皮的鸭儿们展翅掠过宁静的水面,两脚不时地踩踏河面,像是在软玉上奔跑,激起一群野鸭应声而起,在空中排起了整齐的队形,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美丽画面!

拉萨河的美是“全天候”的。一年四季生活在拉萨河边的每个人,都不能不对它产生一种深深的眷恋。离开拉萨河的人,永远也割不断对拉萨河的那份情思。

二、一河碧水向西流

雅鲁藏布江的最大支流。拉萨河是拉萨的母亲河。然而,准确地说,古城附近的拉萨河,只是这条穿越高原腹地的长河的一小段。

拉萨河的藏文名字叫“吉曲”吉曲:“曲”藏语本义是“水”,也用来指河流,或译为“河”。“藏布”本义是“清洁者”,一般用来指大河之圣洁者,可译为“江”。“吉”在藏语中是“快乐、幸福”之义,一说拉萨河附近古代有一个“吉”家族或部落,因而得名“吉曲”。,意思是“幸福河”或“快乐河”。汉地史书也称其为“逻些川”、“吉楚河”等。它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中段南麓,先向西南流经那曲地区的嘉黎县、拉萨市所属的林周县,再转向东南流向拉萨市所属的墨竹工卡县,又转向西南流经同属拉萨市的达孜县、拉萨城区、堆龙德庆县,最后在曲水县境内,注入雅鲁藏布江。拉萨河从源头到入江口,形成了一个巨大的“S”形。因在拉萨城区附近,河流接近于由东向西流,所以拉萨人惊奇于“拉萨河水向西流”。

从源头到入江口,拉萨河仅干流全长就达551公里,堪称“千里长河”。——这还不算沿途汇入的多条支流的长度,如麦曲、桑曲、拉曲、血弄藏布、墨竹曲、玉年曲和堆龙曲等。其中最大的支流“堆龙曲”,河长达137公里,流域面积达4988平方公里。拉萨河的流域面积为32471平方公里,约占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的13.5%,是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五大支流中最大的支流。拉萨河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0亿立方米,约为中国第二大河黄河的八分之一吴滔等:《西藏拉萨河径流预测方法研究》,载于《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年第2期……因此拉萨河是水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据估算,人均占有水量达31988立方米,每公顷占有水量29.92立方米,大大高于我国的均值。

拉萨河海拔落差大。河源地区的海拔为5200米,汇入口的海拔为3580米,总落差达1620米,平均坡降2.9‰。所以拉萨河流域水能资源也极为丰富。全流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56万千瓦,其中干流水能蕴藏量即达172万千瓦,在雅鲁藏布江各支流中位居第三位。全流域每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28.84千瓦,人均占有7.76千瓦。拉萨河不但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条件也好,其水能集中于中游的干支流,离用能中心较近,只要合理开发,完全能满足流域及其毗邻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能需求。西藏河川径流多是由雨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三种补给形式组成的。这种特殊的径流形成条件,使得河流的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年变差系数不大,这也有利于水资源的更好利用。因此,即使从现代开发水资源的角度看,将拉萨河称为“幸福河”、“快乐河”,也是实至名归。

念青唐古拉山脚下的源头。作为藏地极为有名的神山,念青唐古拉山在西藏地理方面的地位也十分重要。“念青唐古拉”按藏文的严格读音,应是“念青唐拉”;而位于它的北面、与它名字相近的“唐古拉”山,实际上也应读作“唐拉”山,它曾被汉译为“当拉岭”,可为佐证。不知道这二者名字中的“古”,是从何而来。比较可能的原因是,藏文“唐”【拉丁转写为念青唐古拉的“thang”或是唐古拉的“gdang”】的后鼻音比较重,

“唐拉”山的“唐”,虽然与“念青唐拉”的“唐”在汉语中译成了一个字,但在藏语中却是不同的两个字,只是读音相近。“唐拉”之“唐”本义为“牛脚索”,就是拴住牛马不让它跑开的那个绳子,也指“衣架”;而“唐拉”的“拉”,与“念青唐拉”的“拉”,在藏文中也是读音相同的两个字。“唐拉”的“拉”意思是“上坡路”,也指“山口”,所以西藏许多有上坡路通往山口的地方,多数叫“某某拉”,如拉萨通往林芝的“米拉”山口,通过纳木错的“那根拉”山口等;而“念青唐拉”的“拉”,是指“帝王、天人、佛”等。

在不懂藏文的汉族人听起来,“唐拉”的发音,更接近于“唐古拉”。

“念青唐拉”的名字对译为汉语,应是“大神草原之王”。其中的“念”,本意是指“盘羊”,这种动物被藏人看做有一定魔力,至今人们仍喜欢把它的角挂起来,作为辟邪之物。所以从“盘羊”很自然地引申为一种“妖厉”或是“土地神”。“青”意思是“大的、多的”。“唐”指“平坝、广场、草原”。“拉”本意是“帝王、佛、天人”,引申为“神圣的”,拉萨的“拉”与此是同一个字。所以合译起来,可以称之为“神圣草原之大神”。它是西藏中部地区的四大山神之一,而且是拉萨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的保护神。

念青唐古拉山脉在西藏地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样举足轻重。它横亘于西藏东部的腹心地带,西面与冈底斯山相连接——两者通常被看做是同一山系,即“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两者合成的山系东西长约1500公里——中段略向北凸出,东南面与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相接。由此,它与冈底斯山脉一起,将西藏划分成了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区域。它也是雅鲁藏布江水系与藏东的怒江水系的分水岭,在拉萨河的源头,就是把拉萨河与怒江隔开。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在拉萨市所属的当雄县境内,海拔7111米。在从拉萨去往圣湖纳木错途中,可以看到这一主峰,附近还有3座海拔均在7000米以上的山峰,并肩而立,巍峨耸峙,是一处有名的景点。

拉萨河的源头,就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向北部凸出部分的顶端地带。在那曲地区嘉黎县

嘉黎:西藏那曲地区的一个县,“嘉黎”的意思是“神山”。

措拉乡东部,有一片称为“麦地卡”的湿地,是一片广阔平缓的沼泽,属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牧场。通常,这里就被看做是拉萨河的发源地。但准确的源头,是在湿地东部一个叫做“澎错孔玛朵”的山峰下,那里有一条源出念青唐古拉雪山的小山沟,沟中之水出山后流向西北,先后流经两个分别称为“澎错帕尔玛”和“澎错卧玛”的小湖,最终流入距山口约15公里处的“澎错”。“澎错”的意思是“沟脑湖”。虽然湖周围是天然牧场,但这里的海拔高达5000多米,六月飞雪都不稀奇。澎错所在的麦地卡有一首苍凉的民歌,间接地反映出这里的高寒环境和生存的艰难:“没有好马是不能到达的/没有好猎枪是不能到达的/没有好皮袄是不能到达的/没有好脑袋是不能到达的。”

高居雪山之麓的澎错属于外泄湖,河水向西流出澎错后,便称为“麦地藏布”。

两大藏布“盘踞”在上游。“流淌不尽的麦地藏布,它源自上方的湖,拉萨是归宿”。

马丽华:《曾经的麦地卡》,转自http://www.chamagudaochina.cn。

从源头一直到位于嘉黎县、林周县和当雄县的三县交界处附近的桑曲汇入口,是拉萨河的上游。实际上,拉萨河上游基本上是在嘉黎县境内。上游河段,以麦曲在措多乡附近汇入干流的汇入口为分界点,又分为两部分。上端靠近源头的部分,称为“麦地藏布”;下端靠近中游的部分,称为“色荣藏布”。

麦地藏布与色荣藏布大部分蜿蜒于丘陵宽丘和盆地间,山体高大但多不陡峭,偶尔有峡谷地段。麦地藏布得名于“麦地卡”

麦地卡:关于“麦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源于梵语,亦译为“弥底”,译成汉语的意思是“念智称”。这是一位藏传佛教后弘期入藏传教的印度佛教大师,在康区影响很大。一说是一神名的简称,全称为“麦地觉俄拉嘎”。“卡”的藏文意思是“嘴、口、前面、上面、附近”等义。麦地卡,在此实指“麦地”平坝,或“麦地”附近。

,即今嘉黎县措拉乡所在地。那里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是嘉黎县、甚至也是藏北海拔最高的居民点。1959年,藏北的叛匪5000余人就聚集在麦地卡一带,试图利用这里的高海拔给进藏部队造成的高原反应,进行负隅顽抗,最终发生了该年8月的“麦地卡战役”,是1959年平叛的五大战役之一。至今麦地卡还有牺牲的战士墓地。这里属于藏北的强降雨中心,一年四季基本上都是雪的季节。强降雪常常带来“白色恐怖”和残酷劫难,造成牲畜冻死,房屋倒塌,素有“十年九灾”之说。但雨雪也在这片神山脚下的土地上形成了一片广阔的沼泽。麦地卡就处于这片广阔的沼泽地的西部,因此这片沼泽被称为“麦地卡湿地”。

麦地卡湿地面积达43496公顷,平均海拔4900米,属于高原湖泊沼泽草甸湿地,是西藏高原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湖泊湿地。湿地内冰碛丘陵起伏,鼓丘群和羊背石广布,小型湖泊星罗棋布,是黑颈鹤、赤麻鸭【黄鸭】等多种珍稀鸟类的迁徙走廊和繁殖地——每年3月,是黑颈鹤来到这片高原湿地繁殖的“黄金季节”。这里还有丰富的高原鱼类,是高原鱼类洄游、产卵育幼的“家园”。这片广袤的湿地,对当地水土保持、防止季节泛滥的洪水、阻截上游沉积物,并形成生产力很高的草甸,都有重要作用。因此,麦地卡湿地虽然处于高寒区,风雪灾害多,严格说来,其海拔之高已不适合于人居。但是由于有大片的高原牧场,千百年来这里仍然存在着比较发达的牧业。2009的2月2日,在第九个“世界湿地日”的时候,麦地卡湿地与西藏“第一神湖”玛旁雍错附近的湿地,一同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单”,从此名声大噪。2008年麦地卡湿地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嘉黎县第一大河麦地藏布,就在这湿地中缓缓流过。由于麦地藏布的主要水源来自于高山融雪和降雪的融化,所以水质清澈,含沙量少。麦地藏布水体的主要功能是牧业用水。

麦地藏布由发源地流向西南,之后几乎向正西方向流去。但在靠近那曲县的地方,突然转了一个大弯,复向东南奔流,在措多乡附近与东来的麦曲汇合。有一种划分方法,是把嘉黎境内的拉萨河上游河段,全部称为“麦多藏布”。但当地人多数是把与麦曲汇合后、到嘉黎和林周交界处的这一段,称为“色荣藏布”。建在色荣藏布中段、绒多乡附近的水电站,就被称为“色荣水电站”。色荣藏布这一段,不像麦地藏布的流向那么蜿蜒曲折,而是接近于由东向西的一条直线。

转了一个大弯的中游。发源于那曲县和当雄县境内念青唐古拉山“桑丹岗桑峰”【6590米】的桑曲,在林周、嘉黎和当雄三县交界处,汇入色荣藏布。由此往下、进入林周境内,就开始称为“热振藏布”。热振藏布流向西南,在林周县的旁多乡附近,与西北方向的“乌鲁龙曲”和西南方向来的“帕曲”汇合,而后转了一个大弯,流向东南。这是“S”形的拉萨河最明显的“S”的上半部分。从这一汇合点开始,直到在拉萨的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附近与东来的“血弄藏布”汇合,这一段被称为“直贡藏布”。热振藏布与直贡藏布,是拉萨河的中游。

拉萨河中游的最大特点,就是在“S”形的两大拐弯处,都有水势较大的支流相向而来,使水系形状犹如网格一般,这也相应加大了中游的水势。热振藏布之所以在旁多乡附近转了一个大弯,是因为面前横亘着一条属于念青唐古拉山支脉的“恰拉山”。近乎东西向的恰拉山,从西边的当雄县,一直延伸到东边的墨竹工卡县。受阻的拉萨河【直贡藏布】只好折向东流,沿着恰拉山北麓向东寻找通道,终于在墨竹工卡的尼玛加热乡附近,穿过恰拉山缺口,掉头向西,直奔拉萨而去。恰拉山也迫使热振藏布的最大支流“乌鲁龙曲”只能由西向东流,在旁多乡与热振藏布“会师”后共同寻找“穿山之路”。乌鲁龙曲同样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它的上游叫“拉曲”,意为“圣河”,源头靠近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当你从拉萨沿青藏公路北上纳木错,过了羊八井之后,会一路沿着一条近乎沼泽的长河行驶,这条河,就是乌鲁龙曲的上游“拉曲”。在旁多与热振藏布汇合的另一条较小的支流帕曲,就来源于恰拉山中。由于恰拉山也是念青唐古拉的支脉,所以帕曲也算是一条发源于神山的河流。就在这三条河流汇合处,目前正在兴建一个西藏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它也是拉萨河流域的骨干性控制工程,是拉萨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龙头水库。

从三河汇合处向下,就是“直贡藏布”了。如上所述,它走的实际上是一条“沿山寻路之旅”,就是沿着恰拉山寻找通往拉萨的路。所以直贡藏布是一条近乎由西向东流的河流,沿途有一些小的支流进入。直到河流奔驰到尼玛江热乡【宗雪】附近,才遇到了从东面同样疾驰而至的强大的“同盟军”——血弄藏布。血弄藏布发源于墨竹工卡东部的群山之中,水势浩大。仿佛是集两者之力,将恰拉山在其汇合处冲开了一个缺口,直奔拉萨。从这一汇合点开始,拉萨河才正式被称为“拉萨河”,由此也进入了下游河段。就在中下游的交界处,号称“西藏三峡”、西藏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直贡水电站”,于2007年9月正式投产发电。

高耸连绵的恰拉山——最高峰海拔5200米、由拉萨向北的必经之路恰拉山口海拔4800米,像矗立在林周县中部的一堵高墙,不但迫使直贡藏布沿山寻路,它也将林周南北分为两个不同的世界。恰拉山南,靠近拉萨河下游一带,是一马平川的澎波河谷地——澎波河是拉萨河下游的一条支流。那里大部分是农区,约有1000多平方公里,平畴沃野,阡陌纵横。而恰拉山以北,也就是热振藏布与直贡藏布所在的拉萨河中游地区,却是林周的牧区,约有3000多平方公里。这里既不像下游的河流平缓、一马平川,也不像上游地区沼泽处处、时见丘陵,触目多是连绵起伏的山川和山间谷地交错,河流多在峡谷间流动。与上游的小山多数是“童山濯濯”不同,这里的高山多有植被,盛产红景天、冬虫夏草等名贵藏药材。

下游才称为“拉萨河”。从墨竹工卡的尼玛江热乡开始,拉萨河进入下游,这时它才是真正名实相符的“拉萨河”了。拉萨河在下游,河流流向又由东南改向西南,直到在曲水县的曲水镇附近

曲水:藏语的意思是“流水沟”。,注入雅鲁藏布江。

拉萨河在下游河段,纳入了几条大的支流。首先是在墨竹工卡县所在地工卡镇附近,汇入了由东而来的“墨竹曲”。然后前行到达孜县与林周县交界处的章多乡附近,又纳入了支系遍布林周县南部地区的澎波河——两河汇合处对面的山上,就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祖寺“甘丹寺”。再向前,在拉萨市区西面的堆龙德庆县,又接纳了整个拉萨河最大的支流“堆龙曲”。堆龙曲同样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其源头在羊八井附近,所以堆龙曲又称为“羊八井河”。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许多人以讹传讹,居然认为拉萨河发源于拉萨东部与林芝地区交界处的“米拉山”。确实,自拉萨到林芝,从出拉萨城开始,一路都有拉萨河伴随。经达孜到墨竹工卡,地势越来越高,路边的“拉萨河”也渐行渐细,直到米拉山口附近,大河变成了小溪。这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认为拉萨河就发源于米拉山。翻过米拉山口,另一条雅鲁藏布江的著名支流“尼洋曲”,确实发源于米拉山。一路下行,只见碧绿如玉的尼洋曲,由潺潺小溪变成哗哗流淌的大河,最后汇入雅鲁藏布江。这更增加了人们的错觉,认为拉萨河与尼洋曲一样,源头就在米拉山。然而实际上,那发源于米拉山的只是拉萨河的一条支流“墨竹曲”。拉萨河的干流,在墨竹工卡县的工卡镇早已与墨竹曲“分道扬镳”。如果你要去血弄藏布所在的直贡寺,就会发现这条路正是溯拉萨河干流而上。当然,到了尼玛江热乡,你会发现面前又出现了两条河:一条是向西的干流,一条是拉萨河的支流血弄藏布。

不过,把墨竹曲当成了拉萨河干流,也不很奇怪。因为拉萨河从墨竹工卡以下,河道迂回曲折,多汊流、沙滩,河谷一般宽达3至5公里,拉萨附近更宽达7至8公里,为最典型的宽谷河段。在这仿佛是四处漫流的众多河汊中,要辨认出哪是主流,哪是支流,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河道大大增宽,所以拉萨河下游的流水比较平缓。尽管如此,拉萨河的水质依然很纯净、清澈。这一方面是因为下游沿岸工业不多,污染少,另一方面,河道宽阔、水流缓慢,也有利于泥沙等沉积物的沉淀。拉萨河是我国水质最好的两条河流之一【另一条是漓江】。

三、西藏文明的“摇篮”

拉萨河也是西藏文明的“摇篮”。一提起拉萨河,人们就会想到拉萨;一想到拉萨的历史,人们就会想到松赞干布。在许多人印象中,从松赞干布时代,拉萨才成为人类的活动之地,才有了立宫建城的历史。此前,拉萨河谷的这片土地,好像只是一片不毛之地。

这显然与历史事实与历史规律不符。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拉萨北郊娘热沟的曲贡村,发现了一处距今约4000年以前的拉萨先民村居遗址。这处遗址分布在曲贡村北面和今西藏军区总医院后面的山坡下端,坡上是裸露的山崖,坡下就是拉萨河谷地。遗址所在地的海拔为3690米,比拉萨城区平均海拔高出20多米,比此前在昌都发现的“卡若遗址”,海拔高出500多米。

这是迄今在西藏发现的海拔最高、年代最早、面积较大、文化层堆积最厚、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多种文化并存的遗址之一,被誉为拉萨的“半坡遗址”。从发现的窖穴、灰坑和文化层的堆积厚度来看,足以证明这里曾经是原始人长期生活的定居点。出土的物品如双肩石铲、石磨盘等,说明农业经济已在这里扎根。

曲贡遗址所处位置和出土的物品,说明了许多问题。人类最初生活的主要地点是山地,因为山地可以提供自然的草木果实和禽兽之肉。但随着狩猎工具和技术的提高,猎获的野兽虽然增多了,但人口也大量繁殖,终于导致了“人民少而禽兽众”局面的结束。最终,根据人们在适应自然和与自然界斗争中取得的经验,种植业开始成为解救人类困境的良药。种植业的发展需要平坦的土地和水利灌溉,人们很自然地会寻找最能满足这两种基本条件的地方,那就是河谷地带,依水而居。藏地史书《贤者喜宴》记载吐蕃早期,曾“将山上居民迁往河谷……而往昔之吐蕃家舍均在山上”,就说明了这一变化。

然而河流由于季节变化,常常带来洪水威胁。所以早期人类多数选择在河流上游,从事农业生产。而在西藏这样的高海拔、高寒地带,河流上游往往使农业生产难以进行。因此,拉萨河谷这样的“福地”,自然就成了西藏高原先民们的最佳选择。为了趋利避害,在受当时生产力水平所限、无力筑坝建堤、抵挡洪水的情况下,他们把自己的家园建在远高于今日拉萨城区平均海拔的山上,既避免洪水冲击,同时又接近河谷边缘,便于进行农业耕作。他们是开发拉萨河谷的先驱。同时,这里也是西藏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农业文明,因此说拉萨也是西藏文明的摇篮,实不为过。

没有史料说明曲贡遗址上的先民后代,最后是被哪一个部族所吸收。根据零碎的史料记载,到公元六世纪末,也就是松赞干布经营拉萨前夕,整个拉萨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是由一个名为“苏毗”的部落王国统治的。苏毗早期的发祥地,是拉萨河西部的另一个雅鲁藏布江北岸支流香曲河流域。香曲河:在今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境内。但香曲河流域河谷狭窄,一般不超过1至2公里。这种环境在部族发展早期,依山背水,既可渔猎,又能种植,同时小河流的洪水威胁也小,对生存比较有利。但是当苏毗发展到“39个部族、人口繁盛”杨正刚:《苏毗初谈》,载于《中国藏学》1989年第3期。的时候,狭小的香曲河流域很难保证苏毗的发展。因此,苏毗就将部落中心迁移到了河谷更为广阔的“吉曲”【拉萨河】流域,在名为“岩波”

岩波:吉曲河流域原名“岩波”,松赞干布之父囊日松赞征服苏毗、占领这一地区后,改岩波为澎域。在现代藏语中,“澎域”指澎波曲流域,主要在林周县境内;而“澎波”既是地名,也有“富裕”之义。

的地区建立了“宇那堡寨”【其地有人认为在今墨竹工卡县西北部,即今拉萨河中上游交汇处的直贡地区】。

苏毗部落【或可称为“苏毗国”】曾十分强大。据历史学家研究,在吐蕃最终统一西藏以前,在不断兼并弱小部落【或称“小邦”】的过程中,西藏高原出现了3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即雅鲁藏布江以南、今西藏山南地区的吐蕃;雅鲁藏布江以北、以拉萨为中心的苏毗;还有西部以今天的阿里地区为中心的象雄。其中苏毗的疆土,北至今天的于田【今新疆南部一带】,西与象雄相邻,直达神湖玛旁雍错,东到今天的青海玉树一带,南隔雅鲁藏布江与吐蕃相邻。强大的吐蕃,也不得不把赞普的妹妹嫁到苏毗王室。

恰白·次旦平措等著,陈庆英等译:《西藏通史【松石宝串】》,西藏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第2版。

苏毗是女王治理,而且是“双女王制”。在王国晚期,女王达甲吾驻在旧堡“年卡宁波”,即苏毗故地,在今天的日喀则一带;小女王赤邦松驻在拉萨河流域的宇那堡寨。达甲吾残忍无道,其大臣愤而弑之,达甲吾的属地尽归赤邦松。但此后赤邦松重用反臣,达甲吾的旧臣不服,于是密谋,先后与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吐蕃悉补野部赞普、松赞干布的祖父和父亲结盟,最终,由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率一万精兵,里应外合,攻破宇那堡寨,占据了拉萨河流域。

因此,拉萨河流域的文明,并非自松赞干布开始。从远古时期一直到吐蕃征服该地区,都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并发展出了不亚于吐蕃的文明。

松赞干布改变了拉萨河。从吐蕃第31代赞普囊日松赞时起,吐蕃就致力于经营拉萨河流域。囊日松赞在征服苏毗、占据拉萨河流域后,就把活动中心从雅鲁藏布江以南迁到了江北。因为吐蕃是依托雅隆河谷地发展起来的,但随着吐蕃人口增多、生产发展,雅隆河谷已嫌狭小,发展余地不多。向南、向东都有难以逾越的喜马拉雅山,地形陡峻而复杂,与西藏高原环境差异较大,且气候炎热潮湿,高原人难以忍受。所以,随着吐蕃的强大,跨江向北发展是必然选择。

囊日松赞在今墨竹工卡的甲玛乡修建了“强巴敏久林”城堡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里距苏毗王宫的旧址比较接近,便于控制苏毗王国的子民。松赞干布约在公元617年就出生在强巴敏久林宫殿。但囊日松赞的统治并不稳固,被征服的部落伺机反叛,吐蕃旧臣对囊日松赞冷落旧都、重建新宫也心怀不满,他终于被“进毒遇弑而薨逝”。13岁的松赞干布继位后,在忠于赞普的苏毗旧臣娘氏、韦氏等支持下,惩罚政变叛乱之徒,整饬法律,把父王时的叛变庶民全部纳入了自己的辖治之下。

强巴敏久林所在的甲玛沟,只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条小支流,其河谷腹地甚至不及雅隆河谷。雄才远略的松赞干布既不想回到吐蕃旧贵族盘踞的雅隆旧都,也不可能长久据守在甲玛河谷。他派人对西藏中部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考察,发现今拉萨河下游谷地的“卧塘”

古代拉萨平原中央一湖泊,即今大昭寺庙址,据传说在修建大昭寺时,用白山羊驮土填平了卧塘湖。

一带景致优雅,地势宽坦,中间有左右分离的小山【今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与药王山】。站在山顶,周围景色尽收眼底,附近地带平如掌心,而且显现出制服外敌的吉相。于是,决定在红山之上,修建宫殿,君臣将士迁居到这里,建立了统治全藏的政权中心。松赞干布在这里建立吐蕃政制,征服象雄王朝。但最重要的,是他对拉萨城的修建,这对确立和巩固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影响极为深远。吐蕃历史文献都特别强调这件事的重要意义,甚至不惜添加许多神话色彩。经过长期发展的历史证明,以拉萨为首府,确实是一个最佳选择,历史意义重大。

松赞干布在拉萨修建宫殿、寺庙、民房、道路等,这一切许多都是在改造拉萨河的基础上完成的。拉萨城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让拉萨更安全、更宜居的历史。在松赞干布时期,尤其如此。那个时候,拉萨河水自东向西自由乱流,北岸接近卧塘湖,南岸相连南山。红山脚下所谓“平如掌心”的地方,只不过是一片水陆相间的沼泽。好在到松赞干布时期,藏族先辈对水害的治理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掌握了“高地蓄水为池,低地引水入河,旱灌涝排”的技术。用这种排涝措施,使低平的拉萨下游河谷平原,由于辫状水系所造成的湖沼遍地的局面得到了改善。

在填平卧塘湖建大昭寺时,首先“改吉曲河,流向卜瓦洞”,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卜瓦洞”又名“噶穹卜瓦洞”,湖水由此流入拉萨河。

使湖水逐渐干涸。然后用白山羊驮土,将这一处于拉萨市中心部位的大湖完全填平,拓展了拉萨的城区空间。由于最初是用山羊驮土填平了卧塘湖,所以大昭寺就名为“逻娑祖拉康”。

逻娑祖拉康:藏语的“山羊”叫“逻”;土地叫“娑”。“祖拉”的本义是“经典”、“经书”或一般的“著作物”,“康”的本义是“房子”。“祖拉康”,最初就是指供奉佛教经典的场所,是吐蕃早期宗教建筑的通称,意为“寺庙”与“经堂”,后来也用以特指大昭寺。如果有人说“拉萨祖拉康”,那肯定是指大昭寺。

在吐蕃最醉心于佛教的赞普热巴巾时期,“逻娑”两字音变为“拉萨”,意义由原来的“羊土”变为“圣地”。因此,“拉萨”的名称,来自于白羊驮土的典故。

至于为什么要使用白山羊驮土呢?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当初建大昭寺引入佛教时,遭到了本土宗教苯教徒的抵制,暗中破坏,所以才会出现殿堂建到半截,夜晚却被“天鬼摧毁”的怪事。据传说松赞干布派人在修建中的大昭寺门上、墙上,遍画苯教徒视为神圣的雍仲符号【“卍”】,才避免昼建夜毁的局面。据确切的有关碑文记载,大昭寺在建造时,确实充分考虑到了苯教师、密咒师的要求,专门建有苯教徒的四角雍仲殿【即“卍”字形宫殿】,还有密咒师的忿怒语自在坛城殿,防止他们搞破坏。白山羊被苯教徒视为灵物,以白山羊驮土填湖,则填湖之土也会变得神圣,苯教徒在企图破坏时会心有忌惮。但也有认为这只是一种工程需要。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山羊数量要多于牦牛,甚至有人设想,填湖之时,必以木板为“桥”,身形小巧的山羊,自然比笨重的牦牛要灵便得多。

尽管有神化的意味,但从中我们仍可看到,在修建古都拉萨时,藏族先辈们一直在进行着治水的斗争。在利用拉萨河、防止拉萨河为患等方面,松赞干布时代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可以说,松赞干布不但启动了拉萨城的建设,他也改变了拉萨河的面貌。

拉萨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史。平日的拉萨河宛如慈母般温顺而祥和,她用自己的乳汁滋润着拉萨河沿岸的山林和河谷宽广的田野,孕育出西藏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密集的核心地区。然而拉萨河也有粗野暴戾的一面。由于流域内许多地方是高原高寒地区,山体裸露,植被稀疏,夏季降水集中,洪水时有发生。历史上记载,拉萨河流域曾发生过无数次大洪水。只在最近500年中,大水就曾4次淹没拉萨城区。其中距今500年左右和60年前的两次大洪水,整个拉萨城区汪洋一片,只有乘牛皮船才能进入大昭寺附近的八廓街。其他地方也得提衣涉水而过。一直到西藏民主改革时期,今天由大昭寺通往布达拉宫的路上,还时常会变成一片沼泽地带。今日拉萨最繁华的步行街“宇拓路”,原先也是一片小河沟。当时河上的一座“琉璃桥”,就是当时西藏地方政府迎接中央官员的地方,至今旧桥仍存。

从松赞干布时期初步完成河水改道工程以后,拉萨城一直在进行着兴水利、除水害的斗争。但是,在当时只有原始工具和人力、畜力的情况下,尽管拉萨河北岸也修有长堤,但却难挡汹涌的洪水。尤其是在宗教影响下,人们往往更相信凭借超自然的“法力”来抵挡洪水袭击。1485年,拉萨河洪水泛滥,当时管理藏地的帕竹政权,请来在拉萨河谷更上游的墨竹工卡山洞中修行、以密法闻名的“杰·贡嘎顿珠”来拉萨河边进行祈祷活动。据说第二天,洪水果然下降了,帕竹政权的“温萨·达隆巴”认为他以密法退洪水,厥功至伟,特颁发封文执照,将小昭寺赐给他作为密法经院。由于他当初是在拉萨河谷地更上游的地方进行修行,所以他的密法学院被称为“上密院”。至今,小昭寺仍是格鲁派密宗“上密院”所在地。

但是这种“密法”能安慰人一时,却保护不了长久,拉萨河仍时常泛滥。由于长时间泥沙淤积,河床慢慢抬高,到和平解放前,有的地段河床竟高出城区地面1米多,对拉萨城构成了严重威胁。从50年代开始,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拉萨河堤进行整治,一方面加固,另一方面新建、重建河堤。经过多次综合治理,除加固、加高了旧河堤外,还新建河堤20.5公里,基本上解除了拉萨河水对城区的威胁。1959年民主改革后,1961年开始整修和新建拉萨河堤,进一步解除洪水对城市的危害。1964年第一次对拉萨河全流域进行全面整治。在没有足够投资做保障的情况下,搬石运土全靠人背马驮,凭着一种精神一种斗志,在沿岸重要城镇两岸竖起了第一道防线。

但真正大规模全线整治,始于新世纪之初。“十五”期间,拉萨市城区段防洪堤全面开工建设,工程设计标准由原来的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一期工程总投资1.8亿元,修建高标准防洪堤26公里,拉萨市54万人从此解除洪水威胁,3万亩土地得到保护。拉萨河沿岸的曲水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达孜县、墨竹工卡县等,都修建了防洪护城堤坝。与拉萨毗邻的堆龙德庆县城防洪堤于2003年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100万元,完成50年一遇防洪堤17公里,15平方公里的县城得到保护。墨竹工卡县城长5公里的防洪堤也在“十五”期间全面竣工。过去一到主汛期,水利部门就提心吊胆,洪水一来,党政军警民全体动员上堤抢险。现在堤防巩固,一般洪水年份根本不需操心,堤防建设为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贡献。

拉萨城也在治水防害中,变得更靓更美。在1961年开始整治河堤的同时,1962年初步制订了拉萨城市发展方案。1964年,为了迎接西藏自治区成立,进行建设拉萨新城的大会战,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新建人民路【现“宇拓路”】、青年路【现“朵森格路”】南段、解放路,修建了西藏革命展览馆和劳动人民文化宫等。位于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之间的人民路,原是一片沼泽、水坑。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解放军指战员的共同奋斗下,短短7个月就建成了总建筑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的商业街,并由此诞生了一曲风靡全国、久唱不衰的名歌《逛新城》。

流沙河是从拉萨城北部注入拉萨河的重要支流。河流古河道穿越拉萨市中心,由于长期泥沙堆积,在市区曾形成一条长6公里、宽50米的大沙龙,堆积的泥沙量达150万立方米。历史上,该沙堤曾多次决口,泛滥城区。解放前西藏地方政府虽曾采取过防洪措施,在流沙河南岸筑堤,但堤身是用草皮垒砌的,经不起洪水的冲击。为根治流沙河隐患,1974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拉萨市人民政府发出“一定要把流沙河治好”的号召,组织了4万人的治河大军,奋战一年,于1975年使流沙河改道北郊,将夺底沟、娘热沟山洪引向沼泽地带

今为拉萨城区北部的拉鲁湿地。这里是国家自然保护区,被称为“拉萨之肺”。

,并新建东西干渠、南北干渠7公里多,消除了流沙河的危害,使这一带农业旱涝保收,同时还为城市提供了建设用地和建设用沙。到上世纪80年代末,流沙河故道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工厂企业和住宅区。

让“母亲河”造福西藏百姓。拉萨河干流流程长、源头与下游落差大,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左岸的最大支流,干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是藏中地区除雅鲁藏布江之外,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然而在人类进入电力时代以前,谁也不知道这高原圣河中,还蕴藏着无限光明。在电灯没有发明以前,西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相似,晚间照明主要是油灯,住在林区的人们用油松照明。20世纪初,藏地引进了蜡烛,有财力的人家则用汽灯,贵族人家一般不再用油灯。

191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在各地逃亡期间,目睹了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回到西藏后,他派出了由四品官龙夏率领的“强俄巴·仁增多吉”等4位贵族子弟,前往英国伦敦的诺裴里大学,分别学习电业、地矿、邮电和军事。1921年,他们结业返回西藏。在此之前,西藏噶厦政府

噶厦:原西藏地方政府。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珠尔墨特之乱,清廷废除原先由郡王、贝子办理藏事制度,改由噶伦四人【三俗一僧】、噶厦仲益二人、噶厦传达官四人、侍卫四人、埃仲二人组成噶厦,秉承驻藏大臣和达赖意旨,共同处理西藏地方事务。1959年3月,国务院明令解散。“噶”意思是“命令、指令”,“厦”是指“府邸、住宅”。噶伦是噶厦政府最高级官员,藏语“伦”意思是“大臣、宰相”之义。

从英国基尔斯机器制造厂订购了一部92.5千瓦的发电机组,于1924年由强俄巴负责运回拉萨。同年十三世达赖批准了强俄巴在夺底沟建电站的呈文,并在当年年底正式动工。在强俄巴的带领下,抽调了10多个藏族民工和50多个石木泥瓦匠,在夺底修建了一座藏式四柱电机房。1927年开始运转发电。这是西藏第一座、中国第二座水力发电站——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是1912年建成的云南石龙坝水力发电厂。

看到不用油脂就能使一个圆东西【灯泡】发出极其明亮的光,许多人带着几分惶恐惊呼:“呼啸不停的雪域神龙发光了!”按初步设想,电厂建成后,先给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府邸安装电灯。但出于对这种神奇光亮的恐惧,就连身为噶伦的赤门都连声乞求:“感谢了!感谢了!千万不要给我家安电灯!”幸亏十三世达赖相对见多识广,下令让强俄巴在罗布林卡的“金色颇章”中安装电灯——因为当时除了金色颇章外,罗布林卡中别的宫殿都是十三世达赖以前修建的,他不便在人们的反对声中,给其他宫殿安装电灯。强俄巴便根据达赖之命,在罗布林卡东面,修建了一座小型水力发电站,供十三世达赖在金色颇章内办公时照明用。以后电力照明才慢慢普及。1935年,强俄巴将夺底电厂的电,输送到拉萨新建的吉布岗电站,住在当时拉萨中心区八廓街的贵族、商人等,家里都安装上了电灯。

夺底电厂的主机是19世纪产品,经过长期运转,磨损严重,终于在1946年报废停用。拉萨又回复到油灯、蜡烛和汽灯照明的时代。西藏和平解放后,1952年,西藏军区派出几名解放军检修员,检修了夺底电厂的那台旧电机。1955年,中央政府在夺底联合修建新电站。汉族技术工人、藏族土木石工积极参加了这项建设。新电站的电机和一应设备,都是在上海制造的,共有3台发电量为220千瓦的电机和电表、变压器、高压线、水管等。1956年夺底电站建成,解决了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及拉萨各机关和居民群众的照明问题。

1957年,西藏军区决定开凿纳金山角,利用拉萨河干流再建一个大型水电站。人民解放军技术人员、广大指战员和藏族民工一起投入了这场新的建设工程。从祖国内地运来了6台1250千瓦的发电机和各种电器设备。1960年纳金电厂正式落成供电,使拉萨全城第一次大放光明。

自和平解放以来,整个拉萨河流域内相继建成中小型水电站40余座,为拉萨市及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电力保证。为开发利用拉萨河水能资源,有关单位相继对拉萨河水能资源进行了大量普查、勘测、规划和设计工作,为开发拉萨河水能资源打下了良好基础。自治区电力部门已对拉萨河干流进行了水电规划。梯级电站自上而下依次为旁多、卡多、布嘎、扎雪和直贡,规划总装机容量54.2万千瓦,年发电量21.57亿千瓦。如今,位于拉萨河干流的直贡水电站已全部建成投产,位于林周县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已开工建设。拉萨河开发以发电为主,同时兼顾农田灌溉、防洪、城镇生产及生活用水要求。水电开发按计划完成后,可为藏中电网提供可靠电力,缓解电力紧缺矛盾,满足拉萨河流域综合开发对电力的需求,为藏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穿起历史与文化的“玉带”

牛皮船和铁索桥。在嘎拉山隧道没有开通以前,如果你是乘飞机到拉萨,经曲水大桥跨过雅鲁藏布江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拉萨河在曲水镇附近注入雅鲁藏布江的汇入口,那是拉萨河的“终点”。你将从这里,一路沿拉萨河前行,去往拉萨。在无意之中,你就开始了一个溯拉萨河而上的“探源之旅”,同时也是感受藏地历史文化和奇异民俗的“拉萨河风情之旅”。

面对汤汤河水,你首先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河上无桥,古代的西藏人想渡河有什么办法?这对拉萨河沿岸的人们来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难题。拉萨河和许多江南可以泛舟远行的河流不同,它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在枯水季节,许多河滩都会裸露出来,容不下大的舟楫。但是拉萨河两岸的人们自有高招,他们就地取材,利用牦牛皮做成“牛皮船”。

牛皮船,顾名思义,是用牛皮做成的。当地人把用水泡软、牛毛基本煺净的4张牦牛皮缝起来,再将湿牛皮包在木骨架上绷好——木骨架一般选用韧性好的柳木制成,然后用牛皮绳子捆紧,晒干以后,牛皮就紧紧地绷在木头骨架上了。之后还要擦油定形,在牛皮缝口接头处擦抹大量的牛羊油,将接缝密封,避免进水,再配上一对划桨,就可以下水使用了。

这种就地取材的牛皮船,历史极为悠久。在布达拉宫和桑耶寺

桑耶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备的寺庙。位于今山南地区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该寺是在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支持下,由被请入藏的莲花生住持修建的。762年开工,779年建成。寺庙落成后,赤松德赞请来印度、汉地和于田的许多僧人住寺弘法,并剃度7名西藏贵族子弟出家为僧,这7人成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此前建立的大小昭寺,严格说只是佛堂,没有西藏本地的人在那里出家为僧。

的壁画中,就可以看到牛皮制成的小船。那时这种牛皮船的形状是圆形圆底的,一般可以容纳三四人。近代牛皮船从侧面看是梯形的,下大上小,船底面积增大,一次可载七八个人,按重量计,一只船大约可以运载400公斤左右的人畜和货物。当然,牛皮船可以灵活组合,如果乘客人数较多、又不愿分开过河,可以把几条牛皮船捆绑在一起,更多的人和东西就可以一次过河。

牛皮船的妙处在于它极强的柔韧性,不怕拉萨河随处可见的礁石和险滩。然而牛皮船没有动力,只靠两支木桨,很难逆水行舟,往往只能顺水而行。好在它的分量很轻,一个牛皮船晾干后只有几十斤重,一个人扛着可以走很远的路。所以拉萨河上的船夫们,往往从较上游的墨竹工卡起行,经过达孜县、拉萨城、曲水县,大约3天时间,到达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的汇合口。在这里还可以沿雅鲁藏布江向东,去往山南的贡嘎、桑耶、泽当等地。返程时船夫们把船支在地上晾干,背着它翻山越岭再回到上游。几十斤的牛皮船由船夫背着,船夫的被子和食物由一只随船的老绵羊驮着,一路羊铃叮当回到上游。

至今在偏远的乡村,只要有河,牛皮船仍是人们渡河的工具。但在拉萨河注入雅鲁雅布江一带,建起的座座大桥,早已让牛皮船没有了用武之地。只在汇入口附近的一个半岛上,有一个奇特的以打鱼为生的“俊巴渔村”,至今村中渔民的打鱼工具,仍是牛皮船。藏地受宗教影响,许多人视鱼为“龙神”的一种,所以极少打鱼和吃鱼。但处于拉萨河入江口的俊巴村,因为村中耕地时常被河水或江水淹没,虽然打鱼会被人视为下贱,村中人为生计不得不以打鱼为生,过去西藏地方政府也给俊巴人规定了打鱼支差的劳役。西藏渔村不止一处,但拉萨河上却仅有俊巴村一家。由于长期与牛皮船打交道,这里还产生了一种名为“郭孜”

郭孜:藏语“郭”即指牛皮船,“孜”即“舞蹈”的意思。

的牛皮船舞。长期背负牛皮船、体魄强健的渔夫们将牛皮船高高举起,在头上舞动,以臀部撞击船骨,尽显粗犷豪迈之美。近年西藏投巨资打造的藏地综合节目《幸福在路上》,其中就有一段精彩的牛皮船舞——这是一种发源并只流行于俊巴渔村的舞蹈。

到了天气寒冷的春冬季节,拉萨河上的渡口就改用码头木船摆渡过河。同时,拉萨河不少地方还修有铁索桥。最有名的就是拉萨铁索桥,这座桥是在公元15世纪,由著名的高僧唐东杰布

唐东杰布【1385年—1464年】:明代西藏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原名尊珠桑布,出生于今西藏日喀则地区昂仁县,家境贫寒,幼年放羊为生,成年后当过兵,做过生意。出家为僧后,因勤奋有造诣被誉为“唐东杰布”,意思是“千里草原之王”。西藏人把他看做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的祖师。

,在拉萨河边的柳梧宗【藏语“宗”的意思相当于“县”】城堡的女长官格桑的支持下修成的。当时是轰动整个拉萨和西藏的一件大事。这也是这位被尊为“铁索桥活佛”的高僧所修建的第一座铁索桥。至今,该桥的桥墩还残留在拉萨河南岸的乃东香嘎村下面。在较上游的墨竹工卡,唐东杰布为了在雪乡加嘎村后面的血弄藏布上修一座铁索桥,他找到了白绒家的七姐妹,组成了一个戏班子来募集建桥的钱。因此,唐东杰布也被视为“藏戏始祖”。时至今日,在藏戏的演出场地中间,总是要挂着一幅绘有唐东杰布画像的唐卡,藏戏开场戏中,总是有一场七位拉姆【仙女】的表演,都是为了纪念这位“铁索桥活佛”。

现在从墨竹工卡以上,还有唐家铁索桥、宗雪铁索桥、旁多铁索桥等,每座桥都有它的故事。铁索桥一般用6到8根铁索连接两岸、横架河面。铁索上缚以兽皮或牛皮,再铺上木板,走起来摇摇晃晃,桥下河水奔腾、水势湍急、响声如雷,令人头晕目眩,心惊胆战。既让人体会到古人建桥的艰辛,也实地体会到旧时交通的艰难与惊险。

卓玛拉康与阿底峡。沿拉萨河北行,快接近聂塘乡的时候,能看到路左有一处名为“卓玛拉康”的寺庙。这里曾安放过一位孟加拉国王子的骨殖——藏传佛教“后弘期”最著名的古印度佛学家“阿底峡”,就圆寂于这座拉萨河畔的寺庙中。

佛教从松赞干布时期,由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引入藏地,时在公元641年左右。经过赞普赤松德赞【755年—797年在位】请来古印度密宗大师静命和莲花生,兴建藏地第一座佛法僧齐备的寺庙“桑耶寺”,让西藏本地人出家为僧等,佛教在藏地有了较大影响。从赤松德赞在位到赞普热巴巾【815年—836年在位】,佛教在西藏社会,特别是在上层圈子内,曾经兴盛一时,这段时间,被后来的佛教徒誉为西藏佛教的“前弘期”。

然而,从佛教传入西藏之初,就面临着与原先的本地宗教“苯教”的冲突。吐蕃从赤松德赞开始的历代赞普,以巨资用作兴佛费用,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不劳而食的僧人,加重了劳动群众的负担,社会矛盾日益增多。一部分世俗贵族趁机以兴苯灭佛为号召,来达到篡夺最高统治权的目的。他们经过密谋策划,在公元836年谋杀了热巴巾,拥立热巴巾之弟朗达玛即位,并大肆灭法毁佛,拆毁寺庙,焚烧佛经,杀害上层僧人,将中层僧人流放到边远地区,勒令下层僧人还俗负担差税,吐蕃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并导致朗达玛在公元842年被刺杀。随后王室分裂、平民起义,终于使吐蕃王朝土崩瓦解,一直到元朝统一西藏的400多年中,西藏地区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到了公元10世纪后半期,各地的分裂割据势力,为了统治需要,重新派人四处寻觅佛教,开始了倡佛的活动。从这一时期开始,称为西藏佛教的“后弘期”。后弘期的佛教,主要是通过所谓“下路弘传”和“上部律传”两个渠道传承下来的。其中“下路弘传”是指公元978年,割据在今西藏山南地区的吐蕃后裔“意西坚赞”,出钱资送卢梅等10人,到康区

康区:藏文古籍习惯上把藏地分为三大部分,“上部阿里三围【今阿里一带】、中间卫藏四茹【今拉萨、山南、日喀则一带】、下部多康六岗”。其中的“康”即指康区,主要范围包括今天西藏的昌都大部、那曲东部,四川的甘孜、阿坝,青海的玉树、果洛,云南迪庆。它们大多处于西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脉与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所组成的三江并流地区。

跟从朗达玛灭佛时逃往那里的僧人的门徒“贡巴绕色”受戒学法。后来这10人返回西藏,恢复了拉萨等地的旧有寺庙,并建立了一些小寺,招收门徒,形成了被称为“四部”的4个派别。这四部主要在拉萨地区发展,互相争夺寺庙、信徒和经济收入,从11世纪到12世纪,曾多次发生械斗,但它们在教义上都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

与此同时,在藏人习惯称之为“上部地区”的阿里,古格王国的国王益西沃也开始了倡佛行动。古格王国是吐蕃王朝崩溃后,其后裔逃到阿里地区所建立的小王国之一。益西沃自己带头出家,仿照桑耶寺建立了托林寺,请来印度僧人在阿里传教,建立了戒律传承,并派出后来成为大译师的“仁钦桑布”等人到印度学法,译出了很多人称“新密咒”

新密咒:西藏佛教后弘期的“下路弘传”与“上部律传”,在佛教基本教义上没有很大不同,但在密宗修持上则有很大区别。下路弘传沿袭吐蕃时代旧的密法,所用的秘籍称为“旧密咒”;上部律传所依据的则是在佛教发源地印度又经发展的秘籍,被称为“新密咒”。新密咒的主要来源是阿里大译师仁钦桑布所译经典。由于仁钦桑布本人在印度学过经,娴熟密咒,所以在译作中他把密教提高到和显教相并重的高度,所以史称的西藏新密咒就开始于他这一时期。

的密宗经典,从而形成了另一个宗教系统,后世称为“上部律传”。

但是后弘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阿底峡入藏传教。阿底峡是印度著名佛寺“超岩寺”的首座。应古格王朝的邀请,在1042年到达古格托林寺,在那里居留三年。当时西藏佛教由于在朗达玛灭佛期间转入民间,父子、师徒间秘密相传,难免走样。尤其是密法的修持,没有具体准则,甚至有以讹传讹、装神弄鬼者。阿底峡的最大贡献,是他来到古格后,对西藏佛教进行了“教理系统化”和“修持规范化”。前者是把佛教的戒律和密宗经典加以系统化;后者是针对当时西藏佛教界在修持上的弊端,专门撰写了《菩提道灯论》,对修持的次第和规范作了全面论述。这部论著不过区区2000字,却奠定了西藏佛教规范、系统的基础。

公元1045年,阿底峡准备返回印度。但在行至今阿里地区普兰县时,听说尼泊尔境内发生战乱,道路不通。适逢出生在拉萨堆龙德庆、正在康区学法的仲敦巴·嘉瓦迥乃,听说阿底峡在阿里传教,千里迢迢跑来请他到卫藏地区说法,两个人正好在普兰相遇。仲敦巴向阿底峡介绍了卫藏及康区佛教发展的情况。此时,卫藏地区派出来请阿底峡到卫藏说法的人,也到了普兰。于是,阿底峡起程前往卫藏——今天的拉萨、日喀则一带。有许多人成为他的弟子,而仲敦巴跟随时间最长,尽得阿底峡的真传。1054年,阿底峡在入藏12年后,圆寂于拉萨河边的聂塘地方

聂塘:亦译作“聂当”,意思是“令人喜爱的平坝”。,

他的骨灰也埋葬在这里。第二年,仲敦巴率众师弟在聂塘举行了阿底峡圆寂一周年纪念活动,并在拉萨河边修建了一座佛殿。因殿中主供的据说是阿底峡生前从印度带到西藏的一尊度母像,这也是他的护法神像,所以当地人称此寺为“卓玛拉康”,意思是“度母殿”。再后来,仲敦巴应拉萨河中游当雄地方头人的邀请,在热振藏布边上,修建了热振寺,创立了藏传佛教赫赫有名的“噶当派”。阿底峡被奉为噶当派的始祖。

阿底峡出生于今天孟加拉国的达卡,出家前是一位王子。1978年,应孟加拉国的请求,我国政府将存放在聂塘寺的阿底峡的骨灰和他的全套著作,送回孟加拉国,在其家乡达卡举行了隆重的安放仪式。

聂塘大佛与八思巴。从聂塘寺沿拉萨河继续向前不远处,有一座峭壁兀立在拉萨河边。峭壁之上,有一尊释迦牟尼佛的巨型摩崖石刻,巨像通高9.83米,宽7.9米,光是手长就达1.4米,脚长更达1.9米,是西藏境内最大的一尊摩崖造像。佛像左手持钵、右手扶膝,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面含永恒笑意,若有所思地注视着面前的拉萨河与河边路上的过往行人。经过此地去往拉萨的人,无不对这尊佛像留下深刻印象。

这尊佛像修成于何年、何人所造,没有确切的史料可考。但当地人传说,被元朝皇帝拜为国师的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当年从北京返回萨迦寺,途经此地时,随身携带的一尊佛像忽然开口说话,说要留在此地不走了。于是八思巴即令在此修庙立像,这才有了这尊“临河巨佛”。据文物专家考证,这尊佛像的风格,确实与元代造像比较相近。但也有史料记载,1244年,萨迦派领袖“萨班·贡嘎坚赞”应蒙古皇室人员之请,北上凉州与蒙古王子阔端见面时,路经聂塘,当时发现崖壁下有巨型佛像,他还做了顶礼祈祷。萨班·贡嘎坚赞是八思巴的伯父,当年萨班北上时,年仅10岁左右的八思巴一路随行。这说明,聂塘大佛不大可能是八思巴所造。

尽管如此,聂塘大佛与萨迦派肯定有着较深的渊源。萨迦派是西藏从分裂重新走向形式上统一的重要政治力量,在元朝时期,曾辉煌一时。

吐蕃王朝崩溃后,藏地陷入了长达400多年的分裂割据状态。西藏佛教“后弘期”开始后,各地的封建主纷纷派人外出求佛法。由于佛法的来源不同,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不统一,导致了后弘期出现了教派林立的突出现象。当时大的教派有素尔波且创立的宁玛派【1050年左右】、仲敦巴创立的噶当派【1056年】、昆·贡却杰布创立的萨迦派【1073年】、达波拉杰创立的达波噶举派【1121年】——后来由此派生出了达波噶举派的“四大支八小支”、

达波噶举派四大支与八小支:四大支是指达波噶举派创始人达波拉杰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后来在前后藏建寺收徒所形成的四个支派,包括都松钦巴创立的噶玛噶举派、向蔡巴创立的蔡巴噶举派、达玛旺秋创立的拔戎噶举派、多吉杰布创立的帕竹噶举派。这些派别中,影响较大、至今犹存的是噶玛噶举派。八小支是指帕竹噶举派弟子们在各地建寺收徒,所形成的八个支派,至今犹存的主要是直贡噶举派、达隆噶举派和主巴噶举派。不丹的藏传佛教,主要是主巴噶举派。

琼波南交创立的“香巴噶举派”【1121年】,等等。

后弘期的佛教派系,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各教派与各地的封建领主结合紧密。不同的宗教派别后面,都有一个个封建领主在支持,进而是一些封建领主直接披上袈裟,摇身一变成了宗教领袖。最后发展成为,在一定时期内,由某一宗教派别掌握西藏地方政权。这一特点在萨迦派表现最突出,它也是第一个以教派掌握西藏地方政权的教派。

萨迦派的创始人是昆·贡却杰布【1034年—1102年】。他的父亲和兄长,都是宁玛派信徒,他从小向他们学习宁玛派教法,也就是所谓的“旧密咒”。但后来他对更加流行的“新密咒”产生了兴趣。他广拜名师,尤其是从卓弥译师那里学习了后来对萨迦派最重要的教法“道果法”。1073年,他在当地封建领主支持下,在今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一个山间有着一块灰白土图案的地方,兴建了萨迦寺——萨迦县得名于萨迦寺,“萨迦”的意思是“灰白土”。以后,萨迦派的教主均以家族方式传承。通常,几兄弟中有一个在家娶妻生子,其他人全部出家。教主之位为师侄传承。贡却杰布之后,几任萨迦派教主将本教派发扬光大,所以被尊称为“萨迦五祖”

萨迦五祖:包括贡却杰布的儿子贡嘎宁布【第一祖】、索南孜摩【第二祖】、扎巴坚赞【第三祖】,第四祖贡嘎坚赞【萨迦班智达】是贡嘎宁布的小儿子所生,第五祖八思巴是贡嘎坚赞的弟弟的儿子。“班智达”是一种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古印度对通晓“大小五明”的学者尊称为“班智达”。贡嘎坚赞曾去印度留学,造诣很深,他是西藏的第一个“班智达”,所以一般他被称为“萨迦班智达”,简称“萨班”……

因此,贡却杰布的昆氏家族与萨迦派的结合,形成了后藏地方一股很大的势力。

1236年,蒙古王子阔端准备从甘肃、青海一带南下四川,包围进攻南宋。为了确保蒙古军队南下四川时的后方安全,1239年,他派出一支军队,从甘、青藏区出发,“试探性”地向拉萨河中游的热振寺进攻,杀死了守寺的500多名僧人,并向邻近的其他寺庙进攻,吐蕃全境震惊。当时在直贡一带很有势力的直贡寺住持也被吓得离寺避难。但是蒙古人的真实意图,一是要显示一下军威,削弱藏人的抵抗意志,二是要找到一个可以代表西藏的人物,请他到凉州商讨西藏如何归附蒙古。最初蒙古人选定的是在拉萨河流域极有影响的直贡寺住持扎巴迥乃。但是扎巴迥乃以年老为名,推举当时的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1180年—1251年】前往。

胸怀广阔的萨班没有退缩。虽然他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但为了藏地众生,他还是毅然带着两位不到10岁的侄儿八思巴和恰那多吉,于1244年起程前往凉州。他把两位侄儿带在身边,就是预测到自己一旦身死异乡,可以将衣钵就近传给家族的合法继承人。在经过拉萨时,萨班让八思巴在大昭寺的觉卧佛像【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佛像】前受戒出家,并到达位于拉萨河支流血弄藏布旁边的直贡寺,接受了直贡寺住持扎巴迥乃赠送的礼物。这表明,他是代表包括直贡派在内的西藏地方的主要僧俗首领,前去凉州与蒙古人建立关系的。

1246年,萨班到达凉州,与蒙古王子阔端商定了西藏归顺元朝中央的条件,从此奠定了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基础。1251年,萨班在凉州去世,享年72岁。八思巴在凉州接任了萨迦派教主之位。1260年,忽必烈继任蒙古大汗之位,立即封八思巴为国师,此后元朝中央政府成立“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八思巴又以国师身份兼管总制院事,并奉忽必烈之命,创制了“蒙古新字”,后世称之为“八思巴蒙文”。

俯瞰拉萨河的“黄教第一寺”甘丹寺。迎着拉萨河的流水进入拉萨,感受了圣城太多耳熟能详的历史与传说,我们还是溯流而上,了解一些以前比较陌生的拉萨河畔的“历史与文化”。

出拉萨城向南,过了拉萨河大桥,再一路向东往上游行进,首先看到的是位于曲水铁索桥东边不远的两座小寺——蔡巴寺与公堂寺。它们都是当年“蔡巴噶举派”的主寺。别看这小寺看上去不起眼,在萨迦派统治藏地时期,蔡巴噶举是统治拉萨周边、拉萨河流域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势力。蔡巴噶举的创始人为向蔡巴,他曾向达波拉杰的侄子学法,后来得到拉萨蔡公堂地方的大封建主的支持,1175年在拉萨河南岸建立蔡巴寺,1187年又在附近建立公堂寺——目前这里的地名,是拉萨市城关区的“蔡公堂乡”。向蔡巴虽是僧人,却以爱械斗、善抢劫而闻名。只要他认为自己是“一心向佛”,就可以随便抢来东西,为他盖寺庙之用。奇特的是,他的这一“恶行”没有引起藏地人对他的反感,反而把他赞颂为藏地“三宝”之一。另外“两宝”分别是帕竹噶举派创始人多吉杰布和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

蔡巴噶举派的教主继承权,后来转到了当初作为蔡巴噶举派施主的噶尔家族手中,由噶尔家族成员继承。由于与统治藏地的萨迦派关系密切,通过八思巴荐举,噶尔家族又成为西藏13个“万户”【元代的西藏地方机构和官员】之一,即“蔡巴万户”。但是后来,朗氏家族的帕竹噶举派在山南崛起,在元末中央政府无力兼顾西藏地方事务的情况下,击败萨迦派,于1354年取得了西藏的地方统治权,并先后得到了元朝和明朝中央政府的承认。亲近萨迦派的蔡巴噶举派也被帕竹噶举派打败,封地被夺,公堂寺被焚毁,蔡巴噶举派从此衰落——目前两小寺均属于格鲁派。

帕竹噶举派的根据地在今山南地区的泽当镇,创始人是多吉杰布【1110年—1170年】。他是达波拉杰的弟子,后来在今山南地区的桑日县创立了著名的丹萨替寺【1158年】。这个地方古称“帕木竹”

帕木竹:本义为“母猪之角”,也可译为“金刚亥母所在的角落”。“帕木”的本义是“母猪”,也指“金刚亥母”。金刚亥母在藏语中也称“多吉帕姆”,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位女性神祇,在噶举派中,她是女性本尊神之首,在格鲁派中,她又是胜乐金刚的一位明妃。头侧长有一个猪首是她重要的身份标志。“竹”的本义是“舟”,另外一个含义是指“曲折之处”、“角落”等。,

该派因此而得名。这个教派后来与帕竹地方势力朗氏家族结合,由朗氏家族成员相继担任寺主。14世纪中期,朗氏家族的帕竹万户长绛曲坚赞取代萨迦政权,统治了西藏大部分地区。帕竹政权在1481年被其属下后藏的仁蚌巴所败,但余焰尚存,直到明末的1618年,才完全丧失权势。

西藏与内地的治乱周期相同:由于地理上与政治上的密切联系,藏地从吐蕃时期开始,就与内地的治乱息息相关。唐王朝与吐蕃几乎同一时间兴与亡;唐之后内地是北宋、南宋与其他割据势力并峙,藏地也是400年混乱割据时期;元代内地大一统,藏地为元朝所支持的萨迦派统治;明代藏地为明朝所支持的帕竹派所统治;清代为清政府所支持的格鲁派所统治。

西藏从元代以来,虽然各教派斗争激烈,相互夺权,但严格说来,都不属于“宗教冲突”,更不存在“宗教战争”。教派更替本质上是世俗地方政府势力的争斗,是政治经济利益的博弈。所以,帕竹政权虽然本身也属于西藏佛教的一个派系,但对其他派系并不加以排斥,容许和支持西藏佛教各派势力的存在和发展。

当然,这也与明朝中央政府对藏地各教派实行“多封众建”政策有关。明朝对藏地各派宗教领袖赐予了许多不同的封号,最高的封号“法王”就有3位,分别为“大宝法王”【噶玛噶举派】、“大乘法王”【萨迦派】和“大慈法王”【格鲁派】。其次为“王”,共有5个,分别为赞善王、护教王、阐化王、阐教王和辅政王等,以下还有“大国师”、“国师”、“禅师”等名号。这也势必促进了西藏各派宗教势力的并存与发展。

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帕竹政权对新兴的格鲁派的大力扶持。

在帕竹政权时期,出现了宗教上的深刻危机。由于各教派与地方政治势力的结合,世俗社会常见的奢靡腐化、争权夺利,也渗透到了宗教领域。当时各教派的上层喇嘛并不关心研读经典和修持密法,而是热衷于世俗利禄。他们有的利用享有的封建特权,在政治上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在经济上大肆掠夺占有财富,过着荒淫糜烂的寄生生活。有的借修密法为名,随意霸占他人妻女,残害无辜下层民众。史称他们“不修经典,乱受灌顶”,“寺庙僧侣,尽同俗装”,“不知戒律为何事”,使宗教在社会上威信大降。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宗喀巴【1357年—1419年】进行了一场“宗教改革”。出生于青海湟中地方【今塔尔寺附近】的宗喀巴,自幼受戒学经,17岁以后赴藏深造,一生再也没有回到故乡。他对各大教派的思想兼收并蓄,集其大成,在噶当派讲究修持次第【顺序】的教义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次第井然的教义教法系统。尤其是他针对当时的戒律松弛、教风败坏的现象,提出了一整套的清规戒律,如严禁僧侣娶妻生子和参加生产劳动,僧侣必须常住寺院,专心于宗教活动等,从而划分了僧俗两界的界限。由于宗喀巴十分强调戒律,所以人们称其建立的教派为“格鲁派”,意思是“善规派”。1388年,他在一次法事活动中,改戴象征严守戒律的黄帽,因此人们也称格鲁派为“黄帽派”,或简称“黄教”。

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由于僧侣不能成家、常住寺庙,所以格鲁派寺庙多数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出现了一批寺庙建筑群。而这其中的第一座寺庙,就是在帕竹政权支持下,于1409年,在澎波曲注入拉萨河的对岸山顶修建的黄教第一寺“甘丹寺”。这是黄教创立的标志,同时因为甘丹寺是黄教首寺,所以格鲁派也称“甘丹派”。此后,宗喀巴又让他的弟子分别在拉萨城西、面向拉萨河的根培乌孜山上,建立了黄教最大寺庙哲蚌寺【1416年】;在拉萨北面、临近拉萨河支流流沙河的色拉乌孜山上,建立色拉寺【1419年】。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这三大寺从东、北、西三面,隐隐地将拉萨城包围在中央。由于三大寺规模宏大、俨如城堡,僧侣众多而集中,因此格鲁派虽然一度受到噶玛噶举派所支持的藏巴汗的迫害,但最后仍能在蒙古军队支持下,一举成为藏地的统治者。在清王朝时期,格鲁派在西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直到1959年民主改革。

“甘丹”的意思是“兜率天宫”。每年的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为了纪念1419年这一天,宗喀巴圆寂于甘丹寺,藏地的寺院内外的神坛上,家中的经堂、屋顶、窗台等处,都会点燃酥油灯,彻夜不灭。这个节日俗称“燃灯节”,确切名称应是“甘丹阿曲”,意思是“甘丹五供节”。虽然拉萨大昭寺这一晚上灯火辉煌、游人如织,节日气氛甚浓,但真正的风景是在甘丹寺。立足拉萨河畔,看依山而建的甘丹寺上上下下,通明一片,灯火映照着拉萨河水,真如人间天堂。

松赞干布出生地“甲玛沟”甲玛:墨竹工卡县下属的一个乡,位于拉萨河南岸的甲玛沟中。“甲玛”在藏语中的本义是“秤”,也指“密封的信件或文件”。吐蕃时期称此地为“雅嫩”。甲玛乡的赤康村,曾是萨迦统治时期西藏十三个万户长之一的“甲玛万户长”驻地……离开甘丹寺,沿拉萨河边的318国道继续前行,在进入墨竹工卡县城前,路右边会看到矗立着一座古堡式建筑,那就是松赞干布的出生地“甲玛沟”。

纵深约20公里的甲玛沟是一片开阔的山间谷地,谷底是成片的青稞田和散落的历史遗迹。当地人喜欢说,“先有甲玛沟,后有拉萨城”。的确,近1400年前,吐蕃的一代雄主松赞干布,就出生在这里的“强巴敏久林宫”,成年以后,他顺着沟口外的拉萨河,一路前行,在那个叫做“吉雪卧塘”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后来闻名世界的圣城“拉萨”。

藏历火牛年【公元617年】,松赞干布出生于位于甲玛沟内的“强巴敏久林宫”。在今日甲玛乡赤康村西南的山坡上,还有一座据说是松赞干布出生时的宫舍遗址和一泓名叫“忱果泉”的泉水。山谷东侧还有一座名为“杰波古卡”【藏王宫】的古堡。以前,堡中还供有一尊约一层楼高的松赞干布泥塑像,头上缠着黑色头巾,上面还有一个头,所以人称松赞干布为“双头赞普”。这黑头巾里缠的实际上是弥勒佛,因为传说松赞干布是弥勒佛化身,所以他的头上才显出了弥勒的真身像。另据佛教徒传说,由于松赞干布是观世音菩萨化身,而观世音菩萨在“西方三圣”中,与大势至菩萨同为弥勒陪侍,等于是弥勒的学生或徒弟,观世音化身来到人间,自然要把“老师”带来,随时教诲。所以松赞干布刚一出生时,头上还有一个头,怕别人害怕,才以布巾缠裹,越裹越高,这就形成了吐蕃独有的尖顶缠头帽。目前在布达拉宫中的松赞干布,就是这种形象。

这肯定是佛教徒后来添加的传奇。因为真正的松赞干布出生时,与佛教还没有什么关系,他要对付的不是魔鬼,而是活生生的人。松赞干布降生在一个吐蕃事业初创、内乱未息的时代。13岁时,他的父王就因将政治中心从雅鲁藏布江以南转移到江北的拉萨河流域,而被进毒暗害。而且,新近扩大了地盘与臣民的吐蕃,内部矛盾重重如火山即将喷发,“父系庶民心怀怨恨,母系庶民公开叛变,外戚象雄、牦牛苏毗、聂尼达波、工布、娘布等均公开反叛”。

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民族出版社,1992年2月。

在这种情况下,松赞干布幼年亲政,他联合支持王室的吐蕃新贵,运用各种计谋,准确、凶狠地铲除政敌和叛逆,终于坐稳了赞普宝座,并能腾出手来,向拉萨河下游谷地发展,兴建拉萨城。他巩固赞普地位的艰辛或许从他的名字中可略见一二。藏语“松”是“正直、端正”的意思;“赞”是天神,但也可以指妖厉;“干布”则是指“深沉”、“心思深远不轻于外露”。总结起来可以译为“正直严明心思深远之天神【君王】”,很准确地揭示了他的性格,也折射出他当时所处环境的凶险。

从去年6月开始,投资3500多万元,包括松赞干布出生地纪念馆、古城墙以及松赞圣泉改扩建和松赞拉康等6个维修项目在内的“甲玛景区”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未来在沿拉萨河前往林芝的路上,可以顺路到甲玛沟内游览,伫立强巴敏久林宫遗址,眼望巍巍群山,耳听潺潺流水,越过历史的尘埃,去感受吐蕃一代雄主的人生际遇与时代风云。

血弄藏布边的“天葬圣地”直贡寺。离开松赞干布的出生地,沿河继续向东北行进,在墨竹工卡县城东侧,告别了向东通往林芝的318国道。在那个方向,318国道继续有拉萨河的支流墨竹曲一路相伴,直到拉萨与林芝分界处的米拉山。所以很多去林芝的人,会误以为米拉山就是拉萨河的源头。

拉萨河的干流实际上是向东北方向,到了墨竹工卡县的尼玛江热乡附近,你才会发现,它的干流是从西北而来。这里是拉萨河大“S”形的下半部分的拐点。就在这一拐点附近,触目可见有“西藏三峡”之称的雄伟的直贡水电站的大坝。它拦截了两条大河的河水,一条是西北方向的拉萨河干流直贡藏布的河水,一条就是从东北方向流出峡谷的血弄藏布的河水,形成了库容达2.24亿立方米的浩渺水库。

这座电站名为“直贡”,得名于拉萨河干流“直贡藏布”。但在整个直贡藏布流域,包括在直贡水电站附近,你却找不到一个具体的叫做“直贡”的地方。如果你执意要找,那就得循血弄藏布而上。血弄藏布在一条峡谷之中,夏季两边的山峰绿意葱葱,冬季峡谷内白雪皑皑,所以也有人将这条河译为“雪绒藏布”

血弄藏布:亦译为“雪绒藏布”、“学绒藏布”。藏文“雪”的意思是“下部”,“绒”的意思是“峡谷”,所以这条河流的汉语意思是“峡谷下的江”。,

颇为形象。行进到墨竹工卡县的门巴乡附近时,山谷豁然开朗,在路左白雪映衬的山崖之上,壁立着一大片红顶、白墙的建筑,在这荒凉的山谷之中,令人疑心是天上的幻影,是海市蜃楼。那就是在藏地大名鼎鼎的直贡寺。

直贡寺最早是由帕竹噶举派弟子“木雅贡仁”所建的一座小寺庙。后来由帕竹噶举派另一位著名弟子“仁钦贝”扩建成为大寺,名为“直贡梯寺”

直贡梯:“直贡”的藏语意思是“母牦牛中心区”,说明这里是主要的牧区;“梯”的意思是指“中央、主要部分”,意指直贡寺是直贡噶举派的主寺。帕竹噶举派的主寺“丹萨梯寺”中的“梯”,也是这一意思。,

并以此为根据地,发展成为帕竹噶举派最著名的“八小支”之一“直贡噶举派”,直贡梯寺也成为藏地著名大寺。

由于直贡地方处于农牧两区的交界地带,是一个农牧产品进行相互交换的交易场所,来往群众很多,所以很容易扩大这一教派的影响。据说直贡梯寺有一次举办法会,各地来参加的人数多达55525人!仁钦贝和他的继承人利用宗教,在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主家族,名为“居热家族”。到了元初,居热家族成员被封为直贡万户长,在藏地十三个万户长中,直贡万户长位列前藏各万户长之首。

然而,直贡寺在蒙古人到来之初,丧失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机遇。1239年,蒙古人本来是要迎请在拉萨河流域影响最大的直贡派教主、直贡寺“京俄”

京俄:帕竹派主寺丹萨梯寺和直贡派主寺直贡梯寺的住持,均称“京俄”。“京”是“眼”的意思;“俄”是“前边”的意思。“京俄”意为“眼前人”、“身边人”,即上层喇嘛的贴身侍从。这一名称作为帕竹与直贡派教主名称,可能源于帕竹派创始人帕木竹巴和直贡派创始人仁钦贝,都曾因贴身侍奉上师,从而学到了密法,后来创宗立派,就把人们当初对他们的称呼,作为本派教主的名称。

扎巴迥乃【1175年—1255年】,到凉州与蒙古王子阔端会面。实际上是将他作为藏地的代表人物,准备在协商之后,由他统一管理藏地事务,把藏地统治权交给他。但扎巴迥乃可能被先前蒙古军队入藏后表现出来的凶残吓坏了,便以年老体弱为名,极力推荐后藏的萨迦派领袖萨班前往。比扎巴迥乃仅小5岁的萨班毅然前往凉州,从而使本来地处后藏、无地利之便的萨迦派获得了全西藏的统治权。

萨迦派统治藏地以后,势力强大的直贡派常与萨迦派发生纠纷。1290年,萨迦派请来由忽必烈的孙子“帖木儿不花”率领的蒙古军队,与后藏军队一起,攻入直贡峡谷,放火烧毁直贡梯寺大殿,摧毁18尊巨佛和7座多门塔,后世记载直贡寺“传有僧众万余,从天窗出,腾空而逝”。

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

实际上是直贡派僧侣和属民一万多人被杀害,彼时“血弄藏布”一定是一片血流成河的悲惨景象。这场大战史称“直贡林洛”【直贡寺院之变】,直贡派许多属地被夺走,直贡派的实力大为削弱。但到了14世纪中叶,直贡派的实力逐渐恢复,它又与当时统治藏地的帕竹派作对,被帕竹噶举派所击败,实力再次衰落。到15世纪格鲁派兴起时,直贡派又抵制格鲁派,最终被格鲁派所降服,但其宗教影响至今仍存。

直贡寺最出名的是它的“拙火定”、“抛哇功”和“天葬台”。所谓“拙火定”,是一种修丹田生热的脐轮火法,本是噶举法的一种密法,而以直贡噶举派的修法最有特色。据说修成拙火定的人,能在冬天将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袈裟披在身上烤干。如果是下雪天,他在屋内发功,屋顶的雪可以即刻融化。“抛哇功”是直贡寺独有的一种灵魂超度方法,这种灌顶方法,只有直贡寺的活佛才能进行。佛教认为人死后进入“六道轮回”,灵魂有可能进入“三善趣”【天、人、阿修罗】,也可能进入“三恶趣”【地狱、饿鬼、畜生】。直贡寺的活佛在灌顶时,可以在死者头上打一个洞,灵魂就会从头上出来,进入“三善趣”。直贡寺的天葬台,据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天葬台之一,另外两座是印度的“斯白天葬台”和西藏山南地区的“青朴天葬台”,但以直贡天葬台的规模最大。从寺前的一条小路转向寺后山顶上的天葬台,一路可以看到漫天飞舞的天葬大雕和红嘴鸦,可以听到身后的振翅声“嚓嚓”作响,起初感到一阵恐怖,但仰望纯净天空之上的“神鸟”,或许对藏人天葬后,灵魂随鸟进入天堂,生发几分感悟。

直贡寺还有一个独具特色的活动:金刚神舞。但需要每年藏历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去那里时,才能看到。不过从每年藏历二月开始,直贡寺全寺僧人就要集中诵经,持续长达一个月。念经期间,他们要用彩粉绘制“坛城”,用糌粑做出一个人形怪物“棱嘎”,被当做教敌或邪恶的化身。在藏历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跳神舞期间,“众神”要把“棱嘎”砍成碎块并用火烧掉。一般认为这象征教敌与邪魔已被斩尽。但也有人认为,这实际上是针对当年“仇敌”萨迦派的一种宗教报复方式。据说烧一次“棱嘎”,就可以使萨迦派一名主管受害,以报复当年萨迦派血洗直贡寺的血海深仇。

命运多舛的热振寺。从直贡电站出发有两条路。向东北,是去往直贡寺所在的血弄藏布;向西北,是去往中游的直贡藏布。沿直贡藏布溯流而上,在林周县的旁多乡,直贡藏布与东北方向流来的中游另一条著名的河流热振藏布相汇合。这里有西藏在建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旁多水利枢纽工程。

热振藏布得名于“热振寺”。“热振寺”的意思是“翘角寺”,它坐落在林周县城以北、唐古乡的普央岗钦山坡上。旁多乡的北边,有一条宽谷中的小路,布满碎石,但还算平坦,路右就是沿山根流淌的热振藏布。一路上放眼看去,草短无树,一片牧区风光,与拉萨河下游地带反差很大。尤其是秋冬季节,风来沙起,颇觉苍凉。然而到达唐古乡附近的山谷时,忽然间可以看到前面的山坡上,满布着郁郁葱葱的墨绿色柏树,有的如铁剑参天,有的似盘虬卧龙,令人惊讶不已。从柏树林中隐隐露出寺角、塔尖的,就是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寺热振寺。

上文说过,1055年,阿底峡的大弟子仲敦巴在拉萨河边的聂塘,主持了悼念阿底峡的仪式,并修建了聂塘寺。第二年,拉萨河上游“达木”【今拉萨当雄一带】的一些部落头人,慕名迎请仲敦巴到靠近拉萨河上游的牧区传教。仲敦巴带领着阿底峡的其他弟子,一起来到了今天热振这个地方,修建了热振寺,这是噶当派创立的标志。不过,噶当派的创始人仲敦巴【1005年—1064年】一生没有当过僧人,只能称为“居士”。在寺庙中的仲敦巴塑像,往往是长发披肩,与一般的高僧形象有很大不同。在仲敦巴时期,常住热振寺的僧徒不过五六十人,他传授教法的门徒总共也不过六七十人。噶当派是在仲敦巴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手中,才真正发展壮大起来的,噶丹派的僧众和寺庙遍布西藏各地。后来宗喀巴正是在噶丹派基础上,创立了格鲁派,因此格鲁派也被称为“新噶丹派”。宗喀巴又故意作隐语诗。

法王周加巷著、郭和卿译:《至尊宗喀巴大师传》,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据说宗喀巴在热振寺附近的“桑丹林寺”【现在是一座尼姑寺】写作《五次第明灯论》时,做了一个梦,醒来后他用隐语诗的形式,把这个梦记录下来了。诗中讲道,他梦见文殊菩萨手持净瓶,要把瓶中之水送给他。文殊告诉宗喀巴,这瓶子里的水,是过去阿底峡住在聂塘拉萨河边时,与文殊、弥勒两大菩萨谈论教法时形成的和合之水。从阿底峡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年,一直无法找到托付的人,如今你是最好的人选,我把它交给你。这隐语诗实际上意指,宗喀巴是阿底峡教法的正宗传人。

宣称自己是得到了噶当派祖师阿底峡的真传,使当时组织涣散的噶当派属下各寺,先后改宗黄教。热振寺也在这一时期,改宗格鲁派。

由于热振寺是噶当派祖寺,以阿底峡传人自命的宗喀巴也在热振寺学法多年,并在这里写成了他最著名的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所以热振寺在格鲁派中有很高的地位。五世达赖喇嘛就是在热振寺坐床

坐床:藏传佛教中,活佛的转世灵童被认定后,依照宗教仪轨,升登前世法座,继承前世法统的位置,即继位大典。

然后才被迎请到哲蚌寺。起初热振寺的住持都是师徒相承,1751年,七世达赖将热振寺封给了他的经师“阿旺曲丹”,阿旺曲丹同年圆寂于热振寺,是为第一世热振活佛。二世热振活佛是在西藏宗教界极有名望的“甘丹赤巴”

甘丹赤巴:格鲁派祖寺甘丹寺中宗喀巴法统宝座继承人。“赤”是“座、榻、床”的意思,“巴”是藏语中表示人的词尾。宗喀巴是甘丹寺的第一任甘丹赤巴。从理论上讲,甘丹赤巴是格鲁派的最高领袖,地位在达赖、班禅等活佛之上,但因历史原因,达赖成为格鲁派的领袖人物。;

三世热振在清咸丰年间【1853年】被封为“呼图克图”

呼图克图:清朝授予蒙、藏地区喇嘛教上层大活佛的封号。“呼图克图”为蒙语音译,原意是“长寿之人”或“长生不老之人”,藏文称为“朱古”,意为“化身”,俗称为“活佛”。凡册封“呼图克图”者,其名册皆载于清朝中央政府的理藩院档案中,下一辈转世,须经清廷代表主持金瓶掣签仪式并加以承认。西藏地区这类活佛地位低于达赖和班禅,但可出任摄政。,

并两次出任“摄政”——即在达赖未成年时,与驻藏大臣一起,管理藏地事务;四世热振曾任过第九世班禅的经师;五世热振在1934年到1941年出任西藏噶厦政府摄政王;六世热振担任过西藏自治区佛教协会理事;七世热振现年12岁。

在西藏近代史上,只有五位“呼图克图”担任过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而在热振活佛一系中,就有三世和五世两位出任过这一显赫的职位。然而,这两位“摄政”的下场都很悲惨,并连累到热振寺遭遇了灭寺之灾。

三世热振在第二次出任摄政期间,因与首席噶伦夏扎不睦,后者利用部分僧人因故没有领到布施的事件,鼓动甘丹寺、哲蚌寺僧人闹事。清廷驻藏大臣等人偏袒夏扎一伙,致使三世热振携带印信出逃,准备到北京“告御状”。当三世热振在赴京路上时,驻藏大臣等上奏朝廷,以其潜逃为名,革除了热振名号,并停止其转世。热振到京后,清廷对此案高度重视,令军机大臣会同都察院审理此案。但不幸的是,案件审理期间,三世热振病逝于北京【1863年】,终年46岁。此案不了了之。直到14年后【1877年】,清廷才为热振平反昭雪,准其寻访转世灵童,并将名号赏还。

1933年10月13日,十三世达赖圆寂于罗布林卡。1934年,经国民党中央政府批准,西藏地方僧俗上层,共推五世热振活佛担任摄政。1940年,由于拉萨有政敌贴出纸条,声称五世热振活佛没有受过戒,无权给达赖喇嘛的灵童授沙弥戒【五世热振是达赖灵童即十四世达赖的经师】,有些迷信的热振听信了占卜师的预言,提出辞职“避灾”3年,并推荐曾担任过自己经师的达札继任摄政。热振原以为“避灾”3年后,自己的老师会还政于己,但没有想到,达札心机极深,上任不久,就倒入了热振政敌的怀抱。3年后热振从热振寺回拉萨后,达札闭口不谈还权之事。他还指使下属,制造了热振要送炸弹暗杀自己的舆论,并派人到热振寺将热振活佛挟持到拉萨,关进布达拉宫的牢房。1947年5月7日,热振活佛暴死狱中。

热振之死,引起了西藏民众尤其是他学经出身的色拉寺与热振寺僧俗的极大悲愤。热振寺的僧侣把留守在这里的16名狂妄的藏军逮起来以后,全部劈成两半。噶厦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派出1000多名藏军,一路沿直贡寺向北,准备包抄寺僧们的退路;一路沿热振藏布前往热振寺,正面进攻。最终,沿直贡寺一线的藏兵,乘牛皮船渡过热振藏布,与热振寺的僧兵激战数昼夜,僧兵大败,寺内的珍贵佛像、唐卡、镀金敬佛灯盏、银制供水杯等被洗劫一空,热振寺成了一片凄凉之地。但谋害热振的达札最后下场也不佳。热振事件,使达札成了西藏僧俗两界许多人鄙视的对象。3年后,当人民解放军发动昌都战役后不久,西藏僧俗官员便借“神谕”将达札赶下了台。

热振寺周围遍布普央岗钦

普央岗钦:藏语意思是“敢于斗争的石板大雪山区域的人们”,据说意指热振寺的僧侣民众曾打败过藏政府官兵。藏语“普”,意为“敢于”;“央”意为“石板、石片”;“岗钦”,意指“大雪山”。

山坡的3万多株古柏,见证了热振寺的悲欢沧桑。这些古柏,树龄都在千年以上,传说是仲敦巴的“寄魂树”。亦说是观音菩萨曾在普央岗钦山修行,功德圆满后,剃下的头发化为柏林,从不枯败。寺的西面,还有一个优美的布满奇石的平坝,名为“帕邦塘”

帕邦塘:意为布满巨石的平坝或草原。“帕邦”意思是“大石头”;“塘”意为“平坝、草原”……

传说这草坝中布有10万个怪异的磐石,信徒们把这里看做是密教的“胜乐金刚”和“十万空行母”

空行母:藏语名为“康卓玛”,是密宗中代表着智慧和力量、能够自由在空中飞翔的女性神灵。

的宫殿。相传莲花生与他的助伴“益西措杰”佛母在这里修过道。藏族民间传说,每逢羊年的藏历七月十五日,十万空行母将在此下凡,设坛集会超度众生。由此形成了12年一度的“帕邦塘廓节”。那时节,各地的虔诚信徒们千里迢迢,聚集在这片美丽的磐石草场上,敬献供品,念经诵佛。漫山古柏掩映中的热振寺下方,千余座五彩藏式帐篷绵延两三公里,一直扎到热振藏布河边。

麦地卡:那些人生传奇。过了热振藏布与桑曲的汇合处,就从林周县进入了北边的嘉黎县,也从拉萨地区进入了那曲地区,同时也从拉萨河的中游进入了拉萨河的上游——色荣藏布与麦地藏布。沿河农区的影子渐渐减少,牧区景象扑面而来,但与那曲北部平坦无垠的草原不同,南部崇山峻岭之间,时见雪山森林,不愧有“藏北小江南”的美誉;北部有大片起伏的草原,明亮的湖泊点缀其间。

色荣藏布得名于绒多乡附近的“色荣”村,这附近有一座“色荣水电站”。“色荣”藏语意为“树丛谷”,所以“色荣藏布”意为“树丛山谷江”,在布满树丛的山谷之间的江河。顾名思义,色荣藏布流域内,除了有大片的天然牧场,两岸也有大片的森林资源,色荣河水虽然湍急,但清澈无比,溅玉流碧,汉语译为“色荣”,真是名符其实、生动形象。

再向北,在嘉黎县的措多乡附近,发源于东部山地、河流上建有“措多水电站”的麦曲,把上游的拉萨河一分为二。麦曲汇入点以上为“麦地藏布”。“麦地藏布”一名,来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广袤的“麦地卡湿地”。麦地藏布上游的措拉乡驻地,当地人习惯上称为“麦地”。这“麦地”一词,据说并非藏语。一说是一位神的名字的简称,全称为“麦地觉俄拉嘎”,但其来历,文献阙如。但更多人认为它来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时,一位印度入藏传教大师的名字,也译为“弥底”。

弥底大师的全称是“弥底嘉纳”弥底嘉纳:弥底大师的梵文名,是“记忆惊人、有智慧、有好名声”的意思。藏地人也称他为“班钦·弥底嘉纳”,是藏梵文的合称。其中“班钦”也译为“班禅”,“班”是梵文,指“班智达”,是古印度对精通五种学问【五明】的学者的尊称,“钦”【禅】是藏语,“大、多”的意思,故“班钦”【班禅】即指“大学者”、“大师”之意。藏语的“詹巴益西扎巴”,“詹巴”意为“忆念”,即“记忆不忘”;“益西”是智慧;“扎巴”是名声。,藏语意译为“詹巴益西扎巴”,汉语译为“念智称”。

他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一位经历极为传奇的人物。他本是印度的一位“班智达”,公元11世纪时,古格国王益西沃派当时驻藏的一位尼泊尔译师玛如则,到印度迎请“班智达”【学者】弥底与另一位大师查拉仁。但在归途中,玛如则在尼泊尔境内因食物中毒去世。虽然失去了翻译,两位大师还是坚持赴藏区弘法。但他们来到藏区后,因言语不通,无法弘法,更不幸的是两人居然在途中失散。

后来,弥底大师流落到后藏“达那”地区【位于今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为当地人牧羊,成为“哑巴”奴仆【言语不通】。无奈之下,他在雇主家的门框上,用梵文写了一首述说自己不幸遭遇的诗。很巧的是,有一位留学过印度、曾在大师门下学过佛教经典的译师“索南坚赞”发现了这首梵文诗。他用黄金将大师赎回,并迎请他到西藏东北部史称朵康地区的“玛隆”地方说法。

朵康:西藏地方对甘青藏区和康区的总称。玛隆,意为“黄河地区”,指黄河上游地区,在青海境内。

在那里,他很快学会了藏文,除了将不少梵文经典译成藏文以外,他还用藏文撰写了著名的藏文文法著作《语言门论》。他在青海玉树所建的“藏娘佛塔”,是世界闻名的藏传佛教三大佛塔之一,现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弥底大师从南边的日喀则前往青海,途中是否经过嘉黎,不得而知,但他在康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至今,玉树和石渠一带的藏族群众,还把他们打的一种“擦擦”【用模具压制而成的小型佛像、佛塔】称为“弥底擦擦”。因此,“麦地卡”的得名,极可能与弥底有关。何况,嘉黎虽然地处康区边缘,但是宗教文化底蕴却异常丰厚。这里素来以多产“活佛”而出名,被称为西藏的“活佛县”。目前,嘉黎县被认定的大小活佛有100多名,遍布西藏和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的藏区寺庙。最有名的便是出生于麦地藏布一条支流附近“夏扎乡”的第十一世班禅【1990年出生】。此外,还有七世热振活佛【1997年出生】和在藏区很有影响的达隆噶举派的第二十三世夏仲活佛【1997年出生】。或许是当地宗教氛围过于浓厚的原因,就连那里的山水仿佛也沾了灵气。据说在麦地藏布上部的错堆沟里,夜间或晴天太阳刚出山时,从谷口往谷顶看,会发现所有的山都在晃动起舞,有的甚至变成人兽像!这或许是自然界的一种幻景,但是人人都能看见,那里的牧人习以为常,称之为“山戏”。

实际上,嘉黎位于卫藏地区与康区的接界处,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出名的地方。唐蕃古道、茶马古道,这里都是其中的重要站点。尤其是明清以来,它是内地通往拉萨的必经之路,官差、商旅往来不断。在动乱的历史年代,这里又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拉萨河上游地区,留下了许多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清末民初,随川军经嘉黎入藏、后来成为“湘西王”的陈渠珍携带着他的藏族爱人西原,带领100多名湘乡子弟,横跨麦地藏布,经嘉黎前往那曲,步入茫茫的羌塘草原,最后只有7人生还,也留下了一部不朽的《艽野尘梦》。1951年,十八军先遣支队经边坝进入嘉黎,翻越海拔6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支脉彭达山时,运送物资的骡马死伤过半,此山后被称为“死马山”;在翻越同是6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支脉楚拉山时,长途跋涉的官兵因不适应高海拔,伤亡众多,此山后被称为“死人山”。先遣支队以极大代价,为十八军主力打通了去往拉萨的道路和运输线。1959年平叛期间,5000多叛匪盘踞麦地卡,企图以高海拔来对付解放军。为确保青藏公路和黑昌公路【从那曲到昌都】的交通安全,解放军打响了“麦地卡战役”,战役中牺牲的解放军官兵,至今仍静静地躺在嘉黎的烈士陵园中。

拉萨河“出生地”的迷人神话。一路追溯拉萨河到达念青唐古拉山脚下,就来到了拉萨河的“故乡”。这在藏北高原上连绵起伏的皑皑雪山,虽然冰雪覆盖之下没有太多的生命迹象,但却是孕育了拉萨河的“生命之源”。那些出于藏族先民的丰富想象、流传在藏地的古老神话,更赋予了这终年冰铺雪盖、云雾缭绕的茫茫群山以奇异的灵气与形象,演绎出更胜过人间万象的离奇故事。

在那些虔诚的藏族民众眼中,面前矗立高原、傲视尘世的莽莽雪山,都不是静止不动的。任何一座山峰都被认为有神灵居于其上,他们天上人间来往穿梭,几乎是无所不在地经管着人世间的一切。其中念青唐古拉山神“唐拉雅秀”

唐拉雅秀:意为“上部水沟的草原神”,可能是指念青唐古拉山与麦地卡湿地的关系。,

更是藏地众多山神中的佼佼者,闻名遐迩。西藏中部地区有最著名的四大山神:东方有雅拉香波山神;南方有库拉岗日山神;西方有诺金康桑山神;念青唐古拉居于北方。

四大神山与神山之父:雅拉香波山,主峰在山南地区乃东县与曲松县交界处,“雅拉香波”,意为“上神香波”,是雅隆河谷的保护神;诺金康桑山,亦译作宁金岗桑、宁金抗沙,意为“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位于山南浪卡子县与日喀则江孜县交界处,是年楚河谷的保护神;库拉岗日,意为“神圣雪山”,位于山南地区洛扎县境内,山下有洛扎雄曲河。神山之父“沃德功杰”,意为“中央国王之光”,位于山南地区桑日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边,被认为是所有神山之父。

但念青唐古拉不仅是北方山神,他更是藏北草原乃至整个雪域藏土上最古老最强有力的神灵。他是山神之父“沃德功杰”的大儿子,是苯教传说中开天辟地的十九位神灵之一,还是十八位冰雹神之一,是360位山神【念青唐古拉山脉据说有360个山峰】的总头领。

唐拉雅秀山神的形象,一般是一位一袭白衣的英俊男子:头上梳着戴有5个绿松石的发髻;身穿白丝衣,白衣散发着光明;右手持有一根藤杖,左手数着水晶念珠;骑着一匹四蹄踏雪的神马,或骑一匹能飞翔的白马,驰骋于三界。有时唐拉雅秀也会变身“怒相神”,头戴精玉做成的头盔,身穿精玉做成的铠甲,外缠黑熊皮,佩带寒光闪闪的铁剑和弓箭。在民间传说中,唐拉雅秀具有极强的变幻能力,能变成几万丈长的巨蟒,头枕青藏高原,尾巴搭到怒江河谷;还能变成可怕的巨魔,脚伸到了康区,手伸到了阿里——这与念青唐古拉山横亘绵长的特点,倒是颇为相符。

据说,念青唐古拉山神原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主神。吐蕃赞普赤松德赞请来印度的静命大师入藏弘传佛教,唐拉雅秀大为震怒,他施放惊人的霹雳闪电,击毁了拉萨红山之上的赞普宫殿,并引发了冲天大火。静命大师只好退回尼泊尔,推荐密宗大师莲花生进藏。莲花生入藏过程中,从吉隆【日喀则地区与尼泊尔接壤的县】开始,一路上受到苯教神灵的阻击,尤其是与唐拉雅秀经过激烈斗法,终于使唐拉雅秀立誓做佛教的护法神。在藏传佛教宁玛派所承认的世间护法神中,唐拉雅秀是最重要的神灵。

不过,或许由于念青唐古拉山是拉萨河的源头,他与拉萨河流域最有渊源。尽管源头与拉萨远隔千里,但是唐拉雅秀却是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玛布日】的保护神。传说12世纪时,位于拉萨河支流直贡藏布上的直贡寺的创派始祖仁钦贝来到当雄草原,山神唐拉雅秀亲自迎接,并主动要求做直贡寺和直贡派的保护神,由此直贡寺专门为他设了宝座,每年寺内跳神舞时,都有僧人扮演这位神灵,表演豪迈的舞蹈。另外传说唐拉雅秀还专程去拜访过位于拉萨河支流“帕曲”附近的达隆寺,献给达隆噶举派创始人水晶塔、黄金塔和雪狮奶,许下世世代代保护达隆寺的承诺。但位于山南、远离拉萨河的桑耶寺准备请他前去做保护神时,他却谢绝了,推荐了另一位保护神白哈尔。

拉萨河流域的人们,对唐拉雅秀山神也最为敬畏。风调雨顺、水草丰茂,都被看做是唐拉雅秀山神保佑的结果;雪灾风灾、雹灾瘟疫,都被认为是唐拉雅秀山神对人们的惩罚和报复。所以拉萨河沿岸的许多地方,有不少巫师和神汉,常常自称是唐拉雅秀山神附体,宣示他的预言和旨意。而冰雹咒师们,在夏末秋初、庄稼黄熟的季节,都要登上山头屋顶,不停地顶礼唐拉雅秀山神,恳求他不要降下可怕的冰雹。当雄草原的人们,每年秋季都要聚集在念青唐古拉雪山脚下,煨桑、诵经、歌舞、赛马等,愉悦唐拉雅秀山神和他的伴侣纳木错,形成一年一度的隆重的草原赛马会。

五、结语:“高原上留下美好的向往”

拉萨河不愧为西藏腹心之地最耀眼的一条“蓝色哈达”。它自古流到今,纵横上千里,穿起了青藏高原所独有的各色自然风光和奇异的历史传奇,诠释了人类与河流斗争、共存、互利的曲折故事和精彩华章。

这一故事与华章还将延续。从本世纪初开始,拉萨市就特邀内地专家,对拉萨河流域进行全面考察论证,2000年8月,首次编制完成了《拉萨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提出“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天然林、天然草地及野生动物保护,兴修水利,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野生植被、草地的封育,防治沙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坚决遏制土地沙化的进一步扩大,加强整治力度,完成一批对流域生态、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工程,再造一个山秀水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新拉萨河”的指导思想。2002年,拉萨市再次邀请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自治区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等专业部门与机构,共同编制《拉萨河流域综合规划修订报告》,就防洪规划、灌溉规划、水力发电规划、水质保护规划等提出具体指标。为加强对拉萨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自治区、拉萨市环境保护部门还专门制定了《拉萨河源头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2006—2010】》。

圣城拉萨附近河段的规划更为具体。根据2008年11月28日通过的《拉萨河城市设计》,未来12年中,西起乃琼大桥、东到纳金大桥,拉萨河南北两侧沿岸及河谷部分总长度20公里的范围,将被打造成一个节庆活动和市民休闲旅游、富有特色的滨水公共空间,拉萨河将成为展示雪域高原自然山水生态风貌的“画廊”。这里将营造出12个主题景区,打造出一条“滨河游憩走廊”。具体规划是,北岸西段拉贡公路【去往机场的公路】与柳梧大桥【去往拉萨火车站的横跨拉萨河大桥】之间,以办公、旅游服务功能为主;北岸中段柳梧大桥与藏热大桥之间,以旅游服务、民族风情体验功能为主;北岸东段藏热大桥与纳金大桥之间,以文化休闲、教育功能为主;南岸西段拉贡公路与柳梧大桥之间,以商贸、旅游服务功能为主;南岸中段柳梧大桥至香嘎村【原拉萨河渡口所在地】,以旅游度假、民族风情体验功能为主;南岸东段香嘎村至纳金大桥,以乡村、田园风情体验功能为主;拉萨河北岸堆龙河口、流沙河口,为湿地公园;乃琼大桥至纳金大桥,两岸防洪堤之间的河谷地带,为河谷生态功能区,主导功能为生态修复和保障,适当增加亲水体验活动,让游客在特有的“高原河谷景观”中,体验圣城拉萨“母亲河”的魅力。而在民族风情体验中,将融入郭孜【牛皮船舞】、朗玛【一种藏族歌舞】、林卡【藏族游园活动】、藏药园等地方文化元素,令来到圣城拉萨的人,在拉萨河边就能充分感受到浓浓的雪域风情。

雪域风情不仅在拉萨一地能够感受。从目前已闻名世界的念青唐古拉山脚下的麦地卡湿地,到白蓝相间、江河相融的雅鲁藏布江与拉萨河汇合口,从“神山”嘉黎,到“挑选的草场”当雄;从“天然形成的地方”林周,到“墨竹色青龙王居住的中间白地”墨竹工卡;从“虎峰”达孜,到“圣地”拉萨;从“极乐上谷”堆龙德庆,到“流水沟”曲水,

嘉黎:藏语的意思是“神山”;“当雄”意为“挑选的草场”;“林周”意为“天然形成的地方”;“墨竹工卡”意为“墨竹色青龙王居住的中间白地”;“达孜”意为“虎峰”;“堆龙”意为“上谷”,“德庆”意为“极乐”。

自然风光秀美,历史人文深邃。醉人的风景、奇特的民俗、神秘的文化、沧桑的历史、迷离的传说,肯定会令那些想实地感受拉萨河魅力的人们,流连忘返,从此有了割不断的“拉萨河情丝”。

【崔士鑫:《西藏日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