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 坤宁张后 三、皇后悲局


明代中后期,太监干政的现象日益严重,图为明代彩塑太监像

崇祯帝继位后,碰到一个先朝天启帝张皇后的名分问题。按“父死子继”制,先帝皇后,新帝尊为皇太后;按“兄终弟及”制,先帝皇后不是太后,而是皇后,本朝又有皇后,名分怎样区分呢?明朝“兄终弟及”的皇帝两人:一位是嘉靖帝,将先朝正德帝夏皇后尊为“庄肃皇后”;另一位是崇祯帝,将先朝天启帝张皇后尊为懿安皇后。这在当时是一件庄严隆重的大事:“壬午,上熹宗皇后张氏曰懿安皇后,仍居慈庆宫,颁诏于天下。”(《明崇祯实录》卷一)清朝“兄终弟及”的,只有光绪帝一位,他继位不久,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崩,到光绪帝大婚时,这个问题早已不存在。

崇祯帝登极后,拨乱反正,惩治客魏集团,安置魏忠贤到安徽凤阳守皇陵。六天后,魏忠贤在路上缢死。魏良卿、客氏都被诛杀。客魏虽死,张皇后的厄运并未结束。大太监陈德润又在施展鬼蜮伎俩。

夫死大悲,诡异计谋。天启帝23岁死,这年张皇后21岁。年轻美丽的张皇后,竟然被大太监陈德润觊觎着——想和张皇后成为“对食”。什么叫“对食”?明宫没有儿子的妃嫔、选侍等,思想空虚,生活孤寂,有的以太监为伴侣,叫做“对食”,也叫做“菜户”。她(他)们的财物相通,如同一家,相亲相爱,貌似夫妇。但皇后及贵妃地位尊贵,没有“对食”、“菜户”。然而,明朝在25岁以前死亡的皇帝,只有天启帝一人,天启帝之前皇后没有年少寡居的。懿安皇后居住在慈庆宫,既年轻,又漂亮,魏忠贤余党、总管太监陈德润暗想:皇后既美,宝物必多,自我欣喜:“此奇货也!”于是,贿赂皇后身边侍女,传话给张皇后说:“皇后盛年,先帝故去,又无儿子,宫监陈德润,人品清雅,性情谨厚,皇后何不召之入侍,使为菜户,有所倚托?”一日,皇后晨起,宫人捧着盥洗用具奉侍,陈德润托言奏事,直到皇后室内。懿安皇后奏报崇祯帝,命贬陈德润到南京明孝陵去种菜。

崇祯十五年(1642年)七月,因崇祯帝太子将纳妃,改慈庆宫为端本宫,懿安皇后迁居仁寿殿。懿安皇后的生命结局如何?懿安皇后的命运,同明朝覆亡一样,都是悲剧结局。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军队攻陷京师外城。当天,崇祯帝命周皇后自缢死。崇祯帝派宫人到懿安皇后居住的仁寿殿,逼懿安皇后自杀,但事出仓促,宫女心慌乱,信息未到达。懿安皇后也不知道宫外消息。十九日,天蒙蒙亮,望见火光。宫内传言,内城已陷。宫女哭声如雷,纷纷奔出宫门。懿安皇后要寻剑自刎,下不得手,改为自缢。这时宫女数人,解救皇后,自杀未遂。懿安皇后说:你们好心,却是误我!于是,转移到侧室。

宫女等有的出走,有的投河,有的上吊,也有的被污。懿安皇后的结局呢?有不同说法:

突然变天,悲局谢幕。《明史·后妃传》记载:“李自成陷都城,后自缢。”明朝历史给予懿安皇后的结局是:自缢而死。清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清顺治帝定鼎燕京,命将懿安皇后灵柩与天启帝合葬于明十三陵的德陵。这是正史的记载。另外还有三说《明懿安皇后外传》,原载《纪晓岚文集》第三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一说,懿安皇后逃到民间。相传有一宫嫔,青纱蒙头,徒步走出,进入成国公朱纯臣的府第。相传这位宫嫔就是懿安皇后。又传京师有旧宫人居住在民间,藏得懿安皇后凤鞋一只,长仅二寸许。又有懿安皇后小像一幅,出鬻于市,真不啻天仙也。这位宫人也是懿安皇后。

二说,懿安皇后随李自成西去。李自成撤出北京西走,有一人说:“我先朝天启皇后也。”此人被携带西行。消息传布朝野,京城官民大惊,恨懿安皇后失节。太监有认识的,说:“嘻,此非任妃邪?”后得知此人为天启帝的任妃,而不是懿安皇后。众人疑惑,逐渐释解。

三说,懿安皇后自缢。初,京师将破时,诸太监争着出城投降,报告后妃宫人的人数、名册等。李自成的军师李岩,河南举人,好仁义,见册中有张皇后,惊叹道:“此吾同乡也,素有圣德,安可使争辱?”京城攻破,亟驰入宫,寻找懿安皇后。李岩找到皇后,命宫女扶皇后坐殿上,九拜而去。当夜,懿安皇后得以从容自缢而死,年三十八。李岩闻讯,置办棺椁,设灵殿上,拜哭而去。

明天启帝懿安皇后的一生,既是荣华富贵的一生,又是悲惨结局的一生。从15岁到38岁,作为皇后和懿安皇后,自然是享尽荣华富贵,却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懿安皇后幼年凄苦,青年丧夫,盛年遭变,自缢身亡,在悲喜交织的命运中,度过了短暂的一生。